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以殺止殺(3)(1 / 3)

“年少氣盛!”這是老龍給方圓的評價,無論如何,這一評論還是得到眾多觀戰的職業高手們的讚同。在大家看來,高手求變往往是在棋力陷入困境時的作為,主要是為了某種突破,然而方圓現在當真是如日中天,完全沒有立刻求變的需要,因此這次李方大戰弄得如此緊張激烈必然是方圓刻意追求在對手最強的一點戰而勝之的想法。這種想法職業高手們是絕對不讚成的,畢竟贏棋才是硬道理,也是吃飯的保證,大家會做的便是以自己擅長的方式來贏取勝利,像這樣刻意挑戰對手最強一麵的做法也真的隻能是業餘棋手才會做得出來的。而且隨著棋局的進行,即使觀戰室內的高手們也難以判斷得失如何,最多的一句話就是“看不清!”。

觀戰的高手看不清,實際上對局中的方圓也沒有看清全部的變化,畢竟眼下的時間非常有限,想要完全計算清楚全部變化是沒有可能的。不過同時他相信對手同樣也不可能算得清晰,眼下要比的是膽氣與自信。

如果說職業棋手中有仍舊保留業餘特點的棋手的話,小李大概就是業餘特點最突出的一位。相比於職業棋手很少下看不清的棋,小李卻完全不同,仿佛是一個業餘賭徒,敢於把全部身家押到未知的戰鬥中,而且還自信滿滿。或許正是這種心態才導致了他在國際棋壇上如魚得水地不斷獲取世界冠軍,當然,一切還要依靠他本身的強大計算力做依托的。因此最能體現小李棋風的一個詞語要算“殺伐果斷”了。同樣的,這個詞彙安放在方圓身上也非常得體,這或許就是注定了兩人之間的大戰必然是激烈搏殺這種旋律。

不同於以往方圓的對局早早結束,本次比賽的結束時間相對晚很多。當全場隻剩下三對棋手的時候,兩人還在緊張廝殺著。於是場麵的焦點便落在了他們身上。

傍晚時分,另外兩組棋手也開始了收官,而且大局已定。這樣結束複盤研究的參賽棋手多半都圍著方圓與小李身邊觀戰,其中居然有大李的身影。

話說當前社會的資訊高度發達,獲得各國著名棋手的棋譜早已不是難事,不過各國國情不同,研究的對象與思路也自是相差很大。從前,中、韓兩國都是以衝擊日本圍棋的地位而戰,所以大家都是以日本圍棋作為研究對象。然而現在情勢有變,韓國後來居上,韓國國內大賽頻繁,再加上一些微妙的心態,讓韓國棋手們很少高傲,所學習與研究的對象都是國內高手的,很少關注中國棋手或者日本棋手的相關研究。從這個意義上說,方圓的知名度也僅僅是局限於有限的幾個人,至於大多數韓國棋手還沒有對他有什麼特別的了解。

事實上眾多的韓國棋迷更加如此,雖然方圓戰績不錯,但如果讓棋迷預測小李與他的對戰結果的話,九成以上的人會認為小李必然速勝,這是現階段韓國棋迷的普遍心態。

不過對局的結果給了韓國棋迷們一記響亮的耳光,五點一刻,方圓的最後一手落到棋盤上,小李猶豫著沒有落子,直到裁判讀秒結束也沒有任何動作,方圓超時勝,爆出了本屆比賽的最大的“冷門”。

方圓與小李各自確認了比賽結果後,小李沉著臉起身便向外行去,沒有一絲準備複盤的意思。方圓則低頭看看棋盤也站起身來。

對局結束後一般來說棋手們都會複盤研究一下,雖然失利者的心情可能異常煩悶,但這絕對是一次提高自己的最佳機會。當然不複盤的現象也不罕見,尤其小李下棋,基本上很少複盤,這或許是他性格上的一些特點吧!

這時周圍旁觀的兩位中國棋手才上前與方圓握手致意,恭喜他戰勝小李晉級下一輪的比賽。方圓的臉上卻沒有任何喜色,淡笑著應付一下之後便離開賽場回到賓館。

本輪結束,留在十六強中的中國棋手還剩下四位,除了方圓之外都是原本的種子棋手,換句話說,從預選賽中衝出來的中國棋手險些全軍盡墨,堪稱史上少有的現象。倒是日本棋手發揮出色,保住了五個名額,確保了韓國棋手在十六強中的席位不足半數。同時因為小李的出局,也讓本屆三星杯出現了些許的變故,七位韓國棋手究竟還能不能將三星杯留在韓國?但由於大李、樸聖賢、金聖石的存在,韓國棋迷基本還維持著相當的樂觀,此三人的存在便是棋迷們的定海神針,相信最後的冠軍不會旁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