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王昭君臨終前想香溪(3 / 3)

可是,為了邊境的安寧,“成帝赦令從胡俗”,遂複為後單於閼氏”。

昭君作出了犧牲,她委屈自己,在漠北的蒙古包裏為新單於生下了兩個女兒。長女名叫雲,嫁給右骨都侯須卜當,故稱須卜居次(公主之意);小女嫁給當於氏,故稱當於居次。

歲月逐漸稀釋了昭君濃濃的鄉情,這是因為她在匈奴建立了新家。她以農家姑娘的質樸同匈奴貴族及平民百姓都相處得十分融洽。憑著她的聰明,很快學會了蒙古語。她把漢王朝所贈的珍貴禮物,分別轉增給匈奴的各級將領,受到了匈奴百姓的熱烈愛戴。到了後來,匈奴人對寧胡閼氏的尊重和讚頌,就不是因為尊於的命令了。他們不僅仰慕閼氏天仙般的美麗,而且敬重她仁愛而賢德的品格。

在塞外一呆就是五十年。這期間,中原的政局發生變動,外戚王莽篡漢建立了新朝,但是匈漢兩族的友好卻在持續。王莽執政,曾邀請須卜居訪問長安,昭君交給女兒漢朝的禮儀,叮囑她朝見太後時不要失禮。北國的單於也發生了更迭,左梨王做了烏累單於。烏累單於聽了讒言,對與漢親善發生了動搖,許卜居次與丈夫一起,力陳利害,主張與漢友好;並且要求王莽派使者出使匈奴,祝賀烏黑單於新立,並奉送黃金衣被等禮物。這是公元14年的事,四年以後,匈奴又派須卜居次帶著兒子許卜奢出使長安,這次赲來了又一個漢女出塞。這就是王莽將庶出的女兒——陸逯公主嫁給須卜奢為妻。

此時的王昭君已經六十多歲了。匈奴沒有日曆。她在病榻上計算,應該是六十七歲。她很想從榻上掙紮起來,為外孫操辦一場盛大的婚禮,但實在力不從心,她已病如膏肓。

行將就木,她哀歎身體垮得太快。“原想了了這件心事再歸天也不晚,不想卻難以見到新人雙雙了。”

此時此刻,她那原來似乎已經忘掉的鄉情竟像回光返照,那麼強烈地攫取了她的心。也許因為傳統的“落葉歸根”的觀念在作祟吧,她竟因此而十分悲哀,她告誡外孫,一定要帶著陸逯公主先去一趟香溪,替她看看家鄉,然後再返回漠北。

“也不知他們去了沒有?”病榻上的昭君自言自語,她多麼想親自回去看看那條充滿了童年溫馨記憶的香溪呀!現在在南國正是桃花盛開的季節。哦!桃花掩映下的香溪,碧水泛著嫣紅,流淌著姑娘的歡歌笑語。她曾在那裏浣洗過瀑布一般的黑發,水中映出靘麗的倒影,也曾揮舞過玉臂,激起一片搗衣聲。村姑們在那裏留下過嬉戲的喧鬧聲。標誌著她們無憂無慮的童年,她就是村姑中的一個,那該是多麼愜意的歲月……

“如今,桃花該是依舊吧?”病榻上的昭君無法忘記那充滿遐想的童年,“那香溪的水還應當是清冽的,隻是人卻麵目全非了。新的村姑是誰家的孫女呢?也像我當年那樣對未來充滿了憧憬?但願你們不要遠嫁,不要像我遠離故土,臨死都不能重遊故地……

她感到十分哀傷,故鄉,畢竟在她靈魂深處刻著綦深的烙印啊!

她就懷著對故鄉的思念死在漠北了。至今在呼和浩特南郊還有她的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