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有脊椎動物7
等級森嚴的團體
通常,同性別和同年齡的鱷魚會組成不同團體共同生活。在鱷魚群體中,那些體形最大,居住在領地時間最長、最具攻擊性的雄性鱷魚通常享有最高的權力。雌鱷魚會同雄鱷魚在領地中共同生活。鱷魚之間很少會發生爭鬥。鱷魚的頭、背以及尾巴的姿勢可以很好地傳達它的意圖和地位的尊卑。當一群鱷魚在水中遊泳時,地位高的那隻雄鱷魚會很霸氣地在水麵上遊泳。而那些地位較低的鱷魚就必須將嘴巴露在水麵上,半張開下齶,隻露出頭部,並隨時準備將頭部沒入水中。具有領導權的鱷魚隻要豎起頭部和尾部,將身體誇張性地張開,在原地靜止不動,就足以嚇得對手迅速逃跑。如果這些還不能鎮住對手,它就會狠命咬對手的四肢後部和尾巴下端。
印度食魚鱷
長長的吻部和鋸齒狀的牙齒顯示出,這種鱷魚幾乎隻捕食魚類。它通常追逐一群魚、然後猛地咬住其中的一條。這種鱷魚比其他任何的鱷都更多地生活在水中,它們的腿較為軟弱無力,但後腿上麵極大的蹼使它們遊泳十分出色。19、揚子鱷
揚子鱷一般獨居,性情凶猛,愛夜間活動,喜歡日光浴,具有冬眠行為。揚子鱷爬行遲緩,常一動不動,但有捕食時動作迅速。揚子鱷常常潛伏在水中僅將鼻孔和眼睛露出水麵,悄悄地接近獵物,然後突然發起攻擊,咬住獵物。
愛吞食石塊的揚子鱷
鱷魚是一種爬行動物,又是水陸兩棲動物。它大多分布在熱帶地區,獨有揚子鱷生活在我國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等江河流域的沼澤地區。揚子鱷以魚、蝦、蚌、蛙、小鳥及鼠類為食。它還有一種吞食石塊的習性,為了尋找石塊,往往要跑很遠很遠的路程。
揚子鱷為什麼愛吞食石塊呢?原來它吃食時隻能撕碎吞食,牙齒沒有咀嚼、切斷食物的功能,而揚子鱷胃部的消化功能又很弱,所以它和小雞吞食碎石、砂粒一樣,必須靠吃石塊來幫助磨碎骨頭和甲殼之類的硬性食物。它的胃肌的收縮非常有力,與石頭配合就像攪拌機一樣,能把動物硬殼和骨頭很快磨碎。
科學家經過研究發現,揚子鱷無論大小,胃中石塊的重量總和體重保持一定的比例。原來,揚子鱷的這些石塊能增加它的體重,使它能在水底靜臥或穩妥地行動,甚至急流巨浪也不會把它衝走。石塊還有助於揚子鱷潛水和在水下拖動巨大的捕獲對象。科學家認為,凡是胃裏存有大石塊的揚子鱷,它的潛水能力大大超過胃裏沒有大石塊的同類。這就是揚子鱷吞食石塊的原因。
短吻鱷
短吻鱷屬短吻鱷屬,和南美洲的凱門鱷屬一起構成短吻鱷科。和其他鱷魚一樣,短吻鱷都是一類像蜥蜴而個體大的動物。它們都有強健的尾巴,即可以用來防衛,又可以用來遊泳。眼睛、耳朵和鼻孔都長在很長的頭頂上,鱷魚浮上來的時候,它們都會露出水麵。
短吻鱷和其他鱷的區別在於短吻鱷的嘴比其他鱷的嘴寬。此外,其他鱷把嘴閉上的時候,下顎兩邊第4個牙齒會暴露出來。短吻鱷是肉食類動物,棲息在寬廣的水域如湖泊、沼澤和大河的周圍。它們挖掘洞穴,用以逃避危險和冬眠。
成年的短吻鱷主要食魚、小的哺乳動物和鳥類。不過,有時候它們連鹿和牛也食。雄的和雌的短吻鱷都會發出嘶嘶的叫聲,雄短吻鱷還會發出響亮的吼聲,很遠的地方都能聽得見。到了繁殖季節,雌短吻鱷用泥土和植物築起窩來,在裏麵產下20~70個殼很厚的蛋,並且把它們掩埋好。在蛋孵化期間,它們還會看守著,這也是一件危險的工作。美洲短吻鱷害怕人,見人一般都會逃匿。
長江特種
現存的短吻鱷主要有兩種,美洲短吻鱷和中國短吻鱷。
美洲短吻鱷產於美國的東南部。未成年的美洲短吻鱷身體呈黑色,有黃色的條紋。成年以後會逐漸變成褐色。最大的美洲短吻鱷體長可達5.8米,一般在l.8米到3.7米左右。人們為了獲取鱷魚皮,曾經大量捕殺資源豐富的密西西比河短吻鱷,小的短吻鱷也被人捕捉來當寵物賣。這種情形造成密西西比河短吻鱷從許多地方消失。後來由於采取了禁止捕殺的保護措施,數量才逐年增加。以後政府又允許人們有計劃地捕殺。
中國短吻鱷又叫揚子鱷,是我國一級保護動物,產於長江流域。它的外形和美洲短吻鱷差不多,但個體比美洲短吻鱷小,體長一般不超過1.5米。身體呈黑色,有些暗淡的黃色標記。世界自然和自然資源保護聯盟把它列為瀕危動物。20、灣鱷
灣鱷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動物之一,有“活化石”之譽。早在一億四千萬年以前的白堊紀,灣鱷就在地球的各地默默地生息著。如今,它們仍然頑強地生活在東南亞沿海、澳大利亞、卡奔塔利亞灣、巴布亞灣、俾斯麥等海區。在每年六、七月份灣鱷繁殖的季節裏,在上述一些海灣的水麵上,巨大的灣鱷頭,多得像是我們東北地區高粱地裏的“高粱茬子”。其中,6~8米長的比比皆是。
最大的鱷
澳大利亞的灣鱷,與非洲、南美洲的灣鱷不同。它們體長一般都在六、七米左右,最長可達10米,重量則逾千斤以上,是現存鱷類中最大的一種,也是當今爬行類動物中的龐然大物,素來被稱為“爬行類動物之王”。
過去曾有人作過這樣的估計,僅在澳大利亞北部,就曾有過100萬條灣鱷,但由於近年來人類的過度捕殺,這種巨鱷已經少見了。特別是長達10米以上的灣鱷,多年來都未曾發現了。
迄今為止,曆史上最大的狩獵紀錄,是19世紀在菲律賓海麵捕到的一條長達10.058米的灣鱷。
然而即便如此,它也比地質時期的古鱷類小得多了。我們從已存的鱷魚化石上可以看到,地球上曾生存過一種“怖鱷”,其長約為15.24米,比今天的灣鱷還要長三分之一多。
凶殘的天性
完全長大的灣鱷能夠殺死像水牛一樣大的動物,而且每年有1000個人死在這種鱷魚的口中。雌鱷魚會在沙地和樹葉中產下90枚蛋,然後,非常認真地看護自己的巢。不過當蛋孵化後,它就會輕輕地帶小鱷魚下水。八、鳥綱
大自然賦予了鳥類飛翔的權利。它們擁有流線型的身體,發達的雙翅,輕柔的羽衣和中空的骨骼,所以它們可以令眾生豔羨地在天空中自由翱翔。全世界9000多種鳥類共同組成了鳥的家族。所有的鳥都有羽毛的翅膀,甚至那些已經失去飛行能力的鳥,比如企鵝。它們沒有牙齒,但卻有角質鳥嘴或喙。這些特征使它們的體重較輕,容易飛離地麵,但最重要的是鳥類擁有羽毛和翅膀。在翅膀的扇動下能使身體獲得升力並使身體呈流線型以減小空氣阻力,這樣鳥兒就可以輕而易舉地在空中翱翔,另外羽毛還可以保護體溫。大多數的鳥兒擁有美妙的歌喉,每日用嘹亮婉轉的歌聲盡情渲染著周而複始的簡單生活。它們保持著較高恒定體溫,以滿足飛翔損失的能量。特殊的肺部構造,讓它們可以持久地飛行麵不覺呼吸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