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故事純屬虛構)
樂極生悲。此話在國民黨身上應驗了。
八年抗戰是勝利了,麵對全國各收複區不下4萬億元的日偽產業,國民黨政府派出大批軍政官員前往接收,一時間各種接收機關林立,僅平、津、滬、杭四地就有此類機關175個。這些接收大員們趁機大肆營私舞弊,貪汙盜竊,紛紛“五子登科”(占房子、搶車子、奪金子、撈票子、玩**),接收淪為“劫搜”,致使民怨沸騰,正所謂:國民黨變成刮民黨,中央軍成了遭殃軍。全國各地輿論嘩然,公開指責國民黨政府的貪汙腐敗。
就在此時,彭潔寰接到了戴笠要飛赴上海親自指導接收工作的消息。他立馬派人去布置戴笠抵滬後的住所,將名人字畫、金銀財寶等全部放到其住所,以便讓戴笠欣賞笑納,一切準備停當,隻等主人來臨。
戴笠於1946年3月17日乘專機飛往上海時,途中烏雲密布、雷電交加,不得已轉飛南京,途中在南京西郊的戴山困雨溝處失事,機毀人亡。3月21日,《中央日報》、《大公報》、《申報》等多家報紙同時刊出消息:國家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局長戴笠將軍乘飛機從北平途經青島飛往上海,因飛機在京西南郊外撞到山頭墜毀而死亡。據悉,他燒焦的屍體已被確認,並於22日裝殮。
消息傳出,中外震驚。在媒體的對外報道中明確指出,因為惡劣天氣原因影響,戴笠死於飛機失事。
中國的希姆萊戴笠以這樣的方式結束了一生,正應驗了老子所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的道理。
帶著攫取名人字畫、金銀財寶的夢想,戴笠撞山去謁見名人了。戴笠一走,原本為他準備的住所,特別是裏麵的貴重物品該怎麼處理?王智、顏根發無從知曉。
這天,孫懿波通知王、顏兩人派兵將那些珍寶裝箱通過輪船運往浙江彭潔寰的老家去,美其名曰是為了保衛財寶的安全,不讓壞人有非分之想。
“二哥,如今兵荒馬亂的,你讓四弟去一趟大哥的老家,將這些珍寶放在那裏就相對安全些。”
“難道不用上交國庫?”顏根發還是頭一回聽說收繳的物品可以運回自己的老家,不禁好奇地發問道。
“小四,這些東西放在上海城裏安全嗎?大哥是為了保證黨國的利益,才這麼做的。”孫懿波責怪顏根發不懂得人情世故。
王智趕緊打圓場,拉了顏根發一把說道:“四弟,你趕緊遵照執行吧!”
這些金銀財寶從此也從姓戴變姓彭了。
竭澤而漁的結果,勢必帶來民怨沸騰的後果,這突出表現在經濟和軍事這兩大方麵。
國民黨政權在經濟上捉襟見肘。法幣是1935年南京國民政府推行使用的國家法定貨幣。抗戰期間,國民政府采取通貨膨脹政策,造成法幣急劇貶值。內戰爆發後,國民政府又依靠濫發法幣充當軍費,大大加劇了國內惡性通貨膨脹勢頭。1948年,法幣發行額高達660萬億元以上,等於抗日戰爭前的47萬倍,物價上漲3492萬倍,1948年1月至8月上海物價竟然上漲56倍,貨幣體係走到了徹底崩潰的邊緣。
同樣,國民黨軍隊在戰場上也是焦頭爛額。如果說1947年是國共戰場轉折的一年,1948年則是國共戰場決戰的一年。在這一年裏,中國的形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當年下半年連續進行的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中,國民黨的重兵集團被解放軍一個個殲滅,國民黨方麵完全喪失了進攻的能力,轉而求和。共產黨則更加堅定了決心,要打過長江,奪取全國的勝利。
地處長江以南的上海,雖說暫時還沒有受到共產黨的直接威脅,但也猶如**中的一條船,在軍事和經濟的重壓下處於風雨飄搖之中。
物價飛漲民不聊生餓殍遍野,吸毒、搶劫、殺人、放火、賣兒鬻女不絕如縷,任彭潔寰就是使出渾身解數也是一籌莫展。
在如此嚴峻的形勢麵前,彭潔寰徹底崩潰了,他不得不親自登門去請教杜月笙。
抗戰勝利後,杜月笙先是經曆了市長夢破滅,又遭遇了1946年12月,上海參議會選舉議長,他經過多方活動,雖然以最高票當選議長,但終因國民黨、蔣介石不那麼支持他,所以,他當選後馬上辭職。“辭職呈文”是這樣說的:“上海係通都大邑,議長責任重大,本人為多病之人,不能擔此重任,辜負諸公厚意,多請原諒,再予改選。”此番彭潔寰前來與杜月笙共商國是,自然被杜月笙以一句“老朽不中用了”的話來搪塞。
見一計不成,彭潔寰又心生一計,花重金請來了京劇劇社,專程到杜公館去唱堂會戲,演的曲目是《遊龍戲鳳》。這出戲講的是大明皇帝朱厚照多次微服巡行民間,遊龍戲鳳。據傳他在山西大同城郊李家村搶得美女李鳳回京,剛至居庸關,又遇上一個絕色美女,就把李鳳一人扔下走了。過了一年,李鳳在居庸關生下一男孩後,鬱悶而死。當地百姓為李在居庸關南山坡上立墳,因墳上長滿白草,故稱“白鳳塚”,至今此塚仍是“關溝七十二景”之一。
朱厚照死後無嗣,臣下想起當年李鳳的故事,遂到居庸關找到那個男孩回京即位,這就是嘉靖皇帝。朱厚照年號正德,這個故事就是在十三陵地區流傳了數百年的“正德無兒訪嘉靖”的傳說。稱陵後的山峰為“戀花山”,是對朱厚照生在花叢,死在花下的嘲諷,而明廷為了皇家的臉麵,就把“戀花山”改稱“蓮花山”了。
京劇《遊龍戲鳳》表現這段故事,劇中稱李鳳為李鳳姐。本劇劇情是:明正德皇帝改裝出遊,來梅龍鎮,在李龍客店投宿。李龍在外守夜,吩咐鳳姐照看客店,正德故意呼酒喚菜調戲她,風姐開始不即不離地對付,當確知是皇帝後,才連忙跪下求封。正德封她做嬉耍宮妃。此劇是生、旦合作傳統戲,又名《梅龍鎮》。以餘叔岩、梅蘭芳、馬連良演出最為精彩,而杜月笙酷愛京劇,如今陪伴在他身邊最親近的人,就是餘叔岩的得意弟子孟小冬。
彭潔寰此舉可謂是煞費苦心,果然,杜月笙答應在杜公館看堂戲,以博孟小冬的歡心。
那年,孟小冬來到上海,對她來說,是她人生的一次重大轉折——她成了杜月笙的又一個女人。促成他倆關係的,正是杜月笙的四姨太姚玉蘭。
姚玉蘭嫁給杜月笙後,因為隻是四房,所以未能住進杜公館,而隻能另擇新屋。杜月笙的前幾房太太都是蘇州人,很齊心,共同抵製姚玉蘭。長期以來,姚玉蘭孤立無援,心情一直很鬱悶。她知道杜月笙對孟小冬有好感,而且很想占為己有。如果出於女人本能的嫉妒心,她似乎應該很排斥孟小冬。事實卻完全相反,也許是因為她一方麵很清楚杜月笙的為人,自己絕不可能是杜的最後一個女人,既然如此,還不如為杜物色一個跟她有親密關係的人。這樣一來,杜肯定會對她感激萬分而不至於有了新歡而厭棄舊愛,她也因此能長保自己的地位;另一方麵,她也需要有人跟她結成妾的同盟,共同對抗杜的那幾個蘇州女人。孟小冬顯然是最合適的人選。她也是北方人,她們又是結拜姐妹,杜月笙早已對她垂涎三尺,而她剛剛經曆與梅蘭芳的感情挫折,正處於感情脆弱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