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人生發展的心理塑造
所謂人生發展的心理塑造,簡明地說,就是人生發展心理學,它是指從一個人一生發展的角度來對人生心理發展進行解釋和分析,力求通過對人生心理發展的研究,揭示各階段的心理發展特點及其影響因素。
通過對人生發展心理學的學習,可以使青年朋友們更好地認識自己、理解他人,能科學地運用一些知識和方法,成功地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各種發展問題,從而以積極的心理麵對人生。第一節理想是人生發展之路上的明燈
理想是暮色天空中閃爍的星星,是黑夜裏指路的燈塔。理想不像空想、幻想、夢想如空中樓閣,海市蜃樓那樣的虛無飄渺,它似春日裏姹紫嫣紅的花朵,是天空中潔白的雲朵,那樣的美好。一個有崇高理想的人他的生活態度是激昂的,向上的。
一個人要想有所作為,就必須先確立自己的人生奮鬥目標,並為之去努力,去奮鬥。隻有這樣你才能有幸品嚐到成功的喜悅。
青年朋友們,能夢的時候不要放棄夢,能飛的時候不要放棄飛。為了自己的理想努力拚搏奮鬥吧!
1、認識理想的作用
理想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它指人們希望達到的人生目標和追求向往的奮鬥前景,是由人所設定的。理想以人為主體,如果離開人對未來的想象,就會失去其存在的意義。從這個層麵上來說,理想是人生的奮鬥目標,是人們對未來的一種有可能實現的想象。一個人的理想可以有很多種,在每個人的意識中,受認識和價值的影響理想也具有其多樣性和變化性。理想既不同於幻想,也不同於空想和妄想,它作為人頭腦中的一種意識形態,是一個人人生觀和世界觀的集中表現。
理想是人的心靈世界的核心。人生有無理想,有什麼樣的理想,決定了人生是高尚充實,還是庸俗空虛。追求遠大理想,堅定崇高信念,是青年朋友們健康成長、成就事業、開創未來的精神支柱和前進動力。
在人的生命曆程中,理想和信念是如影隨形相互依存的。理想是信念的根據和前提,信念是實現理想的重要保障。理想也是信念,信念亦是理想,當理想作為信念時,它是指人們確信的一種觀念和主張,當信念作為理想時,它是與奮鬥目標相聯係的一種向往和追求。
理想作為一種精神現象是人類社會實踐的產物。人們在改造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的實踐活動中,既追求眼前的生產生活目標,渴望滿足眼前的物質和精神需求,又憧憬未來的生產生活目標,期盼滿足更高的物質和精神要求;理想是一定社會關係的產物,它既帶著特定曆史時代的烙印,又帶著特定階級烙印。
理想源於現實,又超越現實,它激勵著人們在現實生活中一步步地為實現理想目標而奮鬥。理想是多方麵和多類型的,而它也是推動人們創造美好生活的巨大力量,那麼具體來說,理想有什麼作用呢?
(1)指引人生目標
人生是一個在實踐中奮鬥的過程。要使生命富有意義,就必須在有意義的奮鬥目標的指引下,沿著正確的人生道路前進。理想對人生曆程起著導向的作用,是人的思想和行為的定向器。
理想一旦確定,就可以使人方向明確,精神振奮,不論前進的道路如何曲折,人生的境遇如何複雜,都可以使人透過烏雲和陰霾,看到未來的希望和曙光,永不迷失前進的方向。
(2)提供前進動力
理想是激勵人們向著既定目標奮鬥前進的動力,是人生力量的源泉。一個人有了堅定正確的理想,就會以驚人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成就事業,創造奇跡。
古今中外無數英雄豪傑之所以能在充滿困難的條件下最終成就偉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在於他們胸懷崇高的理想信念,因而具有鍥而不舍、披荊斬棘的動力。與此相反,一個人如果沒有崇高的理想,就有可能渾渾噩噩,庸庸碌碌,虛度一生,甚至腐化墮落,走上邪路。
(3)提高精神境界
人生是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相輔相成的統一過程。理想信念作為人的精神生活的核心內容,一方麵能使人的精神生活的各個方麵統一起來,使人的內心世界成為一個健康有序的係統,保持心靈的充實和安定,避免內心世界的空虛和迷茫;另一方麵又能引導人們不斷地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標,提升精神境界,塑造高尚人格。
一個人的理想越崇高、越堅定,精神境界和人格就會越高尚。
(4)消解自我迷惘
自我意識,是指個體對自己各種身心狀態的認識、體驗和願望,以及對自己與周圍環境之間的關係的認識、體驗和願望。
形成正確的自我意識,是心理成熟的標誌,對心理健康有明顯的正麵效應,它可以促進社會適應和諧人際關係;可以促進自我實現,創造最佳心理質量;有助於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
2、樹立遠大的理想與信念
漫漫人生,唯有激流勇進,不畏艱險,奮力拚搏,方能中流擊水,抵達光明的彼岸。
科學的理想信念,正是當代青年人乘風破浪、搏擊滄海的燈塔和動力之源。
我們追求遠大理想,堅定崇高信念,在為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而奮鬥的過程中實現個人理想,是自身成長成才的現實需要,是國家和人民的殷切期盼,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客觀要求。
那麼,作為當代青年人應該樹立怎麼樣的理想信念?
(1)遵循符合實際的原則
每個青年人的性格、心理、特長也都是千差萬別,不盡相同的。不要拿自己的與別人進行簡單的比較,這樣有可能會打擊到自己的自信心。有的青年朋友不擅長學習,不見得就不擅長其他,隻要把自己的特長和特質發揮好,甚至發揮到極致,照樣可以成為社會有用之才。
不要勉強自己一味的重“學習成績”輕“生存技能”,重“仕途成功”輕“綜合成才”的錯誤做法,這樣隻能使自己未來的道路越走越窄,使自己距離最初的理想越來越遠。
(2)遵循艱苦努力的原則
有了明確理想的青年人要比那些稀裏糊塗的學習和生活的孩子更堅定更成熟一些。當然,在自己樹立理想的同時,也要把自己本身的理想從個人興趣出發引導到和社會發展的需要聯係到一起;引導自己把理想建立在較為實際的基礎上,去掉帶有幻想色彩的成分。
要懂得,理想不是輕而易舉就會實現的,必須付出艱苦的努力,光有理想而不去努力,不在日常的學習、勞動和生活中鍛煉自己、提高自己,那麼再好的理想也隻能是水中之月和鏡中之花。
(3)遵循落實行動的原則
青年朋友們要學會促使自己的理想落實在行動之中。比如在家裏,要教育培養自己獨立的生活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勞動和生活習慣,每做一件事都要堅持到底,不怕困難。使自己深刻認識到,要實現自己理想必須從現在做起。
青年朋友們還要積極參加各類競賽活動,積極參加學校的各種興趣活動小組,提高競爭意識;要鼓勵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和社會誌願者行動,培養自己的社會參與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在這些獲取知識和提高能力的活動中,青年朋友們的意誌品質包括實現自己理想的意誌力都將得到極大的提高。
總之,當你的內心感到迷惘時,當你對自己的理想和信念無助時,你要嚐試著讓自己走出迷惘,學會樹立正確的理想與信念,那些才是人生經曆中最重要的東西。
在人的生命曆程中,理想和信念總是如影隨形,相互依存。理想是信念的根據和前提,信念則是實現理想的重要保障。在很多情況下,理想亦是信念,信念亦是理想。
貼心小提示
親愛的朋友,人生是短暫要盡早的確立自己的理想與目標才會使得我們的生活有真實存在的意義,那麼應該如何去做?
一是確立目標,確立具體的目標,明確目標才能實現,否則是無意義的美好願望而已。
並且告訴自己的潛意識:這是真的,一定能實現這個目標的價值和意義。理由越有價值越好。這樣有助於認識目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從而增加實現目標的使命感,獲得內驅動力。
人活著是為了獲得幸福,而痛苦卻伴隨著人生。確認阻礙,是了有備無患。同時要記住:阻礙是考驗我們的問題,但不能阻礙我們的前進。每前進一步都會有阻礙,實現目標的過程,就是克服阻礙的過程。
二是製訂實現目標的措施,一旦確定了目標及實現目標的方法,就要製訂每年、每月、每周、甚至每天的計劃。列出目標分解一覽表。沒有行動再好的設想也隻是願望。
忘掉昨天,把握今天,不等明天,立即就做,現在就做。你的目標層次越高,眼界就越寬闊,你心裏的世界就越大,你的思想也就越積極。更高的目標,更易發揮潛能,催人奮進。你所做的事情,都應該指向你的人生目標。第二節保持一份崇高的責任感
責任感是一種高尚的道德情感,是一個人對自己的言論、行動、許諾等,持認真負責、積極主動的態度而產生的情緒體驗。它能夠有效地提高青年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自覺加強意誌鍛煉,促進個性的全麵發展。
1、認識責任意識淡泊的原因
責任是指分內應做的事情,即承擔應當承擔的任務,完成應當完成的使命,做好應當做好的工作,在現在這樣一個競爭越來越激烈的社會中被更多的關注。
責任意識,就是知道什麼是責任,並且自覺、認真地履行社會職責和參加社會活動過程中的責任,責任意識是不可缺少的,但是由於各方麵的影響,不少青年人的責任意識比較薄弱。那麼導致青年社會責任意識淡泊的原因有哪些呢?
(1)不良行為影響
由於社會上的一些不良行為的泛濫,如隨地吐痰、夾塞兒、“規則意識”淡、出租車“宰客”等。這些看似小節和個人習慣,其實質反映了人們個人意識過強,較少考慮社會和他人,缺少社會公德心,文明素養差。“小毛病”造成的直接後果是社會秩序混亂、城市環境淩亂、人們心態紊亂。這些惡習勢必影響青年一代的心理健康。
(2)生活環境影響
現代的青年從小享受著家庭的溫馨,父母的嗬護,生活在關愛甚至溺愛之中。過於優越的環境造成了他們生活能力弱、個體意識強、心理脆弱、缺乏責任感的現狀。
(3)應試教育影響
素質教育講求“麵向全體”和“全過程”,以培養品德和能力為核心。但在一些學校、一些部門、一些教師的思想中還存在著:重學習、輕品德;重知識、輕能力;重灌輸、輕培養的現象。造成學生高分低能,放鬆對自己品德的陶冶,影響了青少年良好世界觀的形成。
青年將承擔起國家重任,迎接知識經濟、國際競爭的挑戰。沒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意識,沒有健康良好的思想品德,沒有應對挫折的能力是不可能完成這一光榮而艱巨的曆史使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