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確保學生的平等學習機會
教師還應確保所有學生擁有平等的學習機會。在我國現階段的大班額授課條件下,由於教師個人的主觀意誌,導致課堂師生互動在對象、內容、時空和性質上存在差異,從而造成課堂學習機會的不均等。為改變這種現狀,要采用多種措施,極力創設人人平等的課堂學習環境。比如,在講台上放置學生的“名簽筒”,將每位學生的姓名寫在單張竹簽上,所有竹簽均插放在一個竹筒中,教師在給學生布置演算和提問時,均通過從“名簽筒”中隨機抽簽來確定學生作答。
評價
成功教育提倡教師對學生實施鼓勵性評價,即多肯定,多表揚,少否定,少批評,零打擊,零貶低。教師要細心發現學生微小的進步,及時給以熱情誠懇的讚許。盡量不使用批評性評價,即使學生失敗了,也要在肯定成績的基礎上指出其不足。即使在指出其不足的時候,也要讓學生感受到他並不是一無是處。在對學生的表現采用“移情同理、委婉建言、巧妙暗示、隱名點評”等保護性評價。在評價時應“一重態度、二重過程、三重結果”。
鼓勵性評價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一種值得推崇的做法是,教師對學生的作業盡量不打低分,如果學生做錯了,令其重做、訂正之後再打分。教師給學生打“區間發展分”也是一種既能給學生挽回麵子,又不失公允的好方法。比如,同一任務的作業如果學生第一次得到76分,第二次能得到83分,教師就給學生評“76~83”分。此外,教師適時地給予鼓勵性評語,如“你進步了!”、“你又進步了!”或讚許性詞語,如“正確、整潔、美觀!”,甚至偶爾一個笑臉、一次點頭、一次撫摸都可以成為對學生的鼓勵方式。當然,鼓勵性評價也要實事求是,恰如其分,不可誇大其辭,甚至“廉價奉送”,那樣會使鼓勵性評價收不到鼓勵的效果。要講究評價藝術,注意選用恰當的方式和恰當的用語。
4.成功素質教育的心理構成與實施
成功素質教育是一種先進的教育理念,它是以讓學生具備與其積極向上的人生奮鬥目標相一致的優秀素質即成功素質為培養目標,實行專業素質教育和非專業素質教育有機結合,定向培養成功素質,克服失敗因子,使學生在學校即具備成功素質,一跨出校門就能適應社會,並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得成功的一種前所未有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
勿容置疑,隨著人類社會中競爭的加劇以及我國市場經濟的全麵深化,成功素質己成為當今時代人們成事、成才、成功不容忽視、不可或缺,且需人人必備的重要的素質要素。唯靠大力推行和普及成功素質教育,方能使成功素質成為現代社會人人必備的重要素養。
成功素質教育作為一種先進的教育理念,要深入人心,方可成為人們踐行的堅定理念;成功素質教育要真正發揮出更大效應,就必須由理性層麵進入實踐層麵,建構為切實可行的實施模式。這些都需要作更深入的探討和研究。
成功素質教育的理論基礎
成功素質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的一場深刻的變革,是係統的、整體的、實質的變革。深入研究和探討其理論基礎對於深化教育改革,實施成功素質教育具有重大意義,同時,也為成功素質的心理構成的形成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依據。
(1)斯騰伯格成功智力理論
美國心理學家斯騰伯格從一個嶄新的視角提出了一套智力理論,即成功智力理論。斯騰伯格認為成功智力包括分析性智力、創造性智力和實踐性智力三個方麵,而創造性智力是成功智力中極為重要的方麵。分析性智力是一種分析和評價各種思想、解決問題和製定決策的能力,以發現對一個問題的有效解決辦法。
創造性智力是一種能超越已知給定的內容,產生新異、前沿思想的能力,它可以幫助我們一開始就形成好的課題和想法。實踐性智力是一種可在日常生活中將思想及其分析的結果以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來加以使用的能力。斯騰伯格認為,在學業上的分析性智力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下降的同時,實踐性智力反而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長。隻有在分析性智力、創造性智力和實踐性智力三方麵協調互動、平衡發展時,才能最有效地發揮成功智力的效能。
(2)成功者人格心理學理論
人格是反映個體多方麵特質的總和,是由諸多活躍的心理傾向和穩定心理特征所構成的體現個人品格的獨特反應係統。人格對成功者目標和行為具有重大的主導作用和推動價值。它是影響創造活動產生、維持和深入的重要動力係統,是導致創造過程智力、勇力、魄力和毅力的“力量之源”。人格是成才、成功的基石。
人格與成功之間存在著十分密切的關係,任何成功者都具有獨特的人格特征。心理學家對成功者進行了人格心理分析。如美國心理學家艾曼貝爾的《成功者社會心理學》,卡耐基的《成功之道》等,都對成功者的人格特征作了深入的剖析和概括。許多學者在研究中發現:有創造成就者與無創造成就者之間的差異主要不在於能力,而在於人格特點的不同。
創造性人才都具有非常積極的個性傾向性等人格特征,如態度積極,進取心強,不畏艱難等。培養創造性人格應該包括形成和發展人格結構中那些積極的、有利於創造才能發揮的因素;同時也要注意克服和消除那些妨礙創造才能發揮的消極因素。
人格是構成成功者素質的動力係統,由三大要素組成:內驅力、情動力、意誌力。它具有始動、維持、調節、定向等多種功能,它能使人與成功相關的全部心理活動都處於積極狀態,將人的創造能量有效地轉化為創造行為。
(3)塞利格曼的積極心理學理論
美國前任心理學會主席、賓西法尼亞大學教授塞利格曼倡導要研究積極的心理學,幫助人們過更快樂、更健康、更富有成就的生活。他首次提出“積極心理學”的概念,並使它得以迅速推廣和發展,在本世紀初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積極心理學的運動。
馬丁·塞利格曼認為,心理科學的使命之一即鑒別並培養具有天賦的人,並指出積極心理學更加注重研究人性中的積極方麵,研究人的優點與價值,挖掘人的潛力與創造力,激發人的活力,幫助人們樹立自信心,尋求和掌握獲得美好幸福生活的方法與途徑。
培養和塑造健全人格,是積極心理學研究的重要目標之一。樂觀積極的態度不僅使他們免於抑鬱,還能增進健康,促進事業成功。所以,人們都把樂觀稱為“成功人生的第三個要素”。
(4)情緒管理心理學理論
美國心理學家丹尼爾·戈爾曼出版了《情緒智商》一書後,“情緒智力”這一概念成為世界各國心理學界、教育學界的人士廣為流傳和討論的話題,引起了極大的轟動。其理論認為:情商是一種內涵,是學生獲得成功人生的重要因素。情商可以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中得到培養和造就,可以通過後天的努力不斷的得以提高。而正確的教育和引導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
情商有助於學生正確擇業,是學生適應社會生存、競爭、發展的不可缺少的心理素質。戈爾曼還強調情緒智力和智力是兩種不同的概念,但是兩者並不對立,具有一定的關聯性,是人的智力的兩個側麵。隻有兩者有機結合、協調發展,才能使一個人的潛能得到最大的發揮。
(5)多元智力理論
美國心理學家、哈佛大學教授加德納在其名著《多元智能》中提出:人類的智能有多種表現領域,決不僅僅限於認知。智力的內涵是多元的,是由7種相對獨立的智力成分所構成即言語智力、社交智力、自知智力等。加德納的智力多元說擴充了人們對成功“智力內涵”的理解,尤其是他劃分的一些與人的成功息息相關的某些智力成分,如社交智力、自知智力、自控智力,不僅使人視野開闊而且對當代人的成功素質的全麵開發與培育,提供了極其重要的途徑取向與方法指導。
成功素質的心理構成
當前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之際,對於成功素質教育理念的貫徹關鍵在於重視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尤其是心理素質的建塑與培育。因此,對成功素質的心理構成的分析,有利於更好地倡行成功素質教育,也有利於對成功素質教育實施方略的提出和完善。
(1)成功智力
成功智力是由分析性智力、創造性智力與實踐性智力三方麵組成的有機整體。分析性智力在於發現好的解決辦法,創造性智力在於找對問題,幫助我們一開始就形成好的問題和思想;實踐性智力在於解決實際工作中的問題,將思想及分析的結果以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來加以使用。無疑成功智力是有助於取得成功的智力。或者說,隻要一個人具備了成功智力,就具有了取得成功的基礎。
(2)積極心態
一個人成功的首要標誌在於是否具有積極的心態。因為一個人在遇到壓力、挫折、失敗和突發事件時的心理承受能力非常重要。大多白手起家的成功者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具有積極的心態。他們運用積極的心態去支配自己的人生,用樂觀的精神去麵對一切可能出現的困難和險阻,從而不斷的走向成功。積極的心態就是一種進取心,能驅使一個人主動去做應該做的事情。
(3)創新素養
成才、成功都離不開創業,創業又必須以創新能力為基礎。當今大學生除了獲取知識,更重要就是培養和發展自己的創新能力。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大學生的成功素質應更注重創新品格的培養,如創新欲望、創造信念以及創造精神等方麵的全麵培育,為養成卓越而又紮實的成功心理素質奠定良好基礎。
(4)人格品質
一個人成功、成才與否,除外部因素外,主要是與個體的素質,尤其是與人格素質的培養密切相關。成功素質教育正是側重於健康心理、健全心智、完整人格的塑造。不少成功者就是抓住了稍縱即逝的機會,全力出擊而一舉開拓的。當然,這種自信與勇氣來自於實力,或者說對個人能力、情境條件的合理把握和準確評估。對此,成功者們如是說“要從小事做起,不斷積累,認真做事,用心做事”。
(5)情緒管理
現代心理學的研究成果表明,在決定一個人成功的要素之中,智商隻起到大約20%的作用,而80%的因素則是情商。無數事實證明:較好的情緒控製與管理,是一個人成敗的決定性條件。一個成功的人,應該能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緒,而不是成為它的奴隸,既不會因沮喪或者焦慮而意誌消沉,也不會因憤怒而喪失理智。情商可以說是一種中介能力,決定了我們怎樣才能更充分的發揮我們所擁有的各種能力,包括我們的天賦智力,它的最大效用就是把人的智力放大,讓我們更接近成功。
成功素質教育的實施方略
我國教育家陶行知曾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裏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可見,正確的教育方略對於培養成功人才是十分重要的。在闡述了影響成功心理素質的各種因素後,我們分析總結出來一些科學有效的成功素質教育的實施方略:
(1)尊重教育
我們說尊重是有層次的,但怎麼去尊重,就隻有一個出發點:就是愛。愛是責任,也是尊重。要尊重學生的生命成熟與智慧發展,尊重學生發展潛力和現實可能性,尤其重要的是尊重學生人格。我們嚐試成功教育,讓成功、快樂、和諧、希望成為教育的主旋律。確立這一基本的理念之後,我們在實施尊重教育時需要注意如下幾點:
首先,尊重學生的人格。老師尊重學生,首先要尊重學生的人格。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教師應當認識到自己也有缺點,應時刻提醒自己在思想認識、教育方法等各方麵還不夠完善,要心平氣和地對待學生提出的不同意見。尊重學生的意見,是尊重學生人格的重要表現。同時,批評學生的錯誤,也要以尊重學生的人格為前提。尊重學生的人格,是師德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