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聲 有情皆苦 無情不樂(1 / 3)

昆侖山,玉虛宮,無極殿。

“洞真隱奧,緣起自然。赤混靈根,空無化成。太虛朗徹,肇生諸天。流演三氣,大機彌綸。中有虛皇,是為我身。”

太始一氣混元混洞太上無極大道掌闡教道法虛皇傳燈浮黎元始天尊玄坐太空九色玄龍寶局之上,顧眄仙眾,旋觀勝妙,萬天敬禮,龍騰虎擲,化現五輪紫金光明圓象,天尊於是徐啟雷音,演說靈文妙法。

是時無極殿內,碧落纏虛,天霞流曼,神風鼓激,萬音合響。浮沉清濁,抑揚宛轉,錯而成歌,其聲洞徹,交唱諸天。十方無極天真大神、上聖高尊、妙行真人、無鞅數眾、五老帝君、三十二天帝、八十一天君、玄和靈妃、太明玉女、真人仙人、玉女玉童、天人眷屬,傾心歸仰,執持寶幢,花蓋紛委,雲騶風騎,億萬鹹集,仰佇天尊,敷演陰陽化生微妙大法,無極之殿不覺其大,億萬仙真不覺其小。

元始天尊在九色玉局之上,玄坐空浮,談經論法,闡發天地玄理,七日七夜,絕口不提別事,太乙救苦天尊與廣成、赤精、玉鼎等九真人侍坐駕前,心中有許多疑問,卻不敢開口,隻得潛心聽講不提。

七日易過,天尊說法將畢,於是手挽碧落長縷之霞,盤屈寶掌,圓如碧珠,光明透徹十方世界,碧落空歌,無外之事,若近眉睫,俯窺傍矚,如淨琉璃。先示法筵,次示大眾,瞻仰未久,忽然之間,擲於空中,去地九十萬仞,大如飛星。

天尊於妙寶光聚之中,說此碧落空歌,是出世道,是長生法,是大化源,是玄妙宗:

“……欲免生死,不入流浪,先當無心。爾若無心,即無三業。眾生迷妄,指識為心,分別有無,計度生死。心本妄名,以妄取名,心則虛幻。覺了能知,本是道元,何關心事。認心著境,即住生死,若無妄心,不住生死,即永斷輪轉。依心取舍,趣死趣生,終非究竟。爾若不為心所遷易,隨念用情,心跡兩忘,即見道體,永斷輪轉,不住生死。故知無心是道,真形是無,等法則身。心若計度,則魔精來附,終歸惡道。”

天尊說法已畢,於眉間飛出日月之光,九芒十華,大如彈丸,去麵九尺,騰躍上下,光芒激射,須臾遍滿天地,十方世界混然一色,天人聖眾凝瞻不舍,日月交映,化成一珠,元色殊特,見者驚異。

億萬仙王朗聲歌章,作第一飛空之音:

“天道朗朗,鬼道蒙蒙。

人道杳杳,沉滯輪回。

仙道樂兮,太虛為家。

男女相牽纏,我界居其多。

聲色昧靈府,頑空張網羅。

濁海流巨浪,塵山鬱嵯峨。

但能錄其惡,安能遏其邪?

遇我虛皇尊,演此大洞篇。

頓然為種民,色景何足過?

憫嗟曠劫迷,空中起悲歌。

茫茫愛欲徒,不悟當奈何?”

歌音嫋嫋,億萬天人稽首而退,於是無極大殿之中,唯有九位玉虛上仙,環坐寶座左右,曰:南極仙翁、太乙救苦天尊、清虛道德真君、黃龍真人、雲中子、靈寶大法師、廣成子、赤精子、道行天尊。玉鼎真人攜童子楊戩,亦在天尊座前。

太乙天尊禁不住問道:“啟老師,玉皇上帝妄為無狀,三界紛紛,乃是禍首,老師何以仍容其胡為?”

元始天尊道:“你們隻知其一,不知其二:太初七靈,與盤古一脈同源,乃宇宙精神之寄托,攸關三界氣運,不可草率。如今三皇歸隱,帝羲獨在,一動不如一靜,我不欲三界再起亂象,故此不願輕動,況帝俊此舉,已失女媧之心,自度出家,煢煢孑立,有何可慮?”

太乙又問:“然則如今封神台破,一一事務,失其主掌,如之奈何?”

天尊淡淡道:“你們與五老上帝,可暫離洞府,代掌九垓八極,料想一時也出不了什麼亂子,數百年內,選拔下界飛升之仙,慢慢補足,也就是了。”

太乙無語,想了一想,終是不甘,又問:“玉皇欺藐聖人,離間三教,難道就真的任他如此亂為?”

天尊不答,卻將眼落在玉鼎真人身旁楊戩身上,良久,天尊微微點了點頭,眼中似有深意,卻不再言語,立起身來,還入內殿去了。

隻剩下十位真人,皆不明所以,都把眼來看楊戩,楊戩年紀雖小,頗有英俠之氣,見列位真人來看自己,並不忸怩,方將小小身軀挺了挺,顧盼煒如,夷然自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