第一章 勤奮學習1(2 / 3)

心靈悟語

追求科學知識的道路坎坎坷坷。其實,科學知識對任何人都是平等的,古人雲:“梅花香自苦寒來。”隻有在那崎嶇小路上不畏勞苦努力攀登、辛勤耕耘的人們,才有希望到達光輝的頂點。

刻苦成就本領

●佚名有信心的支撐,人永遠不會退縮;靠刻苦的奮鬥,人間就是天堂。

古時候,有一個名叫紀昌的人,他非常佩服一個叫飛衛的射箭能手。飛衛是著名射手甘蠅的學生,後來飛衛的射箭技藝超過了師傅甘蠅。於是,紀昌決定拜飛衛為師,跟他學習射箭。

第一次上課的時候,飛衛對紀昌說:“你想要學好射箭的本領,先要堅持練好不眨眼睛的過硬功夫。等你練到盯住一個目標,眼睛能一眨也不眨的時候,再來見我。”

聽了老師的教導,紀昌就回家練習不眨眼睛。妻子織布的時候,他就仰臥在織布機下麵,睜大了眼睛,牢牢地盯著織布機一上一下的腳踏板。這樣一練就是兩年,就算是有人拿錐子尖抵到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能睜得圓圓的,一眨也不眨。

紀昌認為自己不眨眼睛的功夫已經練得差不多了,就跑去拜見飛衛,把練習不眨眼睛的成績告訴他。

飛衛聽了,說:“這還不行。你才練了不眨眼睛,還得繼續練習看的過硬功夫。這看的功夫要練到看小的東西就好像看大東西,看極其微小的東西好像看很顯著的東西才行。等你練到能把極小的東西看成一件很大的東西時,再來見我!”

紀昌聽了老師的話,又回家刻苦地練起來。他用一根犛牛的毛把虱子拴住,吊在朝南的窗戶上,目不轉睛地看著它。10天之後,他看著虱子漸漸地越來越大了。這樣,又過了三年,他再看那虱子時,虱子就像車輪子一樣大了;再看別的東西,都像山丘一樣大。

這時,紀昌高興地跑去拜見飛衛,把自己練習看的成績告訴他。飛衛聽了,很高興地拍拍紀昌的肩膀,說:“祝賀你,紀昌,你看的功夫已經練到家了!”這時候,飛衛開始教紀昌怎樣拉弓,怎樣放箭。經過長時間的苦學苦練,一天,紀昌用一把燕國的牛角做成的弓和北方的蓬竹做杆的箭來練習射虱子,隻聽“嗖”的一聲,箭穿透了虱子的胸部,但是懸吊它的牛毛卻沒有斷。飛衛看見了,拍著他的肩膀說:“紀昌,這才是一個百發百中的神射手啊!”

心靈悟語

有信心的支撐,人永遠不會退縮;靠刻苦的奮鬥,人間就是天堂。

捷徑

●張小失一次看“動物世界”,大群羚羊集體過河,開始的時候,它們亂糟糟的,先來的羊散布在河岸,各自尋求過河之路。水深的地方,走著走著,羚羊就沒了。漸漸地,後來的羚羊就集中在水淺的“碼頭”。顯然,“先驅”們的經驗被後來者看見、效仿了。而更後來的羚羊並沒有看見“先驅”們如何過河,隻是隨大流。

但是,雖然找到了捷徑,還是有羚羊喪生,因為那地方藏著一些大鱷魚。先來的羚羊看見大鱷魚都很警惕,過河時速度較快,盡量避開那些血盆大口;而後來的羚羊隻看見眼前黑壓壓的同胞,不知道鱷魚的存在,沒什麼警惕性,於是,鱷魚的偷襲每每能得逞。

一次和朋友們去山裏玩耍,遊人如織。下山的時候,麵前出現一條羊腸小道,像是山民常走的捷徑。大家很高興,決定沿此道盡快下山。

不足10分鍾,遠遠地就能看見山下的停車場了。果然是條捷徑!正當大家慶幸時,眼前出現一道斷崖,而捷徑在此一拐,伸向遠方的一座小山村。大家一籌莫展,隻得先向山村方向走,中途再踏上另一條小道……彎彎曲曲的,浪費了許多力氣才到達目的地。

山民知道每一條捷徑通向何方,他們走起來,就是捷徑;而我們追求“捷徑”的心態,一開始就是踏上彎路的前兆。有時,走捷徑也是需要經驗的。就像羚羊,隻知道捷徑可過河,卻不知道那裏有鱷魚,這時的“捷徑”,隻怕比彎路更“彎”。

心靈悟語

對於人來說,趁年輕時多走點兒彎路,未嚐不是好事。因為彎路賦予我們走捷徑的經驗。

善於思考才能得到智慧

●佚名人人都有認識真理的能力,但有能力並不等於有真理。隻有那些善於思考的人,才能運用認識能力去發現真理。

赫拉克利特是古希臘哲學家,他曾生活在小亞細亞的愛非斯城邦。

愛非斯這個城邦是由科德裏達貴族統治的,按照當時的政治製度,王位的繼承人是這個家族的成員赫拉克利特,但他對繼承王位沒有興趣,就把它讓給了自己的兄弟,而他自己到山上隱居起來,潛心鑽研學問。

赫拉克利特放棄王位繼承權而一心鑽研學問的行為,雖然當時許多人都認為他做的是傻事,但他的淵博學識和深刻思想卻受到一批熱心追求智慧的青年的敬仰。這些青年為了求知,都來山中拜他為師,這樣,他就有了一批學生,山間的空地和小路都成了他向學生傳授知識的課堂。一轉眼,很長時間過去了。有一天,赫拉克利特對學生們說:“現在,你們應當離開這裏,到各個城邦去向人們傳播知識……你們還有什麼弄不清楚的問題,可以提出來,我再給你們解釋。”

這時,一個學生問道:“老師,您教給我們的都是些關於世界的哲學道理,掌握了這些知識,我們才能擺脫愚昧,成為有智慧的人。可是,究竟智慧本身是什麼呢?人怎樣才能得到智慧呢?”

赫拉克利特覺得這個問題很有意義,弄清這個問題也十分重要。他說:“智慧就在於說出真理,按照自然行事,聽自然的話。也就是說,真理是對自然的正確認識。正確地認識了自然,並且用這種認識來指導他的行動,他就是有智慧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