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有脊椎動物15
衝浪
海豚和鼠海豚是快速、靈活的遊泳健將。它們常常會躍出水麵,在水麵上方滑翔一小段距離。這樣使海豚在快速遊動時,可以進行呼吸。海豚還會表演一些很優美的跳躍和翻跟鬥的動作,它們這樣做是為了呼吸和與其他成員進行交流。
水中智者
海洋動物中,海豚是非常聰明的。它腦子發達,具有尋找目標和判斷目標的遠近、方向、形狀,甚至性質的特殊本領,當海豚在水裏遊動時,它能不斷發出幅度很大的聲波並能進行回聲定位,這套極為靈巧的探測係統使人類仿造的各種“聲納”都望塵莫及。
科學研究表明,海豚是六千萬年前由陸地演化為海洋生活的哺乳動物。它的外貌像魚,背脊上有一個背鰭,上下頜都長牙齒,喜歡在水中成群漫遊。吃魚、烏賊、蝦、蟹等,性情溫和,能學會複雜動作,記憶力很好,海豚有50餘種,分遠洋海豚和近海海豚兩大類。遠洋海豚的警惕性較高,不易飼養,而近海海豚的警惕性不太高,不僅容易飼養,而且還能掌握一些技能。
澳大利亞西海岸的沙克灣,是海豚的生活場所。周末,成群的少年兒童也到這裏來嬉耍,海豚溫順地躍出頭部,讓孩子們伸手逗玩,互相結成“好朋友”。
更奇怪的是,海豚還能主動導航。有一次,一般遠洋輪在大霧彌漫中,闖進淺海暗礁區。輪船迷失了方向。船員們個個驚慌失錯。突然海麵上出現了海豚,船長一下明白了:是海豚來領航了。海豚在前麵領航,船終於駛出了淺海區,大夥兒都得救了。21、藍鯨
藍鯨的體長能達30多米,全身灰藍色,骨部有淡色花紋。每2~3年繁殖一胎,妊娠期10~11個月,藍鯨的幼仔是世界上最大的“寶寶”,它一出生就有大象那麼重。它以富含脂肪的母乳為食,每天需要進食100升以上的母乳。幼鯨在8~9個月斷奶,那時它的體長已超過16米了。藍鯨是迄今為止生活在地球上的最大的動物。光是它的尾部葉片就有大約足球場的球門那麼寬,並且,它噴起的水柱不低於3層樓那麼高,也正是由於有水支撐其巨大的體重,它們才能長這麼大。
藍鯨
鯨目須鯨科,是現存動物中體形最大的一種。體長最高記錄是3200厘米,1頭2710厘米的雌性體重為136400千克。背鰭小,高約33厘米,須板及須毛黑色。每側有須板300~400枚,多數為320~330枚。全身灰藍色,背部有淡色花紋。每2~3年繁殖1胎,妊娠期10~11個月,初生鯨體長約700~800厘米,體重2000千克。產於北太平洋、北大西洋和南極海域。我國海域極為稀少,黃海和南海曾有記錄。
藍鯨生活在各大洋中,一般潛水不超過100米,但有些個體可潛至500米深。潛水時間可持續10~20分鍾,隨後是連續8~15次噴氣,噴出的水柱可高達9.1米。一般單獨活動或2~3隻集成小群。由於藍鯨的經濟價值很高而遭到人類的濫捕濫獵,目前數量銳減,世界上已全麵禁止捕獵。
震耳欲聾的聲音
在所有動物中,藍鯨發出的聲音最大,藍鯨在與夥伴進行聯絡時使用一種低頻率、震耳欲聾的聲音,這種聲音有時能超過180分貝,比你站在跑道上所聽到的噴氣式飛機起飛時發出的聲音還要大!靈敏的儀器曾在80千米以外探測到藍鯨的聲音。
覓食
藍鯨甚偏食,幾乎完全以磷蝦為食,所以藍鯨的分布僅限於磷蝦多的海域。生活在南極海域的藍鯨,別看它是地球上的龐然大物,但喉嚨卻異常狹窄,隻能吞下比手指頭還小的魚類。當它們張開嘴時可吞進6噸的海水,嘴巴一閉,海水就被擠出來,而食物則被密實的鯨須篩留到嘴裏了。它的胃裏可容納2噸重的磷蝦。
習性
藍鯨別名“剃刀鯨”,中國海域極為稀少,黃海和南海曾有出現過藍鯨的記錄。一般潛水不超過100米,但有些個體可潛至500米深。潛水時間可持續10~20分鍾,隨後是連續8~15次噴氣,噴出的水柱可高達9.1米。
海中大亨
許多人都知道,藍鯨是世界上最大的動物,可是它究竟有多大?眾說不一。據一份確切的資料記載,最大的一頭藍鯨體長達34米,重約170噸。3頭這樣大的鯨就可輔滿百米長的跑道。如果用載重量為4噸的卡車拖拉這頭藍鯨。那麼就需要42輛半。把它的腸子拉直,足有250米;一根舌頭就有3米多厚、3噸多重,幾乎相當於一頭大象的體重;身體內某些血管,粗得足以容納一個兒童;它的心髒有半噸重,髒壁有60多厘米厚,血液循環最多達8噸;陰莖有3米多長,其睾丸重達45千克。盡管藍鯨的個頭大得驚人,但是它有著流線型的身體,因而能在水中載沉載浮,顯得十分自由。
藍鯨不僅個頭巨大,而且力氣也大得驚人。一頭藍鯨以28千米每時的速度前進,可以產生125萬瓦的功率,相當於一輛火車頭的拉力。它能拖拉著58.8萬瓦的機船,向前遊動,甚至在機船倒開的情況下,仍能以7千米~13千米每時的速度跑幾個小時。藍鯨的壽命為20~30年。22、有蹄類動物
有蹄類動物是那些以植物為食並長有蹄子的哺乳動物的泛稱。它們通常用趾尖行走,足趾頂端長有堅硬的蹄,由結構蛋白和角蛋白構成。有蹄類動物最顯著的特征是它們有適應咀嚼和研磨植物的牙齒、能將大量植物轉化為滋養物的消化道以及在硬地上奔跑的四肢和腳。此外,很多種類頭上有角,作為自衛武器。
奇蹄目動物
極蹄目動物中趾的個數為奇數個,每隻腳上有一個或三個腳趾。如:馬、螺、驢、馬來貘和犀牛等。
騾
奇蹄目馬科,為馬和驢的種間雜交種、主要供役用。由公驢和母馬生的雜種為馬騾,又稱騾。體形偏似馬,叫聲似驢。體形較大,頸部鬃毛:尾毛及耳長介於馬和驢之間。蹄小,踵高而堅實,四肢筋腱強韌,背、肩及四肢中部常有暗色條紋。一般無生育能力。
馬來貘
奇蹄目貘科,是4種貘中體形最大的一種。具能伸縮的長鼻,尾短,皮膚厚,毛少。前足4指,後足3趾。頭部、肩部、臀部和四肢均為黑色,身體中部和後部均為白色,整體黑白分明。妊娠期390~400天,每胎產1仔,壽命約30年。分布於緬甸、泰國、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等地。
偶蹄目動物
有蹄目動物中趾的個數為偶數個,每隻腳上有二個或四個腳趾。如:豬、河馬、駱駝、鹿、牛和羚羊等。小鼷鹿
偶蹄目鼷鹿科,是4種鼷鹿中體形最小的一種,也是最小的偶蹄目動物。上體毛色黃褐色,下頜、喉有白色縱行條紋,胸腹部為白色。兩性均無角,雄性有發達的獠牙。四肢細長,主蹄尖窄。妊娠期140~177天,通常每胎產1仔,偶產2仔,幼仔出生後半小時就能站立活動。我國僅產小鼷鹿1種,分布於雲南,已瀕於滅絕,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原麝
偶蹄目麝科,雄性上犬齒呈獠牙狀,露於唇外。頭小,眼大,耳長而直立。全身暗棕色,背、腹及臀部有4或5縱行肉桂色斑點。下頜白色。頸下側有2條白色帶紋延伸至腋下。體毛粗而厚密。尾短而不外露。兩性均無角,雄性外生殖器處有香腺。妊娠期6個月,多在5~6月產仔。每胎產1~3仔。分布於我國黑龍江、安徽、湖北、湖南、四川、貴州、雲南等地。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駝鹿
偶蹄目鹿科,為世界上現存最大的鹿,體重408~635千克,肩高140~190厘米。吻部寬大下垂,雄性角巨大,分叉呈掌形,角長達180厘米,寬通常為120~150厘米。肩部有明顯隆起的峰,全身體色棕褐色,沒有斑點。每年9~10月發情,妊娠期225~237天,每胎產1~2仔。我國分布於內蒙古、黑龍江等地。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黑白花牛
偶蹄目牛科,係普通牛種,它是經高度選育而成的乳用品種。雄性體重820~1000千克,雄性體重500~820千克,世界上奶牛品種有近百個,其中最著名的大型品種為“黑白乳牛”,小型品種為“娟姍牛”。其他較著名的品種有“更賽牛”、“愛而夏”等。20世紀上半葉,我國先後從國外引進上述牛種,大多飼養於大城市,但以後僅剩下“黑白花牛”1個品種。經由黑白花牛與中國黃牛雜父,並對其後代的長期選育,已培養出中國的黑白花奶牛品種。
盤羊
偶蹄目牛科,在我國已知有6個亞種,形態特征和體形大小有較大的差異。通常體形大而粗壯,體背灰棕色或暗棕色,胸、腹部黃棕色,下腹部和鼠鼷部均為白色,臀部有白斑。雌雄性均有角,雄性角特別長大,長可達100厘米,最長可達170厘米,呈螺旋狀彎曲,雌性的角小得多。妊娠期5個月左右,每胎產1仔,偶有2仔。分布於我國內蒙古、四川、陝西、青海、新疆和西藏等地。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23、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