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情商胎教決定法
一、情商胎教的作用與實施
1胎教對情商培養的意義
胎教是一個科學的新概念,它是隨著科學文化、優生優育的發展而產生的。為了培養高情商的後代,孕婦及其家人有必要學習胎教的基本知識,自覺對胎兒進行胎教。
胎教,從懷孕早期就開始進行有效控製孕婦體內外的各種條件,有意識地給予胎兒良好的刺激,防止不良因素對胎兒的影響,使嬰兒具有更好的先天素質,為出生後的健康成長打下良好的基礎。由於胎兒在母親肚子裏逐漸長大,子宮的功能狀態就構成了胎兒的生長環境,因此母親的喜、怒、哀、樂以及營養、內分泌等變化都會對胎兒的生長發育具有很大的影響。
如果把孕婦心跳的聲音記錄下來,當孩子出生後啼哭時,隻要播放這種錄音,便可使876%的小兒迅速安靜,說明孩子在胎內已經習慣並記住這種聲調和頻率,所以便能起到安撫作用。通過儀器還可看到當手電筒的光線照射胎兒時,也會引起胎兒眨眼、手舞足蹈等反應,說明胎兒確實能接受外界刺激並作出相應反應。
一般說來,胎兒在孕婦體內身體發育和情商發育具有如下的規律性:
懷孕第8周時,胎兒的皮膚便有了痛、癢的感覺,對皮膚進行刺激,能反過來促進腦的發育;
懷孕第4個月前,胎兒能聽到子宮外的聲音,當聽到巨大聲響時,便會引起胎心增快、胎動劇烈;
懷孕第5個月時,胎兒出現原始的記憶力,此時播放輕鬆的樂曲或按一定的順序撫摸胎體,便能使胎兒安靜下來。反之,如果聽到刺耳的噪音,便會出現胎心增快等不愉快的反應;
懷孕第7個月或更早些時,胎兒常常喜歡把手指放在口中反複吸吮,當胎體受到刺激(如母親的體位發生劇烈改變,子宮受到衝擊)時,吸吮手指的動作會大大增強;
懷孕8第個月時,胎兒能感受母親的喜、怒、哀、樂,並對此作出不同的反應。一旦子宮出現收縮或受到撞擊時,胎兒會用腳猛踢子宮壁以表示“不滿”。
最新的科學研究表明,胎教對胎兒今後性格的養成、情感、意誌力等的形成都有積極意義。胎教在我國已有悠久的曆史了,早在古代我國就提出了胎教的概念。近年來世界各國都大力從事胎兒早期教育的研究。隨著優生工作的不斷深入,國內已有不少醫療和科研單位開展了這方麵的研究,胎教越來越受到廣泛的重視,優生優育,胎兒胎教,在我國已蔚然成風,成為我國提高民族素質的時代風尚。
2胎教對情商培養的作用
兒童心理學家研究證明:孕婦血中的化學物質的變化可直接影響到胎兒大腦的發育。因此,學者們認為胎教對孩子的一生會有重大的影響。
母親的思維、聯想刺激會產生神經遞質,這種遞質經血液傳遞到胎盤,再進入胎兒體內,分布到腦,給腦神經細胞發育創造一個良好的介質環境,胎兒神經向著優化方向發育和發展。
現代科學認為,胎教還可以改變、強化胎兒素質。經過胎教的嬰兒學走、學話均早,反應靈敏,記憶力強。
一位日本學者給孕婦每天欣賞音樂,這些接受胎教的孩子出生後體格健壯、聰明伶俐,而且有優秀的音樂才能。
因此高情商兒童的培養應注意從胎教開始。
生命在於運動。一個幼小生命的孕育,更是微妙的運動,這種運動,有助於幼小生命的形成與發育。胎教運動,在胎兒情商發育中發揮著神奇的作用。
懷孕是母親崇高而又自然的事。作為母親應該使自己適應懷孕這一過程。有條理地正規進行胎教運動,可以使孕婦在懷孕期間獲得最大的舒適,並在這期間使身體處於最佳狀態。
但是,如今有些孕婦擔心活動會傷胎,而不敢參加適當的勞動和運動,這是不對的。相反,適當的運動能使全身肌肉活動,促進血液循環,增加母親的血液和胎兒血液的交換;能增進食欲,使胎兒得到更多的營養;能促進胃腸蠕動,減少便秘;還可以增強腹肌、腰背肌和骨盆底肌的能力,有力地改善盆腔充血狀態和使分娩時的肌肉放鬆,減輕產道阻力,順利分娩。
母親與胎兒是相互依戀的,新生兒呱呱墜地後,立即表現出許多令人驚奇的本領,這都是母親溫柔的撫摸及同胎兒接觸多所致。
孕婦平時對胎兒進行撫摸,有利於母子的感情勾通。
撫摸胎兒具體做法是,孕婦躺在床上,全身盡量放鬆,在腹部鬆馳的情況下來回撫摸胎兒,可以用一個手指輕輕按一下再抬起。開始時,有的胎兒能立即作出反應,有的則要過一陣,甚至隔天再做時才有反應。如果此時胎兒不高興,他會用掙脫或蹬腿反對,碰到這種情況,就應馬上停止。過幾天後,胎兒對母親的手法習慣了,母親手一按壓、撫摸、胎兒就會主動迎上去。到了六、七個月,母親已能分辨出胎兒的頭和背時,就可以輕輕推著胎兒在子宮中“散步”了,這時,應配合著輕快的樂曲,使胎兒“做操”。
3超前胎兒教育屬胎教
超前教育指的是在嬰兒發育的關鍵期(胎兒期)進行教育。
兒童智力和情商發展最快的速度是在4歲以前,不少神童培養成功的經驗表明胎教是很重要的第一步。
美國的一位心理學家經幾十年追蹤調查認為,如果以17歲時的智力作100%,那麼從出生到4歲占50%,4~8歲占30%,8~17歲占20%。也就是說在4歲前如加強教育,兒童的智力將得到最大的發展。
幼兒具有很大的情商潛能(從胎兒時起),這與胎兒腦細胞的發育有關。人腦的140億個神經細胞絕大部分是在3歲以前形成的,胎兒的腦神經發育從受孕後2周即開始分化,一直發育到3歲,出生後腦神經細胞急劇地生長出許多觸突,互相聯係,這時大腦主要的功能已基本完善。腦細胞存在著很大的潛能,一般人隻利用了其1/4,還有3/4的潛能未被開發,如果從胎兒期就開始進行超前教育,對幼兒來說,則是抓住了最為有利的發展時段。
4情商胎教的科學性與實施
胎兒對富於節奏感的音樂、兒歌等可形成較強的記憶。
胎兒在子宮內就已經具有了對外界聲響的記憶力,不過從大腦皮層尚未達到的發達程度這點來考慮,這一過程還不能等同於成人的記憶,它僅僅是動物對聲和光所產生的那種條件反射水平上的記憶。一般幾個月這種記憶會消失,需長期鞏固才能持久。嬰兒大腦較稚嫩,具有可塑性,記得快,忘得也快,半永久性記憶一般在3歲以後才形成,所以,針對3歲前的胎教不是強化記憶,主要是一個信息的刺激。
胎兒、新生兒的可孕育環境非常重要,孕婦的抑鬱情緒對孩子有不良影響,一時的精神不振倒無關緊要,若有長時間的精神壓抑,孩子長大以後就會表現為群體意識差,活動能力提高較慢,非常不利於孩子的成長和發展。
要生育一個活潑可愛的高情商乖乖寶寶的胎兒的基本條件,就是對胎兒大腦發育給予足夠的、適當的刺激和良好的環境及氛圍,這期間胎教便是胎兒情商發育過程中非常重要的環節。
何謂“胎教”?簡單地講就是指孕婦對胎兒心理上的良好影響,這種影響可以從受精卵著床到一朝分娩為止。在10月懷胎的整個過程中,孕婦的言行舉止、喜怒哀樂等各種複雜的心理活動,以及客觀環境中的一切聲、色、形、味等通過感官直接或間接影響母體的各種客觀事物均能影響胎兒,以至於影響胎兒終生的性格和智力,而這種影響在某種意義上是後天的教育所無法彌補的。
許多即將做父母的人對胎教不屑一顧,認為:混混沌沌的胎兒能懂什麼?再早的教育也該等胎兒生出來。其實,胎兒在20周即能形成條件反射,並具有一定的學習能力,經過早期教育,完全可以提高胎兒的身心素質水平,促進其多種心理潛能的發展。胎兒期接受聽覺早期訓練,對出生後的早期語言訓練具有積極的先導作用。胎教能使胎兒出生後學習更容易,有助於使胎兒智力高超,情商出眾,使他們發育更快,同時可使胎兒在精神方麵得以順利、健康的成長。
胎兒在母體內就存在聽、觸、嗅等大腦神經活動,有人甚至可回憶起降生時的清景。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記憶力逐漸增強,就其增幅而言則以嬰兒期的記憶力增長最快,這時期的孩子之所以能很快記住電視畫麵和兒歌,是因為早在胎兒期就已經形成了這種能力。腦的發育領先於肢體的發育。
人的誕生始於受精卵,受精卵在子宮內著床後依次分化出外胚葉、中胚葉、內胚葉,其中外胚葉就是腦的原形。開始它是圓板狀,隨後發育成神經管,胎兒的神經管在初期即發生彎曲彎形,出現褶皺,以便在有限空間容納更多的細胞,正是這一原因造就了複雜的最終布滿溝回的大腦。在胚胎的第4周胎兒腦已在原始形態上完成了主要的部分。到第6周大腦上已可以記錄到電信號。第7周胎兒麵部輪廊形成,眼、鼻、口已依稀可辨。到第9周腦幹和脊髓便以半個大腦的體積完成了發育過程,這時用較細的探針觸其額部,他已經會低頭躲避,這表明胎兒觸覺神經的出現。大腦繼續發育到第4個月,胎兒便形成了頭部比例過大的完整人形。
在腦的發育過程中最關鍵、所需時間最長的是神經網絡的形成,因為是神經網絡最終導致大腦功能的產生。但是構築這一神經網絡的主角突觸的數量在出生後反而急劇減少。急劇減少的多出部分是胎兒期的儲備,供出生後適應環境過程中的消耗。
神經細胞的數量及神經纖維的長度由遺傳因素決定,而突觸的形成則受製於子宮內的環境因素。經常接受多變的外界刺激,腦的發育較快,增重明顯,突觸數也越來越多,突觸的形成略遲於神經細胞和神經纖維。人類的這一過程始於懷孕後兩個月,出生8個月至1年達到峰值。
懷孕4個月的孕婦正在休息的安靜房間裏突然出現很大聲響,子宮內的胎兒會劇烈扭動身軀,使母親明顯感到胎動,出生4天的嬰兒有時竟能聽出母語與外語的區別,20天後便可循母親的聲音尋找乳頭,這一能力來自出生前母親與其頻頻“交談”過程中培養起來的語言感受力。胎兒對其在子宮內感受到的聲音已形成記憶,這種記憶主要由突觸上的神經傳遞物質形成,胎兒對外界的談話、聲響所形成的暫時記憶經多次重複便留在了長期記憶中,在這一期間聽覺是胎兒學習的主要手段。
5情商胎教的實施基礎
現代醫學憑借其先進的醫學手段證明,環境對孕婦的生理會產生一定的激進作用,進而會影響到胎兒的身心健康,所以,為孕婦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既是為了孕育高情商的可愛乖乖寶寶,同時,也是實施胎教的基礎。
為孕婦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必須重視以下幾點:
注重居室色彩的配製
居室的色彩具有強烈的心理暗示作用。
針對在噪雜紛亂的環境裏工作的孕婦,回家後,應使她的神經盡快鬆弛下來,以便體力和精力盡快恢複。這樣,就應該用淡藍色和白色來布置房間。因為白色給人清潔、樸素、坦率、純真的感覺,藍色給人安靜、深遠、冷清、高潔的感覺。
另外,綠色使人感覺到春意、健康、活潑、祥和,粉紅色使人感覺到秀麗、鮮豔、悅目、輕柔、希望等。
同時,還可以在房間適當放置幾盆花卉、盆景;在牆壁上適當貼上幾張孕婦喜愛的嬰幼兒圖片或風景畫以及油畫等,這些都可以使勞累了一天的孕婦盡快從疲勞中恢複過來。
重視聲音對孕婦的影響
經研究證明,音樂對人的情緒具有安定作用,易使人進入寧靜狀態,所以,也可以通過母親間接作用於胎兒,使胎兒安靜下來。
同時,音樂的聲波還可通過母親的腹壁直接傳達到胎兒的聽覺器官,並刺激腦細胞,達到完善大腦的目的。
追求高尚的精神享受
孕婦應追求高尚的精神享受,如聽音樂、彈琴、下棋、寫字、繪畫、讀書、與友人談話等等,這些都能調節神經,放鬆心情,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以便對胎兒產生良好的刺激,促其大腦發育完善,這正是高尚精神享受的優點。
十六字方針
孕婦因為生理上的變化,心理上也會發生很大的變化。
對於孕婦發生的這些正常的生理、心理反應,正確的對待方法應該是“堅定信心,排除幹擾,克服困難,寬廣胸懷”這十六字方針,因為,大約10個月的時間裏,孕婦可能會遇到許多麻煩和不順心的事情,甚至某些嚴重的痛苦。
這時,孕婦如果思想上絲毫沒有準備,就會變得神經質,怕這怕那,煩這煩那,影響胎兒的正常發育。要謹記這“十六字方針”,正確對待和處理生活中的各種問題。
6情商胎教中應該注意的事項
胎教不僅要在生命形成後進行,還要向生命形成前延伸,包括婚前優生優育教育和指導,孕期生理、心理衛生營養和胎教訓練。科學的胎教,是指正常孕婦,在保證充足的營養與休息的條件下,從胎齡5個月(即胎兒已有了聽力的時刻)開始。
優生胎教主要包括三個階段,一是優選配偶;二是擇時優孕;三是優境胎養。
而胎教是從胎養階段中間開始與胎養同步進行到分娩為止。之所以胎教應從妊娠5個月左右開始,是因為從胎兒發育過程看,5個月的胎兒,腦細胞已處於迅速發育的高峰,並且偶爾出現記憶痕跡,且已有觸覺功能,所以這個時候進行胎教是適宜的。
直接胎教可以使胎兒接受一種良性刺激,使胎兒腦中的細胞數目增加。另外,良好的刺激可以使胎兒大腦與神經係統發育更完善,這等於使下一代的教育提早,為孩子出生後的教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胎教的目的是促進胎兒智力和情商發育,良好的胎教,的確能使未來的孩子受益匪淺。然而,胎教不當,也會帶來危害。除噪音能影響胎兒健康外,不合理的語言教育、運動教育以及孕婦的情緒等,都會給胎兒帶來隱患,進行良好胎教,應注意以下問題:
胎教的時機
在懷孕5個月時,胎兒已經具備了感覺知覺和初步的記憶能力。所以,從懷孕5個月起,就應對孩子實施有規律的胎教。否則,可能會錯過良好的機會。
注意胎教的方法與內容
正確的胎教方法及內容對胎兒有益,但若直接胎教方法使用不當,卻可能是有害的。例如:音樂胎教時選擇了不適當的搖滾樂,播放音樂時音量過大;實施胎教的時間不正確,每次時間過長或時間不規律等等。
注意與胎兒的反應相結合
實施胎教應注意胎兒的反應。例如,撫摸胎教宜在晚上胎動頻繁時進行,發現胎動激烈時,應當立即暫停撫摸,以免對胎兒不利。
避免噪音
孕婦避免接觸刺耳噪音,盡量不去強噪音持續不斷的工廠、機場、火車站、舞廳等處。
多聽音樂
胎兒從5個月開始就對聲音有所反應,這時要堅持早晚各聽一次音樂,可欣賞胎教磁帶或其他輕鬆、優美的樂曲,以5~10分鍾為宜。收錄機應放在貼近母親腹壁的地方,音量要控製在中度上,如有耳機最好直接放到腹部上,讓胎兒“親耳聆聽”音樂的美妙,享受音樂的神奇功效。
腹內授話
語言教育時,孕婦可用收錄機以中度音量向腹內的胎兒親切授話,或吟讀詩歌,或哼唱小調,或計算數字,這樣會給孩子留下美好記憶,切忌大聲粗暴地訓話。
運動聯絡
與胎兒做運動聯絡時,要輕輕撫摸胎兒,每天以2~4次為宜,有時胎兒也會不遵母命,但要耐心等待,不要急於求成。孕婦要格外注意心理衛生,使自己精神愉快,心情舒暢,對生活充滿希望。
7情商胎教的主要內容
合理營養
在胎兒發育過程中腦細胞形成的關鍵時期,如果缺乏蛋白質就會影響腦的發育,日後難以彌補,會造成永久性的傷害。妊娠後,母體會出現一係列的生理變化,並會帶來各種不適,如妊娠嘔吐、偏食等,這都可能給母體的營養和情緒帶來不利的影響。因此,孕婦應合理安排好生活和飲食,選擇的食物應是多種多樣的,營養要平衡、全麵,千萬不要偏食、挑食或忌口。
穩定情緒
在妊娠期,母體的情緒穩定是胎兒健康的基礎和開發智力的基本保證。孕婦情緒的變化會引起體內生理與生化的變化,如驚恐、暴怒會引起腎上腺素分泌增加,使血管收縮,子宮供血減少,對胎兒發育不利,因此,在安排好生活和飲食,保證供給足夠的營養物質的同時,還要盡量保持情緒穩定,避免大的波動。但是,為了給宮內胎兒以各種良好的精神刺激。除了避免過度的憤怒、悲傷、焦慮等不良情緒刺激以外,適當的歡笑、激動、思考等還是十分需要的。
欣賞音樂
妊娠5個月起,即可以將收錄機放置於母體的腹部讓胎兒聆聽,但聲音不宜過大,最好不采用激烈躁動及尖細刺耳的音樂,每次時間不宜超過20分鍾。這種音韻的胎教也可以促進胎兒聽覺神經發育。
激發胎兒運動的積極性
胎兒在第6、7周時,體重隻有2~3克重,但已是五髒俱全,初具人形,並會做各種動作了,小至吞咽、眯眼、握拇指、握拳頭,大到伸展四肢、轉身、翻筋鬥,到了第8周,胎兒就可以用頭、手,以及身體的動作來表示喜歡和反感的情緒了。第10周的胎兒,在醫生檢查母腹時會來回躲避按壓;28周時,如果觸動他的眼瞼,他就會眯一下眼睛,動動他的嘴唇,他就會吸吮幾下。由於肢體的運動和大腦的思維活動相互促進,因此可以通過按摩母體腹部來訓練和激發胎兒運動的積極性。方法是孕婦平臥,腹部自然放鬆,雙手輕放在下腹部上下或旋轉按摩,動作宜輕、避免重壓。
8情商胎教進行的方式
胎教是妊娠期間保健的重要內容之一,非常有利於培養高情商的可愛乖乖寶寶。它包括孕婦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提高夫婦雙方對音樂、語言、思想情操各方麵的修養,避免外界環境不良因素的刺激以及保證合理的營養等幾個方麵,其具體措施如下:
創造舒適環境
室內顏色調和,四周保持整潔,最好擺設有花卉、盆景,牆上掛著五官端正、活潑可愛的小兒照片,盡量使孕婦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收看(或收聽)情節緊張的電視(或廣播)節目。因孕期情緒波動或驚嚇均可使腎上腺素分泌增加,減少子宮的血液流量,從而使胎兒受損。長期的情緒抑鬱或憤怒可使腎上腺皮質激素增多,不僅會使胎兒體內蛋白質合成減少,而且還會造成兔唇、齶裂,甚至引起胎盤早期剝離而導致大出血。
早期音樂
利用懷孕5個月的胎兒已具備聽、視和觸覺的能力,進行早期音樂熏陶。優美的音樂不僅能使孕婦分泌更多的乙酰膽堿等物質,改善子宮的血流量,從而促進胎兒的生長發育,而且還能使胎兒平穩。音樂的節律性振動對胎兒的腦發育是一種良好的刺激,所以從妊娠5個月起便可於每天早晚將播放頭(俗稱喇叭)緊貼在孕婦腹部皮膚,響度以70~80分貝為宜,每次大約15分鍾。
增加視覺發育
現已證明把手電筒緊貼在孕婦腹部皮膚,用閃爍的光線照射胎兒,來不斷增強胎兒視覺和大腦之間的聯係,對孩子今後視覺的發育很有裨益。
增加智力發育
經常撫摸胎體也有利於胎兒的智力發育。每天臨睡以前,讓孕婦平臥、全身放鬆,用雙手從上而下,由中間向兩側反複撫摸胎體,然後對胎兒輕輕一按,這時胎兒往往會主動迎上來。也可輕輕拍摸胎體,然後輕按,每天堅持5~10分鍾。通過撫摸能把觸覺刺激傳遞給胎兒的大腦,反複的刺激能加強感受器與大腦的聯係,從而產生更牢固的記憶。這樣的孩子出生後往往比一般的孩子更聰明,更活潑。
小寶寶是夫婦共同的結晶,因此在進行胎教時,丈夫也要積極參加。丈夫的撫摸和協助,對妻子心理上是一種安慰和鼓舞,妻子對丈夫的關懷、體貼,會感到非常高興,從而對孕婦的情緒會產生良好的影響。丈夫的積極參與往往是使胎教能堅持不懈、持之以恒的重要因素。因此,夫婦要相互配合,心靈交融,把胎教不斷進行下去,爭取有一天能夠歡歡喜喜地擁抱活潑可愛的小寶寶。二、情商胎教的主要方法
1情商音樂胎教方法
音樂胎教能起到神奇的功效,掌握音樂情商胎教也非常簡單,一般采用以下方法:
哼歌諧振法
孕婦每天可以哼唱幾首歌,要輕輕哼唱,而不必放聲大唱。最好選擇抒情或讚揚歌,也可唱些“小寶寶,快睡覺”等類似搖籃曲的歌。唱時要心情舒暢,富於感情,如同麵對你親愛的寶寶,傾述一腔柔和的母愛。這時,母親可想像胎兒正在靜聽你的歌聲,從而達到愛子心音的諧振。
音樂熏陶法
母親每天多次欣賞音樂名曲,如“春江花月夜”、“雨打芭蕉”、“江南好”等傳統名曲。在欣賞音樂中,借曲移情,幻想翩翩,時而沉浸於一江春水的妙境,時而徜徉在芭蕉綠雨的幽穀中。在這時如醉如癡,旁若無人,如同進入美妙無比的仙境,神馳魂蕩,遐思悠悠,胎兒也會“陶醉其中”。
器物灌輸法
可準備一架微型擴音器,將揚聲器放置於孕婦腹部。樂聲響起,不斷移動(要輕)擴音器,將優美的樂曲透過母腹的隔層,源源不斷地灌輸給胎兒。每一次可播放2~3支樂曲,既要讓胎兒欣賞音樂美感,又要防止胎兒聽得過於疲乏,這樣才會收到良好的灌輸效果。
母教子“唱”法
胎兒有聽覺,但胎兒畢竟不能唱。母親應充分合理地發揮自己的想像,讓你腹中的寶寶神奇地張開蓓蕾似的小嘴,跟著你音律諧和地唱起來。
母親可先練音符的發音,或較簡單的樂譜,這樣就可使之容易學容易記,一教即會。比如:1234567,7654321,反複輕唱若幹遍,每唱完一個音符,等待幾秒鍾,這幾秒鍾即是胎兒複唱的時間,而後再依次進行。
讓孕婦欣賞音樂,作為胎教的一個內容在國外已被不少年輕夫婦所接受,他們把音樂稱為“特殊營養”。有節奏的音樂,可以促進生物體內細胞分子發生共振,使原來處於靜止和休眠狀態下的分子和諧地運動起來,促進細胞的新陳代謝。音樂能滲入人們的心靈,激起人們無意識的超境界幻覺,並能喚起平時常被抑製的記憶。音樂胎教不僅可以使胎兒適應各種必須而適度的變化,為胎兒提供豐富的良性精神刺激和鍛煉,而且還可以為出生後的大腦神經活動(例如信息傳遞和信息儲存等)提供一個良好的氛圍,為培養智力打下基礎。懷孕初期,孕婦應該每天聽一些歡快、優美動聽的音樂或活潑有趣的兒歌、童謠,並隨著輕輕歌唱。妊娠中期,孕婦和胎兒聽的胎教音樂內容可以豐富一些,種類可以多一些,胎兒最容易接受父親低音唱歌和大提琴獨奏曲等。妊娠後期,孕婦即將分娩,情緒有緊張感,胎兒發育也逐漸成熟,體重增加,又會使孕婦感到勞累。為此,這個時期可聽一些在音色上柔和的音樂,這種音樂具有安撫性,能夠很好地培養高情商的胎兒。
2情商“音樂浴”方法
音樂浴是把音樂、靜坐融為一體,對解除疲乏、心胸鬱悶、頭昏、頭痛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對治病強身也有一定療效。
準備
坐在帶靠背的紗發、椅子或躺椅上,雙腿放在前麵比坐椅稍高的凳子上,手放在雙腿兩邊,閉上眼睛,全身放鬆。收錄機放置在一定距離的地方,音量開到適中,音樂以自己喜愛的為主,節奏較明快為好,太快太慢影響效果,若先舒緩,後明快,再激進也可。音樂要連續播放10分鍾左右。
享受音樂
隨著音樂的奏起,全身自然放鬆,頭腦開始感受。首先感受到音樂如波浪般一次一次有節奏地衝來,衝走了疲乏,衝醒了頭腦,血液在全身正隨著音樂節奏流動(時間控製在3分鍾或以一首樂曲為限)。其次,想像音樂如溫熱的水流自頭頂向下流動,血液也在從頭到腳來回有節奏地流動(時間約5分鍾或以一首樂曲為限)。最後睜開眼,隨著音樂的節奏,頭微微地搖動(注意,幅度不可太大),手、腳、腰身也要有節奏地顫動,(時間約2分鍾或以一首樂曲為限)。
結束
當音樂停止以後,起身關掉收錄機,走動走動。也可不關收錄機,再隨音樂輕輕搖動。享受完音樂浴,一般頭腦的昏沉感和身體的疲乏感會一掃而光,變得頭腦清醒,神采奕奕,好像換了一個人。
享受“音樂浴”要求環境安靜,頭腦力求安寧,感受放在音樂的節奏上,時間盡量不要超過10分鍾,長了反而引起疲勞。收錄機以及其他音響以正對為好,使兩耳平衡感受音樂。
3情商胎教常見音樂種類
音樂雖然隻有1、2、3、4、5、6、7七個音符,但它卻以變化無窮的組合方式,編織出一支支像行雲流水、似炊煙縷縷、如雷鳴電擊、勝過圖畫般的樂曲,撥動千百萬人起伏的心弦,使人心曠神怡,爆發出靈魂的內在潛能。
音樂的曲調、節奏、旋律、響度不同,對人體可產生不同程度的情感和理性共鳴,不同的樂曲會產生不同的作用。
催眠
如二胡曲“二泉映月”,箏曲“漁舟唱晚”,德國浪漫派作曲家門德爾鬆的“仲夏之夢”等。
這類作品具有輕盈靈巧的旋律,美妙活潑的動感,而又具有安祥柔和的情調。
鎮靜
如民族管弦樂曲“春江花月夜”、琴曲“平沙落雁”等。
這類作品優美細致,音樂柔和平緩,帶有詩情畫意。
舒心
如“江南好”、“春風得意”等。
解除憂鬱
如“喜洋洋”、“春天來了”、奧地利作曲家約翰·斯特勞斯的“春之聲圓舞曲”等。
這類作品使人聯想到春天,仿佛看到春天穿著美麗的衣裳,同我們歡聚在一起,曲調優美酣暢,起伏跳躍,旋律輕盈優雅。
消除疲勞
如“假日的海灘”、“錦上添花”、“矯健的步伐”、奧地利作曲家海頓的樂曲“水上音樂”等。
這類作品清麗柔美,抒情明朗。
振奮精神
如“娛樂升平”、“步步高”、“狂歡”、“金蛇狂舞”等。
這類作品曲調激昂,旋律變動較快,引人向上。
促進食欲
如“花好月圓”、“歡樂舞曲”等。
4情商胎教常用音樂曲目
目前情商胎教音樂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供孕婦欣賞的,它以寧靜為原則,既使人感動,又能使人產生美好的聯想,通過孕婦的神經體液將這種感受傳導給胎兒。一種是給胎兒聽的(可將耳機放在孕婦的腹部),它以輕鬆活潑的樂聲來激發胎兒對聲波的良好反應,這種有利的刺激能促進胎兒身心健康和情商的發育。
《讓世界充滿愛》
這美妙的樂曲徐緩流暢的旋律是那樣的質樸深情,聖潔的心靈也在這發自肺腑的聲音中共鳴。“想起是那麼遙遠,仿佛都已是從前……”歌詞、音樂、母親的心,水乳交融成一個和諧的整體,衷曲之感與愛子之情彙在一起,陶醉了,可敬的母親!
“哦,一年又一年……我們走向明天!”挺拔高亢,氣息寬廣的旋律與富有號召力的歌詞的交融下,給母親的是一種怎樣的遐想!瞻顧歲月,人類曆史正是在這“一年又一年”的繁衍中從蒙昧走向開化,從野蠻走向文明。年輕的母親,不也在期待著明天嗎?明天是多麼的迷人,明天將有一個天使誕生,明天母親將向世界貢獻一份厚禮,明天便是可敬的母親!在明天的陽光照耀下,人類必將永葆青春,昌盛無極!這就是母親的偉大!
在粼粼碧波般的鋼琴聲中“輕輕地捧著你的臉,為你把眼淚擦幹,這顆心永遠屬於母親,告訴我不再孤單。深深凝望母親的眼,不需要更多的言語,緊緊地握著母親的手,這溫暖依舊沒改變。”天使般優美的聲音如一道聖潔的軌跡,母親的心靈將產生一種感慨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