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類型的踢踏舞演出比較突出地體現了現代娛樂業的發展與包裝作用,它充分利用了舞台燈光、布景、音樂以及整體策劃與情緒煽動,形成了更具觀賞性與娛樂性的演出。比較成功的還有澳大利亞的踢踏狗舞團。
踢踏舞與音樂有著非常緊密的聯係,甚至有一種說法認為一位偉大的踢踏舞家更是一位音樂家。一般的舞蹈教學在教師示範時主要是模仿動作,然後和音樂相配。
而在踢踏舞的教學中,教師做示範時經常會說:It looks and sounds like(看起來和聽起來是這樣的),這說明學習踢踏舞不僅僅要看,更要聽節奏、感覺節奏。學會了舞姿不會節奏是不行的,節奏對了舞姿是可以不必完全模仿準確的。
踢踏舞的舞蹈動作幽默詼諧,情感節奏奔放外向,更適合青少年的學習和鍛煉。長期係統地學習踢踏舞,不僅可以練就活力充沛的體質、堅強的毅力和頑強的意誌,鑄造吃苦耐勞的精神、高雅的情趣,達到健身健美的目的,還可以在學習動作的過程中了解到踢踏舞發展曆史、各國的文化特點、宗教禮儀等人文知識,在娛樂中享受不同國家的人文熏陶,從而達到健心的目的。
有了好的音樂修養,還可以完全即興地隨音樂表演。有一位踢踏舞大師可以在16小節中打出32種甚至更多類型的節奏。
隨著踢踏舞的發展,舞蹈演員可以用各種方法發出更多的不同的聲音。最早的舞鞋是整體的木製鞋底和後跟,後來將其分成了前後兩個部分,再後來又出現了鐵製的鞋掌。
有的人還故意將鐵掌的螺絲擰鬆,以發出更多的聲音。現在手段就更多了,有的在撒了沙子的地麵上跳……有的在電子鼓上跳,以追求更多的音響效果。
踢踏舞的三大種類
美式踢踏
美式踢踏舞,在美洲大陸的民族大融合中,將愛爾蘭木屐舞和非洲民族的傳統音樂以及祭祀時的原始舞蹈結合發展形成。這種舞以自由輕鬆為形態,追求節奏的複雜表達。
作為非洲民族藝術的一種新大陸的提升,美式踢踏舞繼承了黑人那種天性中深蘊的原始自由,“Tap is not map”一直作為美式踢踏舞的真諦被發揚。比爾?羅賓遜在踢踏舞的發展中起了巨大的作用。1989年,就是以他的生日5月25日,定下了國際踢踏節的日期。其中的巨大紀念意義不言而喻。
在好萊塢歌舞片時代,美式踢踏舞作為大銀幕上最迷人的舞蹈部分,被世界各地的人們熟悉和喜愛,從而發展到了一個高峰。
從可愛的小秀蘭,到好萊塢兩位鼎鼎大名的舞王弗雷德?阿斯泰爾和吉恩?凱利,他們在影片中踢踏起舞的表演,迷醉了億萬觀眾。
直到20世紀80年代,節奏踢踏舞王格雷戈裏?海因斯的出現,將一種新的美式踢踏風格展現在大銀幕上,實現了美式踢踏舞的複興。
他的成功,也使得過去那些因為種族問題而在電影上被壓抑的黑人踢踏舞大師終於能將自己高超的踢踏舞藝在世人麵前廣泛展現。
其後最年輕的踢踏舞大師塞翁·格洛文將節奏踢踏帶向了更高的層次。澳大利亞的踢踏狗組合,也為美式踢踏舞踢出了一片新天地。
爵士踢踏舞,同樣也以腳下打擊節奏的複雜多變為根本,隻是更強調與爵士樂的配合與表演,也是此時代踢踏舞發展的一個重要力量。其代表人物首推最偉大的女踢踏舞者布蘭達。
愛爾蘭式踢踏舞
愛爾蘭踢踏舞蹈,真正的名稱應該為“Irish dance-Hard shoes dance”,愛爾蘭踢踏舞首先是一種愛爾蘭民族的傳統藝術形式。而美式踢踏舞才稱為Tap dance。
踢踏舞是愛爾蘭的特色,更是愛爾蘭的國粹。它結合了藝術的表演、優雅的舞蹈動作與舞者驚人的體能。近年來,全世界都吹起了愛爾蘭舞蹈的風潮,接下來,就讓我們進入一個愛爾蘭舞蹈的世界,讓你清楚地了解這種風靡世界的舞蹈。
愛爾蘭舞者在跳愛爾蘭舞時,是沒上半身動作的,雙手自然下垂,貼於髖部,下半身雙腳總是保持交叉的姿勢(45度)。
愛爾蘭式踢踏又有軟鞋及硬鞋的分別。在軟鞋舞方麵,男生與女生所跳的是不同的,因為軟鞋舞男女生的鞋子不同,女生方麵有點像是芭蕾舞鞋,不會發出聲響,而男生的鞋後跟部分則是硬的,所以可以發出聲音。
愛爾蘭踢踏舞作為愛爾蘭民間傳統藝術,其真正得到認識與重視,還是要從《大河之舞》的上演開始。
那些熱愛此種藝術的舞者,將更先進的踢踏舞理念融合進自己的民族傳統中,完成了愛爾蘭踢踏舞蹈的升華。在現在大家所見的愛爾蘭舞劇中,我們會看到舞者的上半身會有些許的動作,那是由舞者進行的改進,在傳統的愛爾蘭舞中是隻有下半身的動作的。愛爾蘭踢踏舞王邁克?弗萊利是最著名的愛爾蘭舞舞者。《大河之舞》、《王者之舞》、《火焰之舞》、《塞爾特之虎》都是著名的愛爾蘭踢踏舞劇,無比精彩!
英式踢踏舞
英式踢踏舞強調以芭蕾優美的肢體動作為主,在舞步方麵有較多的旋轉、滑步等,舞者在演出時常帶給人們一種貴族的氣息。
另外,英式踢踏舞在節奏這部分切分音的變化比較少,但是重複的音節比較多。同時,英式踢踏也提供了眾多學習者取得證照的渠道。你可以通過“英國皇家舞蹈協會”,加入協會,成為會員,每年參加升級考試以取得國際認可的證照。
踢踏舞的舞鞋服裝
舞蹈服裝
踢踏舞服裝的顏色多半是綠色、白色或橘黃色,舞者們避免使用到紅色,因為紅色與英國協會有關。到了現代,所有的顏色都會被使用到。男舞者的服裝顏色通常較柔和。
舞蹈的服裝款式到了近代與傳統有很大的不同。在18世紀,舞蹈教師戴著帽子,穿著燕尾服、及膝馬褲、白色長襪,以及黑色鑲有銀色扣子的鞋子。在1893年,愛爾蘭文化複興之後,愛爾蘭傳統服裝也開始被采用。到了今日,男舞者不是穿馬褲就是穿長褲。
在18世紀,女舞者多半是穿著普通的粗布洋裝或是她們星期日上教堂所穿的洋裝,用絲帶綁成花朵或十字架裝飾而成。
1893年之後,典型的舞蹈服裝是附有頭巾的鬥篷,內穿一件白色有腰帶的洋裝;另一種代替鬥篷的選擇是披肩。
到了1930年代,鬥篷已漸漸少用,而披肩也慢慢演變成穿在黑色服裝外的披肩。這種現代的披肩是三角形的,用胸針或別針將披肩與表演所穿的套裝固定住。
直到1980年代,舞者的腰間通常會綁上垂到腰帶的細繩,繩子的尾端是流蘇。舞者們通常也會穿上外套或背心。
在19世紀初期,鑲邊這種技巧在服裝上是比較少見的。然而,後來慢慢地增強了使用的普遍性,連其複雜性也增強了。
設計師們由愛爾蘭祖先的起源引發靈感,包括了愛爾蘭石製十字架以及聖餐杯等,都是他們創作靈感的來源,服裝上的圖案是連續的,象征著生命的延續以及人類的永恒。設計師們現在則設計較現代的圖案。
另一個較現代的創新則是將銀線與金線使用在鑲邊的縫製上。每個舞蹈學校都有不同的表演服裝。孩子們通常有一件甚至更多的衣服,看他們表演的水準而定。很多學校為初學者準備了一套,而中等程度的則另有一套。至於學舞不到五年的成年舞者也有另外的服裝,通常是裙子以及襯衫或外套,而不是洋裝。
當舞者們在競賽中到達某種程度之後,他們可能會有自己一套獨特的服裝。舞者的服裝通常是在愛爾蘭或是英國縫製的,質料為天鵝絨和絲質襯裏,鑲有彩色的花邊。擁有屬於自己的一套獨特服裝代表舞者在愛爾蘭踢踏舞上已經有高超的技巧。
舞者通常穿著代表著他自己的獨特舞服參加獨舞的比賽(individual/solo competitions);而在團體的比賽(team competitions/figure dancing)中,舞者們穿著學校的標準服裝,代表他們的程度。
有聲舞鞋
專業的愛爾蘭踢踏舞鞋,底部的“鐵片”由玻璃鋼製成,從橫截麵看,玻璃鋼部分成U字形,厚約3~4厘米,與普通的踢踏舞鞋有很大的不同。因為鞋的側麵有玻璃鋼,身體舞動時腳可以多種角度擊打地麵,發出悅耳的聲音。
U玻璃鋼鞋跟中間會有一個“空”,專業演員會在U型空間裏放上麥克風,這樣觀眾可以更清晰地聽到不同腳步變換出的節奏,仿佛鞋跟敲在你耳邊。但是目前這種鞋子在國內還買不到,市場估價很難預計。
初學者可以選擇普通的漆皮踢踏舞鞋,市麵價格是200元左右元,樣式有搭襻、係帶、漆皮麵的和豬皮麵的。
踢踏舞鞋小貼士:
去舞蹈用品商店買一副鐵片,當然不是普通的鞋掌,是那種專門的踢踏舞鞋鐵片,然後找一雙耐穿的中跟皮鞋,再找修鞋教師傅釘上就可以了。一副鐵片的價錢大約為6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