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有脊椎動物5(3 / 3)

防衛

蛇有許多天敵,最有效最常用的防衛方法就是想辦法不被敵人發現。許多蛇類有很好的偽裝,使它們和自己周圍的環境融合在一起:樹蛇是綠色或棕色的,沙地中的蛇可能是黃色或淺棕色的等等。這些全都是用來偽裝以迷惑天敵的。然而還有一些蛇有著鮮豔的顏色和條紋。這是用來警告或恐嚇潛在的敵人的法寶。如果它的警告顏色不能使敵人退即,許多蛇開始咬敵人,盡管隻有少數的蛇有毒液,其中一些蛇還會嘶嘶作響並膨脹自己的身體以顯得自己很強大。顯得更凶猛可怕。

蛻皮

蛇大約一年蛻6次皮,以使它們可以自如生長,並且丟棄被損壞的舊皮。蛻皮前,新的蛇皮就已經在舊皮下生長了。蛇蛻皮後,新蛇皮一般都特別明亮,閃閃發光。

如何前進

蛇很了不起,它沒有四肢、鰭或翅膀,但它行動自如。一些蛇是靠身體扭動成“S”形前進,一些蛇則是一拱一伏前行。一些重量較重的蛇則是直線進發,它的身體前部的皮膚先得前拱,後半部分的身體再跟隨上來,移動十分緩慢。10、蟒科

蟒蛇和森蚋是世界上最大最長的兩種蛇,因殺死獵物的方式相同所認都被叫作蟒。蟒是一種大型爬行動物。世界上大約有數十種,它們身體的尾端都有一對叫作尾刺的小鉤子。森蚋大多靠產卵來繁殖,而蟒蛇大多數是胎生。人們常認為蟒對人類有害,實際上這種蛇沒有毒。

有鱗目蟒科,體形較大,體重50~60千克。背麵灰棕色或黃色,背脊有1行紅棕色鑲有黑邊略呈方形的大斑塊。兩側有1行略呈圓形的斑塊。腹麵黃白色,軀幹和尾部的腹麵雜有少數黑褐色斑。背鱗平滑無棱。卵生,每次卵數十枚,雌性產卵後,有將身體盤狀於卵堆上孵卵的習性。頒上於我國雲南、貴州、湖北、浙江、江西、福建、廣西、廣東、海南和台灣等地。目前,其數量日益減少,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蟒無毒。別名“南蛇”、“琴蛇”,是我國蛇類中體形最大的一種。生活於熱帶、亞熱帶低山叢林中。善於攀緣,也可棲息於水中,多在夜間活動。喜愛捕食蛙、蛇、鳥、鼠、山羊和家禽等,捕食時,往往先用身體緊緊纏繞獵物,將獵物勒死後再吞食。

蟒的天敵

蟒蛇體大力強,但屬於無毒蛇,不咬人,一般在進食以後行動不便。它們看起來雖然令人恐怖,但是也有讓它們感到畏懼的東西,例如某些植物和某些特殊的氣味。當地的人們遇到蟒時,如果將葛藤等投去,蟒即馴伏不動,很容易用葛藤捆住抬回。據傳,蟒還怕汗臭,遇到蟒時將髒臭的內衣投去,也能使蟒伏地就擒。

蟒蛇的顎

蟒蛇的上頜鬆鬆地連在顱骨的骨架上,而兩半下頜彼此分離,因此蛇口能張得很大,把捕獲的動物整個吞下。所有的蟒蛇都是肉食動物,多吃鳥、哺乳動物和爬行動物,也有一些吃蛋、蝸牛。蟒蛇經常進食,且每次食量均十分大。它們的牙齒雖不能撕咬食物,卻能牢牢抓住它們。蟒蛇顎的彈性驚人,可以伸展得很寬,這使它們可以將動物整個吞下去。蟒蛇主要以各種脊椎動物為食,有時可吞吃幾十千克重的小牛。在捕捉較大的動物之時,蟒蛇主要以各種脊椎動物為食,有時可吞幾十千克重的小牛。在捕捉較大的動物之時,蟒蛇會先用又長又粗的身子把獵物緊緊纏住,直到其窒息而死,然後再吞食。

最長的蛇

有長達10米的蟒蛇輕易贏得了世界最長的蛇的稱號。它們居住在東南亞森林地表的枯葉層中,以小型哺乳動物、蜥蜴甚至其他蛇類為食。

孵化

小蟒蛇破殼之後,卵黃囊已被吸入體內,殘留的蛋黃也已被腸吸收。然後,小蟒蛇用卵齒把蛋殼敲開一條縫,探出頭來。在整個身體出殼之前,這種狀態要保持兩天左右。完全出殼以後,小蟒蛇的身長為卵的7倍。

綠蟒

綠蟒蛇的生命時光大多是在樹上度過的,它們把亮綠色的身體纏繞在樹枝上,靜候鳥和其他動物靠近。一旦發動襲擊,綠蟒不得不想盡辦法對付獵物。它們常懸在空中,尾巴纏在樹枝上。當它們把獵物縊殺,吞下後,就向樹上退去。來自澳大利亞樹蟒也是亮綠色的,以同樣的方式捕食。

亞馬孫樹蟒

亞馬孫樹蟒是一種體形比較修長的樹蟒,顏色各不相同,有棕色的、黃色的、橘黃色和灰色的。一些蟒蛇背上還有顏色較深的斑紋,但其他的蟒蛇是單一顏色的。幼蟒蛇比成年蟒蛇的顏色要鮮豔得多。體長約1.6米,以蜥蜴、青蛙、鳥類和小型哺乳動物為食,分布在南美、亞馬孫流域。屬胎生,每胎生10~20條幼蟒蛇。

血蟒

血蟒因其偽裝花紋的色彩像血一樣而得名。又由於它們的尾巴比其他蛇種短得多,因此也稱為短蟒。它們居住在馬來半島中南部及其鄰近島嶼的潮濕地帶。11、眼鏡蛇科

眼鏡蛇是一種有劇毒的蛇,跟非洲的曼巴、美洲的銀環蛇和澳洲的虎蛇都有著親緣關係。它們大多居住在熱帶地區,靠吃鳥類、小動物和其他爬蟲為生。雖然眼鏡蛇是肉食動物,嘴的前部有一對固定的有毒鋸齒,但卻不能將食物撕開,隻能先把獵物殺死,再整個吞下去。

眼鏡蛇

眼鏡蛇科包括世界上大部分地區的有毒蛇,這一科的成員將近250類。盡管它們在大小、形狀和習性方麵各不相同,這一蛇科的蛇在它們的嘴前部全都有一對固定的有毒鋸齒,毒液是眼鏡蛇用來毒暈獵物和保護自己不被敵人襲擊的工具。

西部珊瑚蛇

西部珊瑚蛇是一種纖細的圓筒形蛇,長著光滑的鱗片,一個小小的腦袋,腦袋和脖子幾乎都分不清楚,還有一雙小小的眼睛。它的身體由紅、白和黑相同的條紋所覆蓋,紅色的條紋兩端總是與白色的條紋相鄰。

眼鏡王蛇

眼鏡王蛇是最著名的眼鏡蛇之一。棲息在南亞的一些河流附近,體長4~6米。根據記載,最大的一條眼鏡王蛇,曾保存在英國倫敦動物園裏,長達5.7米。眼鏡王蛇能產生大量毒液,並完全以其他蛇為食。它們一般活動隱秘,通常白天出來攝食,有時也會襲擊人類,而且沒有任何攻擊前的挑畔。在蛇的世界裏,眼鏡王蛇與眾不同,因為它們用棍棒和樹葉築窩。雌蛇最多能產40枚卵,然後待在窩裏,直到幼蛇慢慢地從蛋殼中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