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帶犰狳
貧齒目犰狳科,頭頂具鱗片,形成盔狀。軀幹分成前、中、後3段,前後段各有整塊不可伸縮的骨質鱗片,中段的鱗片分成絆,以肌肉相連,可以伸縮。尾部和四肢都有鱗片,鱗片間有毛。腹部無鱗,被以較密的毛。每胎產1仔。分布於美洲中部等地。
巨犰狳
這種和羊差不多大小的食昆蟲動物是世界上最大的犰狳。巨犰狳白天躲在洞穴中避熱,晚上出來覓食。它用有力的爪子挖開森林地表內的白蟻穴,好像絲毫不怕憤怒的白蟻的進攻。9、鱗甲目——鯪鯉
鱗甲目鯪鯉科,頭呈圓錐狀,吻尖,耳小,舌細長。從頭、背、體側至尾端均披著覆瓦狀排列的硬質鱗片,鱗片間雜有稀疏的毛。腹麵自下頜至尾基部被稀疏的毛,無鱗片。前後肢各具5指、趾,指、趾端有尖而銳利的爪。每胎產1~2仔。分布於我國雲南、廣東、福建和浙江等地。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鎧甲護身
鯪鯉別名“穿山甲”,穿山甲白天蜷縮於洞內,入夜外出,在洞穴周圍活動覓食。它能爬行,會遊泳,但膽子很小,一有驚動,即刻挖洞藏身。如躲避不及,就把身體蜷成一團,一動不動,用堅硬的“鎧甲”護身。
生活習性
穿山甲是以黑、白蟻為主食的哺乳動物。一隻成年穿山甲的胃能容納500克白蟻,偶爾也吃些蜜蜂、胡峰等昆蟲的幼蟲。它的聽覺、視覺都很差,但嗅覺靈敏,能靠嗅覺發現蟻巢。它的舌又細又長,能伸縮,覓食時伸出粘膩的長舌,舔食螞蟻。由於穿山甲世代以蟻類為食,牙齒就退化了,隻好借助於胃中的角質膜和吞進去的小砂粒,在胃中把食物磨碎。
穿山甲住所很不固定,常隨季節和食物的變化搬家,冬季遷到背風向陽、較低的山坡棲息,夏季又搬到通風涼爽、較高的山坡上。夏洞簡單,不到一米;冬洞長達十幾米,並與幾個白蟻巢連通,作為越冬的貯備糧倉。穿山甲善於挖洞,循地而居。前肢挖洞,後肢刨土,速度極快。有時先用前爪把土挖鬆後把身子鑽進去,然後豎起全身堅硬的鱗片往後退,將鬆土拉出。據計算,穿山甲每小時的掘土量相當於它的體重。每年四五月間,獨居的穿山甲才去尋找對象,到冬末或來年初春產仔,每胎l~3仔。幼仔常爬伏在母體背上,隨母體活動,直到長大。
有益人類
穿山甲是白蟻的重要天敵,有益農業、林業。它有七種,集中分布在亞洲南部和非洲,我國隻有一種,分布在長江以南各地,被列為我國二類保護動物。10、鰭腳目——海豹
鰭腳目動物都生活在水中,都有流線型的身體和鰭狀的四肢。鰭腳目是遊速很快的獵物,主要以魚和烏賊為食。和其它海生哺乳動物不同,它們成群地上岸交配。鰭腳目在寒冷的海洋中,如南極洲、北極洲附近的海洋,十分常見。它們有3個種類:海獅、海豹,還有海象。
海豹
海豹比海獅更適於生活在水中。它產有像水雷一樣、流線型的身體,沒有突出的外耳,後鰭隻能向後動物而不能向前運動。它們把後鰭合拔,拍打著後鰭推動自己向前運動。它們無法在陸地上行走,隻能用腹部貼著地麵慢慢行動。共有19種海豹,包括鞍紋海豹。
海豹的骨骼
海豹的骨骼可以顯示出許多適於在水中生活的地方,背骨十分靈活,因此海豹能在水下高速打滾或轉身;腿骨很短,趾骨較長,形成了適合遊泳的長後鰭。海獅則不同,它們用有力的前鰭前進,用後鰭控製方向。
頑皮的幼獸
和貓、狗這些食肉動物一樣,海豹通過年幼時在一起玩耍來學習各項生存本領。它們兩個或三個一起在水下追逐著、練習著高速的轉身和其他動作。它們搜尋著魚類和其他獵物,用來訓練它們的捕獵技巧。它們打鬧著、演習著將來為爭地盤或配偶而可能發生的戰鬥。
交配
海豹一般每年春天到岸上進行交配。它們在安全的地方大量聚集。上岸之後,雌海豹就生下小海豹,小海豹在營養豐富的乳汁喂養下,生長得非常快,然後雌海豹又可以進行交配。在很多種類中,雄海豹為了贏得地盤而戰,獲勝的雄海豹就可以和自己領地內的所有雌海豹進行交配。雄海象打鬥起來十分野蠻,往往會把夾在其中的小海象弄死。
雪洞
環海豹在浮冰的雪洞中生出和養食幼兒。冬天,雪開始在冰上的透氣孔中堆壓起來,二月份到三月份之間,雌海豹就會尋找一個合適的洞穴,用前鰭在雪中挖出一個洞來。幼豹出生後,將在這洞中呆上兩個月。雖然躲在雪中,不易被發現,但是有時也會被弄破洞穴的北極熊殺死。
瀕臨滅絕的海豹
僧侶海豹是僅有的生活在溫暖海城中的海豹,在三種僧侶海豹中,兩種已經瀕臨滅絕,一種可能已經滅絕。當這種海豹到岸上來交配時,很容易受到人類的幹擾。捕獵、汙染也導致了它們的死亡。大約隻有1000隻夏威夷僧侶海豹和少於500隻的地中海僧侶海豹還活著。加勒比海僧侶海豹在1902年之後就再也沒有看到過。
斑海豹
鰭腳目海豹科,體肥壯,呈紡錘形。頭圓,眼大,吻短而寬。四肢蹼上均具毛。前肢內趾長,外趾短;後肢1、5趾長於其餘3趾,尾短小。成體毛色灰黃色或深灰色,腹麵乳黃色,背部多斑點,腹麵斑點較少。初生仔被有乳白色絨毛,換毛後毛色與成體相同。每年2月初到渤海北部的冰上產仔,每胎產1仔。我國主要分布於渤海、黃海,少數個體直抵東海南部,包括江蘇、浙江和福建平壇沿海海域。國外分布較廣。
海獅
海獅比其它鰭形目更適於在陸地上行動。它們的後鰭可以向前運動,並且能以四肢同時走路。在海中,它們是遊泳能手,用有力的前鰭在水中劃行。和真正的海豹不同,海獅長著可以看到的耳朵。雄海獅比雌的大,並且最多要重5倍。在海豹中,隻有在象海豹中才能見到這種大小差異。
北海獅
鰭腳目海獅科,是海獅科中體形最大的一種,雄性體重可達1000千克。雄性的第二性征是頸部增粗,並有鬃狀長毛,無絨毛。雌雄毛色相心,淺棕色至紅棕色,胸部至腹部色較深。每胎產1仔。初生仔細體長100厘米,重16~23千克,全身暗棕色。分布於太平洋,美洲一側自白令海峽至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南部沿海,亞洲一側在日本沿海。我國於1966年4月曾經在呂泗捕獲1頭雄性個體。11、海象
鰭腳目海象科,身體粗壯碩大,體重約900千克,頭顯得較小,上唇有許多粗的觸毛。雌雄性的上頜都有1對大而直的獠牙,雌性獠牙長50厘米,雄性獠牙更為發達,長75~90厘米。頸部與肩部的皮膚厚,活動時會皺起。前後肢各有5趾。全身被有粗糙的短毛,體毛棕灰色或黃褐色。妊娠期近1年,每胎產1仔。主要產於北半球海域,特別是北冰洋和太平洋。
習性
海象主要棲息於大陸架或淺水水域的浮冰上,或在多岩石的小島上活動,常在岸上或浮冰上集成上千頭的大群。它常用長長的獠牙尋覓食物或攻擊敵人。有時利用獠牙在冰層上鑿孔呼吸或攀登岩石。海象的軀體雖然龐大,但生性膽小,當人一接近時,它會立刻逃遁。海象躺在冰上或海洋中,看起來似乎很笨重,但它在水中活動卻十分敏捷。主要以貝類和軟體動物為食。它的牙齒為上佳的雕刻材料。
降溫
海象會成群地從海中來到陸地,在陸地上休息、換毛和交配。皮下厚厚的鯨脂可以使它們在冰冷的水中保持溫暖。但是當太陽一直照射在正在曬太陽的海象時,它們可能會由於過熱而受傷。為了降溫,它們利用廣布在皮膚中的血管來散熱,這樣可以使曬得粉紅的皮膚,重新變成淡棕色。
巨獸
一次,人們發現一隻巨大的海象從水裏爬上岸,抖擻著濕漉漉的軀體,然後懶洋洋地躺下身來曬太陽。它很警覺,不時眯縫著眼睛環顧四周,以免發生不測。偏偏十分湊巧,遠處又蹦出一隻白熊,它一路搖擺著,慢慢走著。當它一發現海象,就急忙奔跑過來,在距海象30米的地方停住了腳步。它選擇一個較高的地勢,準備向海象作試探性的進攻。它先搬起一塊大石頭向海象砸去,又刨起冰屑向它撒去。此時海象雖然感到陣陣疼痛,卻總是盡量克製自己,保持鎮靜。它慢慢立起上半身,若無其事地緩緩向海邊挪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