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鶴
丹頂鶴屬於鶴形目鶴科,是我國稀有珍禽。古時候,人們常把丹頂鶴當作神仙的伴侶或神仙的坐騎“仙鶴”之名便由此而來。丹頂鶴身體高大,直立時1.3米有餘,素以“三長”而著稱,即腿長、脖子長、嘴巴長。全身幾乎都是雪白的,頭頂裸出部分為朱紅色,看起來好像是一頂紅帽子,所以才有“丹頂鶴”之稱。喉、頰、頸部呈暗褐色,兩翅中間長而彎曲的飛羽都是黑色的,整個蓋在尾羽上,因而常被人們誤認為丹頂鶴的有一個黑色的尾巴。
丹頂鶴飛行時,頭向前探,腳往後伸直,鼓翼緩慢。當鶴群長距離飛行時,常常排成“V”或“Y”等形。遠遠望去飄飄然呈現出一副輕逸而瀟灑的風姿。
忠情鳥
丹頂鶴在繁殖期間,雌雄成雙,親密相處,一同覓食,或成對地站立在淺灘上。它們的“愛情專一,很守貞潔”,從不亂配。如果一隻死亡,另一隻也不再擇偶配對。站立時總是高高立起身體,伸長脖子四下張望,常常站立許久。在此期間雌雄常常對鳴,此唱彼和,經久不息,鳴聲高亮響亮。因為它們的鳴管很長,並在胸部彎曲著,像喇叭一樣。它們的鳴叫聲,可以傳到一公裏以外。
吉祥鳥
丹頂鶴舉止溫順而高雅,為人們所欣賞。因而我國自古以來多喜歡飼養它。幼鶴容易飼養,隨著時間的推移丹頂鶴長大,成熟後便能和主人建立起深厚的感情。
習性
丹頂鶴每年4~5月間遷至我國東北,生活於蘆葦及其他荒草的沼澤地帶。夜間多棲息於四周環水的淺灘上。每當朝夕,丹頂鶴常成對出來覓食,以魚類、烏拉草、三楞草及蘆葦等的幼芽為食,有時也到農田去食種子,有時也食軟體動物。夏季常在草叢中捕食蝗蟲等。
丹頂鶴巢多營於周圍環水的淺灘上,密布著高約1米的枯草叢中。產卵後即孵,雌雄鳥輪孵,雄鳥主要在白天,雌鳥則在夜間。孵化期為一個月左右。
幼雛大多於5月下旬孵出,出殼後即能蹣跚步行。如不驚動,它們很少離巢遠去,經4~5天後,即能隨親鳥離巢漫遊於淺灘或淺水中,覓食魚類、蝌蚪、昆蟲和各種嫩芽等。幼鶴發育很快,至9月下旬,體型即可接近成鳥。此時,幼鳥已能獨立取食;但在一般的情況,仍不遠離親鳥。
丹頂鶴分布在我國東北中部,黑龍江西部,如泰康、龍江、甘南、泰來等地繁殖。部分種群秋季飛往日本過冬。24、鴞形目——鴞
世界上有200多種鴞類。它們絕大多數在白天睡覺,晚上出來獵食。有時它們也人在黃昏前出來尋找獵物,那時天還有點亮。鴞的大眼睛麵向前方,耳朵的聽覺功能進化完善,天生一副有著鋒利爪子的強有力的腳,鴞的許多品種在翅膀的邊上生有許多柔軟的羽毛,飛行時幾乎不發出聲音,這樣有助於它們聽到地麵上的嘰喳聲和沙沙聲。有些鴞類,如倉鴞,甚至可以在漆黑的、沒有一點月光的夜裏麵,靠敏銳的聽覺捕獲食,僅有少數種類,如北極的雪鴞,經常在“光天化日”下獵食,和別的猛禽一樣,鴞有著鉤狀喙和鋒利的爪,它們經常在晚上悄無聲息地飛著猛撲向沒有任何警戒的獵物。
倉鴞
鴞形目草鴞科,臉盤白色,羽緣棕褐色,上體灰色,具黑色和白色斑點。初級飛羽鮮紅色,具黑色斑點和條紋。尾淡紅色,具4條黑色橫紋。下體黃白色,具黑色圓斑。僅分布於我國雲南。數量稀少,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倉鴞常活動於低山或平原的高大喬木上,多在晚間外出覓食,主要以鼠類為食,是鼠類的天敵。
長耳鴞
鴞形目鴟鴞科,上體棕黃色,雜以黑褐色,具白色眉紋,耳羽較長,黑褐色。下體淡黃褐色,雜以黑褐色縱紋。腳趾均被羽。營巢於雜草叢中或沙丘上。每次產卵4~5枚,卵白色。分布於我國境內,夏季在北部繁殖,冬季遷至南方各地越冬。數量稀少,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長耳鴞別名“長耳貓頭鷹”。生活於山地森林和平原樹林中,白天多伏於樹枝上,黃昏飛出覓食鼠類、昆蟲等,是滅鼠能手,是人類的好朋友。
雪鴞
雪鴞棲息在北極苔原,那兒的夏天全是白晝。雪鴞從頭部到腳趾都被覆以厚厚的白色羽毛,用以抵禦寒冷,並在雪中形成保護色。它們在北極冰原生活和築巢,白天和夜間都可以捕食,以旅鼠為主食,偶爾捕食野兔、鷗和鴨等大型獵物。雪鴞在地麵上築巢,每次繁殖最多能產8枚卵。冬天,如果旅鼠稀少,雪鴞有時也會雪險到北極邊緣去覓食。在巢域咆哮時會發出“咯咯”的單音叫聲。雌雪鴞的白色羽毛有一些黑點,雄雪鴞幾乎周身為白色。
穴居鴞
穴居鴞大多棲息於開闊多草平原上,小腿長,寬扁的麵盤和低矮的前額形成永遠皺著眉頭的模樣。它們在開闊的平地生兒育女時毫無遮蓋。穴居鴞隻好用它纖細的腿腳和喙來挖洞以避風雨,或強占其他動物的洞穴。它們一年四季都生活在地洞中,夜間捕食,白天僅在洞穴附近活動,一受到驚擾便鑽進洞中。它們在低空呈波浪式飛翔,從樹枝或空中猝然撲下捕獵,或先盤旋幾圈,然後撲向獵物。以草蜢和甲蟲等昆蟲為食,有時捕食蜥蜴、蛇、老鼠、田鼠和鳥類。會發出“咕咕”的叫聲和示警的“咯咯”聲。
灰林鴞
頭大而圓,適應性很強的灰林鴞通常棲息在森林中,潛伏在樹叢或洞中。它們在公園的樹上和枝繁葉茂的花園裏同樣能自如地生活。它們有兩種叫聲;一種是一長一短的尖銳“科屋科”聲,用於炫耀或彼此間聯係;另一種則是模仿其他鴞類的“兔護特護”聲。夜間借著聽覺來確定獵物的方位並捕食,灰林鴞主要吃小哺乳動物,它們也喜歡吃蚯蚓。灰林鴞的聽覺很敏銳,因此可以黑暗中捕捉到獵物。
魚鴞
世界上有幾種鴞吃青蛙和魚。魚鴞腿部裸露、腳趾上長有尖銳的鱗片,爪長而彎曲,適於從水中捕抓魚類。與眾不同之處是,有一層光滑柔軟的羽毛能消除飛行時的聲音,所以在拍翅飛翔時會發出微弱的聲音,但並不影響其捕魚,但並不影響在河邊的樹林中,夜間捕食時,先站在光禿的樹枝上找尋獵物,一發現魚類便迅速飛到水麵捕抓。也捕食蟹、小龍蝦、兩棲動物、爬蟲類、鳥類和大型昆蟲。25、鷗形目——燕鷗
燕鷗屬鷗形目鷗科,夏羽頭、頸兩側和下體灰白色,背肩灰色。第1枚初級飛羽外翎先端黑褐色,內翎深灰色。腰、尾上覆羽及尾羽白色。冬羽額白色。營巢於水域岸邊的沙坑中。每次卵2~3枚,卵淡灰色或淡黃色。分布於我國大部分地區。燕鷗通常成小群棲息於海岸和內陸河流、湖泊等處,常集群活動。以小型魚類、蝦、水生昆蟲等為食。它常在空中飛翔,若發現水中的食物,立即俯衝而下,捕食獵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