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鎖鏈步也可采用男退女進的向後發展的形態運行。但必須注意,男退左、女進右的第一步,應當從右外側位上開始,而不能在左外側位上做男退左女進右的運步,因為這將違背人體運動的規律,給人以不協調和不優美之觀感。請記住這一點,並自行練習。
第二鎖鏈步的變化
第二鎖鏈步是由外側位和開位構成的。向前運動是左外側位和開位的結合;向後發展則是右外側位和開位的結合。這是不能違背的法則,是不能變通的。
向前運動的第二鎖鏈步,很容易形成一種原地進退的男伴單獨忙亂的失誤。這是由於男伴“領舞”意識不強或能力不足造成的,在練習中應加以防止。正確的舞步發展形態,應當是沿舞程線方向做環形的曲線運動。
1.在左外側位上男進左女退右,後兩拍在盤旋中將體位向開位發展變化。
2.向環形運動的中心點做開位的男進右,女進左。後兩拍轉換成左外側位循環練習。
第三鎖鏈步的變化
第三鎖鏈步就體位關係而言,與第一鎖鏈步完全相同,隻是因為每一小節都經曆了一次自身方向的180度轉體而增加了難度。運動程序是第一小節男進女退;第二小節男退女進。但總的前進運動方向卻都絲毫不受影響。
1.在左外側位上男進左、女退右。後兩拍各自側轉(向左180度)向右外側位轉換。
2.在右外側位上男退右、女進左。後兩拍各自側轉(向右180度)向左外側位轉換。
左、右軸轉步
軸轉屬於旋轉性舞步,其審美趣味在於大幅度的旋轉。旋轉度可根據共舞雙方的能力自行決定,但最好不要少於180度。因為旋轉不足將造成“摔跤式”俯仰,不僅失去這種規定旋回的審美趣味,而且形態十分不雅。初學者可以先從180度開始,實力較強的舞者,則應練習超量旋轉。若能超過360度者更佳。
軸轉的基本形態特點是向後運動,退左則向右轉,退右則向左轉。右轉比左轉容易掌握,所以初學者最好先從右轉學起。這種旋轉在華爾茲裏不能連續使用,必須在兩次軸轉中,加上一個後退基本步,才能換過腳來。
1.男退左、女進右。雙方右腿內側相靠,形成旋轉軸心。注意男伴的左腳在方向上稍偏左側,並且暫不要急於轉移重心,造成阻攔女伴前進的格局。後半拍轉移重心時,男伴右腳在腳跟不離地的狀態下,腳尖向右側擺動,這種動作既可以是原地的,也可以是移動狀態的,此時旋轉已經開始。
2.在完成135度右旋轉的情況下,男落右、女落左。注意女伴切不可存在“跨越”男伴右腿的想法,而是在一種前後張開的開放式形態下,自然地轉身落腳。
3.雙方在繼續旋轉中並腳,並繼續保持重心的上升(男左腳向右腳並攏,女右腳向左腳並攏)。
左軸轉是右軸轉的對稱性同義反複,方法要領不變。隻是按照男左女右的起步習慣,必須先作一個基本步,然後才能進行。
開位同步引導女伴單獨右旋轉
在開位同步前進的狀態下,每當遇到男進左、女進右的時機,都可以引導女伴跳出此種變化。
男出左腳,同時抬高左手並推動右手,形成引導的動力。女伴在其引導下自然地向右後方旋轉360度。注意腳步要合上節拍,旋轉要輕盈流暢。男伴的左手一定要向上領,不可像推磨似的繞頸而轉。女伴旋轉結束後,回到男進右、女進左的開位同步狀態。
上述變化舞步的銜接方式,完全可以隨心所欲。隻要我們弄清了每一種變化的結構方式及其規律,即使是進行創新動作,也不會覺得困難,不過有兩個原則是不能違背的:
1.腳步交替的規律不能破壞。
2.必須考慮銜接的流暢和通順。隻要你能按照這些要求去做,我相信你一定會以佼佼者的姿態,跳出優美的舞姿。
華爾茲標準跳法練習
什麼是標準跳法
標準跳法是指為華爾茲競技比賽和表演而練習的跳法,必須嚴格地遵照規範。這些規範是:
必須嚴格地按舞程線方位進行流動;華爾茲的起步應從斜牆位開始:三個旋回應不少於270度;動作的設計和編排應考慮方位的可行性;腳部動作的程度和形態(指前進時應腳跟先落地、後退時應腳尖先落地,以及並合、開放、鎖、刷、滑的準確程度和正直狀態,等等)的規範性;標準握持及舞姿造型的準確性和藝術性;重心交替過程的穩定性和時機掌握的準確配合性,等等。
這些要求,我們當然不可能馬上就統統達到,但隻要堅持練習,就會水到渠成。
康德拉交換(一小節完成)
1.男進左,女退右。注意男伴不可用前腳掌先落地。上身稍加左旋轉。雙方視點同向。
2.第二隻腳向第一隻腳並攏,並上升至前腳掌,同時雙方視點經上弧線運動,上身稍加右旋轉。身體上挺。
3.男進左,女進右。在上升運動中前拿運步,呈開放式形態。在最後一刹那落下腳跟,向下發展。
4.轉身90度。
5.側行並滑行。
6.後退鎖滑步。
側行並滑步(一小節運行四步)
1.第一拍上男進右,女進左。
2.第二拍前半拍男左、女右橫移一步,後半拍男右、女左滑腳並攏。注意這兩步既要保持上升的態勢,又要保持平穩的滑行,不可跳躍和顛簸。
3.第三拍男進左,女進右。在上升運動中前腳掌運步,呈開放式形態,在最後一刹那落下腳跟,向下發展。
3.右轉身90度(一小節完成)。
這是基本右轉90度的變形式旋回。由於體位的變化而使腳位出現交叉動作。其餘的要求都不變。
4.在右外側男進右、女退左。右側身。
5.右轉90度男橫左、女橫右,形成右傾斜。
6.雙方並腳。(上升和運步的規律不變)
後退頓滑步(一小節運行四步)
節奏表現為一嗒、二、三。第一拍就開始出現鎖滑形態。
1.第一拍前半拍男退右、女進左,在肩部引導下出現傾斜;後半拍,男左腳鎖在右腳前麵,女右腳鎖在左腳後麵。
2.第二拍男退右,女進左。
3.男退左,女進右。
4.開放式自然轉。
5.並腳式自然轉。
6.重傾斜。
重傾斜(二至三小節完成)
重傾斜也可以譯作過度傾斜,就是被人們稱作“下腰”的舞姿。實際上,女伴並不是在“下腰”,而是身體縱軸偏離垂直狀態的過度表現。正確的理解是很重要的,因為“下腰”的概念很容易導致舞姿的“走樣”或變形,形成男伴俯身和女伴頸椎部分的錯誤形態。
1.在第一小節的第一拍或第二拍(依前一個銜接步的形態而定),形成男退左、女進右的開放式位置,然後緊接著在重心轉移的同時,開始左旋轉。注意在旋轉進行中,既要保持開放式腳位,又要保持體位。旋轉運動的中心點在兩人之間,不可以男伴為軸,而形成把女伴“甩”過去的形態。
2.整個第二小節,都應處於舒緩而勻速的過渡性運動中,恰到好處地形成造型。並使這種運動和第三小節的動作連成一氣,不要產生中斷性間歇。
第三小節實際上是一個康德拉交換,不同的隻是男左腳和女右腳都不再移動位置,而是合著重拍的音樂,用一個側身動作,造成身體的右旋轉動律,往下連接。需要強調指出的是,重傾斜舞姿無論用在什麼地方,都必須是男伴麵牆位的,絕對不能在麵中央方位上運用。
開放式自然轉(兩小節完成)
這是一種退行式標準旋回,從逆方位開始,到斜牆位結束。
1.男退左,女進右。當重心移到前掌時,開始右轉90度。
2.男橫右,女橫左。在麵中央位上開始大幅度右旋轉,男左腳和女右腳在旋轉中保持橫向張開的開放式造型。旋轉度180度以上。
3.男落左,女落右。繼續保持右轉。
4.在左外側男退右,女進左。然後,開始向左轉回旋發展。
5.男進左,女退右,在左轉動作中完成。
6.雙方在並腳位上升。
並腳式自然轉(一小節)
這是一種男伴用“腳跟旋轉”的特殊變化。也是隻能在男伴逆方位上使用。
1.男退左,女進右。
2.男右腳向左腳並攏,並用腳跟向右旋轉;女橫左,並在旋轉中並腳,但用腳掌旋轉。在後半拍男伴也將重心轉移到腳掌,身體上挺,重心上升。
3.男進左,女進右。
4.電紋式左轉開放。
紡織步(三小節完成)
紡織步是一種體位交織變化的結構方式,又譯作迂回步,很多種跳法,這裏介紹的是其中的一種。
1.男進右、女進左,當重心移至腳掌時,向左旋轉。
2.男進左,女橫右。
3.男退右,女進左。在0.P位上繼續向前(後退)運動並保持旋轉的動律。
4.男退左,女進右。
5.男退右,女進左。
6.男進左,女進右。
最後一小節接一個右轉身。注意體位變化的圓潤和流暢,不可做成機械式的體位變化。
電紋式左轉開放(一小節)
1.男進左,女退右。男在重心移至腳掌時,開始左旋車另一隻腳呈前後開放式。
2.男落右,女落左。重心上升,另一隻腳在空中向重腳並攏。
3.男進左,女進右。保持上升態勢,形成開放式(旋轉度可自行決定),女用腳後跟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