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學生提高學習效率技巧方法26(1 / 2)

第二章學生提高學習效率技巧方法26

想像遐思法

(一)

傳說有一天,劉邦想試一試韓信的智謀。他拿出一塊五寸見方的布帛,對韓信說:“給你一天時間,你在這上麵盡量畫上士兵。你能畫多少士兵,我就給你帶多少士兵!”站在旁邊的蕭何想:這塊小小的布帛,那能畫多少士兵呢?韓信是由他推薦給劉邦的,蕭何心裏急得暗暗叫苦。沒想到韓信毫不遲疑地接過那塊布帛就走了。

第二天,韓信按時交上布帛,上麵雖然畫了一些東西,但一個士兵也沒有。劉邦看了大吃一驚,心想韓信的確是一個了不起的人才,於是把兵權交給了他。

你知道韓信是怎麼畫的嗎?

原來,韓信在布帛上麵畫了一座城樓,城門口戰馬剛露出頭來,一麵“帥”旗斜出。雖說整幅畫麵未見一兵一卒,但千軍萬馬可想而知。因為根據古代習慣看,“帥”字旗後肯定有千軍萬馬。這是韓信巧於動腦、善於想像的思考結果。像這樣一種運用想像而進行動腦的方法就叫想像遐思法。這也是一種常用的動腦方法。

古代戰爭中經常會用到想像遐思法。在戰場上交兵取勝固然需要鬥智鬥勇,而“不戰而屈人之兵”式的文鬥如軍事談判就完全靠鬥智了,鬥智自然離不開想像遐思法的運用。

請看下麵一則故事:

魯班心靈手巧是位能工巧匠,不單如此,他還是個愛國愛民的英勇鬥士呢。春秋戰國期間,各封建諸侯國之間爭戰十分頻繁。有一年,一個強大的諸侯國打算出兵攻打魯國。魯王無計可施,便舉國上下擇才選能,要找出能保家衛國擊退敵兵的能人。

魯班聽說後,便回家做了些準備工作後前來拜見魯王,並說自己願意去敵國談判,說服敵國不來攻打魯國。魯王聽了魯班的一番話後,便同意派他前去談判。

第二天,魯班不帶一兵一卒,書生打扮,單人匹馬前往敵國。他到了敵國都城,拜見了敵國的大王。那位大王仗著兵強馬壯,根本沒把來使放在眼裏,盛氣淩人地揚言要把魯國的城池踏平。魯班心平氣和地請那位大王與他坐下來談談。

魯班與那位傲慢的大王麵對麵地坐在蒲團席上。隻見魯班用樹枝在自己麵前的地上畫了一個方形的圈,並對大王說:“這是我們魯國的都城,大王打算如何攻城呢?”大王看了看,說:“你四門緊閉,我就用雲梯登城。”魯班說:“我有灰瓶、炮火、滾木、礌石,讓你的雲梯無法靠近我的城牆。”大王又說:“我可以用木車撞開你的城門。”魯班對道:“我在城門前挖了陷阱,大車還沒到城門口已經落入陷坑裏了。”大王見一計不成又生一計,他說:“我要長期圍困你的城池,讓你裏無糧草外無救兵,看你還能堅持多久?”魯班聽了笑道:“你長期圍困我也不能束手待斃呀!我要讓士兵從城裏挖地下通道,直通你的營盤,乘你不備,用火箭射你的大營,讓你不攻自亂。”……兩人就這樣你一言我一語地爭論了很長時間,大王的進攻策略處處失利,而魯班的禦敵和反攻的方案還是層出不窮。

最後,大王狡黠地笑著說:“我還有一個方法一定能取勝,可是,我不告訴你是什麼方法。”魯班說:“你不說我也知道,你是想在這裏把我殺死,讓我們魯國沒人指揮兵馬保衛城池,是吧?可是,我告訴你,你這一招也不能取勝。在魯國,我有三百個學生,我的智慧和巧手他們都學到了,你想一想,你能戰勝嗎?”魯班的一番話說得大王張口結舌,深知自己遇上了高人,隻好放棄了攻打魯國的念頭,還款待了魯班並親自送魯班出城回國。

魯班不費一兵一卒,隻是一場有虛有實、有理有節的舌戰,便說服了敵國大王打消了攻打魯國的念頭,從而製止了一場戰爭。他用自己的聰明智慧解救了魯國的老百姓,使他們免受了這場戰爭的痛苦。魯班用的動腦方法便是想像遐思法。他和敵國大王以地麵為戰場,各自為主帥,借助想像模擬戰爭用舌戰鬥智鬥勇,並沒有發動兩軍對陣、廝殺疆場的真的戰爭,以語退敵,不戰而屈人之兵。這應歸功於他思維敏捷、想像豐富和善於運用想像遐思的動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