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人生(3 / 3)

“不,”年輕人笑了,“他們會說你漏過了8個。”

“對極了!”一分鍾經理人說,“我經常問這樣一個問題:經理人為什麼不把簾子掀開,讓自己和下屬都能看到那些木瓶呢?為什麼?因為他要堅持那個了不起的美國傳統——工作表現評估。”

“因為他要堅持進行工作表現評估?”年輕人不解地問。

“是的。我過去把這稱做‘NIHYSOB’(NowIhaveyou-youSob),意思是‘現在我可逮著你了——你這混蛋’。這樣的經理人根本不會告訴下屬他對他們有什麼要求,他們應該做什麼;他隻會讓他們自己去掙紮,然後在他們的工作沒有達到期望標準的時候,對他們進行惡意攻擊。”

“你認為他們為什麼會那樣做?”年輕人問道,他很清楚經理人所說的這種情況。

“因為這樣一來,他們就會顯得很了不起。”經理人回答道。

“你指什麼?他們怎麼就會顯得了不起呢?”年輕人問。

“如果你在工作表現評估表上給你的每個下屬都打了高分,你想你的上司會怎麼看你?”

“他們會認為我是個容易被蒙騙的人,根本分不清工作表現的優劣。”

“非常正確。”經理人說,“在大多數組織中,為了讓自己看起來是個好的經理人,你不得不從下屬身上挑毛病。你必須在下屬中分出三六九等,讓有些人顯得出色,有些人顯得差勁,其餘的人則處在這兩極之間。你瞧,在這個國家裏,我們有一種正態分布曲線的意識。我記得有一次去我兒子的學校,看到一位五年級的老師正在拿全州統考的試題給班裏的學生作測驗。我問她為什麼不把地圖冊放在教室裏,讓孩子們在測驗的時候參考。她回答說:‘我不能那樣做,否則所有的人就都得滿分了。’就好像所有學生都得好成績是什麼壞事似的。”

“我曾經在哪裏讀到過,有人向愛因斯坦要電話號碼,結果愛因斯坦找來電話號碼簿給他查。”

年輕人笑了起來:“你在開玩笑。”

“不,我不是開玩笑。愛因斯坦說他從不讓可以在別處查到的信息占用自己的思維空間。”

“如果你不知道愛因斯坦是位偉大的科學家的話,”經理人繼續說道,“當你看到他在拿著電話號碼簿查自己家的電話號碼的時候,你會怎麼看他?你會覺得他是個成功者,還是個失敗者?”

年輕人笑了笑,回答:“一個不折不扣的失敗者。”

“當然,”經理人說,“我也會這麼想,但是我們的判斷可能是錯的,不是嗎?”

年輕人讚同地點點頭。

“我們任何人都可能很容易地犯這類錯誤。”經理人說著,拿起一個自己做的牌子遞給客人,“看看這個。”

“你知道,”經理人說,“作為經理人,你實際上有三種選擇。第一,你可以雇用成功者。這些人很難找,而且開價很高。或者,第二,如果找不到成功者,你還可以雇用有成功潛力的人,然後有係統地把他們訓練和培養成成功者。要是前兩種選擇你都不滿意(我總是驚訝地發現,竟然有那麼多經理人既不願高薪聘用成功者,又不肯花時間培養那些有成功潛力的人),那你就隻剩下最後一種選擇了——祈求老天保佑。”

這些話讓年輕人摸不著頭腦。他放下筆記本和筆,問:“祈求老天保佑?”

經理人笑了笑,“我隻是開個玩笑,年輕人。不過,說起來,確實有許多經理人一天到晚都在禱告——‘希望這個人能完成這工作’。”

“哦,”年輕人一本正經地說,“好吧,假設我們作出第一種選擇。如果你聘用了一位成功者,那麼要做一分鍾經理人就很容易了,不是嗎?”

“當然會很容易。”經理人微笑著說,年輕人現在這副嚴肅的模樣讓他很驚訝——就好像隻要一本正經就能成為好的經理人似的,“跟一個成功者一起工作,你隻要跟他設定好一分鍾目標就可以了,其餘的事情他會自己搞定。”

“布朗女士告訴我,有的時候你甚至連這個也不用跟她一起做。”年輕人說。

“她說得很對,”經理人說,“我跟她的接觸比跟這裏的大多數人都少。但是,對於每一個人來說,不論他是成功者,還是有成功潛力的人,一分鍾目標設定都是提高工作效率的一個基本工具。”

“是不是無論由誰來提出一分鍾目標,”年輕人問,“都必須把每個目標分別寫在單獨的一張紙上?”

“完全正確。”一分鍾經理人肯定地說。

“為什麼這一點那麼重要?”

“因為這樣一來,人們就可以經常回顧自己的目標,將之與自己的行為進行對比。”

“我知道你讓人們隻把最重要的目標和任務寫下來,而不是工作的方方麵麵。”年輕人說。

“是的。那是因為我不想讓這裏變成造紙廠。我不希望人們把一大堆文件紙收藏起來,隻有在進行來年目標設定、當年工作表現評估或類似事情的時候,才拿出來看一眼。

“你可能也看到了,為我工作的是每一個人都在身邊放了一個這樣牌子。”經理人把自己的牌子遞給客人。

年輕人很驚訝。他在前麵幾次短暫的拜訪中,都沒有留意這一點。“我沒有注意過這個,”他說,“這真是棒極了。可以給我一個這樣的牌子嗎?”

“當然,”經理人回答,“我回頭會安排。”

充滿抱負的未來經理人一邊埋頭寫筆記,一邊說:“你知道,在這麼短的時間裏,要把所有關於一分鍾管理的東西都學會真不容易。例如,單是一分鍾目標設定,我肯定還有很多東西要學。不過,或許我可以把這留到稍後再說。

“我們現在能繼續說說一分鍾稱讚嗎?”年輕人從筆記本上抬起頭,問道。

“當然,”一分鍾經理人說,“你大概也想知道這個訣竅為什麼有效。”

“是的。”客人回答。

感悟心語

生活中短短的一分鍾到了一分鍾經理人那裏,就會發生無窮的效力,這些經驗與開拓的思想,都每一個人都應該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