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2.校園文化的負向功能(1 / 1)

三、2.校園文化的負向功能

我們可以從多種角度來認識組織文化的負向功能,例如,矛盾與衝突尖銳的組織文化,必然帶來組織整合、行政運作方麵的困難,並導致組織效能的低下。學校組織的保守性,決定了學校組織文化強調穩定、平凡的一麵,這往往使學校陷於封閉、呆板,排斥創新與改革。

形式主義盛行的組織文化具有反求真、不務實、反科學的負麵功能,權威主義的組織文化具有反民主、反專業的負麵功能,落後的組織文化具有反革新、反適應等負麵功能,影響學校組織適應環境持續發展的能力。

功利主義的組織文化則追求實惠,具有反教育、反理想、反價值的負麵功能等。這些例子似乎有些極端,通常情況下,學校校園文化的負向功能往往會在下列情況下表現出來。

主流文化與亞文化的矛盾與衝突,導致組織整合困難。每一社會組織都存在許多亞文化,而且,這些亞文化往往與主流文化之間、亞文化與亞文化之間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矛盾與衝突,所以,人們稱學校中的亞文化為“衝突的亞文化”。

在學校組織中,一旦學校的主流文化與亞文化產生衝突,就會給組織整合帶來諸多困難,並導致組織效能的下降。因此,在學校組織中,積極培育一個強有力的主流文化,是十分必要的。

校園文化的保守性成為學校組織變革的障礙。從根本上講,校園文化是一種保守性的文化,學校總是將人類文明積澱下來的既成文化成果傳遞給年輕一代。學校教育的性質決定了學校教育過程往往是一個文化積累的過程,而不是一個文化創新的過程。

學校教育的成果往往具有長期性、滯後性的特點,這些都決定了校園文化所不可避免地具有的保守性質。我們可以從多種角度來認識學校文化阻礙學校組織變革所表現出的負向功能。

首先,校園文化促進了學校組織的穩定與安全,但是,當學校組織麵臨外界環境挑戰並需要進行變革時,校園文化往往會表現出一種安於現狀的慣性或惰性,使得學校組織無法做出即時地反應,順應環境的變遷,適時扭轉劣勢或創造先機。

其次,校園文化促進成員對組織的認同,在思想與行動上達成共識,有利於培育員工對學校組織的忠誠。但是,這也有可能使學校組織成員產生依賴情結,陷入不切實際的陶醉與樂觀,而當學校組織麵臨困難與挑戰時,則容易形成群體的逃避情緒。

第三,校園文化對學校成員的思想與行為具有一定的規範與控製作用,這有助於維護和鞏固學校組織係統。但是,這也往往會使學校組織排斥各種新觀念的影響,減少組織變革與發展的機會。

第四,在特殊情況下,如果學校校園文化與學校組織目標發生偏差,並且為多數組織成員所認同,學校校園文化就會引致錯誤的組織發展方向,非但不利於組織目標的認同,反而會妨害組織目標的達成以及組織的持續發展,這種文化影響越大,學校組織所蒙受的損害越多。

此外,對於一些辦學曆史悠久的老學校而言,學校傳統的文化積澱甚厚,往往為學校領導者與廣大員工視為學校發展過程中的精神財富。但是,這種精神財富也使之成為學校變革與創新的障礙,使學校組織運作僵化,不能順應時代變遷而進行變革。

總之,校園文化在組織的穩定與發展、組織效能的提升、成員的歸屬、認同與溝通等諸多方麵都發生著重要影響。校園文化也存在著阻礙組織變革、主流文化與亞文化矛盾與衝突等負向功能。

學校管理者要做的是重視校園文化建設,注重發揮校園文化的正向功能,最大限度避免或克服各種負向功能,立足當前,放眼未來,勇於創新,大膽實踐,在改革中大力加強校園文化建設,使之更好地為學校教育教學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