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她還是個毫無個性魅力的人。人們都說他是一個俗氣、喜怒無常、忌妒心強、缺乏教養的潑婦。
在上流社會裏她無法博得好感,也得不到尊重,於是,她把矛頭指向了那些社交界的明星寵兒們。眼下,在華盛頓社交界裏最耀眼的明星非美人愛德拉·卡茨·道格拉斯莫屬,這個女人的丈夫就是林肯夫人的昔日戀人斯蒂文·道格拉斯。魅力超群的道格拉斯夫人和切斯的千金極大地刺激了林肯夫人嫉妒心,她決心用金錢贏得上流社會的認可。為此,她為自己購置了大量華麗的服裝和昂貴的首飾。
“要想在外表上比她們更出眾,”她對伊麗莎白·凱克利說道,“我就必須擁有很多金錢,光靠林肯先生給我的那點錢怎麼夠用呢!他過於本分,除了工資以外,多一分錢都掙不來,而我現在已經是債台高築了。”
她欠下了高達7萬美金的巨債!這絕對不是個小數目,要知道林肯作為總統的年薪是25萬美元,也就是說林肯要把全部收入都攢下來,一分錢也不花得積攢兩年零九個月才剛剛夠支付她的奢侈品。更何況她的虛榮心還在膨脹。
在本書中,我多次引用過伊麗莎白·凱克利所說過的話。她是一位黑人智慧女性。她用錢為自己贖回了自由,後來在華盛頓開了一家服裝店,幾個月後,許多社會名流就開始經常光顧她的服裝店了。
從1861年至1865年期間,她幾乎天天在白宮裏為林肯夫人做衣服;如同伺候她起居的貼身女仆一樣。最後,她不單單是林肯夫人的陪伴,更是她的親密朋友。那天夜裏,當林肯躺在那裏奄奄一息的時候,林肯夫人唯一要召喚過來的人就是伊麗莎白·凱克利。
令人欣喜的是,凱克利太太把她的經曆寫成了一本書。但是,50年來這本書並沒有正式出版過,除非你肯花上10或20個美元從古舊書商人手裏買一本殘破的複製本。這本書的名字叫做《昔日的奴隸,今日的女店主、林肯夫人的朋友伊麗莎白·凱克利對你揭秘:三十年奴隸生涯和四年白宮生活》,這名字也真夠繁瑣的。
據伊麗莎白·凱克利的書中記載,1864年夏天,當林肯為連任而奔忙的時候,“林肯夫人既著急又害怕,好似熱鍋上的螞蟻”。
這是為何呢?因為有一個紐約的債權人威脅說要把她告上法院。要是她負債累累的事情讓林肯的政敵們知道了,那些人一定會借機發起猛烈攻擊的。因此,林肯夫人十分苦惱。
“如果他能連任的話,那我就能設法搪塞過去。一旦他落選了,那些賬單就會蜂擁而至,他也會馬上知曉一切的。”她歇斯底裏地哭叫著。
“我要跪地為你祈禱,讓你得到更多的選票。”她哭著對林肯說道。
“瑪麗,”他反駁道,“你讓我很是擔心,憂慮過度會生病的。如果我能再次當選,這固然很好;假如不能,你也要能挺住才行啊。”
“林肯先生是否已經懷疑您在外麵欠下債了呢?”凱克利太太問道。
而林肯夫人的回答就寫在上麵提到的那本書中:
上帝保佑,他什麼也不知道。我不能讓他生疑的。要是讓他知道了他的妻子早已債台高築,他會因承受不住而害病的。
“在林肯遭到暗殺這一事件當中,唯一一件令人感到些許安慰的是,他死了就不會知道夫人所欠下的債務了。”凱克利太太說到。
在他下葬的前一周,林肯夫人就把那些印有他名字首寫字母的襯衫送到了賓夕法尼亞大街的一家商鋪,這樣便可以換回一些錢來。
西沃德聽說此事後,心情沉痛地跑到那家商店,又把許多林肯的衣物花重金買了回來。
當林肯夫人離開白宮的時候,她帶走了好幾個大箱子和五十多個包裹。這能不引起人們的非議嗎?
接著,公眾輿論的矛頭就頻頻指向了她,說她虛報宴請招待拿破侖王室的花費,從中騙取國庫的錢財。而那些與她敵對的人更是頻頻發難:當初她入主白宮的時候隻有屈指可數的幾個箱子,而為什麼走的時候竟是滿車的家當?她是巧取豪奪,還是把公家的東西據為己有了呢?
至1867年10月6日,她離開白宮已有兩年半的時間,可是,《克萊威爾論壇報》還對林肯夫人的事情念念不忘:“讓全國人民都知道一個事實:白宮裏麵價值10萬美金的東西不翼而飛。那就讓我們睜開眼睛看看究竟是什麼人在這場劫掠中收益頗豐?”
“王後在位”時期,白宮裏的確丟失極為嚴重。雖然這也不全是她的過錯,但她終究難辭其咎。她所犯的第一個錯誤就是不讓西沃德及另外幾位官員插手,聲稱她自己就可以把這裏管理好,並力行節約。
但是,效果如何呢?除了門把手和飯堡不拿以外,仆人們沒有什麼是不偷的。1861年3月9號的《華盛頓星報》曾報道許多首次參加白宮招待會的賓客都把外套和晚禮服丟了。而且就在前不久,白宮裏許多的家具器皿也不翼而飛了。
她離開白宮時,帶走了五十多個包裝盒和一堆大箱子,那裏麵都裝了些什麼呢?大多數不過都是些垃圾:沒用的禮品、雕像、蠟花、鹿頭、收藏價值不大的油畫和書籍,甚至連她在斯普林菲爾德時就已經穿戴破了的、過時的衣服和帽子也裝在裏麵帶走了。
“是的”,凱克利太太說,“她有攢破爛的嗜好。”
當她正在為這些東西打包的時候,剛從哈佛大學畢業回來的羅伯特走了進來。他建議母親最好別把這些廢品帶走。林肯夫人當即否定了兒子的說法,於是,羅伯特說道:“但願這些廢品在運輸途中碰上一場火,把你搜羅來的這些東西化為灰燼才好。”
林肯夫人準備乘車離開白宮的那天早晨,“幾乎沒有一位朋友過來為她送行,”凱克利太太回憶說,“當時的情景冷清得讓人感到淒涼。”
就連新任總統安德魯·約翰遜也沒來和她說聲再見。事實上,當林肯遇刺之後,他連表示同情慰問的短信都沒寫給她。因為他知道她敵視自己,他終於有了報複的機會。
這在曆史上簡直是個荒唐的先例。林肯夫人也更加確信安德魯·約翰遜就是陰謀暗殺林肯的幕後操縱者。
林肯的遺孀帶著泰德和羅伯特兩個兒子回到芝加哥後,他們在泰蒙特大廈住了7天。後來,由於嫌房租太貴搬到了海德公園附近的一間陳設簡單的小房子裏,這裏是避暑的好地方。
生活落差如此之大,她不禁黯然落淚,她不能繼續享受優等的生活了。她不去探訪和聯絡從前的親朋好友,隻一門心思在家陪伴泰德念書識字。
泰德是林肯生前的寵愛。他的大名叫托馬斯,可是,林肯卻給他起了個愛稱“泰德”或者“小蝌蚪”。因為他剛出生的時候,腦袋大得出奇。
平時,泰德總是和爸爸睡在一起。小泰德有時候在白宮的辦公室裏躺著躺著就睡著了,而林肯即使再忙,每每這時候總會過來把他抱到床上去。
泰德說話時總帶點兒口吃的毛病,而林肯卻很喜歡逗他說話,他認為聰明的男孩應該保持天真爛漫的特點。他以孩子的口吃為借口不讓他過早地接受教育。所以說,泰德雖然已經11歲了,可是還不曾進過學校的大門。
凱克利太太回憶說,上第一堂拚寫課時,泰德花了10分鍾時間爭辯“a-p-e”就是金錢這個字的拚寫。原來,他見到過一塊木刻上就有這個標誌,而他相信那塊木刻就是錢幣,並且堅信自己的判斷力。後來,有三個人輪番上陣才說服了他那是錯誤的。
林肯夫人曾多次要求國會付給她十萬美元,她的理由是如果林肯沒有死而工作到了連任期滿,他就應該拿這麼多的薪水。國會拒絕了她的請求,她就咒罵那些阻礙了她的計劃的人是“惡魔、敗類”,說他們都是些卑鄙無恥的家夥。
“懲治邪惡和謊言的神靈將會把那些頭發花白的罪人送進地獄。”怒火中燒的她這樣罵到。
最後,國會給了她25萬美元,這筆錢與林肯工作一年的薪水差不多,而實際上他在同年4月就遭暗殺了。林肯夫人用這筆款子在芝加哥購置了一處房產。
光陰荏苒,轉眼已過去了兩年,然而在這段時間裏,由於她的開支巨大再加上債權人的不依不饒,她很快就又變成了寄宿者。最終,她不得不將房子賣掉而去外麵租房子住了。
她原來的私房錢已所剩無幾了。到了1867年的9月,用她自己的話說:“日常生活已經到了捉襟見肘、舉步維艱的地步了。”
無奈之下,她把以前用過的衣服和首飾取了出來,然後將一條厚實的紗巾裹在臉上,化名“克拉夫人”隨即起程前往紐約。在那裏,她和凱克利太太碰了頭,然後把那一大包衣物放進馬車,驅車去找住在第七大街的舊服裝收購商。但是,對方把價錢壓得很低。
接下來她又來到位於百老彙大街609號的“布雷迪和凱葉斯”珠寶商號。聽了她的驚人講述之後,商家堅定地說道:“現在隻管把你的事情交給我們來辦。我們完全有把握在一周之內為你籌集到10萬美元。”
她沒有理由不去按照他們的要求去做,於是,她寫了幾封信,稱自己已經是一貧如洗了。
凱葉斯拿著這幾封信去見了共和黨的幾位領袖,威脅說如果不拿出現金,他就把信公開發表。但是,對方隻是說了幾句對林肯夫人的褒貶之詞就打發他走了。
遲遲沒有結果,林肯夫人就不斷地催促布雷迪和凱葉斯對外寄出十幾萬封信函,向全社會慷慨之士伸出求救之手。但是,要想得到某位有影響力的人物的簽名簡直比登天還難。
共和黨對她毫不理會,於是,她轉而向林肯的政敵求援。紐約的《世界報》是一份曾經被政府責令停業整頓的民主黨報。這家報紙的編輯還由於猛烈抨擊過林肯而被逮捕過。在報紙的專欄上,林肯夫人一麵訴說著自己的辛酸苦楚,一麵承認願意出賣舊服裝,即便是日常用的小東西她也願意拿出來賣掉。
大選的序幕即將拉開。於是,民主黨的《世界報》刊登了她的一封信,並借機猛烈抨擊共和黨的瑟爾羅·維德、威廉姆·西沃德還有《紐約時報》的亨利·雷蒙德。
《世界報》還不知廉恥地號召民主黨的讀者解囊相助這位共和黨第一任總統的遺孀。但響應者卻是寥寥無幾。
接下來,她又把手伸向了黑人兄弟。於是,她敦促凱克利太太集中全部精力來做這件事,並許諾她如果從黑人那裏募集到了25萬美元,那麼,凱克利太太每年就可以得到300美元的“辛苦費”,而且一旦林肯夫人去世了,所有的捐款都歸她所有。
後來,“布雷迪和凱葉斯”為她的舊服飾舉辦了一場展賣會。人們聞訊紛紛前來對這些服裝品頭論足。有的說這些衣服質地不夠優良,款式也不夠新穎,可價格卻高得驚人;還有的說這些裙裝的底邊和腋下已經磨損了,上麵還汙漬斑斑的。
布雷迪和凱葉斯還精心製作了捐贈箱,指望這些前來參觀的人即便不買東西,或許可以為林肯夫人慷慨解囊呢。
極其失望的兩位商人把這些服裝、首飾帶到了羅得島上的共濟會,打算在這裏舉辦一個服飾展覽會,收取入場券的費用。但是,這個地區的當權者根本不加理會。
最終,布雷迪和凱葉斯共替她賣出了價值824美元的物品。但是,他們把這筆錢全算進了服務費和運作開支。
林肯夫人的籌款活動以失敗而告終,同時還受到了公眾輿論的強烈譴責。整個過程中,她不顧廉恥地把自己暴露給了公眾,而公眾回贈給她的也隻是無情冷漠罷了。
正如《奧爾巴尼晚報》在報道中說,“她不僅辱沒了她自己,還辱沒了她的國家和她死去的丈夫。”
許多年來,在斯普林菲爾德她都是人們談虎色變的人物。“她那怪癖的舉止言行是大家茶餘飯後的談資,而好脾氣的林肯恰恰是蘇格拉底第二。”這是《哈特福德晚報》的評論。而在斯普林菲爾德的報紙雜誌上卻把她稱作精神錯亂者,說對待這樣一個舉止怪異的女人還是寬容一些吧。
馬薩諸塞州的《共和黨報》發表社論說:“林肯夫人是個可怕的女人。盡快把這個討厭的女人驅逐出國門,不要因為她而讓全世界都來恥笑我們的國家。”
麵對來自公眾輿論嚴厲地抨擊和辱罵,林肯夫人把內心深處的感受寫在了給凱克利太太的信中:
羅伯特昨天晚上跑著回到了家,臉色蒼白,他說他想立即死去。這都是因為那幾封信被《世界報》登了出來……我是邊哭邊給你寫這封信的。我在向上天祈禱,明早就讓我死掉算了,隻是小泰德還小,讓我放心不下。
在她四十九歲的時候,林肯夫人在寫給凱克利太太的信中說道:“在這個世界上除了你以外,我覺得再沒有什麼朋友了。”這倒是真的,她不僅與她的姐姐和親屬們相當疏遠,最後就連和羅伯特的關係也弄得挺僵。
在美國的曆史上沒有哪位總統能比亞伯拉罕·林肯更受人愛戴了。同時,也沒有哪個女人能比他的夫人更遭人唾棄。
林肯夫人煞費苦心地變賣她的舊衣物已經四周有餘了,此時林肯的遺產轉讓落實了。其總額價值110295萬美元,平均分給林肯夫人和她的兩個兒子,每人將得到36765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