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我們偷走頭目的全部現金來到了東京,開始了逃亡生活。生活每天都很充實,我們除了吃山珍海味,便是做愛。
半年後,頭目帶著石井和風飛次郎,氣勢洶洶地來捉我們。他們在S溫泉小旅館找到了我們。
“那女人不要管,但是你給我丟臉,要殺掉!”頭目氣憤地說。
我們倆被帶到郊外無人的雜樹林中。
“像你這樣的小偷,我不會親自動手的。你自己寫遺書,找一棵樹吊死吧!”
事情走到這一步,我也隻好認命了。於是我照頭目的吩咐,在紙片上寫著:
“我偷了老板的愛人,我要用自殺來賠罪。”
虎穀看了遺書後,把它放入我的口袋中,開始和風飛次郎用一根麻繩勒我的脖子。
蝶子被這樣的場麵嚇壞了,放聲大哭。
我沒有了呼吸,隻呻吟一聲,便離開了人間。
風飛次郎已把一切準備好了,他爬上鋁梯費力地把我吊在高高的鬆樹上。
“好,這樣就沒人懷疑是他殺了!以後的事,就交給你們了,一定要辦好。”
虎穀帶著蝶子離開了。
約半個小時以後,石井和風飛次郎收拾好也離開了,隻留下我的屍體。
第二天早晨五點,路過的送報生發現了我的屍體。警官接到報警後很快就趕來了,新聞記者也來了。
“這是一個為女人上吊的流氓,簡直是過分純情。”
我被人們嘲笑著。沒有人願意給我一點同情心,也沒有人肯動一動腦筋。
“且慢!”一位刑警先生突然大叫道,“這根本不是自殺,是他殺!”
刑警先生的這句話使虎穀一幹人被逮捕入獄了,而我也完成了“無形的複仇”了。
他們什麼地方露出了破綻呢?
答案:石井和風飛次郎收拾了“自殺”現場,他們把首要工具——鋁梯,也帶走了。如果是自殺,至少要留下腳架才對,可現場什麼也沒有,這就是破綻。
說謊者
——[日本]中井周一
“成功了!終於成功了!”
“真的嗎?爸爸!”
“是呀,是真的!‘說謊藥!’哇!不管怎麼說,現在不說謊就什麼事兒也辦不成,越是誠實正直的人就越吃啞巴虧。而且這種人一說謊就好像對不起誰似的,總有一種罪惡感,接下來身體便被折磨得死去活來的。”
“嗯,您說得很對,爸爸。”
“現在問題解決了,隻要吃了我這藥不管謊說得多麼離譜,也不會感到心靈不安;即使是你所厭惡的上司,你也能違心地說上一車奉承話,而且說時還臉不紅、心不跳。這種藥才是當代人最需要的。”
“嗚嗚嗚……可爸爸為了研製這藥,把身體都累壞了呀!”
“瞧你!你哭什麼啊!啊!對了!你快試用一下。你這個孩子從來不會撒謊,吃了藥之後撒起謊來一定不會再有一丁點的罪惡感了。”
父親挑出一粒較大的“說謊藥”遞給兒子。兒子一仰脖咽下去了。
“嗯!我覺得現在我就想撒謊了。”
然後,兒子坐在沙發上沉默了三分鍾左右,突然板著臉一本正經地對父親說:“其實呐,爸爸身體累垮的時候,大夫對您說那是胃潰瘍;可之後大夫卻告訴我和媽媽您其實患上了胃癌,頂多隻能再活半年吧。我認為大夫騙了爸爸,所以我每天都很悲傷……”
說到這兒,兒子突然停了下來,他仰起臉,接下來,盯著自己的身體說:“真是這樣啊!我說完這樣的謊言,既沒受良心的譴責,也沒罪惡感,好像全身都輕鬆了。您真行!我真佩服您,爸爸!”
看著兒子高興得眼淚汪汪的樣子,再加上聽了那一番話,他不知為什麼一下子手往隱隱作痛的胃部按去,說:“兒子啊!按藥性,爸爸研製的這藥,二十分鍾後才能見效,不過,這難道……嘿!真的是謊話?”
審判教授
——[匈牙利]依·沃爾克尼
今日,布達佩斯法院將把前教授卡斯卡·孔·蓋薩和其他16名同案犯的審判結果公布於眾。這位全歐洲聞名的教授及其同夥(著名物理學家、語言學家、天文學家、曆史學家和自動化工程師,以及大馬士革夜總會肚皮舞舞女斯萊因茲·佐菲亞——藝名拉·帕格瑪)被指控,他們所編的七卷本《匈牙利百科辭典》與時代精神相違背,此外,他們還捏造謊言,以達到欺世盜名、愚弄讀者的目的。
鑒於被告曆史清白,科學研究成果卓著,辯護律師懇請法庭從輕發落。律師力圖說明,專業知識積累到一個極高的水平時,便會向相反方麵轉化。但是法庭認為,被告在對《百科辭典》的歪曲中並沒有得到物質上的收益,這一點是唯一可以考慮減刑的因素。
對於辯護律師提出的幾點,檢察長認為:被告學識淵博,正是應該加重懲處的因素。他從該出版物中選擇若幹詞條,並且當庭宣讀。旁聽席上的科學家、作家和社會活動家聽後都很氣憤。
下麵是幾個作為例子的詞條。
布達佩斯,現有人口1,800,000。1776年,由紡織匠瓦萊羅·安道爾建立絲織廠,按照希爾德工程師的設計圖建成了現在的絲織廠,位於現瓦萊羅街。關於城市的其他,不值得一提。
文學,係佩采爾鎮附近一個醫療用礦泉的名稱。它采自牧鵝草地上噴出泉水,對消化功能紊亂及更年期症狀有明顯療效,至於能否治療其他病,還有待進一步研究。兔唇者可用麥稈吮吸,健康人服用後得皮疹的機率較高。
匈牙利,固執病,現有一千萬人患此病。根據最新研究成果,此症可治,但愈後姿容大減。
世界道德準則,群眾體育運動,規則類似足球規則,22人參加。觀眾(可多至數萬)不受比賽規則約束,但可為運動員加油鼓勁。
黑格爾,喬治·威廉·弗裏德裏希(1770~1831),德國人,畢業於文科大學,多子女(黑氏諸係)。患有平衡失調症,經常上下顛倒,首尾倒置已是必須。
劇院演出,國外晚間的一項活動,無相應的匈牙利詞,係一種藝術享受,很受人們歡迎。在我國為無痛苦死亡法的一種。
拉吉德·米哈伊(1897~1964),電報投遞員,後任辦事員至退休。一生無任何功績。關於他的一切專題著作均認為,他不愛好文學。國會大廈是他的墓地。
他們要學狗叫
——[匈牙利]卡爾曼
我的同行為民族劇院寫了一個劇本。因為劇院已經排練並即將上演,所以被大肆渲染而出名了。大家都希望演出成功。同時,最迷人的、最著名的女演員將擔任劇中的主角。這已經無人不曉了,但這個劇本裏最突出、也最別開生麵的是:它裏麵要有狗叫。這個消息也不脛而走了。
一個有霧的日子,正當編劇潤色劇本最後一幕的劇情時,一位老年人走進了他的房間,他不聲不響地站在寫字桌前。
我的同行有點不知所措,茫然地抬起眼睛問道:
“你找我嗎?有什麼事嗎?”
“我,我……”老人溫柔地說,“沒什麼事!”
“喂,既然你沒什麼事,那你想幹什麼?”
“您別緊張,我就是民族劇院裏學狗叫的那個人。我在劇中學狗叫。”
“你就是扮演狗的嗎?”
“對,就像一隻真的狗那樣叫。年輕的時候我就學會了這門技巧。我能夠把真的狗逗弄得蹦跳亂叫。”
“請您接著說。”
“我聽說先生您寫的劇本裏有狗叫,對嗎?”
“沒錯。在第二幕開始時要有狗叫。”
“這正是我最擅長的。我之所以要來這兒,是因為我聽說先生是一位心腸非常善良的好人。我是來請求您……我可憐的妻子正臥病在床,但是我們很窮,沒錢就醫……所以,我想來請問先生,是不是每一幕都需要狗叫?”
“啊喲!朋友,那樣不符合劇情發展呀!”
“開始我也是那樣想的!”老人垂頭喪氣地說,“可是,我知道,先生您是個善良的人,您會幫助我們渡過難關的。”
“假定說有三次狗叫,那你會拿到多少錢呢?”
“那樣的話,我每天晚上就可以拿到三塊錢,因為每一幕狗叫時他們會另外付給我一份報酬!”
我的同行沉思了一會兒。
“唔,你看這樣行不行,假如在劇本裏有兩隻狗叫:一隻在左邊叫,另一隻在右邊叫。”
“好極了!”老頭高興得連忙打斷他的話,“因為這門技巧我兒子已經像我一樣精通了。這麼一來,這個劇本就更出色了。”
“好!那這劇本就算是定稿了。你回家等好消息吧!你一定要叫得好些,越逼真越好。”
老年人聽了我那同行的話,懷著最大的感激心情,離開了房間;然後我的朋友便入神地對劇本作了最後一次修改。
金腦的公雞
——[西班牙]塞拉
“啊!您看這麼嫩的雞,您走遍整個特雷維約也找不到。您看這又脆又細的肉質,一吃到嘴裏,就會像糖那樣化掉!”喬萬尼·梅諾迪提著那隻售不出去的瘦骨嶙峋的小公雞向一位太太兜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