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9.剪紙的學習指導(2 / 3)

煤油燈

煤油燈為電燈普及之前的主要照明工具,以煤油作為燃料。多為玻璃質材,外形如細腰大肚的葫蘆,上麵是個形如張嘴蛤蟆的燈頭,燈頭一側有個可把燈芯調進調出的旋鈕,以控製燈的亮度。煤油燈的作用主要是煙熏模板,熏出紙樣,以備裁剪。

剪紙用的紙

剪紙用的紙最好是用宣紙染的紅、黑、紫、深藍等色紙或地方生產的毛邊紙染的大紅、大綠土產紙,這些紙薄而鬆,質地結實。可以刻得層數多。

普通的白報紙集的大紅紙或蠟光紙也可替代,但一次隻能刻五、六張,而且細部、花紋不易刻。宣紙染的色紙和地方土紙沒有光亮,十分樸素、厚重,很有特色。

剪紙的種類和製作

剪紙的種類

1.按內容分類。

剪紙按內容大致可以分為:人物、鳥獸、文字、器用、鱗介、花木、果菜、昆蟲、山水等,還有人提出加上世界珍奇、現代器物兩類,共計十一類。

2.按寓意分類。

中國剪紙的特點,表現為題材的寓意,所以寓意可作為分類依據,由此可分為:納吉祝福、祛邪、除惡、勸勉、警戒、趣味等七類。

3.按用途分類。

有人認為剪紙的分類應以用途為據,由此可分為:

(1)裝飾類:貼於他物之上以供欣賞或增加他物之美的剪紙,如窗花。

(2)俗信類:用於祭祀、祈福、祛災、祛邪、驅毒的剪紙,如門神。

(3)稿模類:用於版模、印染的剪紙,如繡稿。

(4)設計類:能增加他物之美,或能宣揚他物的剪紙,如電影或電視的片頭。

4.剪紙與剪貼。有人認為剪紙應分為三類:

(1)凡是用單色紙剪做的窗花、彩稿(花樣子),稱為剪紙。

(2)凡是用彩色紙剪做、經粘貼而成的作品,應稱為剪貼。

(3)凡是剪後再填色的作品應稱為剪畫。此種說法未免含混籠統、似是而非,不僅類同窗花的繁多作品未列入,而且剪畫一詞釋義尚多,不宜居於列類,何況剪而染色的作品將如何歸類,實待商榷。

5.以製作分類。還有以用紙及製作分類的,多用於教學之用。它將剪紙分為兩類七種:

第一類:單色剪紙。就是用一種色紙來剪做的。又細分為:

(1)折剪類,即將紙折疊後剪,放開後可得一種圖案或字型。

(2)迭剪類,即將數張紙重疊在一起,釘牢後再依稿剪之,一次可得數張作品。

第二類:複色剪紙,又稱為彩色剪紙。是以數張彩紙分剪後剪拚貼成圖;或以白紙依稿剪成,再染填上各種顏色;或先剪成主版,襯以白紙後再染填上各種顏色。可細分為:

(1)襯色類,先用單色剪紙的方法剪做成圖,再以彩紙為襯。

(2)套色類,以單色剪紙的方法剪成主版和次版的形象,再另剪色紙貼裱在主版需要的部位上;或將畫稿所需的各色色紙,重疊在一起釘牢,再沿稿線依次剪成,擇取一張為主版,貼裱在襯底上,再將其餘的部分添貼在主版之上。

(3)拚色類,即分別用色紙剪成各部分形象,再依圖樣貼裱在襯紙上;或將各色紙重疊在一起釘牢,再依稿剪成,吻拚於襯紙上。

(4)染色類,即用易於浸漬的白紙或淺色紙剪成各種形象,再逐次染成所需的顏色;或先將紙染色,再剪成形象。

(5)填色類,即先用黑色紙或深色紙剪出主版,裱貼在白紙上,再依稿填塗各種顏色;或用白紙剪成主題形象,裱貼後再填染所需顏色;也有先填色而後剪做的。

至於兼用兩類方法製作的剪紙,應擇其主要的方法歸其類別。

剪紙的製作流程

1.印染紙張。

傳統中國剪紙藝人會使用刷子將紙張染成傳統的中國紅。

2.燙印。

染色後的宣紙幹後通常會出現皺折的情況。用一個溫熱的熨鬥將皺紙的紙張熨平。

3.製作模板。例如製作蝴蝶的形象就非常簡單,使用鉛筆將蝴蝶的輪廓勾勒出來即可。

4.煙熏模板。

將剛才染色準備好的一張紙張取來,將其弄濕潤,然後在下麵壓上模板。使得模板一麵朝向煤油燈。模板和沒有覆上模板的地方都會被煤油燈的煙所熏黑。當紙張完全幹燥了之後,將模板取下,然後就會留下煤油燈煙熏過的地方和沒有熏到的被模板蓋住的空白。這就是剪紙的樣板。

5.堆垛。

將剪紙的樣板放在一小摞染好色的紙的上麵,大約可以有20張左右,然後將它們封在一起。

6.剪紙。

中國的剪紙藝人通常會選擇那種長柄短韌的鋒利剪刀。用其剪具有可見圖形的那一張,這樣其他的紙張都能同時剪好。首先是剪裏麵的花紋,其次是剪外麵的邊線。

剪紙的製作流程說簡單一點,主要有稿子和剪刻兩道工序。一幅剪紙作品的好壞關鍵在於畫稿子,這就要求作者應有深入生活的基礎,選擇有積極意義的創作題材。經過反複思考推敲,反複修改,直到滿意為止。稿子畫好後,再用墨筆描圖,看看預想的剪刻效果如何。

如果剪刻技術熟練,也可以不描墨圖而直接在畫稿上進行剪刻,但應把鉛筆單線勾成雙線。將畫好的畫稿,釘在裁好的彩色紙上,同一幅作品可用不同種色彩的紙釘在一起,然後用圖釘把它固定在刻板上。

初學者,剪刻時張數不要多,一般一次可剪刻兩三張,待技巧提高了再逐漸增加張數。但最多不超過十幾張,以免影響效果。

刻製剪紙時要從左到右,從上到下,這樣可防止手的移動破壞稿子。要從裏到外,從小到大,免得刻了裏麵,而忽略外形,也可避免大塊刻剪空而使畫稿移動的情況。

刻剪時要注意外形和內形的協調。一般來說,刻直線是從上到下,刻橫線是從左到右,刻圓線是從左角向上然後向右下移動一圈循環過來。不是一刀刻下來,刀應拔起來再切下去,這樣一刀一刀地連續移動前進。

要注意刀拿在手裏要正刻,絕不能斜著刻,否則會出現粗細不均,與原稿不符的現象。此外,還要注意交接線的處理,不要刻過頭,以免刻斷使作品損壞。如果刻完應刻掉的部分,仍拿不起來,絕不能硬拉,應該再補一刀,使之自然脫落後再輕輕地拿起來。這樣作品就剪刻完成了。

剪紙的製作技巧

陽刻剪紙

陽刻剪紙,即刻去空白,留住線條或塊麵,襯以白紙,托出畫麵。這種剪紙又叫單色剪紙或黑白剪紙,其效果如同印章裏的朱文一樣。它顯得集中樸素大方,也是最有特色的一種剪紙形式,因而最為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