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自然奇觀7(2 / 3)

滅蝗的功臣——海鷗

美國人在開發西部猶他州聖地亞哥時,遇到了特大蝗災。麵對密密麻麻瘋狂吞食農作物的蝗蟲,美國人一籌莫展。很快,糧食沒有了,糧田被毀滅了,無數百姓麵臨著餓死的危險。就在這時,海鷗來了。它們浩浩蕩蕩地從海上飛來,將猖狂的蝗蟲一掃而光。當地百姓獲救了,海鷗們心滿意足地回大海去了。為了感激海鷗的“救命之恩”,聖地亞哥的百姓特地在市中心建立了一座“海鷗紀念碑”。

狼的悲哀處境

狼的食量很大,一次能吞吃十幾千克肉,吃的食物很雜,主要捕獵較小的或病弱的動物,如野兔、水獺等,還有家禽家畜,有時也襲擊大動物。

野兔也是機智靈敏的動物,奔跑的速度,狼是望塵莫及的。狼既然速度不夠,它就用接力賽跑的方法。第一隻狼看到野兔,就尾隨著猛追,另一隻趁機走近路,包抄到前麵,野兔還沒停蹄休息,又同另一隻狼遇上了,一個再逃,一個緊追不舍。它們輪流合作,使野兔精疲力竭,最後被逮住啦。

冬天,小動物就躲藏起來了。駝鹿和馴鹿也成了狼群捕獵的對象。它們十幾頭一群,排成縱隊覓食。一發現單身駝鹿,它們就立即散開,由大狼率領,發動進攻。

有趣的是,狼有時也同其他動物合作捕獵食物哩。阿拉斯加的幼狼在學習捕獵時,聽從北極狗的指揮,偷偷潛近孤單、病弱的馴鹿邊,然後群起攻擊,咬破喉管,扯斷腳筋,一起分享美餐。

狼是自然的清道夫,有助於保護生態平衡。美國的狼越來越少了,政府和有關團體對它采取了保護措施。在前蘇聯,1968年,狼從20萬隻消滅到18000隻,後來就不再打狼了,誰知事隔10年,就增加到了10萬隻以上,狼禍再起。它們潛進欄圈,咬死了幾千頭牛羊;並且闖進住宅,把枕頭和地毯撕得粉碎,還發生幾十起傷人事件。政府不得不懸賞打狼,甚至組成打狼隊,用直升飛機等來對狼發動空襲。

而現在,世界各地的狼又越來越少了,幾乎到了要求人類“保護”的境地。

草原上的“清道夫”——袋獾

在澳大利亞的塔斯馬尼亞島,牧場的工作人員把袋獾看作惡鬼。這是因為,袋獾吃羊的緣故。對袋獾加以實際考察,的確會發現,袋獾不僅吃羊,而已,甚至連骨頭都貪婪地吃掉。

經過仔細調查才搞清,袋獾吃的大型動物的肚子裏都有蛆。這些大型動物,不是袋獾獵獲的,袋獾吃的是死屍。讓飼養的袋獾捕老鼠,就會發現,它們一般都很笨,有的稍微靈巧一點,但要捕食一隻老鼠,也是相當困難的,行動顯得蠢笨。有一隻袋獾,趕上了一隻老鼠,但還沒等合上嘴,就跑到老鼠前麵去了。另一個例子是,在獸欄裏放了一隻兔子,讓袋獾吃,但袋獾卻捕捉不住。袋獾捉昆蟲和爬蟲類是靈巧的,但它畢竟不是經常以羊和小袋鼠等為食物的精明獵人。

總之,袋獾的行走速度慢,後半身軟弱。它的這種體形,不適於捕食動物,隻適於吃死屍。對於大自然來說,它起到了“清道夫”的作用。

警戒森嚴的鳥島

我國青海湖上有一個鳥島。鳥島的總麵積不大,全長500米,寬150米。不大的鳥島每年春天都擠滿了小鳥,它們當中有百靈、斑頭雁、魚鷗、棕鷗、鸕鶿等等。據不完全統計,每年進島的鳥兒總數在10萬隻以上。這個時候,如果它們集體高飛,真是遮天蔽日,景象十分壯觀。

初夏時節,你如果有幸去鳥島,你一定會驚得目瞪口呆。隻見滿島都是鳥蛋,各種各樣顏色,有海藍色的、灰褐色、桔紅色的、白色;各種各樣的形狀,有橢圓的、圓的;大的足有半斤重,小的隻有棗核大。

密集的鳥蛋鋪滿鳥島的每一寸土地,根本別想在其中插足。

每隻鳥都十分珍愛鳥蛋,它們像我們人類平時保護眼睛一樣嚴密保護著它們的“後代”。夜裏,無論天氣多麼惡劣,它們一定有專門的“警衛”負責看管鳥蛋,以防“不法分子”前來偷盜。

據說有一次,岸上的一隻狐狸動了“邪念”,它太想吃島上的鳥蛋了。於是乘著夜黑鳥靜之時,偷偷跳上流動的冰塊,然後用尾巴當槳,劃到島邊。然而,它的行動很快就被警惕的鳥“警衛”發現了,它立即長鳴報警,引來無數隻鳥。

這些被激怒的鳥兒群起而攻之,不僅圍在狐狸身邊邊叫邊撲扇著翅膀,而且還有一群鳥兒在狐狸的上空,對準狐狸又撒尿、又拉屎,更有鳥兒幹脆衝到狐狸身上,用嘴啄,用爪抓。這隻可憐的狐狸隻是一時貪吃,卻不知因此就喪了命。

7、人與生態

人工生態係統與自然生態係統的區別是十分明顯的。首先是生物成分中的變化。生態係統中的各個生物是以食物鏈為紐帶而相互聯係的,它們彼此間又可按能量利用的效率排序,構成“生態金字塔”。處於生態金宇塔的頂極位置的,是一些捕食能力特強的動物,如獅子、老虎等。

如今,這個角色由人類取而代之了,人類已成了食物鏈的終端環節,登上了生態金字塔的頂峰。這樣,人類的生存需要強烈影響著生態係統中的一切生產者和消費者,以及通過食物鏈運行的能流和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