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道修行(3 / 3)

●為何敬神

道教提倡敬仰神明是為了讓我們記住神明修行濟世的風範事跡。關鍵崇尚的是那些為國為民的事跡和濟世利人的精神,而不是具體的神明。

也可以說,道教裏麵有很多的先天神明都隻是教理教義的化身。具象化表現是為了更好地讓當時文化低下的社會底層信眾所理解和接受。

●如何加入道教

加入道教有兩種形式:一是成為正式的道士;二是成為道教居士。成為正式的道士,也有兩種情況,一是成為全真派道士;二是成為正一派道士。兩者均須履行拜師手續,但前者必須到道教宮觀出家,後者則不需出家。

要成為道教居士,隻要到道教宮觀辦理皈依手續,取得皈依證即可。

●如何進入正宗道門

道教的信徒大致上可以劃分為:信士、居士、道士、法師四大範圍。也有分為:道士、隱士、居士、學士、信士五類的,法師可歸類到道士裏。

信士是指信奉道教,但還沒經過宗教認定儀式的人。居士是指經過道教皈依儀式,拜過度師,並且對道經師三寶表示信奉皈依,受持五戒或九戒的正式道教信徒,當代以持道教皈依證作依據。

道士是指在經受皈依儀式以後,再經受傳度或者冠巾儀式,發放度牒的道教神職人員,民間許多從事符法、預測或者風水堪輿的人士,未曾經受道教皈依,不懂道教經典,也不會道教科儀,卻自稱道士者也很多。這類人隻能算是對某學業專攻的術士,和道士是不沾邊的。

法師是指需要經受皈依、傳度成為道士以後修持了一段時間,再拜高級別法師習學科儀奧秘,在法事中擔當主要領導角色的道士。

如果一般人確立信仰後,到道觀或道壇進行拜師和皈依,就可以成為正式的道教信徒,即居士,之後可以稱為三寶弟子或三清弟子。一般各地地方道協或者大型的道觀都會為信徒定期或不定期舉行皈依儀式的,可以向道觀的“知客”谘詢。

●如何報考道教學院

中國道教學院不麵向社會招生,隻招正式道士。

報考人員由所在道教宮觀或道教協會推薦,參加中國道教學院組織的考試,根據成績擇優錄取。

●道教與民間宗教

道教在一直發展的過程中,一部分的東西被漢傳佛教所吸收借用,一部分東西被民間巫道和民間宗教所借用。尤其是興盛於清末的那些出於政治目的而產生的混淆三教的白蓮教、八卦教、一貫道之類的民間宗教,更使人們對宗教界限產生極大的模糊。

現在很多人對道教的誤解,都是源於這些“外道”與道教相混淆!

●近代道教組織

1912年,在北京白雲觀成立以全真派為主的“中央道教會”,發起人為白雲觀方丈陳毓坤。

同年,上海成立以正一派為主的“中華民國道教總會”,由第六十二代天師張元旭任主持。

●中國道教協會

中國道教協會是我國道教徒的宗教組織。是我國道教徒聯合的愛國宗教團體和教務組織。會址設於北京白雲觀。成立於1957年。

中國道教協會本部機關部門有辦公室、道教教務處、對外聯絡處、研究室、中國道教學院、《中國道教》編輯部、服務部等。

中國道教協會每5年舉行一次全國代表會議。由全國代表會議選舉產生理事會。由理事會選舉產生常務理事會。理事會全體會議每二年舉行一次。常務理事會議每年舉行一次。

中國道教協會理事會設會長一人,副會長若幹人,秘書長一人,由理事會全體會議選舉產生。中國道教協會至今已召開過七次全國代表會議。

1957年成立中國道教協會,在北京召開第一屆代表會,會長嶽崇岱;1961年召開第二屆代表會,會長陳櫻寧;1980年召開第三屆代表會,會長黎遇航;1986年召開笫四屆代表會,會長黎遇航;1992年召開第五屆代表會,會長傅元天;1998年召開第六屆代表會,會長閔智亭。2005年召開第七屆代表會,會長任法融。

中國道教協會遵守憲法、法律、法規和規章,維護宗教和睦、社會和諧;協助人民政府貫徹執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維護道教界合法權益;興辦道教事業,弘揚道教教義,傳揚道教文化,遵守社會道德風尚;繼承發揚道教優良傳統,加強道教自身建設,促進道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高舉愛國愛教旗幟,團結全國道教徒,積極參加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開拓進取,與時俱進,為構建和諧社會、促進祖國統一、維護世界和平貢獻力量。

●中國道教學院

中國道教學院成立於1990年5月,設在北京白雲觀內。它是中國道協所辦道教知識專修班和進修班的基礎上成立的。1961年,中國道教協會即擬定了《培養道教知識分子計劃大綱》。1962年9月正式舉辦了第一期道教徒進修班。1982年舉辦了第一期道教知識專修班。至1990年,共舉辦道教知識專修班5期,道教知識進修班一期,共培養乾坤道士206人。

中國道教學院成立後,先後舉辦了4屆專修班,兩屆進修班。此外,還舉辦了一期半年製高功班和兩期短期道教宮觀負責人讀書班。2002年12月,為台灣道友舉辦了一期短期學習班。

2003年,中國道教學院正式設立宮觀管理專業大專班和道教研究生班。大專班學製4年,研究生班在大專班的基礎上再學3年。道教學院的學員來自全國各地道協和宮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