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培養社會責任意識的方法
現實社會生活中,青年朋友們的責任意識也在漸漸地淡化,重個人利益,輕社會集體利益,事不關己或對自己沒有利益的事情就不去做,對自己行為不負責任,知行不一致,公德意識差等。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培養自己的社會責任意識呢?
(1)家庭教育
家庭責任意識教育不僅是幫助孩子走向成熟的一種手段,更是造就人才和使家庭幸福的重要保障。
首先,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家長不能過分寵愛,不能把孩子當做盆花養護,應改變一切包辦代替的做法,要有意識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意識,讓他們從小就懂得每一個社會成員都有自己應該盡的社會責任。
其次,要提高家長自身素質。家長要有不斷接受新知識,接受新思想的意識,並通過不斷地學習完善自己的各方麵素質,注重自身修養的提高,要做孩子的好榜樣,家長自身對家庭對社會的責任心如何,對孩子來得到及時的保障。
(2)社會實踐
青年責任意識的形成是其認識過程、行為過程和情感過程的統一,三者統一的基礎就是實踐。社會實踐是公民磨煉意誌、砥礪品格的重要方式。在實踐的大課堂中,青年公民可以了解社會、認識國情,正確把握社會發展的主流和本質,認識社會發展的趨勢和遠景,樹立起自身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3)承擔責任
責任意識是一個人追求的內在動力,責任意識的培養直接影響到青年朋友們樹立什麼樣的理想和追求,影響到他們人生觀、價值觀的確立,對其今後的成長和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隻有能夠承擔責任,善於承擔責任,勇於承擔責任的人才是可以信賴的人。決定一個人成功的重要因素不隻是智商、領導力、溝通技巧等,還有責任意識。責任是實現人生價值和走向成功的階梯。
總之,社會責任意識是人們道德情感的重要表現形式,它能強烈的折射出人的道德認識、道德情感和道德水準。它也直接關係到社會秩序的安定,社會文明的高低和民族的凝聚力、發展力。
貼心小提示
親愛的朋友們,社會是不斷進步發展的,所以培養自我的社會責任意識及其的重要,那麼提高自我的社會責任感有哪些小對策呢?
一是提高認知水平,青年是國家的未來,應承擔起更多社會責任和實現更大的社會價值,社會價值的最大實現才是自我價值的真正實現。理想信念是青年朋友們社會責任感的源泉和精神動力,遠大的理想信念,能激發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培養社會責任感就要從具體工作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在具體的活動中培養。
二是樹立心中的榜樣,榜樣示範既是一種責任教育方法,也是一種責任教育手段。在心中樹立社會和道德行為的榜樣,能夠幫助幫助自己培養社會意識和責任心。
一般來說,社會責任感是基於對社會、國家的深厚熱愛,並在這種強烈的感情支配下,主動承擔義務和責任的精神。所以青年朋友們要培養這種情感,擁有一顆感恩之心。第三節去除前途渺茫的消極思想
自我感覺前途渺茫是一種消極而失望的意識,是一種自卑灰暗的心理,它往往會泯滅人的勇氣和鬥誌,讓人陷於不思進取的沉淪之中。
前途渺茫感的產生,往往並非認識上的不同,而是感覺上的差異。其根源就是人們不喜歡用現實的標準或尺度來衡量自己,而相信或假定自己應該達到某種標準或尺度。如“我應該如此這般”、“我應該像某人一樣”等。這種追求大多脫離實際,隻會滋生更多的煩惱和自卑,使自己更加抑鬱和自責。
對此,青年朋友們要學會樹立自信心,克服前途渺茫的心理。
1、認識前途渺茫感的原因
許多青年朋友都有這種前途渺茫的心理,雖然青年朋友們的年紀不大,但是,也有這種渺茫感的時候。青年人的前途渺茫心理的產生,常來源於以下的原因:
(1)懷疑自我能力
在青年朋友們所產生懷疑的眾多因素中,最可怕的莫過於對自己的工作能力缺乏自信了。如果一個青年人內心深處對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心理上就會產生障礙,而這種障礙又直接阻礙了他的前途的發展。在經曆過幾次不成功的工作之後,這種怯生生的懷疑就會變成沉重的精神負擔和自卑心理。
青年人人一旦在能力、創造力等主要前途方麵缺乏自信,就會將自己的優越感忘得一幹二淨,墜入前途渺茫感的泥潭難以自拔。
(2)懼怕他人拒絕
青年朋友們盡管有時候因懷疑自己的能力而表現出猶豫和膽怯,然而更多的是在更多的情況下,還是敢同厄運做殊死搏鬥的。青年朋友們真正懼怕的是在求職的時候被拒絕。
無論是求職,還是與上司溝通,都怕遭到拒絕。—旦青年朋友們在關於工作燈方麵被直截了當地拒絕了,很可能從此患上心理疾病,嚴重者可導致自信的喪失。被拒絕後所產生的渺茫感,一般很難通過理智消除,往往需要一段相當長的時間,才能恢複自信。
(3)失敗產生恐懼
青年朋友們比較注重成就感,因而對失敗恐懼要強烈得多。事情偏偏就是這樣:怕鬼偏有鬼,內心深處越是懼怕失敗,就越顯得神經質、越容易出差錯。
總之,當一個人自信的力量不足以抵抗這種不安和恐懼時,就容易感覺力不從心,產生無力感,從而喪失信心,產生前途渺茫之感。
2、克服前途渺茫的方法
一個人要正確認識自己,充分了解自己的性格優勢與不足。要學會揚長避短有助於形成自己獨特的自信心。人是不斷變化發展的,我們需要不斷更新、不斷完善對自己的認識,才能使自己變得更好和更完美,才能有助於克服心理上前途渺茫的思想。
(1)樹立自信心
首先,青年朋友們要學會樹立自信心,認為自己幹什麼事情都能行,隻有認識到通過自己的努力,自己一定能達到目標的。這樣才能對自己的前途和未來充滿強大的信心,並且從心靈上確認自己能行,自己給自己鼓勁。隻要有心理準備,你就不會為一點困難而退縮。
青年朋友們的發展目標在時時發生變化,隻要克服前途渺茫的心理,樹立自信心,做自己幸福的締造者,學業或者事業就會成功。
(2)會自我調節
青年朋友們要經常注意自我調節,即使對自己的工作現狀不太滿意也盡量不要放在心上,時常做些放鬆我的事情,例如玩玩遊戲,看看電視一類的。
青年們造成前途渺茫究其原因,就就把工作等方麵看得太重,要學會換一種方式來考慮問題,要學會調整自己的心態,要學會超越自我,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心裏不要總想著前途、總想著工作;隻要努力了,那也是超越了自我。這也就是說,不與別人比,就與自己比,這樣心態就會平和許多,就會感到沒有那麼大的壓力,試著按照這種方式來調整自己,青年朋友們就會發現,在不經意中,心情會舒暢很多。
總之,青年朋友們要擺脫這種前途渺茫的心理狀態,要記住:過去不等於未來,不管一個人已有多少失敗的記錄,它們都已經過去了,它們都不能成為自己未來是否成功的理由,未來始終在自己的手心裏。
貼心小提示
親愛的青年朋友們怎樣去擺脫前途渺茫問題,關鍵一步在於做好求職,求職麵試心情的緊張是必然的。眼見周圍強者如林,前來應聘的競爭對手個個氣度不凡,越發使自己產生一種自卑的心理,這對麵試是很不利的。應從以下幾點出發,做好自己的心理調適。
一是要從心理上戰勝自己,要深知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所在,應考慮在麵試時怎樣才能揚避短,巧妙地避開或彌補自己有所欠缺的地方,更好地表現出自己的長處。隻有戰勝你自己的過分緊張狀態,才能在麵試時保證正常發揮的基礎上爭取超常發揮。
二是對理想的期望值不要過高,有一種說法是“求上得中、求中得下”,意思是說無論對什麼事情,期望值都不要太高。因為事情的結果往往和所預想的有一定差距,要有從最壞處著想,向最好處努力的思想準備。
若理想職位期望值過高,勢必會對較不理想的結果過分恐懼而產生不必要的緊張,當然也就無法正常發揮了。事實證明,適度的緊張是有益無害的,適度的緊張可以使你更加嚴肅認真,注意力更集中,而過度的緊張隻能破壞心理平衡,使頭腦遲鈍、思維混亂、發揮失常失敗。
三是要正確對待求職麵試,要堅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此處不識君,自有識君處”。即使應聘不成,也隻不過是“大路朝天,各走半邊”。隻要是千裏馬,何愁遇不見伯樂!隻有大方、真誠、坦然地麵對求職麵試,才能在應試中舉止得體,思維敏捷,妙語連珠。
四是各種應試不要怯場,你莫以為主考官都是洞察一切的,都是初次見麵,你不了解對方,對方對你也不了解。不要妄自菲薄,不能自己先亂了方寸。應該這樣考慮:茫茫人海之中沒有十全十美的人,每個人都不可能是萬能的,每個人都各有其長短。第四節正確地看待一夜成名
當今社會,一夜走紅的人已不再是神話。比如“小沈陽”、“鳳姐”等都是一夜走紅的紅人,為此很多人也期盼能如此走運。對此,青年人須知,任何人的一夜成名都不是偶然的,而是經過千百次的努力才換來的。所以對待一夜成名的問題必須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1、產生一夜成名心理的原因
法國啟蒙運動的代表人物盧梭曾講過:“青年期是一個狂風暴雨的危險時期”,青少年期是自我同一性混亂與同一性形成相衝突,從而獲得新的同一性的時期。這是一個複雜的心理時期,容易出現複雜多樣的心理問題。
一夜成名,一方麵吻合了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另一方麵也折射出了當今青少年中的一些心理問題。這些心理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更多青年朋友一夜成名的期望。
那麼產生這種一夜成名的心理原因有哪些呢?
(1)對生活認知膚淺
青少年對事物缺乏足夠的分析判斷能力,思考上具有較大的非理性,因而會產生缺乏思考的膚淺行為。很多青少年盲從一夜成名的精神號召,不惜巨額的代價,而出現了一些不正常的社會狂潮。然而也有的青少年缺乏對自己的見解,隻是受到他人影響而做著一夜成名的美夢。
(2)浮躁心態下夢想
從“灰姑娘”變成“白雪公主”,一夜成名的“明星”之路是無數女生夢寐以求的終南捷徑。
我們看到,青少年對成人世界有相當強的模仿能力,成人社會的思維方式和社會風氣直接影響著青少年的心理狀態與行為表現。成人社會對物質利益追求的短期行為,也已經潛移默化中滲透進青少年的思想生活。
從總體上看,在浮躁的社會風氣中,青少年往往心比天高,卻不能腳踏實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