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石勒尊師好學
晉元帝即位的第二年,匈奴族的漢國國主劉聰病死,漢國內部發生了分裂,大將石勒在反晉戰爭中擴大了勢力,自稱為趙王。
石勒是羯族人,他家世代是部落的小頭目。他年輕的時候,並州地方鬧饑荒,他和部落失散了,曾給人家做過奴隸、傭人。一次,他被亂兵抓住,關在囚車裏。正好車旁有一群野鹿跑過,亂兵紛紛去追捕群鹿,他才趁機逃走。
石勒受盡艱難,沒有出路,就招集一群流亡的農民,組織一支強悍的隊伍,劉淵起兵後,他投降漢朝,在劉淵部下當了一員大將。他不識字,但從小受過漢族文化教育。任大將以後,漸漸懂得了要成大業,光靠有武力不行。於是,拜一個漢族士人張賓為師,采取了許多治國措施,還收留了一大批北方漢族中的貧苦讀書人,組織了一個“君子營”,虛心向他們求教。由於他驍勇善戰,加上有張賓等一大批謀士、老師幫他出謀獻策,勢力更加強大。過了兩年,他在襄國自稱皇帝,改國號為後趙。
他自己沒文化,卻十分重視讀書人和尊重教書的先生。當了皇帝後,命令部下,凡遇到讀書人和有學問的先生,一定要請到襄國來。他采用了張賓等人的意見,設立學校,要他部下將領的子弟進學校讀書。他還建立了保舉和考試的製度,招賢納士,凡是各地保送上來的人經過評定,合格的就選用為官。
石勒特別喜歡讀書,他自己不識字,就請一些讀書人和老師把書講給他聽。他一邊聽,一邊認真思索,沒有一點架子,還隨時發表自己的見解。有一次,他讓人給他讀《漢書》,聽到有人勸漢高祖劉邦封舊六國貴族的後代的曆史,他說:“劉邦采取這種錯誤做法,怎能得天下呢?”講書人馬上給他解釋:“後來由於張良的勸阻,漢高祖並沒有這樣做。”石勒點點頭說:“這才對啦!”
由於石勒重用人才,尊師好學,在政治上比較開明,後趙初期才出現了興盛的景象。
顧愷之敬業稱“三絕”
顧愷之(約345—406),字長康,晉陵無錫(今屬江蘇)人,東晉著名的繪畫藝術家。
顧愷之乳名虎頭。小時候,喜歡吃甘蔗。他吃甘蔗有個怪脾氣,別人是從根往梢吃,他是從梢往根吃。從不改變。人們問他為什麼這樣吃,他回答說:“從梢往根吃,越吃越甜,這叫作漸入佳境嘛!”
顧愷之在學習上,以至後來的文學藝術的求索上,也像他吃甘蔗一樣,“漸入佳境”。
他天資聰慧,但不傲慢,反比一般人更虛心,更勤奮。他經常向當時文壇上負有盛名的謝瞻學習做詩,每作一篇,都要朗朗吟讀,敬請謝瞻教正。一個夜晚,月光皎潔,萬籟俱寂。他和謝瞻陶醉於詩賦的吟誦之中。過了午夜,謝瞻想去睡覺,就趁顧愷之注視詩稿之際,悄悄示意別人代替他,和顧愷之合聲朗讀。專心致誌的顧愷之,直到第二天早晨才發現在他身邊的不是謝瞻。
顧愷之由於刻苦努力,20歲時就成了東晉時代多才多藝的名家。他長於吟詩作賦,巧於繪畫書法。
他作的畫多數是人物、神仙、佛像、禽獸、山水等。他畫人物十分注意刻畫眼睛,叫作“點睛”。他說:“我的畫傳神的寫照全在眼睛之中。”他在建康瓦棺寺所繪的《維摩詰像》壁畫,栩栩如生,光彩耀眼,曾轟動一時。
他曾給一位叫裴楷的人畫像。畫完後,人人誇讚“如其人落落而至”。他卻說:“尚未成也。”隨後,提筆在臉頰上描上了三根細毛。人們頓讚:“妙也!”
顧愷之繪畫重視寫實,尤其重視表現事物深刻的內在精神。他畫的《〈女史箴〉圖》,描繪了我國曆史上一些有修養的婦女的事跡,頌揚了她們的高稚風貌和賢淑美德,全畫分為9段,線條周密綿暢,活像春蠶吐絲,形態神采兼備,可謂妙絕至極。
他的繪畫論著有《論畫》、《魏晉勝流畫讚》、《畫雲台山記》。他“遷想妙得”、“以形寫神”等許多論點,對中國畫的發展,有極大的影響。
他的繪畫作品主要有《〈女史箴〉圖》、《洛神賦圖》、《列女圖》等都是進入佳境的祖國藝術稀世珍寶。
顧愷之的求索可謂進入了佳境。後人給他的繪畫以高度評價,說“意存筆先,畫盡意在”高度讚揚他為“畫絕”、“才絕”、“癡絕”!
範縝以師為父
範縝是南朝齊、梁間的思想家。舞陰(今河南泌陽)人。是晉朝安北將軍範汪的後代。祖父範璩之曾做中書郎。可以說出生於書香門第。隻是父親去世很早,使家道中落,生活的艱辛,形成了他的叛逆性格,也增加了他克服困難的勇氣。
他刻苦學習,博覽群書,不僅學習儒家、道家學說,也學習法家、墨家學說。正因他廣泛涉獵群書,加上他的性格,不隨波逐流,喜歡獨立思考,所以他接受了古代樸素的唯物主義世界觀。
19歲,他拜劉獻為師,成為劉獻的得意門生。劉獻喜歡他刻苦鑽研,打破沙鍋問到底的精神。經常對他個別教育,解答疑難問題。師生一談就是一個長夜。
範縝20歲了,按當時的習慣舉行冠禮。常規做法是:由父親把他的頭發束起來,舉行儀式,表示他已長大成人。互相道喜。可是範縝幼年喪父,這冠禮就由老師劉獻代替父親給他束發。同學們也都來祝賀。劉獻以師代父,對範縝鼓舞很大。他虛心學習,學業大進,終於寫出了繼王充之後的唯物論巨著《神滅論》,無情地抨擊了王公大夫無人不言佛、道鬼神的迷信濁流,對發展唯物主義思想起了積極作用。
陸爽以書為師
陸爽是隋朝著名的學者。是魏郡臨漳縣人,在隋建國初期做了太子洗馬。曾與宇文愷等人共同撰寫《東宮典籍》70卷,對研究曆史很有價值。
他聰明好學,以書為師,博覽群書。他讀書的特點是喜歡背誦。他認為隻有能背誦,才能掌握它的意義,並提高記憶力。9歲時,就能背誦2000字的文章。17歲做了主簿,好學不倦,經常手不釋卷。他認為世上物品最珍貴的就是書,因為它是人類精神文明的財富、千金難買。他立下誌願:終生以書為師。北齊被北周消滅以後,周武帝聽說他是個有名望的學者,就征他入京做官。當時應征的還有陽之、袁叔德等10多名學者。他們一起去京赴任。這些人帶著家眷、行李,大小包裹。每個人身後,都是好幾輛車。
可是陸爽一沒帶家眷,二沒帶大小包裹,車上卻滿載著書籍。大約有幾千卷,在當時是非常少見的。他說:“什麼都可舍棄,書一本也不能丟啊!”
到了京城之後,周武帝聽到這件事,很感動,親自召見了他。非常欽佩他的人品和治學精神,以大禮接見了他。
陸爽以書為師,終生不移。終於使他的學識越來越豐富,成為當時著名的學者。
孫思邈問遍百家
孫思邈(581—682)是我國隋唐時期傑出的醫學家,被後人尊稱為“藥王”。
孫思邈出生於華原縣(今陝西省躍縣)一個木工家庭,父親是個雀目病人(夜盲),母親患粗脖子病,都是當時無法醫治的地方病。少年的孫思邈也體弱多病,飽嚐了病痛的痛苦。疾病給自己,給自己苦難的家庭造成的痛苦,孫思邈牢牢地記在心底,從小就立誌學醫,將來行醫治病,為人解除痛苦。
12歲時,孫思邈跟父親到藥農張七伯家做藥櫃,從此孫思邈開始對中藥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處處留心,虛心向張七伯請教每一味中藥的功能、作用、生長地、藥力大小等情況,深受張七伯的喜愛。
15歲時,孫思邈開始拜張七伯為師學醫,同張七伯一起上山采藥,學習單方,初步懂得了一些藥性。後來張七伯看他虛心好學,又天資聰敏,自己的一點醫學知識不能滿足孫思邈求知的要求,便把自己一直珍藏的《黃帝內經》送給了孫思邈,讓他好好研讀。並告訴他將來到銅官縣找自己的舅舅繼續學習深造。
孫思邈得到了《黃帝內經》,真是如獲至寶,對七伯千恩萬謝。回到家裏便如饑似渴地學習,常常手不釋卷地苦心鑽研,有時會通宵達旦。
但他愈是學習,愈是感到自己的淺薄。後來,他決定去銅官縣找張七伯的舅舅求學問。經過許多周折,他終於找到了那位醫生,便拜他為師,潛心學醫。一年時間裏,他不但學到很多醫學知識,而且把師父的一部《傷寒論》全部抄了下來。
學有所成後,他又回到村裏,一邊在鄰居親戚中行醫,一邊刻苦讀書,繼續深造。二十歲左右,不僅醫道大有進步,而且對諸子百家的學說,南北朝的曆史,以及從天竺傳來的佛教經典,都做了深入地研究,為他以後在醫學領域能夠取得巨大的成就,做了深厚的文化準備。他的名聲也越來越大,就連二百裏以外的京城長安,也有人知道華原縣的孫思邈。
一天,孫思邈為遠道慕名而來的病人治愈了痼疾,病人感激地讚許他如複生的扁鵲,再世的華佗。孫思邈聽了這樣的稱許,不但沒有感到高興,反而卻惆悵起來,深感慚愧地說:“我連稱職的醫生都不夠格啊!鄉裏人的雀目病,粗脖子病,自己至今無法醫治,怎敢與那兩位名醫相比呢?唉!慚愧呀……”
那位病人看到孫思邈因不能醫治雀目病和粗脖子病而痛心的樣子,深為他的這種全心為解除病人的痛苦的醫德所感動。便對孫思邈說太白山有一位先生能治粗脖子病,而且給他的表妹治好了。
孫思邈聽到這些,便如尋到珍寶一般,驚喜地抓住那個人的雙手,急不可待地打聽那位太白山先生的名姓地址。了解明白後,第二天一早他便一無反顧地告別家人鄉親,隻身前往遠隔四百裏的太白山尋師去了。
太白山是秦嶺最高峰,在郿縣以南。經過多日的艱苦跋涉,孫思邈才來到太白山,找到了那位病人所說的人——陳元。可遺憾的是,陳元並不是醫生,他是根據父親用昆布和海藻治粗脖子病的方法,每次上山時帶一些回來,用完就沒有了。
知道了這些情況後,孫思邈感到有些失望。但他並沒有灰心,心想:“既然陳元的父親會治粗脖子病,他就可能知道這種病的情況。”
於是,孫思邈便在這裏住了下來,一邊給山區人治病,一邊同陳元上山采藥互相學習交流。一天,陳元偶然地說出了他父親說過的一句話:“不知啥原因,雀目病待人不公平——專欺侮窮人,富人根本不害這種病。”
聽到這話,孫思邈心裏一動:“看來,窮人是由於身上缺少某種東西才害雀目病的。如果讓窮人吃富人的食品,說不定能治好雀目病。”
在陳元父親所說的話的啟發下,孫思邈整日整夜的研究如何治療雀目病的問題。一天夜裏,孫思邈正在一邊苦思冥想,一邊查看醫書。忽然間,他好似在黑暗中看到閃電一般,眼睛亮起來。因為他在醫書上找到:“肝開竅於目,”這樣一句話。他想:“眼睛的病多半與肝有關,那麼吃動物的肝兒是不是可以補益眼睛呢?”後來經過實踐,孫思邈找到了醫治雀目病的方法——用食物療法,吃動物的肝兒來治雀目病,收到很好的效果。
為搞清如何治粗脖子病的問題,孫思邈在一次偶然的機會裏,找到吃麂靨治粗脖子病的方法,吃羊靨也有效。
孫思邈用食物療法,為很多雀目病和粗脖子病人治好了病。這些人對孫思邈總是千恩萬謝,稱讚他的醫術高明。但孫思邈卻總是念念不忘地說:“這都是陳元父親的啟發才使自己搞明白治病方法的。”足可見他對“一言師”都是十分難忘的。
唐太宗貞觀三年,孫思邈被聘進京。到長安後,他依然堅持勤學好問的習慣。他聽說長安有甄枚和甄立言兩位高醫,就想登門求教。但這兩位醫生年事已高,正忙於著書,不肯接見人。孫思邈卻不顧這些,千方百計地找到了他們,誠懇地向他們求教。兩位名醫深為孫思邈的好學精神所動。不但同他一起探討了許多醫學上的問題,而且把自己的著作《針方》、《明堂人形圖》、《古今驗方錄》等送給孫思邈,供他學習參考。
貞觀十四年,六十歲的孫思邈重返家鄉,把自己一生搜集的醫方,醫藥標本整理撰寫了《備急千金方》和《千金翼方》,這兩本書是他一生對藥物研究,走遍家鄉和漢中、四川一帶,遍訪名師、求教群眾、研究古代經典而獲得的碩果,集當時和前代醫學之大成,在中國醫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李世民教子尊師
唐太宗李世民(599—649)是我國曆史上少有的明君。他懂得國家要興旺發達,長治久安,搞好子女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他曾經對臣下說過:“一個具有中等智力的人將來怎麼發展,主要由教育來決定。”他還列舉周成王和秦二世正反兩個例子來說明“人的善惡由近習”的道理。因此,他給幾個兒子選擇的老師都是那些德高望重、學問淵博的人。而且,一再告誡自己的子女要尊敬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