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虎鯨
鯨目海豚科,頭圓,無喙,背鰭高大,位於身體的中部,高達180厘米。體重10000千克,鰭肢大,長圓形。尾鰭寬大而厚實,適於快速遊泳。背麵及體側黑色,腹麵白色,兩色界限分明。體後部,腹麵的白色延伸向體側。眼的後上方麵有卵形白斑,狀似眼斑。孕期約1年,每胎產1仔。分布於各大洋,我國沿海均有分布,以黃海和渤海較為常見。
狡猾的虎鯨
虎鯨在捕食時,還會耍花招。有時,它們肚皮朝上,紋絲不動地漂浮在海麵上,猶如一具屍體,但一有人接近,它馬上會一翻身迅速地遊走了,顯然它們是在裝死,以誘捕受騙而來的海鳥、海豹、海獅等獵物,由此可見虎鯨的狡猾。
“油賊”
虎鯨有一種怪僻,就是最喜歡吃鯨的唇、舌。有人曾對捕到的35頭灰鯨進行觀察,發現其中有7頭灰鯨的舌頭,部分或全部被虎鯨吃掉了,顯然這是些遭受過虎鯨襲擊的幸存者。不少人說虎鯨喜殺鯨取樂,如被捕鯨或擊斃的鯨,在海麵漂浮時或被船曳行中,虎鯨也會趁火打劫,有時竟鑽到死鯨嘴裏,甚至用炮打都趕不走,它們常將鯨的唇、舌及皮下脂肪等煉油原料掠食一空,因此,挪威人稱它們為“油賊”。
圍獵
眾所周知,藍鯨是世界上從古到今最大的動物,因而有“動物王之稱”可是,人們發現,這種龐然大物竟也會遭到虎鯨的圍獵和撕食!一艘“海洋世界號”考察船上的美國科學家們,在加利福尼亞海區裏,發現一群約30頭虎鯨,正在圍獵一頭長約18米多的幼藍鯨,其情景與陸地上群狼圍獵鹿相似。
這群凶惡的“歹徒”,它們在圍擊藍鯨時似乎是經過“預謀”的。一些虎鯨在它的兩側,兩頭虎鯨在它的前麵,另外兩頭在它的後麵,似乎阻擋它逃跑;另一些虎鯨則迫使它沉在水下,不讓它露出水麵呼吸;還有一些虎鯨在它的腹部下監視,以防它潛水溜掉。這頭藍鯨的背鰭已被咬去,尾葉已被撕碎,使它難以遊動,這時虎鯨一哄而上,大塊大塊地把藍鯨肉咬下來,共享美餐。這場圍獵戰,從下午1時左右持續到傍晚,大約經曆了整整5個小時。直到下午6時,那頭受害的幼藍鯨雖還沒有斷氣,但已是遍體鱗傷,鮮血淋漓,危在巳夕。
海上殺手
虎鯨之所以在海洋世界能稱王稱霸,因為它的身體強壯有力。它體長可達9~10米,重7~8噸,背部中央有一個三角形的大背鰭,其高度達30~40厘米,不僅起舵的作用,保持身體平衡,還可作為進攻武器,襲擊獵物。它的上下頜每側生著10~13個尖圓錐狀大而有力的牙齒,這是虎鯨掠殺其他動物的強大武器。虎鯨是群居性海獸,常常3~4頭成小群或30~40頭成大群集體捕獵。
生活習性
虎鯨別名“逆戟鯨”。棲息於世界各大洋。虎鯨生性凶猛,殘暴貪食,主食鱈魚、鰈、黃姑魚、沙丁魚等,也吃烏賊、海狗、海豹、鯊魚等,有時成群襲擊領航鯨和須鯨等大型鯨類。一次潛水時間可持續15分鍾。遊泳時速可達50千米。據報道,虎鯨曾經一次吃下13隻海豚和15隻海豹的記錄,因此,它對漁業和海獸有一定的威脅。
20、海豚
鯨目海豚科,體形呈紡錘形。喙細長,額部隆起不明顯,額與喙之間有明顯的縊紋。背鰭、鰭肢呈三角形,末端尖,背部藍深灰色,腹麵白色,體側前端為土黃色,後端為灰色。每2~3年產1胎,每胎產1仔,妊娠期10~11個月,產於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我國沿海也有分布。
海豚的生理構造
海豚長著魚雷似的流線型的身子,有光滑無毛的皮膚,沒有長在外部的耳朵和後肢。它們有力的尾鰭用來推動自己前進,漿一樣的前鰭用來控製方向,背鰭則作為穩定器。它在腦袋頂部長有1個呼吸孔,露出水麵時,就靠它呼吸,大多數種類長著突出的嘴巴,尖尖的牙齒,圓圓的前額。
骨骼
鯨的骨骼是流線型的,和魚很相似,從頭到尾逐漸變細。它沒有後肢,前肢退化成了很短的臂骨,由指骨來支撐槳一樣的鰭,脖子較短,頭骨向前延伸,頂端長著尖尖的、圓錐形的牙齒。尾部肌肉用來控製尾鰭的上下擺動。靈活的骨脊用來支撐強有力的尾部肌肉。
圓形隆起
海豚腦中有一個長滿脂肪的空腔,它可以幫助海豚更好地利用回聲音集中起來,然後以一種很短的頻率發射出去。發出的聲波碰到障礙物便折回,由下顎傳入內耳,通過對反射回來的聲音的分析,就能確定獵物的所在位置。
偽裝
人們可以通過海豚皮膚上的斑紋辨別出它們。海水表麵明亮的波紋和它們身上的斑紋相融合,使它們得到偽裝。這些偽裝可以保護它們不被鯊魚和虎鯨發現。另外,當它們浮出水麵時,光線可以使它們黑色的背部顏色變淺,而灰白的腹部顏色變黑,這就叫做反色差。
繁殖
雌海豚每隔二到三年,在溫暖的月份中就會產下一個後代。新生的幼兒通常在母親或群體中的其他雌海豚的幫助下浮出水麵,進行第一次呼吸。喂奶也是在水下進行的,奶水可以從乳腺中射入幼兒的口中,奶水中富含脂肪和葡萄糖,有助於小海豚的快速成長。
衝浪
海豚和鼠海豚是快速、靈活的遊泳健將。它們常常會躍出水麵,在水麵上方滑翔一小段距離。這樣使海豚在快速遊動時,可以進行呼吸。海豚還會表演一些很優美的跳躍和翻跟鬥的動作,它們這樣做是為了呼吸和與其他成員進行交流。
水中智者
海洋動物中,海豚是非常聰明的。它腦子發達,具有尋找目標和判斷目標的遠近、方向、形狀,甚至性質的特殊本領,當海豚在水裏遊動時,它能不斷發出幅度很大的聲波並能進行回聲定位,這套極為靈巧的探測係統使人類仿造的各種“聲納”都望塵莫及。
科學研究表明,海豚是六千萬年前由陸地演化為海洋生活的哺乳動物。它的外貌像魚,背脊上有一個背鰭,上下頜都長牙齒,喜歡在水中成群漫遊。吃魚、烏賊、蝦、蟹等,性情溫和,能學會複雜動作,記憶力很好,海豚有50餘種,分遠洋海豚和近海海豚兩大類。遠洋海豚的警惕性較高,不易飼養,而近海海豚的警惕性不太高,不僅容易飼養,而且還能掌握一些技能。
澳大利亞西海岸的沙克灣,是海豚的生活場所。周末,成群的少年兒童也到這裏來嬉耍,海豚溫順地躍出頭部,讓孩子們伸手逗玩,互相結成“好朋友”。
更奇怪的是,海豚還能主動導航。有一次,一般遠洋輪在大霧彌漫中,闖進淺海暗礁區。輪船迷失了方向。船員們個個驚慌失錯。突然海麵上出現了海豚,船長一下明白了:是海豚來領航了。海豚在前麵領航,船終於駛出了淺海區,大夥兒都得救了。
21、藍鯨
藍鯨的體長能達30多米,全身灰藍色,骨部有淡色花紋。每2~3年繁殖一胎,妊娠期10~11個月,藍鯨的幼仔是世界上最大的“寶寶”,它一出生就有大象那麼重。它以富含脂肪的母乳為食,每天需要進食100升以上的母乳。幼鯨在8~9個月斷奶,那時它的體長已超過16米了。藍鯨是迄今為止生活在地球上的最大的動物。光是它的尾部葉片就有大約足球場的球門那麼寬,並且,它噴起的水柱不低於3層樓那麼高,也正是由於有水支撐其巨大的體重,它們才能長這麼大。
藍鯨
鯨目須鯨科,是現存動物中體形最大的一種。體長最高記錄是3200厘米,1頭2710厘米的雌性體重為136400千克。背鰭小,高約33厘米,須板及須毛黑色。每側有須板300~400枚,多數為320~330枚。全身灰藍色,背部有淡色花紋。每2~3年繁殖1胎,妊娠期10~11個月,初生鯨體長約700~800厘米,體重2000千克。產於北太平洋、北大西洋和南極海域。我國海域極為稀少,黃海和南海曾有記錄。
藍鯨生活在各大洋中,一般潛水不超過100米,但有些個體可潛至500米深。潛水時間可持續10~20分鍾,隨後是連續8~15次噴氣,噴出的水柱可高達9.1米。一般單獨活動或2~3隻集成小群。由於藍鯨的經濟價值很高而遭到人類的濫捕濫獵,目前數量銳減,世界上已全麵禁止捕獵。
震耳欲聾的聲音
在所有動物中,藍鯨發出的聲音最大,藍鯨在與夥伴進行聯絡時使用一種低頻率、震耳欲聾的聲音,這種聲音有時能超過180分貝,比你站在跑道上所聽到的噴氣式飛機起飛時發出的聲音還要大!靈敏的儀器曾在80千米以外探測到藍鯨的聲音。
覓食
藍鯨甚偏食,幾乎完全以磷蝦為食,所以藍鯨的分布僅限於磷蝦多的海域。生活在南極海域的藍鯨,別看它是地球上的龐然大物,但喉嚨卻異常狹窄,隻能吞下比手指頭還小的魚類。當它們張開嘴時可吞進6噸的海水,嘴巴一閉,海水就被擠出來,而食物則被密實的鯨須篩留到嘴裏了。它的胃裏可容納2噸重的磷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