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看清虛榮指標的危險,讓我們再回到IMVU的早期。看看下圖,它和前文提到的處於同一時期,代表的時間段和第95頁上的那張同期群分析圖是一樣的。也就是說,它是同一次董事會上的演示文件。
這張圖顯示了到那時為止IMVU的傳統總指標:總注冊用戶數量和總付費顧客數量(總收入圖看上去和它幾乎一樣)。從這個角度看,形勢一片大好。這就是為什麼我把它稱為“虛榮指標”:它們展現的是最美好的景象。你看到了一個傳統的上升曲線,這可是高增長公司的理想模式啊。如果你隻關注這些收入數字(更多顧客注冊,總營業額增長),就此認為這支產品開發團隊正取得重大進展,那也是可以理解的。公司的增長引擎工作良好。每個月都能獲得新顧客,投資回報都是正數。來自新顧客的盈餘收入被重新投入下個月,用以獲取更多顧客。這就是增長的來源。
但回頭想一想相同數據在同期群圖中的表現。IMVU確實不斷有新顧客增加,但每個新顧客群產生的收益卻沒有提高。增長引擎已經開動,但調整引擎的努力卻不見實效。如果隻從傳統圖表來看,你無法分辨IMVU是否正穩步建起一項可持續業務;你當然也無從了解創業團隊背後的實效。
如果新創企業被這些“總顧客數量”等等的虛榮指標誤導,那麼創新核算就無從談起。我們判斷業務和認知階段性目標要用另一種衡量指標,稱為“可執行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