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學生提高學習效率技巧方法29(1 / 1)

第二章學生提高學習效率技巧方法29

步步推導法

(一)

什麼是步步推導法呢?它是根據一定的事實並隨著事實的逐步出現而一步步地進行推理分析的動腦方法。這是十分有用的方法,在公安、司法人員辦案過程中用得較為多些。

請看下麵這個例子:

1924年夏天,在盧森堡阿登地區,一位郊遊愛好者在山間峽穀裏發現了一具完整的人體骨骼。盧森堡市的一位警長正巧也在此地郊遊。他認為這具骨骼的年代並不像看上去的那樣古老,於是他獲得當地警方的同意,親自調查起這個案子來。

探長在親自勘察發現屍骨的那座丘陵的過程中,發現了一個奇怪的洞穴。洞穴的開口幾乎是看不見的,洞裏有幾個用半幹的雜草和樹枝鋪成的墊子。洞內及洞口周圍有一些腳印,而且是好幾個人的腳印。在洞口邊上,他發現了一根頂端紮著一塊白布的長杆子,從這裏舉目遠眺,可以鳥瞰整個阿登地區。探長估計,這塊白布可能是作為某種信號,用來與什麼人進行聯係的。

調查到此時,上麵派來的骨骼專家華萊士到了。他不慌不忙地測量著骨骼的長度,似乎已經胸有成竹。

“身高164米。”他說。

“個頭不算太高,”探長說道,“可能是個女人。”

“當然是個女人,而且不到30歲!”

“你是從哪兒知道的?”

“從骨頭的形狀和年齡,一眼就能看出來。”

“依你看,這具屍骨在山上有多長時間了?”

“從骨頭的灰白顏色來看,屍體在這兒已有6個月了,或許更長一點兒時間。”

華萊士先生用手觸摸屍骨的脊椎,脊椎發出輕微的斷裂聲。他說道:“嘿!她患有脊椎彎曲症,這大概會影響她的身高。而且骨架附上肉以後,會萎縮一點兒。我校正一下我的初步估算,這個女人大約身高162米,體重約50公斤。”

“你覺得還缺少什麼嗎?”探長問道。

“要想描繪出她的大致相貌,我必須知道她頭發的顏色。按理說,是可以找到頭發的。死者頭皮變幹變硬後,會脫離頭骨,然後可能被風吹走了,並很有可能像一具假發套一樣,完好無損地掛在某處的荊棘叢中。”

“此事由我負責。但對這起凶殺案本身,你有何高見?”

“你看,這顱骨上有三處裂口:一處在左太陽穴,一處在額頭左側,一處在頭顱左側。似乎是用鎯頭之類的工具猛擊造成的。傷口很深,說明凶手用了很大的力氣。而且,他似乎是個左撇子。”

“是嗎?”

“肯定是個左撇子。瞧,從傷口的情況判斷,凶手是在死者的身後發動襲擊的。如果他習慣使用右手,那麼他應該從死者腦後的右側敲擊。這樣,他無論如何也打不到死者的左太陽穴上。另外,他一定是在夜晚作的案。若在白天,凶手襲擊處不會如此分散。當一個人用鎯頭作案時,他隻會去敲擊頭部。在這種情況下,凶手會在幾乎相同的部位迅速地猛擊幾下。隻有當遇害者倒在地上時,為了置被害者於死地,凶手才會在其身體的其他部位亂擊亂打。但本案的凶手沒有亂擊亂打,他隻敲打了三下。現在我幾乎可以肯定,凶手是在黑暗中摸索著敲打了三鎯頭。”

華萊士先生一番簡短而縝密的推論,使這位身經百戰的探長聽得目瞪口呆。

“你能不能給這個女人畫一幅肖像?”

“盡力而為吧!但現在,我請你盡快把死者的頭發找回來。”

當頭發找回來以後,華萊士很快就把死者的肖像複製了出來。

於是探長派人到處張貼複製出來的頭像,以弄清死者的身份。不久,山下的療養院來人說,畫上的人是療養院的愛爾蘭女工瑪格達。她在7個月前失蹤了,不過她的男友還在,於是調查的重點集中在死者的男友身上。通過核對筆跡,證實了他的確是個左撇子,而且他的鞋印與山洞附近留下的腳印完全一致。

真相終於大白了,凶手正是死者的男友。他使瑪格達懷了孕,又想拋棄她,於是把她騙到以前經常見麵的山洞裏,在黑暗中用鎯頭把她打死了。華萊士怎麼能畫出死者的肖像,知道死者受傷的情況的呢?他使用的正是步步推導法來思考的。他一邊勘測,一邊估算,還根據不斷出現的新情況不斷地修正前麵的推斷,步步逼近了答案,終於查清了凶殺案。

(二)

在使用步步推導法時要注意:

第一,要具備一定的有關方麵的知識。華萊士正因為具有關於骨骼方麵的知識,他才有可能推出符合事實的結論來。

第二,推導時的根據一定要客觀真實,且由這個根據一定能推導出某一結論,也就是說根據和結論之間必須具有必然性,推導才能順理成章。

第三,推導過程中,可能會發現新的情況,先前的推導結論應該隨著不斷出現的新情況不斷調整,重新推導、估算,這樣才能保證推導的正確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