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高年級學生應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剛升入高中的學生,正處於少年向青年的過渡時期;正是性格由外向轉為內向,由注重外部世界轉向注重思考、注重精神素質培養的所謂“危險”時期。因為這時期是人生觀的奠定和形成時期,它將影響人的一生的成長和發展。
因此,我們在進入高中科學文化學習的同時,認真考慮和探討人生觀的問題是非常有意義而饒有趣味的。
木樺的小說《無名指》敘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晚,一大學生去聽音樂會。舞台上,一位身穿白色連衣裙,表演小提琴獨奏的姑娘深深地吸引了他。會後,大學生壯著膽子向姑娘獻上了一束鮮花以表欽佩之情。從此,大學生向姑娘不斷地大獻殷勤。一段時期以後,他以為她也愛上了自己,於是,決定向姑娘表露心跡。
他對姑娘說:“我非常愛你,特別愛你的無名指……”
姑娘愣住了“為什麼?”
“右手執弓的時候,通常是大拇指、食指和中指執弓奏出美妙動聽的樂曲,而人們欣賞到優美的姿勢卻是彎彎翹起的無名指。”他得意地解釋說“無名指不需要付出卻能得到人們的青睞,所以,我特別愛你的無名指。”
不由姑娘分說,大學生隨即掏出一個禮盒送給她。
“我不能收你這麼貴重的禮物。”姑娘打開一看,是金戒指。
“你不用馬上答複我,”大學生按住她的手說“我等你的消息。”
一天兩天過去了,沒有回音;第四天,他等來了一封信。他捏著鼓囊囊的來信,一看娟秀的字跡就知道是姑娘寫的。突然,“當”的一聲,從信封裏滾落一枚金戒指。信上隻有一句話:
“我不想做生活中的無名指!”
同學們,這就是人生觀,這就是由於人生觀的衝突而使他們不能相愛。
德國作家海因裏希·伯爾在他的小說《遊哉悠哉》裏,也表現了兩種人生觀的衝突:
一天清晨,記者來到海岸沙灘,麵對大海美麗的風光,他情不自禁地“哢嚓”“哢嚓”地拍起照來,實在是太美了,他想著,舉了相機。他又“哢嚓”。正當他再準備哢嚓時,鏡頭裏出現一個衣衫襤褸的漁民,他用一頂破草帽遮住臉,正優閑地躺在沙灘上曬太陽。這時,記者的哢嚓聲把他吵醒,正坐起來掏香煙準備點火,熱情的記者走過來“哢嚓”一聲幫他把火點著。於是他們聊起來。
“先生,天早得很,為什麼不出海?”
“我巳出過海了,”漁民優閑自在地說。
“那你可以把明天甚至後天的魚捕完,不是很好嗎?”記者不理解地問,從內心輕視而同情起他來。
“我巳捕得夠多的了,有幾筐鱘魚,還有兩隻大龍蝦。足夠我幾天吃的。”
“可是,你為何閑著,本可以捕更多的魚,將來可以買一艘機帆船……”
漁民專注地望著他,等待著他的下文。
“你賺了很多錢,在靠海岸區建一座魚產品加工廠……”
“那能怎麼樣?”
“你可以將你的產品銷往世界各地,賺很多很多的錢。”
“那又怎麼樣?”
“那你可以買一架直升機,到人們不能去的海域偵察魚群,”記者滔滔不絕道“打更多的魚,發更大的財,你將是世界上有名的富翁,”
“然後呢?”
“然後?然後你就周遊世界,或者躺在沙灘上優哉遊哉地休息,曬曬冬日的太陽。”
“是的,我巳經這樣做了,”漁民得意地說“是你的哢嚓聲打斷了我的夢境,不是嗎?”
曾經,記者都有點瞧不起這位漁民,可現在,他無話可說,帶著一種嫉妒的心灰溜溜地離開了那漁民。
以上,我們可以看到,漁民和記者代表了兩種不同的人生觀,他們有著不同的追求。記者所希望的人生是不斷進取,不斷追求財富。這種人生觀代表了絕大多數人,是人們所讚賞的;漁民所希望的人生是不做財富的奴隸,追求內心的平靜和恬淡,不為物所累,輕鬆自在,我們不能說這種人生觀不對。所謂“富貴非吾願,帝鄉不可期。”(陶潛語)前者雖然是人們所向往的,但人們的願望和追求是一回事,實際的成功與否又是另一回事。從古到今,成功者、卓越者畢竟是少數;由於種種原因,絕大多數人不能算是卓越者。當然,生命的意義不在於一定要出人頭地,關鍵在於生命的價值。
從小說《無名指》和《遊哉悠哉》中可知,兩篇小說都有相似的精神衝突,但它們所體現的價值並不同。一句話,“相似的精神衝突”和“迥異的文化價值”是這兩篇小說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項目的豐富和拓展,記者所持的人生觀雖然為人們欣賞,但不一定大多數人會持這種人生觀而孜孜不倦的追求;也許漁民的生活態度更切合大多數人的實際。人們在符合自己實際的前提下揚長避短,可能反而會成功。
毫無疑問,那位大學生的不勞而獲似的人生觀是遭人們唾棄的,但這種人也不在少數。這就要我們明辨良莠,向一切美好的人物和事物看齊。我們向往美好,追求卓越,不一定非要成功不可,因為這種追求的過程本身就是美好的;向著美好的境界邁進,隻要努力了,既使達不到目的,也不會後悔。“是為釣,並非為魚。釣勝於魚。”
當談到漁民的人生觀將來可能會被大多數人接受,這並不意味著人們不向往光明和美好,隻講究實惠;而是意味著現代生活越來越顯得多元化和豐富多彩,人們選擇的餘地更大。
向往和追求真善美是人類的本性,這是第三思潮人本主義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多年研究的成果。何況“光明也有黑暗的時間,英雄也有卑下的情操。隻不過光明不被黑暗所戰勝,英雄不被卑下的情操戰上風罷了。”(傅雷語)錢中書先生在小說《圍城》裏借一外國哲人的話說“天下隻有兩種人:譬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種人是先挑所剩下的最好的吃,另一種人是挑所剩下的最差的吃。照理是第一種人幸福,其實不然,因為第二種人有的是美好的希望,而第一種人有的隻是回憶。”
一個老人在行駛的火車上,不小心從窗口把剛買的新鞋弄掉了一隻,周圍的人都為他惋惜。不料那老人立即把第二隻鞋也從窗口扔了出去,讓人大吃一驚。老人解釋道:“這一隻鞋無論多麼昂貴,對我來說也沒有用了,如果有誰撿到一雙鞋,說不定他還能穿呢!”顯然,老人的行為巳有了價值判斷:與其抱殘守缺,不如斷然放棄。
我們都有過對某種重要的東西失去的事,且大都在心理投下了陰影。究其原因,就是我們並沒有調整心態去麵對失去,沒有從心理上承認失去,而總是沉湎於已經不存在的東西。事實上,與其為失去的而懊惱,不如考慮怎樣才能重新獲得。且看,我們從老人的行為中,不是也看到了一種人生觀的具體體現嗎?!這對如何麵對挫折和困難,不也是一種啟迪嗎!
生活確實是個萬花筒,許多時候是不能按常規去理解的:有些人生活富庶,他卻向往窮人的自足;有些人身居高位,他卻羨慕平民的樸素;有些人榮譽纏身,他卻喜歡凡人的輕鬆。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煩惱,不要總是認為別人都比你生活得好,說不定,你的生活方式還是他們的追求的目標呢!這就象高考局內的人一樣。高考落榜的同學總是羨慕考上大學的同學,尤其是那些考上明牌大學的同學。誰都知道,那是他們經曆了多少個苦讀苦練的晝夜灑下多少辛苦的汗水得來的。很明顯,任何成功都很辛苦,都要付出代價的。任何事物都有兩個方麵。但誰也不會因為辛苦,要付出代價就放棄努力。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努力爭取考上大學並且爭取考上重點大學的意義所在。
同學們,現在提出一個問題,讓你們來思考,你會如何看待呢?假如有兩條生活道路讓你來選擇。一條已知當時是輕鬆而幸福的,一條是暫時還看不到希望但能磨煉人的艱苦的道路。許多同學現實一點可能會選擇前者,也許有一些具有好勝心且有頑強意誌的同學偏偏選擇後者。但是為什麼呢?也許各有各的道理。然而成功心理學的某些知識告訴我們:當你選擇了一條輕鬆而平坦的幸福路,可能將來你會走得越來越感到沉重艱難;當你選擇了一條艱難甚至充滿荊棘的路,可能將來你會走得越來越輕鬆而幸福。
有一個寓言故事發人深省:兩個強盜路過一個絞刑架。一個強盜歎息道:“假如這個世界沒有絞刑架和監獄該多好啊!”另一個強盜罵道:“笨伯,絞刑架,監獄和警察是我們的朋友,假如世界上沒有它們,那我們就幹不成強盜這個行當了。”是啊,沒有法律的製裁都去幹強盜,那誰是真正的強盜呢?困難、挫折和逆境常常是我們的朋友,它們造就人才,創造曆史。
英雄是以戰勝困難為條件的。成功也是在失敗,在戰勝困難和痛苦,在犯錯誤和黑暗中探索的前提下完成的。(德國)黑格爾說過:錯誤本身乃是“達到真理的一個必然環節,由於這種錯誤,真理才會出現。”(英國)戴維說過:“我的那些最主要的發現是受到失敗的啟示而作出的。”有人說“若不讓錯誤出生,便不會有真理降世”。說得妙極了!
在一個貧民窟裏,有一個男孩,他非常喜歡踢足球,可是又買不起,於是就踢塑料盒,踢汽水瓶,踢椰子殼。有一天,當他在一個幹涸的小塘裏猛踢一隻豬膀胱時,被一個足球教練看見了,他發現這男孩踢得很是那麼回事,就主動提出送給他一隻足球。小男孩得球後更賣勁了。聖誕節到了,男孩的媽媽說:“我們沒有錢買聖誕禮物送給我們的恩人,就讓我們為他祈禱吧。”小男孩跟媽媽禱告完畢,向媽媽要了一隻鐵鏟跑了出去,他來到一處別墅前的花圃裏,開始挖坑。就在他快挖好的時候,從別墅裏走出一個人,問小孩在幹什麼,小男孩抬起滿是汗珠的臉蛋,說:“教練,聖誕節到了,我沒有禮物送給您,我願給您的聖誕樹挖一個樹坑。”教練把小男孩從樹坑裏拉上來,說,我今天得到了世界上最好的禮物。明天你到我的訓練場去吧。這就是世界著名的球星貝利。
同學們看了這個故事,一定會產生類似的聯想。這裏除了汗水還不夠,還要有愛心。也許天才之路都是用愛心鋪成的,除此之外,你一定不會忘記“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靈感”(愛迪生語)
我們樹立什麼樣的人生觀,不能抱僥幸心理,你可以選擇,也可以用一種人生觀來調整自己。用生活中的許多美好的東西來激勵自己,但無論如何,生活是光明而美好的,但生活中可能充滿荊棘,困難和痛苦是不可避免的,隻有不斷地克服困難,戰勝痛苦,人生才能走向輝煌!
15.高中學生人生觀教育的探索與實踐
我國經濟體製的重大變化對社會各領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也給當代高中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帶來巨大衝擊。當代高中生是新世紀的青少年,高中是青少年人生觀形成的重要時期,樹立科學人生觀對於學生學習和將來走出校門步入社會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所謂人生觀,是指對人生的看法,也就是對於人類生存目的、價值和意義的看法。本文立足課堂教學,以哲學課程教學為手段,談談在高中哲學課教學中引導和培養學生樹立科學人生觀的幾點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