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文學社骨幹選拔及社員培訓。
四月:文學講座
五月:
(1)文學社社員培訓:文學沙龍
(2)讀書彙報會
六月:
(1)文學社征文比賽。
(2)學生總結交流。
(3)配合學校工作出好第二期宣傳校報。
希望文學社全體成員更積極主動地參與、支持各項工作,展示文學社團的風采,讓文學社這個舞台的節目更精彩,吸引更多的文學愛好者聚集在我們的周圍。
11、活動主要內容
(1)經典誦讀:以《論語》、《百家姓》、《千字文》、《三字經》等經典文學名著為主,開展經典誦讀活動,打下紮實的古文底子。
(2)文學欣賞:推薦一些優美的古今中外的名篇,學會欣賞其中的意境,學習其表達方法。
(3)指導閱讀:相比大閱讀而言,對文學社成員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他們建立精美的讀書筆記本,經此帶動班級的讀書活動。指導他們讀書方法和寫讀後感、讀書筆記的方法。
(4)寫作指導:指導練筆,掌握片段寫法;掌握開頭、結尾的方法;學會寫人、記事、描景、狀物等文體的寫作方法;學會段落劃分,寫出一篇有主題的文章。
(5)社會實踐:讓學生學會從生活中尋找素材,從社會實踐中尋找源泉。
辦好校報校刊文學專欄
為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搭建師生展示才華的平台,促進師生情感交流,積極推行素質教育。經校委會研究決定:在學校挑選出優秀學生進行校刊校報的編輯和出版工作。為保障此項工作順利進行,特擬定實施方案如下:
辦刊(報)宗旨
推動學校的文化建設,同時給師生一個展現自我表現自我的平台,最終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組織機構
策 劃:XXX XXX XXX
總顧問:XXX XXX XXX XXX XXX
主 編:XXX XXX XXX
副主編:學校教師
編 輯:社團學生
記 者:社團學生
校 訂:社團學生 學校教師
職責劃分
1、策劃:負責對校刊、校報提出原則性辦法,監督校刊校報是否符合宗旨;
2、總顧問:對校刊校報各項事宜進行說明;
3、主編:校刊校報的總負責人,研究並製定工作計劃,安排副主編工作,並提出原則性要求和說明,負責對學年度優秀副主編、優秀投稿人、優秀小記者、優秀編輯進行頒獎。
4、副主編:負責監督編輯部的工作,對編輯部的排版、撰寫、小記者的采訪提供幫助,使稿件更加完善,研究並確定校刊(報)的欄目設置,當編輯或者小記者遇到困難找到副主編幫忙時,副主編應給與幫助。副主編負責對新加入社團的學生進行工作安排。
5、編輯:對上交的稿件進行擇優篩選並整理完善,各板塊編輯互相交流,共同商討如何排版,最終形成樣刊,送交校訂處校訂。形成定稿後送交主編審核簽字,再到打印室打印16份,3~6年級每個班各一份,編輯處留一份。
6、記者:每位記者都有自己負責的板塊,根據板塊的設置進行采訪並將采訪到的資料撰寫成初稿,上交編輯部。
7、校訂:對樣刊進行校訂,改正樣刊中的錯誤。具體校對內容為:文字差錯、詞語差錯、語法錯誤、標點符號使用差錯、量和單位使用差錯、事實性錯誤、知識性錯誤和政治性錯誤。通過嚴格的校訂工作後,力爭報刊差錯率不超過1/10000,最終形成定稿。
辦刊(報)事項
1、刊(報)名:《真愛明德》
2、刊物屬性:本刊屬校級刊物,稿件主要源於學校師生。
3、校刊定位:提倡多樣化,力求貼近校園生活、貼近師生、貼近小學實際。
擬設欄目
1、時事要聞:學校新聞,重大事件,學校開展活動等。
2、情感天空:不限題材,包括老師創作的文學作品、學習心得、生活感悟等,學生的學習心得、成長日記、生活體會、優秀作文,老師或學生分享的優秀文章等。
3、校園動態:展示學校、師生獲得表彰的成果、學校出台的重要政策、學校好人好事、班級評比、年級組以上的比賽等。
4、校園廣播站:廣播站稿件。
5、國旗下講話:每周國旗下講話稿。
6、根據工作需要及稿件實際情況,可不定期增設相應欄目。
編審流程
1、征稿:
(1)由小記者采訪老師或者學生獲得資料,並撰寫成文章,上交編輯部。
(2)老師、學生均可主動投稿到編輯部,所投稿件不限文體,鼓勵自由創作,但不得抄襲。
(3)學校廣播站和國旗下講話稿。
2、編輯:按照欄目工作分工,各版編輯負責收集學生、教師、小記者的稿件,審核、修改形成定稿並上交副主編。副主編須對各欄目擬用的稿件在政治上、思想上和質量上進行嚴格把關,確定稿件的是否刊用,對於各欄目已確定刊用的稿件,組織各欄目編輯舉行現場互動審稿,彼此交流意見,進一步修改、補充和完善稿件。稿件終審確定後,由編輯人員進行排版,形成樣刊。
3、審核:樣刊(報)爐後,編輯送交副主編校訂,在政治上、思想上和質量上校訂完成再形成二次樣刊,編輯再送主編審核簽字。
4、校訂:由社團學生和指導老師負責。具體校對內容為:學生負責文字差錯、詞語差錯、語法錯誤、標點符號使用差錯、量和單位使用差錯。指導老師負責事實性錯誤、知識性錯誤和政治性錯誤。通過嚴格校訂工作後,力爭報刊差錯率不超過1/10000。
5、出版:主編審核通過後由編輯到打印室打印出版,三~六年級每個班各一份,編輯處自己留一份,共16份。
時間安排
1、每月25日~26日24:00征稿結束,25號以後收集的稿件用作下個月的校刊校報出版材料。25日編輯需要把所有稿件篩選並整理完善。
2、27日~28日日形成樣刊,由副主編進行第一次審核,再有主編審核簽字,審核通過後進行校訂形成終稿。
3、28日~29日送交打印室打印16份,並發送到各班。
4、每學期期末進行評比,參加評比的人員有副主編、投稿人、編輯、小記者、校訂員,其中投稿人又分老師和學生兩個群體。
5、每兩個月舉行一次校刊校報活動,活動內容視期間兩月的刊登內容而定。
獎勵措施
1、副主編的獎勵辦法:學期末,由主編安排教育處和教學處主任,以及三~六年級各班文藝委員參加投票,每人一票,選擇最優秀的兩份校刊(報),得票最多的兩份校刊(報)的副主編獲得獎勵:大米一袋。其他副主編獲得毛巾一條(或洗衣粉一袋)。
2、投稿人的獎勵辦法:凡是投稿給校刊校報的教師,每投稿一份在期末考核中加0.1分,若所投稿件被校刊校報登用,則每刊登一份加0.5分。學生投稿數量排在前三位的給予一定物質獎勵,所投稿件被刊登的,每刊登一份頒發“優秀投稿人”獎狀,並給予一定物質獎勵,凡是投稿的班級在每月班級考核中每投稿一份加0.1分,所投稿件被登用的每份加0.5分,不重複計算。以上任何人投稿中分享他人優秀作品的需作說明,並寫出至少200字分享理由,且每個月最多一次分享他人優秀作品。
3、編輯的獎勵辦法:由副主編選出積極監督小記者工作,並積極收集各類稿件,在篩選材料、編輯排版工作中有突出貢獻的,給予一定物質獎勵並頒發“優秀編輯員”獎狀。
4、小記者的獎勵辦法:由編輯選出積極配合編輯的工作、采訪時積極主動、收集到的材料數量和質量都很優秀的小記者,每個版塊的編輯選出一名優秀小記者,學期末給以一定物質獎勵並頒發“優秀小記者”獎狀。
5、校訂員的獎勵辦法:每月成稿後發送各班的校刊(報)沒有人反映出現差錯,每月給予校訂的學生一定物質獎勵。參加校訂的老師若在自己職責範圍內一學期都沒出現差錯,在學期末個人考核中加0.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