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情緒決定法
一、孕期情緒的影響和保健方法
1孕婦情緒對胎動的直接影響
孕婦的情緒直接傳遞給胎兒,孕婦的情緒怎樣,也就會造就具有什麼樣情緒的胎兒。
人的個體差異在胎兒期就有所表現。有的老實文靜;有的活潑好動,又淘氣又頑皮。這既與先天神經類型有關,也和胎內外環境有關。正常情況下胎動多是好事,不但告訴您胎兒發育正常,而且也預示著出生後孩子的抓、握、爬、坐等各種動作將發展較快。但必須注意,孕婦的情緒過分緊張,極度疲勞,腹部的過重壓力以及外界的強烈噪聲等,都可使胎兒躁動不安,產生劇烈騷動,這種反應是不好的征兆,它不但易引起流產、早產,而且易出現胎兒畸形或給出生後嬰兒的行為帶來不良影響。
在妊娠7~10周內孕婦情緒過度不安,可能導致胎兒口唇畸變,出現齶裂或唇裂,因為胎兒齶部的發育恰好在這個時期。在妊娠後期,孕婦精神狀態的突然變化,如驚嚇、恐懼、憂傷、嚴重的刺激或其他原因引起的精神過度緊張,能使大腦皮層與內髒之間的平衡關係失調,引起循環紊亂,胎盤早期剝離,甚至造成胎兒死亡。
另外,當孕婦情緒不安時,胎動次數會較平時多3倍,最多達正常的10倍。如胎兒長期不安,體力消耗過多,出生時往往比一般嬰兒體重輕1~2磅。如有的孕婦與人爭吵後3周內情緒不好,在此期間,胎動次數較前增加1倍。孕婦在孕期的情緒長期受到壓抑,嬰兒出生後往往出現身體功能失調,特別是消化係統容易出現紊亂。
孕婦的情緒刺激能引起植物神經係統的異常活動,從而釋放出乙酰膽堿等化學物質,同時引起內分泌的變化,分泌出不同種類、不同數量的激素。所有這些物質都通過血液經胎盤和臍帶進入胎兒體內而影響其身心健康。另外,神經過度緊張使大腦皮層興奮性增強,致使大腦皮層失去與內髒間的平衡,這些也會影響到胎兒。
2孕婦一定要舒暢情誌
醫學專家認為,髒腑的功能受精神情誌影響很大,如喜怒無常,憂思過度,或遇突然精神刺激,都會導致功能失調;或使氣血生化不足,或使氣血運行不暢。這不僅會影響到孕婦的健康,而且有礙於胎兒的正常發育。
對於精神調養的具體辦法《烈女傳·胎教論》有在妊娠時“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淫聲”的記載,要求孕婦清心養性,品性端正。《育嬰家密,胎養以保其真》有“自妊娠之後,則需行坐端嚴,性情和悅,常處靜室,多聽美言,令人朗讀詩書,陳說禮樂”。孕婦修身養性,心胸豁達,知書達禮,陶冶性情,謹守禮儀,保持心情舒暢,才能五髒安和,氣血順調,促使胎兒正常發育。
現代醫學研究證明,胎兒的耳、目和感覺在母體內漸趨完善。特別是妊娠中期,胎兒中耳發育完成,對血液的湍流聲、母親的心音和腸道蠕動聲,以致於外界的音樂聲、嘈雜聲等各種聲響,都已經清楚地聽到,並作出反應。另外,胎兒的活動,與母體的情緒變化息息相關。母親入睡後胎兒就不動了;母親情緒激動時,胎兒活動也增多;如果母親情緒長期不寧,胎兒活動可比平時增加10倍。由此可見,孕婦若能心情鎮靜、陶治性情,多聽些清新優美的音樂,看些柔美的散文,即會使寶寶出生後性格活潑、禮貌有佳、聰明伶俐,成為高情商的孩子。
3注意早孕疼痛對情緒影響
早孕疼痛現象一直是困繞孕婦的一個難題,由於疼痛,孕婦沒有心情去做任何事情,緊索眉頭,心情鬱悶。但是,盡管疼痛是人們的普遍經驗,它的曆史與人類同樣長久,但是對於疼痛的許多問題,迄今還不清楚,對痛覺的外周神經結構,傳導通路和痛覺形成過程,還缺乏明確的認識。人們對痛覺的認識遠不如對其他感覺如視覺、聽覺的認識深刻。
關於痛的性質,科學家一直存在著爭論,有的學者認為痛是一種感知覺。但有的學者認為痛是一種複雜的現象,它不僅是感知覺,而且是一種不愉快的情緒狀態。
社會文化風俗對疼痛有著重大的影響。人類學家觀察世界上各種社會,發現有“父親做假娘”的風俗,婦女在行將分娩前仍在田裏勞動,婦女在分娩時,安恙無事,丈夫卻臥床呻吟,似十分痛苦。
在印度某些地區實行的“鋼鉤懸掛儀式”,是社會文化風俗對疼痛影響的很明顯、很有風趣的例子。這種儀式要追溯到古代風俗,從社會集體中選拔出一人代表上帝的權力,當選者稱司儀神父,在每年規定的時間到附近許多村莊對兒童及莊稼進行祈禱。
在這種儀式中,引人注目的是用兩隻鋼鉤,把鋼鉤的一端用堅固的繩索懸掛在一輛特製的雙輪馬車的頂架上,鋼鉤的另一端鉤進司儀神父兩側背部的皮膚和肌肉裏。馬車在附近各村莊巡行,他憑鉤背部的兩隻鋼鉤懸空地吊著擺動,向兒童和莊稼祈禱。在整個儀式過程中,他不僅沒有任何痛苦的表現,還表露著“洋洋得意的姿態”,儀式結束後,把鋼鉤取出來,隻用些木灰塗抹,不作任何醫療處理,他的創傷便能夠迅速痊愈,兩周後,背部的傷痕幾乎看不出來。
虔誠的宗教徒,能夠很鎮靜地忍受著強烈的痛刺激。有的精神病患者咬掉自己的舌頭而沒有疼痛的表現。盡管疼痛之謎至今尚未解開,但上述的現象說明心理因素對疼痛感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因此,隻要孕婦保持樂觀的心情,便可減輕早孕疼痛。
4孕婦心態對胎兒的影響
妊娠期間,孕婦的喜、怒、哀、樂等心態波動,對胎兒的發育有很大的影響。
心態是一種複雜的心理現象,孕婦的心態平穩,可有利於胎兒的健康發育,若孕婦過度不安,可導致胎兒口唇畸形,出現齶裂、唇裂;孕婦的精神狀態改變如驚恐、焦慮、抑鬱等可引起胎盤早期剝離,造成胎兒死亡;孕婦的消極情緒對胎兒也會造成不良影響,如長久的心煩意亂會使呼吸加快、加深,心跳加速加強、血壓升高,使中樞神經控製下的內分泌係統也發生變化,這所有的變化會通過胎盤傳遞到胎兒,使胎兒產生相應的反應,感到不適,過度則會消耗胎兒的體力,影響其心身發育,出現難產,或胎兒出生後哭鬧無常,不愛睡覺,以致於長大後心態不穩,自控力差,甚至出現其他疾病。
因此,孕婦應保持健康的、積極向上的心態,這種穩定平和、愉悅的心態定會使小寶寶的身心得以健康的發展,才能孕育出高情商的小寶寶。
5孕婦必須注意養心
社會發展到今天,人們對於生命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各種養生之道、養生方法也日漸增多,像食療、藥療、氣功、坐禪、健身運動等等,使生活異常紛呈,也的確起到了很好的防病強身的作用。然而,健身鍛煉也好,食療藥療也好,期望它們取得良好效果,必須是在心理健康、精神愉快的前提下。一個整天心浮氣躁、焦慮不安、悲悲戚戚的人,不管服用何種“靈丹妙藥”,無論用何種辦法滋補,是絕對無法實現精神煥發、體魄健壯的。
養生必須先養心,養身與養心相結合,才能達到在養生意義上的心滿意足。
什麼是養心?心就是心理精神狀態!養心即是通過各種怡情養性的手段,努力使自己保持心理健康、精神愉悅,保持昂揚向上的思想意誌。正如現心身醫學所指出的,真正的健康,必須是心理健康與身體健康的完滿結合,必須具備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
實際上,心與身緊密相關,一個人的精神狀態,能至關重要地影響他身體內部的神經體液——內分泌免疫調節係統。而這個係統則決定能否保持機體各個器官的協調關係,保持內環境的動態平衡,決定是否適應外部環境的不斷變化,對各種外來刺激及致病因子做出有效應答,孕婦了解了養生與養心的關係,就要自覺“養心、以利養生”,一旦“養心”與“養生”調理好了,則定會生孕一個可愛、活潑健康的高情商的寶寶來。
6孕婦保持良好心境的方法
情緒、情感是關於客觀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願望與觀點的主觀體驗,健康心境的突出特點是:開朗豁達,樂觀自信,情緒穩定,明智熱情,談吐幽默、風趣。如果情感豐富、強烈而又易變。自我調節控製能力又較差,在學習、生活中不可避免地要碰到一些情緒危機。
所謂情緒危機,是指孕婦的心理經曆了極度的波動,其中包括緊張、憂慮、煩惱、憤怒、悲哀等。這些不良情緒使大腦的左右半球處於不協調狀態,壓抑阻礙孕婦的感知、記憶、思維和想像等認識機能,同時使孕婦體內的免疫係統功能降低,對學習、生活和健康等帶來十分不良的影響。孕婦如何調節自己的不良情緒保持良好心境呢?
加強修養法
孕婦的情緒產生主要由懷胎的情況、自然環境、身體狀況、生活中的重大事件等引起的。除此之外,還受個人思想修養的影響。胸懷狹窄、斤斤計較的人,易疑神疑鬼,患得患失,經常處於抑鬱愁悶的情緒之中;反之,心胸豁達,誌向高遠的人,能容事容人,舍名舍利,即使在困難和不利的條件下,也能保持樂觀、愉快、朝氣蓬勃的心境。因此,孕婦要保持樂觀的情緒,就要加強修養、放眼未來,目標遠大,以理製情。
知足常樂法
期望>實際→失望;期望<實際→知足;期望=實際→不以為然。因此,孕婦要保持樂觀的情緒,對自己和他人的要求和期望要適宜、適中,不可過高地苛求。否則,脫離實際,期望越大,失望就越大,挫折感就越強。
奮鬥常樂法
滿足是一種快樂,追求也是一種快樂。人們在追求新知、追求技術的精益求精,追求事業的不斷進取中,獲得充實感、收獲感,從而享受到奮鬥的樂趣,這叫“常樂於不知足”。求知求業的奮鬥之樂,也能衝淡、抵消其他方麵的不樂。人生在世,總得有所追求,有所奔頭。哀莫大於心死,沒有目標,必死必哀。
合理認識法
任何事物都有合理的、有利的一麵,也有不合理的、不利的一麵。明智達觀的孕婦總是善於從不利中看到有利,從不合理中看到合理的因素。思想就會十分開闊、樂觀。
精神發泄法
當孕婦心中有了煩惱或怨氣、怒氣之後,可以直接或間接地渲泄出來,以達到心理平衡。渲泄的方法很多,可找親朋、好友傾訴,並接受他們的勸告;也可直接找發生矛盾的對象進行心平氣和地交談,以解開疙瘩,消除誤會;還可利用寫信和寫日記的方法,將自己的苦惱發泄給可以保密的紙張本子。孕婦的不良情緒及時發泄出來,就得到了一半的調節。
轉移注意法
當孕婦的情緒煩悶或激動時,可以強迫自己把注意力轉移到別的事上去,如看電視、聽音樂、讀書、織毛衣等有意義的活動。能把有機體的活動轉移到另外的係統上去,可排遣有害的情緒緊張,使孕婦恢複正常的狀態。
自我疏導法
就是利用自我暗示或自我采用一些特殊的方法,來控製孕婦的不良情緒。如利用數數、繞舌、深呼吸等方法,來緩解多種緊張情緒。
大笑放鬆振奮法
當孕婦感到心境很壞、情緒處於低潮時,可強迫自己真誠地笑,由微笑開始,越笑越強烈,最後變成大笑。利用這個技巧可以使孕婦振奮起來。另外,還可以使全身放鬆。放鬆的技巧是:從手到頭,再到腳趾,先使肌肉繃緊,然後再一部分一部分地慢慢放鬆,這樣就能減緩氣憤和畏懼的程度。
7孕婦要做到“六心”
孕婦的情緒對後代情商的影響到關重要,因此孕婦要做到“六心”。
信心
對生活抱有十足的信心,什麼關口都能度過,這種信心能產生強大的生命力,是堅韌不拔的精神支柱。
粗心
在日常生活中,能將就則將就,不挑剔不刁難不計較不責備,不生疑無忌諱。
善心
與人為善,助人為樂,好事做過、心裏坦然,同時,也能博取別人的相助和關照,融洽人際關係,寬鬆生活環境。
舒心
人人都有煩惱事,家家都有難念經,要能自我調節,將煩化樂,把憂轉喜,難經順念,眼裏總是葉綠花紅,心中常刮宜人春風。
童心
像孩子一樣,天真活潑、純潔無邪、無憂無慮、無怨無恨,並向上進取、不甘落於人後。
歡心
豁達樂觀,常喜無愁。一切都順心如意,縱有不快,也一笑了之。
8孕婦心理衛生與健康
孕婦的健康不僅是指軀體生理上的正常,而且還應當有正常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孕婦要達到“健康”的要求,單純講求生理衛生是不行的,還要講求心理衛生。
心理衛生應該注意以下衛生:
適應環境,改造環境
心理健康的孕婦能在社會實踐中取得正確的認識,以便作正常的有效的反應,對生活中的各種問題,不退縮、不幻想、不逃避,麵對現實,以切實積極的方法給以處理,在一定情況下采取心理防衛措施以緩衝矛盾,取得轉機。
自知、自愛
自知即是自己了解自己,孕婦能夠正確地進行自我觀察、自我認定、自我判斷和自我評價。既不妄自菲薄、自我輕視,在社會生活和學習中退縮、畏懼,又不自命不凡。要悅納自己、愛惜保護自己,重視身心健康,珍惜自己的信譽和形象。自愛包括自尊、自信、自製。
良好的人際關係
孕婦正常的心理衛生應該有朋友與之來往,樂於助人,也能接受別人的情感和幫助,在和別人相處時持善意、熱情、誠懇、寬容的態度。因此,能夠與他人建立很好的人際關係。
積極勞動
人的大腦和各器官是在勞動中發展的,人的心理活動能力充分地發展也必須通過勞動實踐。感知覺剝奪、智能及肢體器官不被利用,人的整個心理能力都會明顯降低。隻有在勞動中通過才能的運用才使個體得到充分發展,從而使人增強自信心和體驗到生活的意義。勞動不但可以加強個體與現實的聯係,而且也可以使人擺脫孕婦過分關注自己的胎兒和身體和消除不必要的憂慮。
9孕婦自我寬容的方法
所謂自我寬容,就是對自己真實、不加粉飾的自我形象的真誠接受。在現實生活中,孕婦要保持良好的情緒,做到自我寬容也是重要的。
不嫌棄自己
不會嫌棄自己的孕婦,對別人的褒貶好惡也就比較淡然,而自我嫌棄心理特別重的人,對他人也就非憎必愛了。在人際關係中如果大家都自我嫌棄,關係一定搞不好,如果對自己的性格急躁不以為然,能夠自我寬容,那麼對同樣是性格急躁的朋友也能夠寬容。
心底無私天地寬
如果遭到別人誹謗,受了委曲,胸襟也要寬闊些。或者為了完成一件事,生怕人家說閑話,說你是想出風頭、想獎勵,也不要退縮不前,隻要心底無私,幹起事來便可無畏,不患得患失,始終保持樂觀舒暢,精神上便可得到自慰。
能夠寬厚待人
寬厚是指大事嚴、小事寬,寬厚是處事的一個重要原則。不能為一點小事吵吵鬧鬧,也不能為蠅頭小利來斤斤計較。應用溫和的態度與他們討論,求同存異,不壓服,不發脾氣。
不自尋煩惱
有些煩惱是自己尋出來的,俗話說:“自作自受”,不要為一些小事而大動肝火。“塞翁失馬,安知禍福”,凡事都有兩重性,既有好的一麵,又有壞的一麵,因禍得福、樂極生悲是生活中常見的事,因此對一些生活瑣事不要過分認真,一定要看得開。
10孕婦傾訴心理保健法
憂鬱是人類健康的大敵,有些孕婦在特殊時期容易患神經衰弱,內分泌紊亂,發生高血壓及心血管等疾病。同時可大大降低人體的免疫力,招致癌症等。而放聲傾訴,正是這一係列疾病的良好預防藥。
孕婦由於妊娠的關係,有些事容易疑心,在家庭中可能為一點小事而悶悶不樂,有時因為生理上的原因而鬱悶,有時,在生活上,或飲食上照顧不周,或有所疏忽,孕婦便不開心,遇到這樣情況,孕婦不要老是放在自己心裏,可以找自己親近的朋友談談自己生活中的不悅之由,這樣“竹桶倒豆”,把放在肚子的話全部說出來,自己如釋重負,心中會痛快些,會得到他人的安慰,幫助解除思想上不愉快和想不通的問題。情有千千結,解除思想上的疙瘩,也算解除一個結,“把苦悶講給朋友聽,一個苦悶就會變成半個”,這句話很有心理意義。
總之,當遇到麻煩和不順心的事,孕婦不可憂鬱壓抑,把心事深埋在心底,而應將這些煩惱向值得信賴、頭腦冷靜的人傾訴,甚至可自言自語。傾聽的人應熱情誠懇,循循善誘。
11孕婦要適度參加體育活動
女性在懷孕期間仍要堅持體育訓練,隻是要稍微減少運動量和降低訓練強度。
有些女運動員在孕期還參加比賽。著名的馬拉鬆運動員挪威的克裏斯蒂安森,在懷孕五個月期間,參加馬拉鬆比賽(距離為42195公裏),成績為兩小時40多分鍾。在分娩前,她堅持每周活動12次,每次跑25至30分鍾。當兒子半歲時,她參加美國休斯敦馬拉賽並獲得冠軍。
專家們認為在懷孕期間練長跑有以下好處:
等於負重訓練,一旦分娩卸重後,跑起來會步履如飛;
相當於高原缺氧訓練,有助於增強氧的運輸能力和組織內氧的利用能力;
懷孕期是一個生理大調整周期。運動員在長年訓練後,往往會出現過度疲勞,而她們又不肯拿出一段時間進行休息和調整,那麼懷孕本身就是強迫運動員進行調整;
適當地運動可保證順產。
綜上所述,在孕期保持一定的運動量,對胎兒及產婦的身體健康都有利。國外有為孕婦安排的健美操,通過健美操訓練增強了腰腹肌力量及內收肌力量,對分娩的順利進行十分有益。
我國婦產科專家指出,一些孕婦過分愛護自己,隻注意多吃,卻不注意鍛煉,結果造成胎兒過大,脂肪堆積,產道變窄,產力減弱。尤其在分娩前期完全在家休息不做任何活動的孕婦,如此更不利於分娩,應多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慢跑以加強盆底肌力,確保順產。
12孕婦要堅持做妊娠體操
孕婦堅持做妊娠體操可增強體力和耐力,減少分娩時的痛苦,順利生出寶寶。
下列妊娠體操均可自行練習,但要循序漸進,並根據妊娠期限和個人感覺情況,加以變化,養成習慣,那時,孕婦會感到舒適,未來的孩子也將受益無窮。
坐椅子的方法
1妊娠期盡可能坐有靠背的椅子,以減輕上半身增加的重量。
2兩腳並攏,把左腳平穩地向後挪一挪,輕輕地坐在椅子的中部。
3挪動臀部,讓後背緊緊地靠著椅背,穩穩地坐好,脊背伸展放鬆。
腳部運動
主要活動踝骨和腳尖的關節。由於胎兒的體重日益增加,直接影響到母親的腰部和下肢,必須注意經常做腳部運動。
1腳心不離開地麵,腳尖盡量向上翹,呼吸一次把腳放平。同樣的動作反複幾遍。
2坐在椅子上把腿搭起來,以上麵的腳尖和腳腕為中心點,慢慢地上下活動。
鼓胸呼吸
妊娠後子宮逐漸變大占據腹腔,常常感到好象是用肩膀呼吸。因此,每天要練習幾次鼓胸呼吸。
1保持身體放鬆,將兩手放在胸前。
2胸部向兩側擴展,慢慢地吸氣,再輕輕地吐出來。
從站到坐的姿勢
1肚子膨隆起來重心不穩,對日常生活中無意的動作也要一一留神,務必注意不要跌倒。
2上身垂直站立,然後一個膝蓋跪地取得平衡。由於改變了坐的姿勢,使用了平常不使用的肌肉,所以做此動作很有必要。
3兩膝著地,脊背伸直,注意身體不要傾斜。
4將兩膝直立的姿態放鬆,慢慢地變成橫坐。
使乳腺發達的運動
輕鬆愉快地坐在椅子上兩手放在肩上,邊畫圓邊轉動,這項運動在肩酸痛時做最合適。
盤腿坐運動
主要目的是放鬆腰關節,伸展骨盆肌肉。較好地伸展這部分肌肉有助於胎兒順利通過產道。
1盤腿坐,把兩手交叉著放在膝蓋上。
2兩手輕輕地向下推。
3呼吸一次把手放鬆收回。每天早晚各作一次,持續2~3分鍾。習慣以後,可以延長到10分鍾左右。
從側坐到就寢的姿勢
1改變動作的時候不要過急,需慢慢地順著變過來。最重要的是不要給身體帶來過度的震動和負擔。感到疲勞或不舒服的時候,稍躺片刻就會恢複。
2從側坐到上半身慢慢躺下,用胳膊支撐著,把頭緩緩地放在枕頭上。
3用右側麵姿勢躺著,可以減輕胃的負擔,幫助消化,是飯後休息的好姿勢。
鬆馳法
1肌肉持續緊張就容易疲勞,如果能夠鬆馳一下,即使一兩分鍾,也會感到心情舒暢,有利於安眠。
2頭枕著枕頭,微微側臥,手和腳彎曲著什麼也不想,使身心完全放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