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學生提高學習效率技巧方法25
細節觀察法
(一)
這是一張用閃光燈拍攝的驚心動魄的照片。照片上是一個正在劃著火柴的小姑娘,蠟燭旁擺著許多漂亮的聖誕禮物。小姑娘的身後是一個名叫格林的少婦,麵對照相機,正從照片中的窗外飛身下落。照片下有這樣一段文字說明:“這張驚人的、奇跡般珍貴的照片由攝影家肯尼迪先生於8月24日晚上9時30分攝於其布魯克林攝影室。當肯尼迪先生按下此快門時,恰好格林太太從六樓的陽台上摔下來。這幅以她在空中墜落作背景的驚人之作,被《現代家庭》雜誌選為聖誕期刊的封麵。據警方公布,格林太太體重僅90磅,當晚在陽台上收衣服時,因受到那場眾所周知的強風暴襲擊,失足墜下樓去,當即摔死在人行道上。”
現在,這張被題為“投入死亡”的照片,出現在攝影佳作巡回展上,無數攝影愛好者在參觀時被它吸引住了。這驚動了幾位文化官員,其中一位手中拿著一條藍綬帶,準備把這代表最高獎項的綬帶掛在《投入死亡》的相框上。然而就在這時,有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先生譏笑說:“你們為什麼要給這幅頭號偽造的作品以最高獎項呢?”
“什麼?是偽造的作品?”官員驚訝地問。
“是的,毫無疑問。”那位先生說出了他的理由:
當暴風襲擊時,如果窗子開著,小姑娘是不可能劃亮火柴的,這表明照片中的窗戶是關閉著的。而格林太太從高處墜落下來的情景,在關閉著窗子的室內是不可能拍攝到的,因為照片是在晚間用閃光燈拍攝的,這樣,拍照時,室內比窗戶外亮得多,這時照片上的窗戶隻能像鏡子一樣反映室內的景物,而不可能出現格林太太的身影。因而這張照片是偽造的。
那幾位官員聽後根本沒有商議就認為那位先生的判斷是正確的,當即取消了給《投入死亡》的最高獎項,甚至摘下照片,扔了出去。
這位無名先生通過仔細觀察,發現窗戶是關閉的,又從關閉的窗戶與晚間拍攝室內、外事物時的常理中發現了破綻,從而斷定這張照片是偽造的。他使用的動腦方法就是細節觀察法。所謂細節觀察法,是指在思考問題時注重從事情的細微之處入手,不遺不漏,全麵觀察,通過細節上的突破來找到解決問題方案的一種動腦方法。
(二)
那麼,在使用細節觀察法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第一,要明確仔細的、周密的思考來源於對細節的觀察。沒有對細節的觀察,就沒有仔細的思考,就不可能有許多重大的發現。
有一天,伽利略隨著人流來到比薩大教堂做禮拜。他認為這種祈禱既單調又無聊,便不時地抬頭環顧四周。忽然他注意到懸在屋頂上的吊燈,被風掀動,輕輕地搖擺著。伽利略暗想:吊燈每次擺動的速度越來越小,擺動的時間不是越來越短嗎?那時還沒有表,他就按照自己的脈搏,一遍遍地測量吊燈擺動的時間。“啊!真奇怪!吊燈每擺動一次的時間完全一樣。”他驚奇地叫起來,周圍的教徒向他投來責備的目光,他既興奮又奇怪,便飛快地跑回家,用繩子係著石頭進行實驗,經過一夜的實驗,得出同樣的結果:擺動的周期與擺錘的輕重和幅度無關,僅與擺長有關。這就是今天物理學上的“擺的等時性定律”。
比薩大教堂的吊燈不知擺動了多少年,看到的人不知有成千上萬,但為什麼隻有伽利略從中發現了“擺的等時性定律”呢?主要原因是別人隻是觀察到風吹著吊燈擺動,而伽利略觀察到的不止於此,他還觀察到吊燈每次擺勸的時間周期與擺動的幅度大小和吊燈臂的長短之間的關係等這些細微之處,從而有了一個成功的發現。這裏,伽利略用的就是細節觀察這種動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