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抱怨和不滿的聲音仍然時有所聞,一些人總覺得從埃及到這荒野中來是上了摩西等人的當,這令摩西心裏總有些不愉快。
一次,摩西到西奈山頂去了40天。開始,山下的猶太人還比較平靜,但過了一段時間後,一些人就動搖起來了。他們不見摩西下山,以為他在山上遇到了不測,思想開始出現混亂。
此時,群龍無首的猶太人開始對耶和華是惟一神的信仰懷疑起來了,重新崇拜起他們過去在埃及時所崇拜的多神。在12個猶太人部落中,隻有利未部落的人沒有加人偶像崇拜。他們站在一旁,恐懼地看著那些背叛摩西,恢複了偶像崇拜的人們。
就在這時,摩西從西奈山上回來了。摩西聽見百姓如此放肆,就站在營門中說:“凡屬耶和華的,都到我這邊來。”
於是,利未的子孫都到他跟前聚集,摩西就命令他們:“以色列的神——上帝耶和華這樣說:‘你們各人把刀挎在腰間,在營中往來,從這門到那門,各人殺他們的兄弟、同伴與鄰居。”
就這樣,利未的子孫遵命而行,用劍殺死了3000名背教者。
當營地的秩序恢複正常以後,摩西采取的下一步行動是,聲稱上帝耶和華在西奈山上授予了他十條戒律。他把這十條戒律刻在兩塊大石板上。這十條戒律,就是《聖經》中著名的“摩西十戒”,它們是:
崇拜唯一上帝耶和華而不可祭拜別神;
不可雕刻和敬拜偶像;
不可妄稱上帝的名字;
須守安息日為聖日;
要孝敬父母;
不可殺人;
不可奸淫;
不可偷盜;
不可作假見證誣陷他人;
不可貪戀別人的妻子及財物。
摩西還命令猶太人的12個部落都設立祭壇,宰殺羔羊,把羊血灑在人們身上,以示向上帝立下誓約。另外,他還下令建造一座聖幕,四周用木頭,頂蓋用帳幕,裏麵放置一些器皿;中央是最神聖的約櫃,兩塊刻著“十戒”的石板就放在約櫃裏。
摩西把製造帳幕和其中器皿的任務交給了兩個能工巧匠——比撒列和亞何利亞伯。比撒列屬猶大支派,是戶珥的孫子,亞何利亞伯屬但支派。
在經過這一係列的措施後,猶太教在西奈半島誕生了。通過猶太教,猶太人的思想統一了起來;由於有了教規、教律和禮儀,猶太民族保持了行動上的一致。摩西不僅是猶太人的民族領袖,同時也是猶太教的創立者。
摩西之死
以色列人在西奈山下安營紮寨,住了整整一年工夫。出埃及後的第二年的猶太曆2月初1,摩西按照上帝的旨意,對全部以色列人進行整編,包括清點人數、規定安營紮寨的營例、分派利未人的曲工作、規定聖潔的條例、規定號角的意義等等。
這次清點人數,沒有把利未人算在其中,因為他們屬祭司和管理階層。結果是,以色列人其他11個支派20歲以上能夠出去打仗的共有603550人。
摩西將這支大軍分為東南西北四個縱隊。摩西看到整編已經勝利完成,他就積極地籌備向迦南進發的事情。
但有一件事令他非常犯愁:以色列人中誰也不知道去迦南的道路。在荒野的山地,在遼闊無垠的沙漠中是很容易迷路的,還有隨時受到外族人的襲擊的危險。
但再大的苦難也阻擋不了摩西的決心。一天清晨,以色列人的營中響起僚亮的銀號聲。12支派一齊動員,卷起帳篷,開始千裏征程。長長的隊伍按營例的次序行進。
以色列人在炎炎烈日下的荒漠中走了三天,他們中間出現了不滿和怨言。因為禁止宰羊,人們光是吃嗎哪,都吃膩了,除此而外,有一天營地裏中間還發生了火災,直燒到營地的邊界。
被困難、饑餓和損失弄得垂頭喪氣的以色列人,悲傷地坐在自家的帳篷前,對摩西大發怨言,指責他不該把他們領出埃及。他們忘卻了曾經遭受的奴役和迫害,卻親切地回憶起在埃及的好時光。他們哀歎道:“我們記得在埃及的時候,不花錢就能吃到魚,那時我們有黃瓜、甜瓜吃,有韭萊、蔥頭和大蒜吃。可是現在我們的心靈痛苦極了,除了嗎哪之外,我們眼前什麼也沒有。”
在這種條件下,摩西也感到很無助。為此,摩西一方麵以上帝耶和華的名義進行駁斥,另一方麵又動用強力實行彈壓,終於把這種不滿的情緒壓製了下去。
隊伍到達哈洗錄後,以色列人中發生了更可怕的事情:摩西的兩個近親鬧事謀反了。
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摩西的前妻西坡拉死了,他娶了個古實的女子填房。古實的女子是個異族人,亞倫和米利暗就因此低毀摩西背叛了希伯來人的古老傳統。據說,這隻不過是亞倫和米利安的借口而已,他們嫉妒摩西在猶太人中的崇高地位,認為他們也有這種資格。
於是,亞倫和米利安向摩西發起挑戰,企圖同他爭權奪位。摩西決心把這種爭權活動扼殺於萌芽狀態。他把兩個反對者領到聖幕中來,以上帝的名義對他們進行了嚴厲斥責,然後將他們關押在營地外。
7天後,亞倫和米利安開始求饒,並表示認錯,摩西才寬恕了他們。摩西聽了這話才饒了她,讓人把她領到營中來住。這事以後,以色列入離開哈洗錄,在巴蘭的曠野安營。
巴蘭曠野接近迦南樂土的南疆。以色列入興高彩烈地跑上高山,站在山頂鳥瞰未來的家園。從以色列之父雅各離開迦甫以後,那裏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平原上綠草如茵,百花爭豔,橄欖樹、石榴樹、椰棗樹長滿山坡,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的地方還有葡萄園。
對於久處單調的沙漠中的人來說,這番景象簡直難以形容地迷人。他們高興得雀躍起來,互相擁抱,眾口一同,都說應該立即行動,盡快去攻占這個美好的地方。
然而,派出去的探子帶回的信息卻令他們萬分失望,這裏兵強馬壯,城池固若金湯。看到如此好的地方,卻得不到,一時間抱怨聲再次起來。
此時,一些人甚至乘機煽風點火,聚眾鬧事,他們提出要求撤掉摩西,另選首領。麵對危機,摩西一方麵,他讓約書亞和邊勒等人向民眾說明偵察到的詳細情況,以平息大家的怒氣;另一方麵,他看到對方強大,而己方人心不齊,便決定暫不進攻速南,返回沙漠。
摩西繼續行使領導權力,但是民心不齊,他不能帶領以色列人去攻打迦南了。他帶領以色列人直奔東方,在沙漠中開始了更為漫長的漂泊歲月。
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在阿卡巴灣附近暫時安頓下來,同時派人出去,尋找適於長期生存的地方。自從以色列人從迦南邊境折回沙漠以來,由於失去了進入迦南樂土的希望,民心開始渙散,連一向最忠誠的利未人也不安分守己了。他們對整個祭司階層享受特權又高做自大日益不滿。
有一天,有250個利未人由可拉帶頭,聚集在摩西和亞倫的帳篷前,喧嘩起來。他們大聲地質問:“我們同是上帝的子民,為什麼你們擅自專權?為什麼你們要自認為比其他會眾高明呢?”
摩西聽見這話就俯伏在地,對可拉他們一黨的人說:“利未的子孫哪,你們聽我說。耶和華從以色列人中把你們分別出來,使你們親近他,辦耶和華帳幕的事情,你們還不滿足嗎?你們今天發怨言,攻擊亞倫,是什麼意思,你們難道還想當祭司嗎?”
後來,這250個利未人被燒死了。
於是,摩西又開始了漂泊,他領著猶太人在沙漠中漂泊,轉眼間快到第40個年頭了。他們從埃及人的枷鎖中掙脫出來,是為了返回故土迦南。然而,他們曆經內憂外患,天災人禍,千回百折,已經消耗了兩代人的時光。那些過慣了埃及的生活,養成了奴性的人漸漸死去。現在新的一代猶太人成長起來了。他們從未過過城市生活,自幼便在艱苦的荒漠中生活成長。在同其他部族的多次交鋒中,他們經受了鍛煉,學會了戰鬥的技巧。從他們身上,摩西看到了攻占迪南的希望。
然而,經過多年的漂泊和辛勞,摩西已經很衰老了。此時,他身心更感疲憊。他預感自己的生命即將結束。但他覺得欣慰的是,猶太人已來到迦南的旁邊,返回故土已指日可待,自己的使命已經完成。
於是,摩西做了第二次人口統計,得到以色列入男丁有601730人的數字。摩西把已經占領的約但河以東的土地分給流便、迦得兩個支派和拿瑪迦的半個支派。
接著,他又指定了忠實、驍勇的部下約書亞為自己的接班人,繼續統帥猶太人前進。根據40年來的經驗對現行法典補充了新的條文和教規,對新一代重申獻祭和許願之例。
為了防止內訌,摩西把迦南的土地預分給各支派。隻有利未人和祭司們沒有分到單獨的領地,因為他們要在整個迦南供神職。不過摩西讓他們管轄40個城市和地區,以保證他們過體麵的生活。
摩西還編了一首頌揚上帝的歌,告訴以色列人,無論是盛世還是亂年,唱這首歌都可以得到鼓舞。
最後,摩西與自己的人民決別,給他們祝福,獨自一人登上尼波山巔,久久地眺望著他嘔心瀝血、鞠躬盡瘁地為之奮鬥了一生的聖地迦南,孤獨死去了。
據說,那一年摩西120歲,他眼睛沒有昏花,精神沒有衰敗,無疾而終,以色列全族人在摩押平原為他愉哭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