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人生發展的心理塑造(3 / 3)

他們喜歡設計未來、幻想未來,但不肯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所以對家長或老師的監督、教育和批評,常有抵觸情緒甚或反對和敵視,經常在白日夢中想象或補償其實際的成功。

正是這樣的浮躁心理和媒體的有意引導使少數的成功特例不但成為青少年共同向往、追捧的成功榜樣,還被無限放大成極具可能性的成功機會。

(3)過度的攀比心理

有一些青年是為了成名的夢想,也有一些青年則認為上電視出鏡本身就是成名,甚至有人將“出鏡”看成在朋友、同學和親戚中炫耀的資本。“別人參與了,我也要參與,因為我並不比別人差”,這是一些青少年的真實心理。

不當的比較心理很容易演變成攀比之風,這種導向下,一夜成名這種思想就會從個體行為變為一種集體的從眾行為,進而上升到一種大眾化的群體行為。

2、一夜成名對青年人的影響

一夜成名似乎可以從這個社會現實來重新審視今天的社會環境和人文思想,現在太多的人都追求時尚,追求刺激,但這種時尚和刺激往往成了一種非常表麵化的東西,其內心的東西相信很少人能夠理解和清楚。

(1)導致價值取向錯位

青年們喜歡設計未來、幻想未來,但不肯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選秀節目所營造的“一夜成名”、“一炮走紅”的成功特例助長了青年的浮躁風氣,使他們夢想著一蹴而就、一舉成名、一鳴驚人,滋長投機取巧的心理,而缺乏腳踏實地、積極進取的精神,這給青年帶來片麵追求個人私欲的利己主義心態、崇尚感觀享受的享樂主義心態,而人生思考的理想主義成分大大減少。可見,“一朝成名”的急功近利價值取向正在青年的心靈裏作祟。

近年來,各大媒體的選秀活動搞的紅紅火火,一首節目的主題曲可以迅速唱遍祖國大江南北;包裝良好的男男女女在短時間內就會家喻戶曉。傳統的藝人道路在他們這裏大大縮短,原來要花10年,甚至幾十年才可以成名的藝人到了這裏就可以“一夜成名”。

青年人活力充沛、適應性強、更願意去接觸新事物,參與的積極性也相當的高,然而國內近年來,模仿國外選秀節目而製作的選秀“舶來品”卻存在著一些問題,這類選秀節目辦得過多過濫,充斥著炒作、緋聞和各色謠言,甚至淪為某些商家牟取暴利的工具,不僅流於膚淺和庸俗化,也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了當代青年人的價值觀。

(2)社會價值觀受挑戰

在電視選秀節目所渲染的熱鬧氣氛下,“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已不再是青年的唯一價值目標。“條條大路通羅馬,行行都能出狀元”正是電視選秀節目的價值觀念。

電視選秀節目在青年群體中獲得成功,正是基於青年的價值需求的極大滿足。電視選秀節目使青年獲得價值體現的同時,也把自身的價值觀傳遞給青年,作用於青年心理狀態。電視選秀節目漠視年齡心理差異,強調平民參與、平等參與;推崇和樹立平民偶像、明星夢想,無限放大選手的成功幾率;大膽改變“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以“知識改變命運”的傳統價值觀。在這種價值理念的引導下,更多的青年將放棄對於知識的追求,對於道德的崇尚。

(3)影響青年審美觀念

一般來說,青年對於時代“潮流”和“現象”的出現,一方麵是盲從,另一方麵渴求與眾不同,表現為追求時尚、標新立異等個性化行為。電視選秀節目正是把青年追求個性化的心理通過種種“個性行為”表達出來,而引發青年共鳴。“個性行為”通常表現為“出位”,一般是審美的出位。審美的出位行為在贏得群體確認後,往往會形成一種風氣和時尚。

也許,選秀火爆現象的出現存在一定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不能一棍子打死。但是,我們還要看到選秀節目作為大眾文化商品,本身也存在著明顯缺陷。目前我國的選秀節目所傳播的價值取向對正處於價值觀形成時期的青年朋友而言,不可避免產生了一定的負麵影響。因此,需要我們社會、高校、媒體各方麵共同努力,矯正“選秀”對青年朋友們價值觀所帶來的負麵的影響。

3、正確看待一夜成名

在“選秀熱”的環境裏,如何促進青年的健康成長,是一個事關民族前途的重大社會問題,應該引起全社會的共同關注。

(1)改進家庭教育

家長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師,家長的行為對子女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家長應該做好表率,提高自身素質,與子女建立平等、民主、相互尊重、充滿善意的關係,而不能溺愛孩子,對孩子百依百順,有求必應。

家長應該培養孩子高雅的興趣愛好,把課餘時間的旺盛精力投入到有益的正當活動中去。當孩子使用零花錢不當時,家長應該及時製止並指正,讓他們合理進行消費。

(2)創造社會環境

不可否認,娛樂媒體在“選秀熱”中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然而,大眾媒體本來就是一種社會資源,應該擔負起其應有的社會責任。因此媒體應該少點經濟利益的考慮,多點社會責任的思量,給正處於明星崇拜期的青年學生以正確的價值影響。

正如旅美小說家裘小龍指出那樣,媒體善用“明星效應”,草根偶像們更是身體力行,宣傳、引導和鞏固社會正麵的、主流的價值觀。另外,選秀節目還應有度,而且要保證其質量。好的選秀節目不僅可以娛樂大眾,還可以讓青年從中學到知識。

青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在“選秀熱”的環境下,我們要做的是把更多的目光投向青年,促進他們健康成長,成為社會主義合格的接班人。

貼心小提示

一夜成名的現象讓我們應該看到的是原本讓人們娛樂放鬆的選秀節目,卻成了許多青年的生活重心。“選秀熱”對青少年帶來的負麵影響不可忽視,應該引起全社會的廣泛關注,那麼我們能從中看到以下幾點不利方麵:

一是讓許多青年變得浮躁了。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夢想一夜成名,成為眾人矚目的明星。青少年隻看到了一夜成名的光環,忽視了報名人數龐大的事實以及其中許多人多年來辛苦耕耘的積累,而隨波逐流,隻夢想成為明星,不能再靜心學習,也失去了自己以往所追求的理想。

二是青年是各個選秀明星的“粉絲團”的主力軍,他們是選秀明星身後最強大的人氣支柱。他們用大量的時間去追捧自己喜歡的選手,在百度建立貼吧,為選手建立各式各樣的支持網站,在選手的博客上留言等。

三是青年也成了各種娛樂產品的主要消費者,如購買選秀明星的唱片、寫真集、雜誌等。粉絲們為了給各個地方的銷售排行榜充銷量,抱著“可不能讓偶像受委屈”心裏,甚至重複購買同樣的產品。他們為加入粉絲團繳納各種入會費,還購買各式的禮物送給喜愛的選手,甚至千裏迢迢去看選手的比賽、演唱會。第五節不要被暴富的心理所危害

有暴富心理的人,往往有投機心理,這是一種幼稚的觀念,也是一種扭曲的價值觀。就實際來說,社會上林林總總的騙局很多,騙術也多樣。由於很多人心盼暴富,聽信謊言,結果陷入種種圈套之中,深受其害。所以青年人要善於抵製誘惑的騙局,防止上當受騙。

1、認識暴富心理的原因

暴富心理發展到了極端的人,就會喪失社會公認的道德,變得極端自私,唯利是圖,這樣的社會成員如果達到一定規模,社會控製體係將麵臨崩潰的危險。所以,對暴富心理的危害不可小看,那麼引發這種暴富心理的原因是什麼呢?

(1)功利心理

這種心理在受過高等教育的青年朋友或其他知識分子身上常常可以看到。他們求職或擇業的動機既有為國家、為社會、為人民作出貢獻的強烈願望,也有獲取高收入、高地位的渴求。

當今社會大學生求職擇業的功利心理,特別是知識分子的清貧、社會潮流的影響以及校園經商的啟發,誘發了擇業中追求高經濟收入的暴富心理。

(2)求閑心理

求閑心理是指在求職擇業中追求舒適、清閑的心態。在一些大城市裏常有一種怪現象,即有些工作無人願意幹,而有些人無工作幹,使大批農民工填補了空白,然後每天幻想著一夜暴富的場麵,其實都是空想而已,這種求閑心理在青年朋友們的求職隊伍裏可能隻占少數。

2、消除暴富心理的方法

受社會風氣的影響,許多青年朋友渴求走捷徑成功,夢想比爾·蓋茨式的成功,一夜暴富,一舉成名,缺乏艱苦創業的心理準備,不願從小事做起,從基層做起,踏踏實實地去成就自己的一份事業,那麼應該怎樣正確的去看待,並且消除這種一夜暴富的心理呢?

(1)客觀評價自我

每一個青年朋友都要認清自己,有一個適當的自我定位,客觀評價自己,明白自己能幹什麼和不能幹什麼,其次要認清當前就業形勢的嚴峻性,同時樹立職業的社會意識和長遠意識,在求職和擇業的過程中,既有對自己正確的評價,也有對社會長遠的認識和判斷,從而準確定位自己的職業坐標,設計好自己的職業生涯,將國家利益和個人利益結合起來,把自己的理想和現實結合起來,形成開放的大職業觀。

(2)保持良好心態

良好的心態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是不可缺少的,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同時作為社會的一分子,都有自己相應的位置和不同的分工,在求職擇業中遇到挫折是正常的,切不可因此自卑,麵對求職失敗,應該認真反思,吸取經驗教訓,努力爭取新的機會。

在對部分成功就業畢業生調查中,絕大多數都談到自己在擇業過程中,注重發現自己的“賣點”、自身的優點或長處,並設法在應聘中突出自己的“賣點”,最終達到目的。

(3)樹立創業意識

成功的事業有時會由於良好的機遇而變得一帆風順,但是絕大多數必須付出艱苦努力。艱苦創業、自強不息、立誌成才不僅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對青年一代的要求,也是請青年實現自我價值、實現理想抱負、獲得幸福的良方,青年隻有不斷努力、不斷進取、不斷付出才能獲得豐厚的回報;隻有從小事做起、從具體事做起、從基層做起才能最終取得輝煌的成就和業績。

(4)做好技能準備

青年朋友們一進校門就要自覺把自己的專業與以後的就業聯係起來,認真學習,刻苦鑽研,建立合理的知識結構,掌握紮實的專業理論知識,培養自己的實踐操作能力、科學思維能力、組織協調能力等,隻有如此,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占據有利位置。

總之,幻想著一夜暴富的心理是極其不健康的,如果時間一久不僅會影響到我們的工作同樣也會影響到我們的心理健康,所以我們要腳踏實地地看清自己,知道自己的道路到底在哪裏,學會衡量自己的價值,努力學習經驗,這樣才能使得自己的身心更加健康,也會擺脫日益的幻想加劇帶給自己的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