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學生發明創造指導4(2 / 2)

多種形式結合,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發揮主觀能動性

由於受年齡和知識掌握情況決定,小學生嚐試進行發明創造時最困難的是找到好的選題。如何幫助學生確定選題?我認為教師在課堂引導時不能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隻憑一張嘴、一隻粉筆、一塊黑板來講授,這樣學生會感到枯燥乏味;教師應利用自己熟悉的優秀發明作品,引出問題,創設情境,活躍課堂氣氛,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如我在講授“聯想發明法”時,特地設計了“用聯想發明技法進行發明選題”的活動課,先展示一些學生的優秀小發明作品,用幻燈片在屏幕上投影出這些作品選題產出的大致過程,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曆,聯想出一個或幾個發明課題,再將部分學生聯想獲得的選題用幻燈片展示在屏幕上,讓學生思考,進行第二次聯想活動。經過幾次反複,每位學生的課題都得到了展示,便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體會,總結出“聯想發明法”的要領。這樣,人人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悅,課堂主體作用得到了充分發揮,學習發明創造理論的熱情更加高漲,也為小學生進行發明創造活動時探求選題指明了方向。

注重思維訓練,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開展小學生發明創造活動,對於訓練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有非常大的作用。在活動中,教師要特別注重對學生進行係統的思維訓練,如進行發散、想象、聯想、類比、組合等思維的訓練,以促使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通過訓練,重點幫助學生掌握創造性思維的兩種方法,即充分發揮想象力,突破原有知識圈而產生新設想的擴散思維方法和通過分析、比較、推理等手段,尋找最佳答案的集中思維方法。鼓勵他們打破常規,多方聯想,以啟發式調動其“靈感”,激活他們的創造思維,直至達到“入迷”的境界,漸漸形成自己的創新思維方式,並獲得好的思維成果。如有同學發明的“紫外線殺毒馬桶蓋”、“多功能的飲料瓶”等,就是他們通過觀察生活中的自然現象受到啟發,通過聯想思維方法獲得的創新成果;還有同學發明的“隱形可伸縮乒乓球網”、“桂花采集裝置”等,就是他們運用逆向思維技巧獲的好成果;而有的同學發明的“安全雨衣”、“姊妹小鼓棒”等,則是他們利用組合思維方式獲得的優秀成果。

幫助學生消除畏難情緒,使學生樹立發明創造的自信心

小學生由於受各種條件和能力的限製,發明創造對於他們來說,比中學生要困難得多。這些年來,我一直注意采用多種形式幫助學生消除“發明創造高不可攀”的畏難情緒,樹立“別人能做到我也能做到”的堅定信念,啟發他們注意觀察身邊事物,從學習、勞動和生活中尋找課題,然後鼓勵他們大膽創新和發明。學生在課題實施中遇到困難,難免會產生波動情緒,這就需要我們輔導教師加以理解,抓住時機進行適當的引導與學生共渡難關,應及時激勵他們:“這個難題你一定能夠解決好,多想想便可突破!”學生聽了之後自信心猛增,很快便進入了獨立解決難題的興奮狀態,並通過不斷努力,最終找到解決難題的好方法。從而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毅力,為學生完成自己的發明作品做好堅實的後盾。

小學生發明創造活動是一種實踐性很強的活動,教師要從學生生活實際考慮,合理安排其實踐的廣度和深度,否則就會走入發明創造的死胡同。這些年來,我從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需要著手,聯係生活組織學生進行了一係列的發明創造實踐活動;如運用調查法、參觀法、情報分析法、專利檢索法等尋找發明課題的實踐;運用組合法、移植法、智力激勵法、逆向構思法等進行解題的實踐;運用廢物利用、教具改革、學具創新等進行動腦動手相結合的實踐;應用實例發明法改進原來發明作品的不足的實踐等等,使小學生的發明創造能力真正獲得提高。

總之,作為一名小學生發明創造活動的輔導教師,隻有自己在教育教學工作中不斷創新,努力探索輔導學生進行發明創造的方法和途徑,才能提高學生的發明創造能力,才能使學校的科技教育上升到一個較高層次,真正使學生的創新素質得到培養。此外,培養小學生的科技發明創造能力不隻是學校和老師的任務,要靠社會和家長的大力支持。這樣,才能為孩子們創造一個更好的發明創造環境。相信通過我們對小學生從小進行發明創造教育,將來他們一定會肩負起曆史的重任,成為一名合格的建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