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藏的愛
掩藏的愛
一般情況下,愛勿需遮掩隱藏,情之所至,隨心奉出,不用考慮施愛的方式方法,不必深究其領受到什麼程度。而你是塊冰冷的石頭呢,也分明感覺得到暖意融融。世界上的愛無窮無限,大抵都是這樣:不矯飾,不虛偽,坦誠率直,真情流露,天性使然;愛就愛了,舉手之間的事,也便不必遮遮掩掩,隱隱藏藏。
然而有一種愛,卻是需要刻意掩藏的。無論愛與被愛,一方有著難言之隱,不好啟齒;說出真相未免殘酷,打擊過重;傷及人格尊嚴,對方無法接受;那麼就隻有把事實隱瞞起來,把愛的密碼封存起來,把愛的程序悄悄實施,偷偷進行。
我稱這種愛為掩藏的愛。掩藏愈深,愛便愈深。
最常見的是對病人病情的掩藏。確診患了不治之症,病入膏肓,醫生一般隻對家屬說實況,對病人則語焉不詳或隻言病不重,慢慢醫治一定會好。醫生們恪守的雖是潛規則,卻也是良善醫德使然。家屬們都知曉了親人的病情,背後幾經商議,做出不向親人說真相的決定,然而又害怕一不小心說漏了嘴,就演繹很多“謊言”去應付。家屬人前強顏歡笑,人後總想垂淚。終於,親人在醫生“輕淡”的病情敘述中,在家屬百倍的關愛下,微笑著離開了這個世界。我有一友,其父心小得跟針鼻兒似的,不幸患了膀胱癌,家人千方百計瞞著老人,四處輾轉治療,又顛延兩年。彌留之際,老父也不知自己患的啥病。醫生說又活這麼久真是奇跡。也多虧了病人沒思想壓力。
這是集體的掩藏,為著一個目的,共守一個秘密,不知真相的隻有當事人自己。我們村曾也有一例:對越自衛戰時,鄰家青年入伍犧牲在前線。年邁的奶奶思念孫子,天天絮叨要孫子回來。家人無法告訴真相,直說軍紀嚴明,不能探家,隔些時就找人寫封信,說是孫子寫回的,念給奶奶聽。全村人都知道這情況,不約而同瞞老人,並誇孫子有出息。就這樣,老人在自豪和驕傲中度過晚年,無疾而終。這事成了全村上世紀最感人的事。
還有守著秘密,瞞了一圈,獨自承接苦難的。這需要特別的毅力,徹底的犧牲。我一個遠房表叔,家裏實在困難,表弟又上著大學。表叔身體不好,常自個兒到醫院看病抓藥。表嬸看他病不輕,要和他一起去醫院診治,他總說是小病,不用陪著去。誰料說死便死了。表弟從學校趕回,在整理父親的遺物時,才發現醫院的檢查單,診斷表叔患的竟是肝癌。表弟當即哭得死去活來……
留意身邊,掩藏的愛俯拾皆是。其掩藏方法千奇百怪,甚至有悖常理,待到明白良苦用心時,常悔之晚矣。兒子賭氣外出打工,父親給兒子盤纏,但要兒子必須打欠條將來歸還。兒子氣憤至極,發誓掙不到錢決不回家。父親真要兒子還嗎?那是害怕兒子吃不了苦,在激勵兒子啊;抱養的哥哥,弟弟總埋怨母親偏心,愛哥哥而不愛他,卻不知自己才是母親親生的。哪個母親不心疼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母親是怕抱養的哥哥疑心啊!同我光屁股長大的一個朋友,每每回老家見父母,總大聲吆氣的“責備”父母,“怪”得兩位老人唯唯諾諾。我勸他對父母“態度”好點,朋友卻說,爹娘一輩子節儉慣了,到老還是不舍得吃不舍得穿,勸過他們多少次就是不聽,“怪”他們一頓,他們就會稍好點——“爹娘最怕惹我生氣,我一生氣,說啥他們都聽了。”朋友如是說。我這才恍然大悟。兒子把準了父母的軟肋啊!
掩藏的愛掩去的是表層的愛意,施愛者唯恐被人體察看出本真不接受,這便有了些矯飾或者雕琢的的痕跡:刻意而為,為的不事渲染,不求回報,這種愛最高尚,最無私;最能體現人間真情、世間溫暖;最刻骨銘心,令人難忘;這種愛含蓄內斂,悄然進行,潤雨無聲,不仔細品根本品味不出,甚而仔細品也品不出,常是事後得知,若幹年後才知,還有很多很多永遠永遠埋入地下,根本無從知曉了。
我之理解,所謂的大愛無言,就是掩藏的愛。愈是無言,愛就愈加珍貴。這個世界可愛就可愛在有很多不為人知的掩藏的愛,想掩藏,掩藏得再怎麼天衣無縫,終還是被人無意識的發現了。這個世界美麗也美麗在這兒,這個世界值得人留戀,原因恐怕也在這裏。
人生一課
10天來,連續滾動播出的國人抗震救災的新聞疊映在熒屏上,淒慘的鏡頭令我們寸斷肝腸。我的一個朋友告訴我,地震發生後,他徹夜看電視,淚流個沒完,端起碗卻吃不下飯。何止是他,已過不惑之年,輕易不掉眼淚的我,或麵對方寸熒屏,或互相議論傾訴時,淚也是不由自主地湧出。那一滴眼淚,是悲愴於無可抗拒的國殤大災?是感動於總書記和總理心連平民?是敬佩於子弟兵英勇無畏的搶險?是傾情於社會各界的愛心奉獻……心情百轉糾結,難以平靜。
10天來,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世界渺小,地球一村,大愛無疆。國人動容,心係一念,都在關注著一個內容:抗震救災;都在思考著一個問題:我能為災區做些什麼。做些什麼呢?我身邊幾個人要隻身前往災區救援。我勸他們:還是不要單獨去的好,國家有統一安排,再說人不在災區,不等於不能為災區做奉獻。他們想想,可能認為我說得有道理,最終打消了去的念頭。但是,他們雖未成行,我卻是深受感動。那麼,我們應該做的、能夠做的,恐怕95%的人已經做過的一件事情,就是捐助。在街頭,我曾聽到幾位老太太議論:“有單位的人把錢捐給了單位,我們把錢捐到哪裏去?!”我在基層文聯工作,近段身體小恙,地震發生後,原未打算組織文藝界人士募捐,不想無數朋友打電話詢問:我們怎麼辦?我們何不搞一場募捐演出?土豆禮儀公司、天禧禮儀公司也主動聯係說舞台背景彩虹門等由他們布置。給宣傳部領導彙報後,事情就這麼倉促確定下來。從倡議到演出僅一天時間。幾位作者連夜創作節目,幾位演員真情演出,募捐場麵感人至深。民間文藝界人士率先組織捐獻。我深知他們都不富裕,有的春節期間還是救助對象;有的長期有病,剛剛出院。隨之,攝影界中可美、彩虹婚紗影樓全體員工,身著統一服裝,一一捐獻。不少演員在演唱的同時把善款投進箱中,觀看群眾紛紛捐助。一衣衫襤褸的人力車夫從馬路對麵過來,把一張皺巴巴的大額人民幣塞入箱中。很多小朋友接過媽媽手中的錢擠到捐款箱前代為投入。一位身材稍胖,長著絡腮胡的中年男子掏出一遝百元大鈔,也毫不猶豫的捐入箱中。記者要采訪,中年男子揮揮手拒絕了。短短兩個小時,捐款7萬多元,數字夠驚人的。
10天來,上訪的不訪了,偷盜的不偷了。淚水的流淌洗滌著我們的齷齪,淨化著我們的心靈。善良者愈發善良,堅強的越加堅強,崇高者更顯崇高。說實在的,過去,有關部門動員的捐款次數也不少,非議也不少,有的捐款變成了攤派。尤其是形象工程的捐款,更非群眾所願。但此次為地震災區捐款,非硬性攤派,完全出於自願,沒有一人發出怨言。
環球同此涼熱,在自然災害麵前,人們心在一起,共伸援手,共渡時艱,共同抗擊,顯示出人性之愛,人性之美,顯示出國人強大的團結力、凝聚力。多少年來,我們讀了太多充滿哲思的文章,印象總不深刻,幾天來的經曆,讓我們體驗了無限的生死親情、無數的人生哲理,勝過讀千萬篇美文。地震,讓我們國家損失千萬億,但另一方麵,國殤之日,也是重生之時。地震,為我們每個人又上了人生重要一課,使我們獲得了一筆無窮的人生財富。這財富就是國人強大的凝聚力,中華民族之所以能曆盡磨難而生生不息,正在於此。
幾天來,朋友們發給我無數條關於抗震的信息,我則回複:大愛無言,大愛無疆,大愛則昌。
攝影家皮埃爾
忽然在報紙上看到法國皮埃爾舉辦中國風情攝影展的消息,不免聯想到兩個月前陪同“世界攝影家看河南”采訪團去堯山采風的情況。攝影團來自美國、德國、荷蘭、比利時、意大利等十多個國家。記得其中法國的攝影家就叫皮埃爾,他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堯山的秀美景色幾乎傾倒了中外所有的攝影家,他們紛紛把鏡頭遠瞄或者高抬,對準各個景點,爭抓搶拍奇山秀峰,唯有一個老外似對遠眺處的瑰麗奇觀不感興趣,隻顧低頭身旁或者腳下細微的東西不停拍攝。一叢粉白如針的花兒隻取一朵,一片六菱碧翠的葉兒隻抓一脈,屏氣凝目,全神貫注,沉溺其中。一粒花斑甲蟲,他臉能貼上去拍,唯恐別人打擾。流水潺潺,他對準一窟溪穴,枯藤老樹,他對準一藤新芽。因費時,大部隊已前行不見了人影,他卻被甩在後邊,采訪團翻譯心急如焚。我負協調照顧之責,隻好斷後催促。因不知名姓,不通語言,督其前行,隻有拍其肩膀,哈嘍示意。他則亦哈嘍回應,表情溫善,隻是不走,該拍還拍。我也不好意思很催,隻好留下來伴他,看他不停地拍啊拍。
在索道下的一處攤點前,店主一家人正圍在櫃台上吃飯,白饅頭,炒青菜,幾雙筷子齊下,煞是熱鬧,也甚溫馨。老外來了興趣,左拍右拍,對準了臉色紅潤的漂亮少婦拍,又把相機抬到飯場上方,鏡頭朝下俯拍,羞得一家吃飯人不好意思繼續吃。我說,你們吃你們的,讓他拍,把你們拍到國外去顯名。拍攝完,女主人說,這胖老外挺有意思的。我回說,是有意思。
下山返回,別人已累得不行,早早返回賓館休息,這老外還興致勃勃,來回轉悠,仿佛仍有使不完的勁。在一店鋪前的老樹下,一老嫗抱了脫光了的嬰孩在逗樂。胖老外又來了靈感,豎起大拇指,照了祖孫倆,又逗嬰孩笑,嬰孩一笑,眼眯很小,嘴咧很大,現一個沒牙的口,顯兩個深酒窩,憨態可掬,甚是可愛。老嫗看和善的老外逗著嬰兒,調整著姿勢不停拍,可能聯想到自己年輕時羞與人語的一些場景,禁不住想笑,又不好意思笑,就用手捂嘴,恍然有青春的動態。這一瞬間的表情,也讓眼尖的老外給逮到了,老外相機略略一抬哢哢又是幾拍,然後又豎大拇指。我揣摩,這位老外恐怕稱得上是真正的藝術家,他善於從細微的生活中捕捉創作的靈感。
翻譯來喚我們就餐,我順便詢問,翻譯介紹,這位老外名皮埃爾,法國攝影家。並且說皮埃爾人很好,昨晚還喊他喝酒來著,喝的是皮埃爾從法國帶來的白蘭地。隻是,皮埃爾紀律性太不強了,總是掉隊,為此耽誤了大家不少時間。
我理解,幹什麼事,鑽進去了肯定費時費力。搞藝術要的就是沉入生活的底層,認定目標,選準角度,找準切入點,不受幹擾,持之以恒。我對皮埃爾愈加敬佩起來。
“皮埃爾!”我不禁脫口喊出皮埃爾的名字。在前幾步的皮埃爾聽見,轉過頭來向我示意,用手指著自己的鼻子回應“皮埃爾”。這三個字,中外音雖有別,但還是都能聽得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