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自然奇觀4(2 / 3)

其它觀點

有的學者認為,金星、火星和月球上原先也有水,但是由於月球和火星質量太小,引力太小,致使原有的水全部逃逸;火星表麵溫度又太高,也無法維持水的存在。地球由於條件適中,就使原有的水能夠長期保存下來。不能從地球近鄰目前的貧水狀態來推論地球早期也是貧水的。

我國學者董妙生提出“大自然存在多四季規律”的假說。按此假說,自地球形成至今的46億年間,生物圈曾數次周期性地從地球轉移到另一個星球,又周期性地像候鳥回歸那樣循環到地球上來。這其中自然也包括海水的數度幹涸與高漲。用此假說,正可以解決以往“天外來水”說和“地球固有”說都未能解決的難題。

但是,海水到底來自何方,科學的根據並不充足,因此,海水的發源處仍是一個謎。

21、珊瑚島是如何形成的

珊瑚島在人們的眼中,一直是一個美麗的地方,令許多人向往前去一遊,它擁有人類的寶貴財富,擁有豐富的熱帶生物資源,另外還蘊藏著大量的石油、天然氣以及磷礦和鋁土礦。但它是怎麼形成的呢?

珊瑚蟲成島

關於珊瑚島的成因,通常認為是由珊瑚蟲的骨骼堆積而成。在熱帶、亞熱帶淺海區的海底,生活著很多小型腔腸動物——珊瑚蟲。珊瑚蟲分泌出鈣質的外骨骼,像小房子一樣來保持著自己柔弱的身體。當珊瑚蟲死亡後,它們的子孫們能一代一代地在祖先的“遺骨上”繼續繁殖下去,日積月累,就形成了各種各樣的石灰質的珊瑚叢,發展壯大為珊瑚島。根據珊瑚島的形狀可分為岸礁、堡礁和環礁。

珊瑚島形成的其它可能

然而,科學家發現,珊瑚蟲最好的生活條件是深度在六十米以內的熱帶淺海,但海洋的深度常常在幾百米至幾千米之間,珊瑚蟲不可能直接在那麼深的海底生活和造礁。那麼,美麗的珊瑚島,特別是那些形狀奇特的環礁,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1936年,達爾文在東印度洋的可可島考察時,提出了關於火山島下沉造成環礁的假說。

地質學家戴利提出“冰川控製論”的解釋。認為是冰期過後,海水溫度回升,海洋環境適宜珊瑚蟲的大量繁殖,並在一些島嶼和大陸邊緣的台地上迅速生長起來。隨著海平麵逐漸上升,珊瑚礁也跟著向上發展,環礁和堡礁也從台地邊緣上增長起來。

本世紀60年代以後,板塊學說認為,板塊移動引起火山島的沉降,在沉降過程中環礁逐漸形成。

1974年,科學家普爾迪提出珊瑚島主要是由早期岩溶作用造成,而不是珊瑚蟲生長的結果。

關於珊瑚島的形成原因,眾說紛紜,但科學的事實根據都不充足,有待科學做進一步與深入的研究。

22、怪坡奇觀

1990年5月,一輛麵包車途經遼寧省沈陽市新成子區清水台鎮周家村東北方的寒坡嶺,當司機下車小解回來時,驚奇地發現熄火的麵包車已自行從坡底“滑行”到了坡頂。這是最早被發現的“怪坡”。

在這座長約90米,寬約15米,坡度為18.5度的怪坡上,坡道平坦,兩邊綠草如茵,沒有任何異常現象。但是,汽車下坡須加大油門,而上坡時即使熄火也可以到達坡頂;騎自行車時,下坡要使勁蹬,上坡卻要捏緊車閘;人行坡上,也是上去省勁,下去費勁。

甘肅怪坡

1998年,人們在甘肅肅南縣的戈壁灘上,又發現了一個“怪坡”。

“怪坡”地處祁豐區境內,距絲綢之路上的名城嘉峪關、酒泉兩市均為40公裏,該坡長約60米,坡度為15度左右。

發現怪坡的當地駐軍曾反複用水、自行車、輪胎等物體及卡車、吉普車、摩托車等機動車作試驗。結果發現往坡麵上倒水,水往高處流;立放在坡麵上的自行車、輪胎會自動往上跑;車身越大的機動車,向上跑得越快。

英格蘭怪坡

倘若你是一名外來客,在英格蘭斯特拉斯克萊德的克羅伊山公路上駕駛汽車行駛,你會感到不知所措。從北部駛向克羅伊山時,眼看著前麵道路向下傾斜,滿以為車輛會加速因而把車速降低,結果,你的汽車會完全停下來。事實上,那條路並非下坡路,恰恰相反,它是上坡路,許多駕駛者在詫異之餘,把車停了下來,不料汽車卻向“山上”倒退而去。

同樣,從南部駛來也會產生顛倒混亂的感覺,前麵明明是上坡行駛,於是你加大油門,結果發現,車速比預想的要快得多。其實,那條路是下坡路。

未解懸疑

如此眾多的怪坡使遊客、探險家和科學工作者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人們先後提出“重力異常”、“視覺錯覺”、“磁場效應”、“四維交錯”、“黑暗物質”、“失重現象”等各種解釋,雖不無道理,卻又不能使人真正信服。直到今天,遲遲未解的怪坡之謎依然是橫亙在科學家心中的一個問號,我們期待著怪坡之謎真相大白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