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有脊椎動物12
田野衛士
喜鵲體態風流瀟酒,全身羽毛黑白相間,黑羽還閃耀著紫色光輝;身體後麵拖著一條長尾巴,棲息於樹枝上不動時,尾巴還常常上下翹動,十分惹人喜愛。
喜鵲素有“田野衛士”的美名。每天清晨,它們成群結隊地飛到田野裏覓食,成對地在田間草地上跳躍著追捕害蟲,每年能吃掉很多的蝗蟲、螻蛄、鬆毛蟲等害蟲。
喜鵲築巢喜歡築在大樹上,民間一向認為“喜鵲叫,喜將到”。而實際喜鵲叫是與天氣情況密切相關的,不同的叫聲反映未來不同的天氣狀況:清晨的時候,若喜鵲發出婉轉的叫聲,而且表現出自由自由的神態,還一邊跳一邊叫,說明晴天將至;如果喜鵲在樹上飛飛落落,亂叫亂吵,鳴聲參差不齊,表現出煩躁不安的樣子,預示陰雨天即將來臨。
看來,喜鵲不僅是田野衛士,還是天氣預報的傳達者。我們人類當然歡迎這樣的朋友。
吉祥象征
喜鵲是深受廣大勞動人民喜愛的鳥類,人們把它比做吉樣的象征。它鳴聲十分響亮,似“chark-chark”,民間相傳聽到它的鳴聲,喜事將要來臨。它主要棲息在平原山地、稀疏林帶及居民點附近,捕食大量害蟲,是農林益鳥。喜鵲食性較雜,繁殖季節主要以鬆毛蟲、螻蛄、地老虎、蠅蛆等為食,秋冬季則主要以植物種子為食。九、哺乳綱
蝙蝠、袋鼠、鯨,甚至人類都是哺乳動物。這類動物和其它動物的不同之處在於幼體由母體乳房分泌的乳汁喂養。哺乳動物都是熱血動物,大多數都有體毛。生活在陸地、空中,水中的4000多種哺乳動物以它們不同的繁殖方式可以分為三類:胎盤類的哺乳動物,如大猩猩,生下的是發育完全的小猩猩;生活在大洋洲和美洲的有袋類動物把幼體放在肚囊中發育;而僅生活在大洋洲的單孔目動物則是下蛋的。
哺乳動物
哺乳動物是一種溫血動物。與其他動物不一樣,雌性哺乳動物能生下活幼崽,並用奶喂養它們,這種奶是從乳腺中產生的。哺乳動物常被認為是動物世界中最高級的成員,因為它們有較大的大腦和較發達的感官。哺乳動物有五大共同特征:都有骨骼;都有肺:都呼吸幹空氣:都是溫血:所有雌性動物都能產生乳汁喂養幼崽。
哺乳動物的祖先
最古老的哺乳動物是一種體型較小,長約12厘米的小動物,接近於今天的單孔目,它們最早出現在距今約2.2億年的三疊紀,是3億年前被稱為單孔類爬行動物的後裔。這些原始的哺乳動物在侏羅紀和白堊紀進化為有袋目、食蟲目、靈長目等不同的類群,並在白堊紀末期恐龍滅絕後,繁衍至每一塊大陸。
哺乳動物進化
哺乳動物是大約2.2億年前由像哺乳動物的爬行動物進化而來,最早的哺乳動物是小型的像鼩鼱這樣的食昆蟲動物。由於它們是恒溫動物,可以保持活躍,並在寒冷的夜裏進行捕食。它們在恐龍時代生存了下來,當恐龍在6500萬年前滅絕之後,哺乳動物變得更多,分布更廣。
棲息環境
哺乳動物棲息於海洋、河流、地下、地麵、樹上、空中、極地、熱帶、高山、沙漠等地。它們絕大多數在陸上生活:其中少數能在地下洞穴或隧道中生活:少數攀援於樹枝間:還有一些棲息在水中的或飛翔於空中。研究了各種哺乳動物的形態、構造、活動和生活方式,便能發現它都能與各式各樣的棲息環境保持完美的適應和密切的配合。
食性
哺乳動物的食物多種多樣,不同的種類對食物的適應有著不同的分化。有以植物為食的草食動物,他們吃根、葉、果實或野草等植食性食物;有以動物為食的肉食性動物,如食蟲、食肉等;此外,還有雜食性或隨季節變化而改變其食性的。不同食性動物具有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
族群
哺乳動物的幼崽出生後,經過哺乳,發育長大,便脫離母獸獨立生活。但有些猿猴或鹿等群居的動物,幼獸則留在母獸的同一群體中。這一群體有一定的活動範圍,它們和別的群體分離而生活,長時間不和別的群體交雜。這便是最小的族群。群體生活便於它們共同覓食、防衛。
繁殖
所有的哺乳動物受精都在母體內進行。受精卵經過多次分裂,最終成為胎兒,在胎盤類哺乳動物中,受精卵在子宮內通過臍帶以及和子宮壁連在一起的胎盤獲取養料。母體通過向胎盤供血給受精卵提供食物和氧氣,並把廢物帶走,胎兒就在子宮內成長直至出生。
哺乳
所有哺乳動物都用乳汁哺育幼崽,它們特有的腺體能分泌含有豐富營養物質的乳汁。乳腺是一種由管狀腺和泡狀腺組成的複合腺體,通常開口於突出的乳頭上。乳頭的數目隨種類而異,2~19個,常與產崽數有關。低等哺乳動物單孔類沒有乳頭,乳腺分泌的乳汁沿毛流出,幼崽直接舐吸。沒有嘴唇的哺乳動物如鯨,其乳腺區有肌肉,能自動將乳汁壓入幼鯨口腔。
保持溫暖
由於是恒溫動物,不管多麼寒冷,哺乳動物都可以保持恒定的體溫。許多種哺乳動物都是靠皮毛來保持溫暖,成千上萬由角質素構成的毛發從毛孔中長出,形成皮毛。短短的絨毛可以不讓冷空氣和水分接觸皮膚,長長的毛發形成外部的覆蓋層。生活在寒冷氣候中的動物的毛發一般都生活在溫暖氣候中的動物的毛發長。1、單孔目
單孔目哺乳動物是產卵的哺乳動物。已知的現存單孔目動物隻有三種:鴨嘴獸、針鼴和原針鼴,主要生活在澳大利亞,原針鼴隻生活在新幾內亞。單孔目動物的幼崽孵出後,通過吮吸來自母親改道的汗腺而不是乳腺的奶水長大,它們的體溫比其他動物的體溫低,而且針鼴有冬眠的習慣。
鴨嘴獸
單孔目鴨嘴獸科,是現今生存於地球上的最原始的哺乳動物,具有一套接近於爬行動物和不同於高等哺乳動物的特征。主要表麵在:嘴無肉質唇,呈扁平狀,似鴨子的嘴,革質。卵生,產具殼的多黃卵,雌性具孵卵行為。不具乳頭,乳腺為一種特化的汗腺。體表被細密而柔軟的毛。體溫基本恒定,但體溫調節機製尚不完善,一般控製在24~45℃。四肢短而粗,趾間具蹼,並具尖銳的爪,適於掘土,尾扁平。每年10~12天。分布於澳大利亞東南部和塔斯馬尼亞等地。
鴨嘴獸因其嘴扁平突出,狀似鴨嘴而得名。棲息於河川沿岸,常穴居於水邊洞中,過半水棲生活。常晨昏外出活動,善於遊泳和潛水,並善於挖掘泥土,喜捕食軟體動物、甲殼類蠕蟲和昆蟲等小型水生動物。幼仔舔食母獸腹部乳腺順乳溝淌下的乳汁,4個月後開始獨立生活。鴨嘴獸的壽命可達14~17年。由於鴨嘴獸具有特殊的形態特征,它代表著從爬行類到哺乳類的過渡階段,是研究哺乳動物起源的理想材料,故被人們譽為“活化石”。
單孔目動物
大多數哺乳動物產下的都是活的小動物。單孔目動物是唯一的下蛋的哺乳動物。它們產下的軟殼蛋10天就可以孵化。孵出的光光的、還沒完全發育的幼體需要母體的喂養和保護。雖然它們被認為是初等的動物,它們仍具有哺乳動物的其它的特性——恒溫,有皮毛,幼體需要喂奶。2、鴨嘴獸
鴨嘴獸是澳大利亞特有的單孔目動物。它們的蹼趾和喙像鴨子,尾部像海猩,沒有奶頭,但在肚子上有一個小袋,裏麵分泌出乳汁,小鴨嘴獸靠添乳汁長大。鴨嘴獸生長在河溪的岸邊,大多時間都在水裏,它們的皮毛有油脂能使身體在較冷的水中仍保持溫暖。在水中遊泳時它們閉著眼睛,靠電信號及其觸覺敏感的鴨嘴尋找在河床底的軟體蟲及小魚蝦為食。鴨嘴獸生殖是在岸邊挖的長隧道內進行的。它們一次最多產三隻卵,小鴨嘴獸出生後6個月就能自己到河床底覓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