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9.剪紙的學習指導(3 / 3)

陰刻剪紙

陰刻剪紙,與陽刻剪紙相反,是將形象上的線條刻去(即畫稿中的墨線被刻空)留住所有塊麵。陰刻剪紙除這一種外,還有一種是留線條、留底子,刻去塊麵。最好的表現方法是陰刻和陽刻結合起來,這種處理方法不會顯得單調而感到變化豐富。

對稱剪紙

對稱剪紙就是把一幅剪紙對折起來刻,刻好後分開來就形成一幅對稱的剪紙。對稱剪紙必須從內容的需要出發,不能隻為了湊熱鬧,否則非但不能豐富內容襯托主題,反而使人感到畫麵上內容重複,顯得多餘。

在傳統的剪紙中有許多內容都是有一定含義的,如雙魚、鴛鴦等。表現新內容的對稱的刻法,不是為對稱而對稱,也是根據具體內容的需要而定的。如表現兩個女社員相對摘豆情景的對稱剪紙,就比較自然而完整地運用了這一刻法。

點色剪紙

點色剪紙又稱染色剪紙,是刻在畫國畫用的宣紙上(可用單宣)或玉扣紙上。刻好後用毛筆點上各種色彩。一般采用民間染料色,如洋紅、洋綠、杏黃等。這種色彩既透明又鮮豔。在染色時,往往好多層迭在一起點色,可讓顏色一層層地透下去。根據需要,色彩中加些白酒,使色彩隻向下滲,而不會向外及左右浸開。

分色剪紙

分色剪紙,其表現方法近似於剪貼。在刻的時候,可以幾種色彩紙拚起來刻(也可分開來刻),刻好後依據原畫稿的構圖、布局,按分色的需要貼成一個畫麵。這種方法在現代剪紙中是不多的,如果用來表現現代內容的剪紙也比較適合。但應注意,用色不宜過多,最好為兩三種色,不能太零散,要有整體感。在分色剪紙中以浙江省浦江的作品最為突出。

襯色剪紙

襯色剪紙,故名思義就是將剪刻好的剪紙作品在其下麵襯上各種有色紙。大都用宣紙或較好的玉扣紙剪刻作品,作品下的色紙,一般襯上深藍色、紫紅色或黑色。也有的作品是黑色的,下麵的襯紙用橘紅色、綠色等。如果襯底的紙是用深色的,則剪紙是淡色的,兩相襯托,顯得鮮明突出,分外美觀。襯色剪紙與陰刻剪紙的剪法基本相同。

繪色剪紙

繪色剪紙是用金、銀、黑等色紙刻剪成單色剪紙,然後在下麵襯以白紙,再在白紙上用色粉繪製細部。這種剪紙俗稱“銅寫料”,其風格古樸華麗,它把剪、繪融為一體與一般剪紙相比,另有一番趣意。另外,還有一種繪色剪紙它不用襯紙,直接在剪紙上勾繪細部,看起來比較雅致。

套色剪紙

套色剪紙與單色剪紙稍有不同。需要多剪空,即多出線多用陽刻處理。正稿用黑色或金色紙,刻好後套上各種彩色紙(一般為蠟光紙),套用色彩最好有一個主調,其餘色彩作為襯托主題。另一種套色,正稿是黑色或深藍色,套色時不按物形象的輪廓線來套,可套出線外或套在線內,這種套色用筆大膽,大紅大綠、十分自然,但不可故意做作,否則弄巧成拙,顯得不自然。

筆彩剪紙

筆彩剪紙,又叫填色剪紙。它的正稿也就是一幅黑線條畫或用其他顏色做線條。刻好後貼在生宣紙上,也可以用能夠吸色的紙代用,用的顏色最好是中國畫顏料或水彩顏料。色彩一定要透明,上色時才不會把正稿色線遮住。用筆不能塗改,一筆下去,可以有深淺濃淡的變化。四周如果浸染開去,可聽其自然,不能呆板。

人物剪紙

人物剪紙,在剪紙中所占的比重較大。以表現農村中的日常風俗、戲曲人物、民間傳說為主。

在表現日常風俗的題材裏都是農村中喜聞樂見的人和事。戲曲人物的題材則大多反映英雄人物和曆史故事的主題。但各地的戲曲題材,在表現手法上是不大相同的。

如河北戲曲題材作品,以陰線為主,多半通過單個人物來表現,動勢較大,多是正麵像刻畫,具有雕塑感。

陝西的則有簡單的道具,一般通過組合人物表現一定的情節,人物形象近似於皮影,以陽刻為主,正側麵刻畫為多。

山西戲曲人物剪紙,在剪刻手法上與陝西相似,沒有邊框和背景,隻有簡單的道具。

浙江則注重刻畫人物的性格,在畫麵上以陰刻表現人物,陽刻表現背景,虛實配置得當,有規整的外框,強調畫麵的完整性。

民間傳說的題材在農村中很受歡迎,一般都是家喻戶曉的內容,在表現形式上多與當地戲曲窗花相同。

人物剪紙在造型上有著獨自的特點,它是和使用的工具及條件限製密切相關的。如人物的眼、眉、鼻及頭發等,都是為了便於刻剪,采用了變形、誇張。臉部的眼睛總是很大的,往往一隻眼睛占了半張臉。嘴有時是不處理的,加以概括省略掉。手、腳也隻是很簡單的幾刀。人體的比例,一般稍矮一點,充分表現了勞動者的氣質,形成了特有的藝術效果。

花鳥魚蟲剪紙

花鳥魚蟲,是人們所熟知和喜愛的題材,其應用範圍極廣。花的題材主要是花、果等內容。大多寓意某種品格或者吉祥。如:牡丹象征富貴,梅、蘭、竹、菊象征氣節,荷花象征高潔,桃子意味著長壽,石榴意味著多子等。

鳥的題材所寓意的內容多,如:喜鵲象征著喜訊,鴛鴦象征著愛情,仙鶴象征著長壽等。另外,“家禽”在鳥類題材中也占有相當的分量。

“魚”的題材,其諧音“餘”是和“富”的寓意相連的。它反映了廣大農民追求幸福生活的願望。主要選擇金魚和鯉魚,金魚即取諧音“金餘”之意。“草蟲”中主要是蝴蝶、蟈蟈、螞蚱等。

走獸剪紙

這類題材有的表現了動物的特征與習性,有的賦予了一定的寓意和象征,如威猛健壯的老虎,活潑玲瓏的獅子,俊秀俏麗的小鹿等。

在走獸題材中還有一個重要的方麵,即對家畜的表現,其內容有牛、馬、羊、豬等。從側麵反映了農村中的生產活動及日常生活的生動景象。

吉祥圖案剪紙

吉祥圖案在手法上采用諧音、象征、隱喻,把文字、花鳥、動物、器皿等形象,完美而巧妙地組織在圖案中。

這些圖案概括力強、托物寄情,直接地反映了勞動人民的情感和思想。它們多以具體的畫麵來表達抽象的含意,反映了作者豐富的想象力。

如:《鬆鶴延年》把鬆與鶴組織在一起,象征長壽;《萬象更新》把萬年青同象組成圖案,象征著更新伊始。

通過這些組合,表現了一定的生活情趣,洋溢著無限的生機,使人們感到貼切、自然、有美感。因而,在民間得到了廣泛的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