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有脊椎動物5(2 / 3)

世界上有約4000種不同形態的蜥蜴,共分16個科,包括:變色龍、壁虎、巨蜥、鬣蜥。

長鬣蜥

有鱗目鬣蜥科,頭呈三角形,頭體長16~22厘米,尾長約為頭體長的2倍,背正中由頸至尾中段有一側扁而直立的鬣鱗。頸部兩側有4~3枚錐狀鱗。背麵綠色,頜緣淺黃色,尾側扁細長,有棕褐色環紋。腹麵淡綠色,四肢棕色,卵生,分布於我國雲南、廣西和廣東。

長鬣蜥生活於林間、沙地或穴居於洞穴中。常在林間或地麵上攀爬,行動敏捷,也能在水中遊泳。主要捕食昆蟲和小魚等。

無蹼壁虎

有鱗目壁虎科,尾與頭體長幾乎相等。頭部和體背麵覆以細鱗,背部疣鱗交錯排列成12~14縱行,胸腹部鱗片較大,覆瓦狀排列,尾部中央有1縱行鱗片。尾易斷,多能再生。背麵灰棕,軀體背麵有深色橫紋。每年6~9月產卵,卵白色,呈圓形。分布於我國河北、河南、山西、陝西、山東、江蘇和浙江。

無蹼壁虎別名“守宮”。生活在住宅的屋簷下,牆壁和天花板的縫隙處。白天隱伏,夜間活動,行動十分敏捷,常在牆壁上爬行,在燈光附近覓食蚊子、蛾和其他小型害蟲。曬幹可供藥用,有祛風、鎮痙等功效。

大壁虎

有鱗目壁虎科,頭寬大,略呈三角形,全身密生細鱗,背部有明顯的疣粒。胸腹部的鱗片較大,均勻地排列成覆瓦狀。體色變異很大,背麵紫灰色,密布橘紅色及藍灰色斑點。斑麵灰白色,散有粉紅色或黃色及藍灰色斑點。腹麵灰白色,散有粉紅色,具6~7條白色環紋。尾易斷,再生的尾巴比原來的粗短。每年6~7月產卵,每次產卵2枚,卵略呈圓形,白色。分布於我國雲南、廣西、廣東、福建和台灣。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大壁虎別名“蛤蚧”。生活在山崖的石縫、樹洞、屋簷下和牆壁上。多在黃昏後外出活動,行動敏捷,主要捕食昆蟲。每年12月至次年2月為冬眠期。大壁虎的鳴聲似“蛤—蚧”。蛤蚧幹製品是我國傳統的著名中藥材,有補肺、益精血、定喘止咳等功效。

脆蛇蜥

有鱗目蛇蜥科,尾長約占全長的3/5,四肢退化,外形似蛇,但在體內仍殘留有肢帶骨,且背、腹鱗片均為長方形,並有活動的眼瞼,這些特征與蛇不同。體側各有1條淺縱溝。背鱗14~16行具棱。背部棕色,腹麵稍淺,略有金屬光澤。雄性背麵具長度不等的翡翠色橫斑。尾易斷,能再生。每次產卵5枚,雌性盤伏於卵上孵化,分布於我國四川、雲南、貴州、江蘇、浙江、福建、廣西和台灣。

脆蛇蜥別名“脆蛇”、“地鱔”。生活在山區潮濕的竹林、草叢和岩石縫隙間,多屬穴居,行動似蛇。以蝸牛、蛤蝓、蚯蚓和昆蟲的幼蟲為食。曬幹可供藥用,治療跌打損傷等。

鱷蜥

有鱗目鱷蜥科,頭體長約15厘米,尾長20餘厘米。背部有顆粒狀細鱗,散布在有棱的大鱗片間,體側有較大的棱鱗,排列成縱行。背麵暗棕色,側麵紅棕色,雜有黑紋,腹麵淺黃色,有黑色短紋,四肢棕色,具橫紋,尾部有黑色和綠褐色相間的環紋。僅分布於我國廣西瑤山。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鱷蜥別名“雷公蛇”,是我國珍稀特產動物。喜棲息於深洞和流速緩慢的小溪旁的樹上、岩石下或樹根縫隙間。善攀緣,夜間常趴在樹上睡覺。白天常在樹上東張西望,尋覓食物。它主要以昆蟲、小魚、蠕蟲和蝌蚪為食。生性膽小,稍有驚動,立即躍入水中,因此,它又有一個“落水狗”的諢號。

巨蜥

有鱗目巨蜥科,成年體背麵鱗片黑色,部分鱗片雜有淡黃色斑,腹麵淡黃色或灰白色,散有少量黑點。幼體背麵黑色,軀幹部有大小黃色圓斑,各5排交替排列成環紋,尾部則為黑黃相間的環紋,四肢也散有小黃斑。隨年齡增長,斑紋逐漸模糊。6月左右產卵於岸邊洞穴中或水邊樹洞中,每次產卵15~30枚。分布於我國雲南、廣西、廣東、南部和海南島。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巨蜥是蜥蜴目中體形最大的一種,最大者體長可達200厘米。生活於山區溪流附近或沿海河口一帶。善於遊泳,也能爬樹,常入水中捕食魚類,也吃蛙、鳥、田鼠等動物。在繁殖季節,雄性個體之間爭鬥非常激烈。9、蛇類

蛇是爬行動物中較特別的一種,它們沒有腿、眼瞼和外耳。一共有3000多種蛇生活在除南極洲以外的所有的大陸中。蛇的大小差異很大,小到11厘米,大到10米多。蛇是肉食動物,它們的食物從螞蟻、蝸牛直到牛和大鱷魚。大多數蛇在享受它們的美味前都會使它們先喪失運動能力,如對它們注入毒液使它們窒息。

蛇的內部結構

一條蛇的骨骼由腦骨和背骨組成,背骨的每一節脊柱都連接著一對肋骨。小一些的蛇有100多個脊椎骨,大的則有400多,肋骨的脊柱上的肌肉使蛇可以運動,而它們的內髒,如心髒和肺,一般都長得較細長,在身體內依次排列下來。

蛇的形狀

形狀盡管大體類似,但不同環境下生活的蛇的模樣仍有所區別。生活在樹上的蛇通常有長長的尾巴,使它們可以盤住樹;穴居地下的蛇都有圓滑的身體,以便在地下前進;陸地上的蛇腹部都有大的鱗片,可以更好地附住土壤和岩石;而海裏的蛇則有像槳一樣的尾巴。

毒蛇

世界上有600多種毒蛇,它們可以通過毒牙將毒液注入獵物的體內。眼鏡蛇的毒液會損壞獵物的神經係統,使心髒和肺停止工作,並使肌肉麻痹。而響尾蛇和其它一些毒蛇的毒液能破壞獵物的血液和組織。

捕食

蛇捕食其他動物,並將獵物整個吞進。它們能吃比自己寬得多的動物,因為它們的上下頜伸縮性很強。蛇的視力很差,但是它們的嗅覺卻很好,可以飛快地伸出分叉的舌頭,捕捉空氣中的氣味。有些蛇,比如蟒蛇、響尾蛇等還有一個特別的感覺器官叫熱坑,熱坑可以探明熱能。有了熱坑,即使在黑夜裏,蛇也能探明溫血動物的位置、與獵物之間距離,準確出擊。有的蛇通過擠壓獵物使其死亡,但多數用牙齒來殺死獵物。有的蛇從毒牙中射出蛇毒,使對方暈倒或死亡。

繁殖

不同種類的蛇其繁殖的方式也各不相同。大多數的蛇生蛋,蛇蛋由一層比較柔軟的蛋殼包圍著,在胚胎的發育過程中可以透過蛋殼吸取水分。這些蛇蛋被放在一個有著穩定的溫度和一定的濕度的隱藏之處。蛇蛋通常需要三個月的時間才能孵化出來。還有一些種類的蛇蛋保持在體內,蛇蛋沒有殼。它們的幼蛇在生時已經完全成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