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安門以北,鼓樓前臉兒,有一條北京城最老的斜街,名叫煙袋斜街。此街毗鄰什刹海前海,全長不到三百米,聽說當時居住在此的都是旗人,大都愛好抽旱煙或水煙,煙葉裝在煙袋中。由於煙袋的需求與日俱增,所以斜街上一戶一戶開起了煙袋鋪。除此之外,煙袋斜街本身就形似一隻煙袋。細長的街道好似煙袋杆兒,東頭入口像煙袋嘴兒,西頭入口折向南邊,通往銀錠橋,看上去活像煙袋鍋兒。正是基於這兩方麵的原因,以 “煙袋 ”命名斜街,也算是名副其實了。
很早以前,我對這條胡同兒印象最深的就是這裏有家開了近百年的洗澡堂子,我奶奶帶我來這洗過幾次澡。二十年過去了,後海酒吧越來越火,帶著煙袋斜街也繁榮起來,那家小時光顧過的澡堂子改成賓館了。煙袋斜街裏的鋪麵都不大,大多是賣首飾、服裝、瓷器、茶具的小店。從地安門的牌樓走進來大概五十米,左手邊有條叫大石碑的胡同兒,那裏麵有幾家比較安靜,味道又不錯,經濟實惠的餐廳。
桔子樹西餐院桔子樹西餐院在大石碑胡同兒裏有家叫桔子樹的餐吧,環境挺好,地方還挺大,在他家二樓可以遙望鼓樓和鍾樓。如果趕上飯點來,可以試試他家的西式簡餐,味道也還不錯,如果隻是想和朋友聊聊天,找個地方坐坐喝點東西,桔子樹也挺合適。
很喜歡他家一道叫培根西梅卷的小吃,其實做法並不複雜,就是把培根卷著西梅果肉烤一下,培根有點膩,和西梅同食真是太合適了,酸甜的西梅中和了培根的油膩,很搭配,很好吃。炸魚、薯條配鮮豌豆泥這道英式的小吃做得也很不錯,尤其是被炸過的薯條和魚排搭配清香的豌豆泥,解膩,吃著舒服。桔子樹餐吧的薄餅脆皮匹薩也值得一試。
1.ISARHA 1832
ISARHA 1832這家甜品店位於地安門大街,在煙袋斜街的牌樓旁邊,馬卡龍是這裏的特色,有很多種口味,藍色的是藍莓的、咖啡色的是巧克力的、黃色的是香蕉的、粉色的是草莓的。馬卡龍每個六塊錢,不大點兒一個,顏色很可人。這個地方不用特意跑來嚐,路過的話可以進來坐一下休息休息。喝杯東西吃個點心還是挺不錯的,起碼比後海裏的咖啡館消費低,性價比高。還有一點,咳咳 ……在後海、煙袋斜街這樣熱鬧的地方,找洗手間不太方便,如果有需求可以去這裏方便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