們知道,中小學生正是長身體、長知識的重要時期,也是世界觀、人生觀初步形成的重要時期,而美術能影響人的文化、修養、品位、情緒,對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長具有重要的意義。由於“應試教育”的影響,們的學生一直感到校園生活枯燥乏味,嚴肅緊張有餘,寬鬆和諧不足;這樣沉悶的環境,對教師與學生的生理、心理健康無疑是一種傷害。

(3)美術教育與各學科的教育相輔相成

美術教育作為一門獨立學科,卻絕不是孤立的。它與許多學科都有著密切的聯係。國現行的中小學各科教材中,有許多要運用圖像來闡明科學內容,剖析理論問題,甚至有些問題,隻用語言文字符號難以表達,運用圖像符號則一目了然,而且美麗的圖像又能使學生產生美感,滲透了美的教育。譬如,在中小學的語文課教學中,為課文繪製插圖,教師通過圖文的密切配合,增強了講課的藝術效果,更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又如,配合化學實驗課,用試劑繪製山水畫,通過噴染不同試劑進行化學反應,顯現出使人變幻莫測的絢麗景色,給人以美的享受。此外,還可以密切結合學校的開展的各項活動,繪製大量的圖畫、海報等,發揮美術學科的教育作用。

沒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一個人的智力因素,即觀察力、理解力、記憶力、想象力、邏輯思維能力和創造力以及非智力因素,即思想、感情、道德、興趣、意誌、性格、毅力、信心等。這些,都是教育的基本內容。美育有助於智力的發展。藝術美感作為自由感受具有自由直觀的因素,有助於創造心理的形成。提高學生藝術素質的過程是教師引導學生由認識走向創造的過程,僅僅靠科學教育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與藝術教育及其他方麵的教育共同完成。

被譽為現代物理學之父的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

美術教育與素質教育的目標本質相同

素質教育就是要使學生全麵、和諧、自由的發展,使他們學會生存,具有拚搏、競爭的生活能力;學會學習,具有自學的能力;學會做人,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學會創造,具有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創造能力。在學校各學科的教育中,強化美術教育,有利於對藝術鑒賞能力的培養和文化藝術素質的提高;有利於豐富想象力,提高表現力和創造力;有利於提高視覺形象的閱讀能力;更有利於全麵素質教育的落實。

素質教育是社會發展的需要,而它自身的實現,也有賴於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社會要進步,就得依靠先進的教育體製和教學模式。美術課堂教學的靈活性與多樣性,正好給其他學科帶了個好頭。

隨著中國社會的多元化發展,對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呈現多元化的趨勢,過去那種嚴格按照社會短期需求進行“訂製”式的人才培養機製已經愈發不能滿足社會快速變化的需求,由專才培養向通才培養的轉變,是教育麵臨的新課題。而在實現這種轉變的過程中,比係科設置改革等措施更重要的,是對學生的學習方法、思維方式培養的轉變,而日趨僵化的應試教育模式難以適應這種轉變,受到普遍的質疑,也就在情理之中。雖然在如何實現素質教育的具體措施方麵,還要做出艱苦的努力和長期的探索,但是,素質教育概念的提出,至少使人們看到實現上述轉變的可能。同時,人們的自主意識、自實現、自認同的意識和願望也會隨著社會的進步而普遍增強。過去那種對人才進行工具化理解的觀念受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共同質疑。

以進行單純的知識學習,甚至以應試訓練為手段,以實現逐級“攀登”的功利性“成材”教育,已經很難繼續滿足受教育者自實現的要求和人格養成的實現。在這種情況下,無論是辦學的方式還是教學的體製,就亟需轉變了。

《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中明確指出:美育對於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觀念和審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養全麵發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素質教育的實施為學校藝術教育的發展開辟了廣闊的前景。素質教育離不開學校的藝術教育。美育在推進素質教育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它在提高人的素質方麵有著其他教育學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藝術教育對人的素質的影響,特別是對人的思想品德、人格境界、智力能力、身心健康等方麵的積極作用,是其他教育所不可替代的。因此,重視藝術教育同重視素質教育、重視全麵教育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沒有美育就沒有完全的素質教育。以美輔德,以美益智,以美健體,以美促勞,促使學生全麵和諧地發展。正像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美育是道德純潔、精神豐富和體魄健全的強大源泉。

隨著美術教育在培養學生全麵素質方麵所發揮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不斷地被社會認可,實現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將不再是一個難題。21世紀的科學教育一定是與藝術教育相結合的教育。

12.美術教育在中職教育中所起的作用

時代的發展呼喚新型人才,美術教學作為素質教育中美育的核心內容,在培養學生創造力同時也對學生的人格健全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國家的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將越來越取決於教育的發展,科學技術和知識新的水平。教育始終處於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實際上體現為人力資源的差距。著名的未來學者奈斯比特也指出:處於偉大的知識經濟時代,們最重要的是創造力。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和希望,也是新型人才立足時代發展的前提,同時也是中專職業學生在競爭日漸激烈中救生的前提。因此,如何培養一批具有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成為整個教育界共同關注的課題。

然而由於近幾年隨著大學的擴招,中專職業學校,招生難、生源質量差已成為中職教育的最大難題。如何把素質低的學生培養成高素質的勞動者正是各學校探討解決的問題。本人認為除了大力加強德育工作和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及努力抓科學文化素質提高外,美術教育也能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素質的全麵提高。

不要誤以為美術課就等於畫畫,這就把美術課的範圍大大縮小,更不能局部地看問題,把美術課從美育的大目的大方向上引入歧途。們對學生進行美術教學並不是單純為培養畫家和興趣,而是對學生進行高尚的思想情操和人格的教育,同時開發學生的智力,發展學生的全麵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科學的觀察力、概括力、想象力和創造力。其最終目的是學生人格健全和培養創造性思維,達到全麵素質提高的目標。具體表現為:人格的健全及創造力。

人格的健全

心理因素是非智力因素的主要部分,是個體重要的生存能力,是發掘情感潛能,運用情感力量影響生活各個方麵和人生未來的關鍵品質要素。現在學生由於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在溫室中長大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加上受外來不良文化的影響,不服管、易衝動、玩“個性”是他們比較突出心理特點。美術創作活動可以抒發自己的情感、建立自信心及養成健康的成就感,幫助學生控製好情緒及衝動行為,正確對待挫折和失敗,化解不良情緒。

美術有直接提供事物視覺形象的特點,是視覺空間裏展現美好事物的形象過程。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各種藝術作品欣賞分析,通過由淺入深的安排各種創作練習,讓學生去感受、體會、分析、思考。如何將造型等諸多因素進行合理地巧妙地組合、編織,達到最有效的美感體會,取得較理想的藝術效果。通過這些創作活動在學生的心中種下美好向上的種子。

學生的作品往往反映了學生的內心感受,通過作品,們可了解學生、及時發現問題加以解決。故此美術是學生表現內心的方法,也是學生認識美、感受美、懂得美。同時也可造就一雙發現美的眼睛,使之與社會、科學、自然等方麵緊密聯係。從而具有一種社會美、科學美、自然美的能力。反映到自身的行為中體現出一種較高尚的審美觀,從而達到人生藝術化及美化人生。

創造力的培養

在這方麵美術教育表現得更為突出。在21世紀,國際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們正處在信息經濟時代,知識爆炸、知識淘汰和更新的速度不再百年十年而是日計,電腦技術數月依次更新淘汰。因此隻有那些富於想象力的,能夠在掌握基本工具知識和專業知識發展規律外,還能夠不斷提出新創意、新方案的創造型人才,才能在競爭中救得生存。

美術活動是一種高度複雜的綜合性實踐活動。它即是情感和意誌的表現又是智慧和才能的體現,同時也是運動操作技能活動,要求腦、眼、手等多種感官協調並用,這也顯示出美術對開發學生智力、創造力等方麵具有的特殊優勢。

“生活是創造的源泉。”在一次美術課上,教師要求學生畫他們最熟悉的昆蟲,結果令人大開眼界,什麼四條腿的蜘蛛,兩隻翅膀的蜻蜓等等。在生活中,學生雖然是每天都可見到各種物體,但真正要反映表現生活時,就會感到茫然,無從下手。這是因為學生還停留在無意識狀態中。牛頓發現萬有引力也是從生活中蘋果從樹下掉了下來這一普遍現象中得到的啟示。色彩斑斕的幻想,稀奇古怪的念頭常常能成就偉大的事業。在美術活動中通過誘發他們去體驗,認識生活,指導捕捉生活中最有表現力的一瞬間,讓學生關心身邊的人和事,培養敏銳的直覺。

美的欣賞也是想象力培養的關鍵。給你一顆露珠讓你想象黎明的清新,給你一顆星讓你想象祖國、黃河。在欣賞誘導下,學生展開思想,創造想象和再創造想象。然後學生用自己特有的形象語言表達對事物的感受,通過動手將抽象思維的形象變成可視形象,創造出一個新的可視世界,這對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發展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操作能力是創造能力的實踐基礎,沒有實際操作經驗,設計能力便落空。例如在烹飪拚盤中,你已想好了內容但沒有實踐操作基礎,即使你有最好的方案也會落空。操作能力是指按一定的工藝程序選擇處理配置各種材料,創造新的藝術與物質成果的能力。操作是對手和腦的協調訓練,特別是對形象思維的訓練,這與在從猿到人的過程中的進化促成大腦的進化過程是一致的。操作能力在繪畫、排版、手工等項目的學習中被訓練得最為充分係統。

以上敘述美術教育通過對具象、意象的、抽象的各類藝術作品的賞析和對藝術作品的形體、空間、色彩的布局分析和領悟,再經過獨自觀察、練習和思考。培養學生現代審美觀和鑒賞方法,提高學生藝術和形式美的敏銳感覺。同時也獲得了對創作元素的結構方式的綜合把握能力,而這種能力將對學生今後生活中其它領域產生積極的影響,最終達到全麵素質的提高。

13.美術教育與素質教育的關係

現代化教育日新月異改革中的今天,現代科學的素質教育,是基礎教育改革的核心內容,是社會政治、經濟文化與人類自身發展的必然要求。“進一步改進德育工作的方法,寓德育於各學科教學之中,加強學校德育與學生生活和社會生活的聯係,講究實際效果,克服形式主義傾向。針對新形勢下青少年成長的特點,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堅忍不拔的意誌、艱苦奮鬥的精神,增強青少年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這是“素質教育”的基本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