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出入國家最容易的恐怕就算微生物了,不用辦護照、不用買機票,隨便尋個人啊、箱子啊,隨著它們搭上民航班機就走。要不,幹脆騰雲駕霧,隨著風兒、鳥兒甚至蒼蠅,想上哪兒就上哪兒,輕輕鬆鬆逛遍美國、加拿大……真是貨真價實的“世界公民”!
這個“世界公民”本領可真大,上得了冰山,下得了火海,躲在酒桶裏,藏在人的肚腸中,真是無處不在,無時不有。
不用說別的地方,單是看看我們的手掌,可不是危言聳聽,上麵密密麻麻地布滿了好多好多的微生物。就是在人的糞便中,竟然也有1/3都是微生物的菌體。一個成年人,在24小時內排出的微生物就有400萬億之多,真是一個令人瞠目結舌的數字!
要不,我們再來學學虎克先生,刮一點齒垢,放在顯微鏡下觀察:哇,真是可怕,一點點齒垢裏竟然生活著那麼多的微生物,有一些像柔軟的杆棒,來來往往,以君主的堂皇氣派,列隊而行;還有一些螺旋狀的,在水裏疾轉,像戰場上奮勇殺敵的勇士……,正是它們中的變形鏈球菌在我們的牙齒中搗鬼,讓我們牙疼難忍!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將零用錢和手絹混放在一起,這是非常不衛生的習慣,紙幣上有很多的細菌和病菌,據測,一張半新的紙幣上就沾有30萬~40萬個細菌呢!
再看看我們身邊的水,濁浪濤濤的黃河水、長江水,陽春三月綿綿的雨絲,炎炎夏日的滂淪大雨……哪一處沒有微生物的身影。
清水裏,氧氣充足,雖然沒有什麼養料,微生物卻能延年益壽。
濁水裏,有豐富的有機物,微生物能盡情享用,大飽口福。
連綿的細雨,澄清了天空,掃淨了大地,然而,那涓涓細流彙成了江河湖海,同時也載著浩浩蕩蕩的微生物奔向四麵八方。
粉妝玉砌的冬雪,純潔無假,但那些將化未化的冬雪,正是微生物冬眠的地方。
甚至於我們人類離不開的飲用水中都有它們存在。我國規定,飲用水的標準是每毫升水中細菌總數不超過100個,每升水中大腸杆菌的數量不能超過3個。自來水公司輸送到千家萬戶的水是經過了很多道處理工序,最後檢驗合格才允許輸出的。但為什麼有時喝了自來水會拉肚子,經檢查是水質不符合標準呢?這可不能責怪自來水公司,他們是嚴格遵守國家規定的,但原因何在呢?我們知道,水是通過管道運輸的,高樓層的居民還得利用水箱貯存水,在這一“送”一“貯”的過程中,所謂“二次汙染”就發生了。藏在水裏的、管道中的、水箱壁上的微生物會很快繁殖起來。這些令人頭痛的小家夥,害得我們連澄清透明的自來水都不能喝了。
連澄清透明的水中都包含有如此多的微生物,就不用說平常看起來都髒兮兮的土壤了。土壤本是微生物的家鄉,也是微生物的工廠,那裏活動著的微生物,據估計,每一克重的土塊竟有數億個!即使在荒無人煙的沙漠,一克砂土中也有十多萬個微生物存在,比我們的某些城市所擁有的人口還要多!
有人問,空氣中有沒有它們?做一個小小的實驗就可以說明:將一杯經過高溫滅菌的肉湯敞口放在實驗室或者家裏,沒過多久,通過顯微鏡觀察肉湯汁,發現裏麵有很多快活的微生物,它們是從空氣中飛到肉湯裏安家落戶的小精靈。這些微生物坐在塵埃或者液體飛沫上,憑借風力隨著空氣的流動就可以漫遊3000公裏之遠,飛上20000米之高,周遊列國,浪跡天涯。
什麼地方沒有它們呢?我們常常聽說高溫滅菌,沸水消毒,因為微生物怕熱。一般來說,到60℃以上,微生物就漸漸沒了生氣,到100℃的沸點,大部分微生物就沒有生還的希望了。但是,這一常識最近卻受到了挑戰。80年代初,科學家在90℃的高溫熱水中找到了存活的細菌。那時,人們以為90℃可能就是生命的耐熱極限。但十幾年前,德國生物學家在意大利的海底火山口周圍發現了生存在110℃熱水中的“超級嗜熱性細菌”。1990年,兩名美國科學家在2600米深的海底發現了能噴射出攝氏幾百度高溫水的湧泉。令人驚奇的是,在如此高溫高壓的水樣裏兩位科學家竟然發現了一些活的微生物——一種以前無人知曉的細菌!要知道,金屬錫在232℃時就會熔化,而這種細菌在232℃居然還能自由自在地生活,看來,微生物真是耐得了高溫的“英雄”!
在冰天雪地人跡罕至的南極,那些多砂礫的土壤及結冰的水域,竟然也是細菌的大本營,這些無所畏懼、無處不在的世界公民,連嚴寒也不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