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自然奇觀5(2 / 3)

尼亞加拉瀑布城以別具一格的園藝素享盛名,它從世界各地引進了很多奇花異卉,如荷蘭的鬱金香、中國的牡丹、日本的櫻花、墨西哥的仙人掌,還有數不清的紫羅蘭、百合花和羊齒類植物等等。在尼亞加拉下遊,距大瀑布不遠處有一座巨大的花鍾,由2.4萬株各種不同的植物構成。它模仿建於蘇格蘭愛丁堡的花鍾,但體積卻是它的3倍,直徑1.2米,時針和分針自重225公斤,秒針長6.3米,自重112.5公斤,每隔一刻鍾報時一次。

27、馬拉開波湖

在南美洲瀕臨加勒比海的委內瑞拉的西北部,有一個碧波萬頃的湖泊,這就是聞名世界的馬拉開波湖。

南美第一大湖

它的形狀十分有趣,像一隻大鴨梨,也像一個肚子大、脖子細的玻璃瓶子,也有人把它比作一隻巨大的高腳酒杯,裏麵寬闊,瓶頸狹窄。它北麵通過馬拉開波海峽同委內瑞拉灣相通,灣外是一望無際的加勒比海。湖泊南北長約210公裏,東西寬約95公裏,最寬處為120公裏,湖的總麵積為16300多平方公裏,海域遼闊,水天一色,是南美洲第一大湖,它是拉丁美洲最大的湖泊。

秀麗風景

馬拉開波湖區地處熱帶,氣候終年炎熱,潮濕多雨。湖泊瀕臨海洋,海風掠過,波濤洶湧,白浪滾滾。湖泊東南方的梅裏達山脈,是南美洲安第斯山脈北段東側的一個分支,平均海拔高度在3000米以上,山體巍峨,峰巒疊嶂,許多山峰終年積雪。位於山脈中部的博利瓦爾峰,海拔5000多米,高聳入雲,雖然地處熱帶,峰頂卻常年為皚皚的白雪所覆蓋,形成熱帶地區的雪峰奇觀。馬拉開波湖碧綠的湖水和博利瓦爾峰晶瑩的雪峰交相輝映,顯得格外清新美麗,構成委內瑞拉著名的風景之一。

石油產地

馬拉開波湖底及其周圍低地地區是一個巨大的地下油庫,石油蘊藏量約占委內瑞拉石油總儲量的l/4,是委內瑞拉主要的石油產地。黑色的原油常常從湖畔的裂縫中溢出來。據說,居住在馬拉開波湖沿岸地區的印第安人早就在湖區發現了石油,當時人們把它叫做“大地的汁水”。委內瑞拉這個“石油之國”的第一桶石油就是在湖畔的第一口高產油井中開采出來的。如果在湖中乘遊艇參觀,舉目四顧,近處油塔矗立,遠處塔尖點點,井架林立,管道如網,自有它的特色。湖的東岸,有連成一片的石油城鎮。湖口西岸的馬拉開波城,是委內瑞拉第二大城市,也是重要的煉油中心和著名的石油輸出港。過去,從馬拉開波城到湖東的石油城區的來往車輛依靠輪渡。1963年,委內瑞拉在湖口最狹窄的地方架設了拉斐爾烏爾塔內達大橋。由於大橋跨度大,橋身高,橋下船舶來往自由,甚至駕駛精良的直升飛機都能從橋身上穿行而過,構成了馬拉開波旅遊線上一個令人神往的遊覽點。

海湖

照理說,馬拉開波湖與海相通,湖水應是鹹的;然而,馬拉開波湖雖然與海洋息息相通,湖水卻是淡的。隻有湖的北部,由於海潮的頂托關係,潮水時斷時續地湧入湖中,使這裏的湖水略帶鹹味兒;而廣闊的中、南部水域,湖水完全沒有鹹味兒。

為什麼馬拉開波湖離委內瑞拉灣的加勒比海那麼近,又與大海“一脈相通”,而湖水卻是淡的呢?

原來,馬拉開波湖既不是海灣,也不是海湖,它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構造湖泊。馬拉開波湖坐落在範圍更大的馬拉開波盆地中,是盆地裏的最低窪部分,實際上是由於地殼運動造成凹陷盆地蓄水而成的斷層湖。

馬拉開波湖的周圍湖濱地區,多為潮濕的沼澤低地,盆地上幾十條大小河流向湖泊彙聚,淡水源源不斷地注入湖中,加之北麵出口的馬拉開波海峽不僅狹窄水淺,而且湖麵高度與海平麵剛好相同,所以,與大海近在颶尺的馬拉開波湖,雖然與海洋相通,水卻是淡的。因此,它就沒有被人們叫做“海”,而稱為“湖”了。

28、赤道雪峰

在非洲坦桑尼亞東北部靠近肯尼亞邊境,有一座雄偉的高山拔地而起,矗立在一望無際的坦桑平原上。這就是舉世聞名的乞力馬紮羅山。

赤道雪峰

這座高達5895米的乞力馬紮羅山雖然北距赤道僅3000米,卻是一座冰雪覆蓋。寒意逼人的山峰,以獨特的風光成為世界奇觀之一。它不僅是非洲最高峰,也是世界最高的火山之一。山頂的火山口直徑達1800米,裏麵有一層層晶瑩潔白的冰塊,底部則有一根根巨大冰柱,有的長達30多米,千姿百態,景色十分奇特。

美麗的傳說

關於這座在赤道地區孤零零拔地而起的雪峰,在坦桑尼亞人民中流傳著不少美麗的傳說。一是在很久很久以前,這座山上遍布白燦燦的銀子。一個貪心的部落酋長垂涎三尺,妄想據為己有。他派人到山上去取銀子,不料回來時,在半山腰銀子卻變成了皚皚的冰雪,酋長的如意算盤落空了。另一個傳說是說在遙遠的古代,乞力馬紮羅山上曾發生過大神思賅與惡魔的一場激戰。惡魔從山內點燃大火,煙霧騰騰,火光衝天,企圖以此嚇退天神。天神則針鋒相對,隨著雷鳴電閃,暴雨傾盆而降,大火頓時熄滅,天神終於戰勝了惡魔,從此乞力馬紮羅山頂也永遠戴上了一頂燦爛奪目的雪冠。

風景離奇

傳說固然神奇,然而引人入勝的還是乞力馬紮羅山瑰麗的自然景色和複雜多變的氣候。山腳下有大片莽莽蒼蒼的熱帶雨林,樹木高達十幾米,枝葉遮天蔽日,林中時有象群出沒。那裏的氣溫高達50℃左右。從山腳至山頂,隨著高度的增加。氣溫的變化,依次生長著熱帶、溫帶和寒帶的多種植物,峰頂的溫度常在零下40℃左右。乞力馬紮羅山的奇特風光,使它成為非洲著名的旅遊勝地,吸引著世界各地的遊客。

29、華夏之光

黃山,古稱黑多山,唐代改名黃山。據說是因為我們中華民族的始祖黃帝曾在這裏采藥煉丹,拯救人間疾苦,故名黃山,或黃嶽。

“天下第一奇山”

黃山素以奇妙高峻著稱,被譽為“天下第一奇山”。它位於安徽省南部,景區麵積為154平方公裏,是黃山的精華部分。據地質史研究,遠在古生代時,這裏曾是一片汪洋。後經過多次地殼運動,特別是到中生代時,地層深處岩漿侵入,形成了巨大的花崗岩體。最初,它還埋在地殼深處,後來隨地殼變動不斷上升,覆蓋在它上麵的古生代海相砂頁岩地層,逐漸被風化、侵蝕,使構成黃山山體的花崗岩出露地表,並在風化、冰川等外力作用下形成黃山奇峰的地貌。

奇鬆

遍布峰壑的黃山鬆,植物學上是一個著名的獨立樹種。黃山鬆針葉短而稠密,它們不像一般鬆樹那樣直接生在泥土裏,而是依山勢和風向,或生於危崖,或立足於石縫,還有的在絕壁上破石而出,顯示出其頑強的生命力。人們說,黃山無石不鬆,無鬆不奇。黃山百年以上的古鬆萬計,雪壓風欺中頑強生存,在特殊的環境中塑造了黃山鬆特殊的體型,它們有立有臥,有俯有仰,千姿百態,形狀各異。特別是黃山名鬆各具風姿,有矯若金風的鳳凰鬆,形似臥龍的臥龍鬆,有象征團結的姐妹鬆,有象征勇猛剛毅的黑虎鬆,有象征友誼的陪客鬆……,其中最著名的首推黃山迎客鬆,它屹立於危崖絕壁上,以充滿對人們敬意的神情而得名,並成為中華民族豪爽好客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