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求異存同(1 / 3)

十九求異存同

五位生先、女士和他們的學生、助手在經曆了大約兩年的時間,探討了關於仁、義、禮、智、信以及真、善、美、寬、愛、和一係列倫理道德方麵的議題後,深深感到各派學說,各個教義,各種理念,雖然都自立門戶,卻是有異有同的,同中有異,異中有同,各異其趣,共放異彩。有一句名言叫做“求同存異,”就是說首先要討論大家相同的一麵,以求得認識上的一致,推動事物的發展前進,而把異的方麵暫時擱置,不要因為異而阻礙了大家的討論,這當然是完全正確的。近年來,這個提法又有了新的發展,叫做“求同化異”,就是要求得相同的地方,化解不同的地方。這個提法的著重點還是在“求同”上,要把相異的地方化解成相同,這當然也很好。

但是,同和異,實際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麵,有同必有異,有異必有同,人們在大力提倡“求同存異”和“求同化異”的同時,從另一個角度考量,也需要“求異存同”,因為有些相異的事情是沒法使他們相同的,那就讓他們相異好了,何必都要求相同呢!這就是說既要有同,也要有異,使同和異各放異彩,相得益彰。

九月的一天,他們幾位來到北京植物園,借曹雪芹故居的一角,開展起“求異存同”的討論來。時值深秋,天清氣爽,植物園中遊人如織,男女老少,中國人,外國人,穿著各種色彩的服裝,踩著各種輕盈的步伐,欣賞著各式各樣的花卉樹木,這本身就體現了一個“異”字,正好配合五位先生、女士討論的主題。

這次會議由戴先生主持。他在開場白中說:“這個世界原本就是不同的。為什麼你是美國人,我是中國人,他是非洲人?為什麼你是白色人種,我是黃色人種,他是黑色人種?為什麼你喜食麵包,我喜食米飯,他喜食苞穀?為什麼有的人信仰上帝,有的人信仰真主,有的人信仰釋迦牟尼、孔子、老子?為什麼你喜歡唱歌,我喜歡跳舞,他喜歡吟詠?為什麼有男的,有女的,男女要結婚?等等、等等,還可以舉出一千種,一萬種,十萬種,幾十萬種,幾百萬種的不同,你是無法計算的,數不清的。不同,在這個世界上是絕對的,而相同則是相對的。這是我們今天討論‘求異’的基礎。”

計先生說:“好!說的好!這個世界不同是一種客觀的存在。誰能使這個不同變成相同?這既不可能,也無必要。正是這些不同,構成這個光怪陸離、豐富多彩的花花世界。”

戴先生說:“這就是說,該同的同,不該同的不同,不要都同,也不要都不同,強求一律。既要求同存異,又要求異存同,有同有異,這個世界就美妙了。”

學生小明跳起來說:“對呀!對呀!太對了!誰有這樣的能力和權力能使得全世界隻有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種宗教,一種膚色,一種長相,一種愛好,過同一種生活?不可能,決不可能!”

學生小丁說:“沒有人提出要使這個世界變成同一呀!上帝沒有,真主也沒有,佛陀沒有,孔子也沒有,老子也沒有。”

“‘求同存異’或‘求同化異’隻是從認識上說的,不是從生活、習俗上說的。而‘求異存同’的內涵則要廣泛得多。”尹先生說。

計先生說:“是這樣。”

茹先生說:“開無辟地,有了人類,有了大自然,各式各樣,花團錦簇,異彩紛呈,美不勝收,又有各種不同的文化、文明,把這個世界裝點得繁花似錦,目不暇接,令人心花怒放,多麼快樂呀!而如果隻有一種,會是多麼地單調乏味!”

戴先生說:“文化大革命期間,舞台上演同一出戲——沙家濱;唱同一支歌——社會主義好,社會主義就是好,社會主義真正好。社會主義不是唱出來的,是做出來的。你成天唱那一句社會主義好,而成天搞打、砸、搶,社會主義能好嗎?那是好不了的。人每天要吃飯,所以要生產;花每天要澆水,不澆水是要死的。春去夏至,秋去冬來,冬天過了,春天又來了,去年過了是今年,今年過了是明年,每年都有不同,難道能年複一年,年年如此嗎?”

計先生說:“假如世界上隻有男人,沒有女人,或者隻有女人,沒有男人,人類就要絕種,世界也就不存在了。”

符女士說:“假如世界上隻有紅花,沒有綠葉,紅花會好看嗎?紅花需要綠葉扶持呀!”

尹先生說:“所以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也就是求異存同。”

戴先生說:“世界輿論講‘求同’的多,而講‘求異’的少。人們有一種思想顧慮,覺得大家都相同,那敢情好,而如果大家都不同,各執己見,則就要發生衝突。其實這種看法是不完全的。應該是,可同的同,不可同的不同,所以有一句古話叫‘和而不同’。我跟你是好朋友,但我倆的意見不一定完全相同,各人可以保持不同的意見。”

符女士說:“君子之交淡如水。”

尹先生說:“假如都要求相同,那麼世界上就隻能有一種宗教,不能有另一種宗教,那非打起來不可。隻有讓各種學說,各種宗教,自由發展,互不幹擾,才能保持和諧,共同繁榮。”

計先生說:“人類既有共同的經驗,也有特殊的經驗,各個宗教的產生都是出自當時的特殊的經驗。他們用各自獨特的方式表述自己的信念,是完全可以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