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在弗吉利亞,被任命為印花稅局局長的喬治·默塞爾在威廉斯堡公開宣布拒絕執行使命。波士頓印花稅局局長的模擬像被群眾處以絞刑,該局長知難而退。廣大人民爆發出陣陣歡呼聲。

1765年10月,在馬薩諸塞殖民地的倡議下,來自9個殖民地的代表集中在紐約,召開了第一次由美利堅人倡議召開的各殖民地之間的會議,專門討論《印花稅法》的威脅問題。會議通過了《殖民地人民的權利及其不滿原因的宣言》,重申了“無代表即不納稅”的原則,指出:不得人民同意,或不經人民代表的同意,就不能向人民征稅,英國當局的法令侵犯了北美人民的權利和自由。這次會議表明,北美人民的民族意識已經成熟了。

1770年3月5日,駐波士頓的英軍與群眾發生衝突,英軍殘忍地向手無寸鐵的和平居民開槍射擊,當場打死打傷多人,釀成了流血的波士頓慘案。這是殖民地與英國當局矛盾日益尖銳的結果。

波士頓慘案激起了北美人民更大的義憤,群眾的反抗鬥爭一浪高過一浪,大有爆發革命之勢。為了緩和矛盾,解除殖民統治的危機,英國當局被迫做出讓步,宣布廢除一切商品稅。但是,為了維護宗主國的尊嚴,表示英國有權向殖民地征稅,茶葉進口稅(每磅茶葉納進口稅3便士)被保留下來。於是,在北美人民眼中,茶稅便成了暴政的象征,各地人民紛紛發起不飲茶運動,以此進行抵製。1773年12月的一個夜晚,一群波士頓人化裝成印第安人闖入東印度公司的茶船,把價值1.5萬英鎊的300多箱茶葉倒入了大海。這一事件大大鼓舞了北美人民的鬥爭士氣,同時,也深深地激怒了英國國王和他的政府。

這樣,一方麵是英國的暴政,另一方麵是反抗英國暴政的美利堅民族,一場急風暴雨式的革命已經不可避免了。

“波士頓傾茶事件”深深地激怒了英國國王及其政府,使他們暴跳如雷。因為在他們看來,與“波士頓慘案”相比,傾茶事件的性質要更為嚴重,前者是憤怒的英國士兵與失去理智的波士頓暴民之間的衝突,而後者毀滅的是財產,而且是茶葉。要知道,當初英國之所以決定在廢除一切商品稅的同時僅僅保留了茶稅,是因為他們把茶稅作為一種象征,即:它象征著宗主國的尊嚴,表明宗主國享有在殖民地征稅等特權。因此英國政府認為:傾茶事件是反對英國統治的有計劃的行動,必須進行嚴懲,遂蠻橫地頒布了一係列懲罰性的法令:關閉波士頓港直至東印度公司被毀茶葉得到賠償;取消馬薩諸塞的自治權,由英王直接任命議會議員,加強皇家總督的權力,被控在北美犯罪的英國官吏不受殖民地法院審訊,授權英軍可以在北美旅館或無人居住的建築物中駐紮,等等。同時,任命北美殖民地英軍總司令蓋奇將軍為馬薩諸塞總督,並調集軍隊前往波士頓進行鎮壓。

上述法令明顯地剝奪了北美人民的政治和司法權利,並造成了波士頓等地的經濟嚴重蕭條,因此激起了殖民地人民的更大義憤和聯合反抗,也成為了第一次大陸會議召開的直接原因。

在反英鬥爭浪潮洶湧澎湃之際,弗吉尼亞議會於1774年5月16日在威廉斯堡開幕。會議的中心議題是討論援助波士頓人民的正義鬥爭。會議通過了針對英國議會高壓法令的抗議書,並指定6月1日為齋戒日,號召全體人民進行祈禱,懇求上帝促使英國及其議會回心轉意,對北美采取公正的態度,使人民免遭戰爭的災禍。

這屆會議雖然被新任總督鄧莫爾強行解散,但包括華盛頓在內的愛國議員們自動聚集到雷利旅館的長形會議室繼續開會。他們憤怒譴責英國的高壓法令是破壞北美自由權利的危險行為,並號召全體人民繼續深入地開展抵製英貨運動。值得提出的是,這次會議期間代表們還簽署了一份通告,建議:由各個殖民地指派代表每年在被認為是最方便的地方召開大陸會議,在會議上商討美利堅聯合的利益所需要的那些措施。據史料記載:這是第一次由一個殖民地的議會正式建議召開大陸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