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7.話題作文與議論文寫作指導(1 / 3)

NO7.話題作文與議論文寫作指導

話題作文的特點

“話題”,就是指談話的中心;以所給的話題為中心,並圍繞這個中心內容而進行選材寫出的文章就是“話題”作文。這類作文題表麵上一般不含有觀點,內容上不予限製,形式上往往也是體裁不限。

話題作文是一種用一段導引材料啟發思考,激發想象,用話題限定寫作範圍的作文題型。以話題為內容的開放式命題與以往的命題作文相比較,它的好處是給考生寫作的空間更大,發揮的餘地更大。

相關性

話題作文必須與話題相關,一般情況下,話題作文的要求隻規定話題的範圍,而不限定作文的主旨。

自由性

這是話題作文最大的特點。考生在題目、選材、文體、想象空間上有極大的自由性和自主性。

1、題目自由

所給話題可以不作題目,考生可以自擬題目。但所擬之題最好能體現文體的特點。

2、選材自由

隻要是選擇與話題相關的寫,都有效。

3、文體自由

話題作文大都要求除了詩歌外,考生可自由選擇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或戲劇等文體。

4、想象自由

話題作文在題目、選材、文體等所賦予考生廣泛的自由度也使考生有更廣闊的想象空間。但要注意想象深度。總之,話題作文縮小了對考生的限製,提供了更多的選擇餘地和想象空間。考生可以在作文中最大限度發揚自己的長處,寫出自己的個性,體現自己的創造力。

形象性

“話題”式作文就是要讓學生馳騁於形象思維的空間,表現中學生豐富的聯想與想象能力。因為“話題”式作文更有利於形象思維的湧動,學生盡可以放開手腳,海闊天空,任意翱翔。他們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想象的空間,也可以任意展開聯想的翅膀,“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審題

把握好題目的關鍵所在於審清話題的限製,確定什麼能寫什麼不能寫。其次要審內涵,搞清話題的引申義。最後要審提示語,因為提示語是引出話題的材料。

寫好話題作文的策略

小題大做

一般命題作文常常要求從日常生活的一事一景一物中攝取題材,並努力使平凡的題材具有深廣的意蘊,此所謂“小題大做”。自高考作文命題打破傳統之後,話題作文便應運而生,而這個話題往往是個大話題,如“新世紀暢想”、“答案是豐富多彩的”、“誠信”、“心靈的抉擇”,等等。這樣的話題作文最緊要的是能不能“大題小作”——即抓住一點,寫深寫透,避免泛泛而談,“弱水三千,我隻取一瓢飲”,並且讓其中的每一滴水都能折射太陽的光輝。

1、小時空,集中體現大話題

話題作文要做到“大題小作”,必須時間跨度小,空間轉換少。著名的話劇《雷雨》將前後三十年間的恩恩怨怨集中在一天一夜這樣短的時間內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從而產生了強烈的藝術效果。寫作文也是如此。如果不注意小時空,記敘文容易寫成流水帳,議論文容易寫成腳踩西瓜皮文章。

如1999年高考作文,一旦選取了時空點,故事就有特定的時間和地點,就有可能窺一斑而見全豹,以典型事件集中反映大主題,從而成為佳作。高考優秀作文特別是滿分作文都能很好地做到這一點。

2、小角度,深刻反映大話題

話題作文要做到“大題小作”,還必須從小角度入手。這個角度還須是這個話題的一個“子目錄”。隻有這樣,才能產生“斷其一指”的效果。

如在寫作“電腦”這個話題作文的時候,不宜隻是大談電腦的曆史,也不宜麵麵俱到地談論其利弊。可以對話題進行分析研究,找出其“子目錄”,然後選擇其中一點來寫。從“利”的一麵可寫《電腦——人類的好幫手》,從“弊”的一麵可寫的更多了,《電腦的煩惱》、《電腦黑客》《經典網絡愛情故事》等。這樣無論是記敘文還是議論文,都會以角度小分析深取勝。

3、小場景,烘托大話題

話題作文要做到“大題小作”,也必須選擇小場景。契訶夫《變色龍》中選取了大街一個場景,將人物放在這個小場景中,讓他自己表演,揭露其見風使舵的變色龍性格。在寫作話題作文時,有意識地以小場景來折射大題材非常重要,它可使寫出的小小說極其巧妙,從而以精巧打動閱卷者。

如“新世紀暢想”極其容易隻是海闊天空地暢談,而要寫出真正有質量的文章,不妨“小做”。有一篇滿分作文就選擇了一個足球場為場景,以地球、月亮及九大行星組成的隊伍與其他宇宙星球隊進行一場精彩的比賽,卻因為前鋒地球生病,未能發揮應有的水平而落敗,從而反映了地球生態環境汙染問題,真正做到了大事“小做”。

蒙太奇手法

影視拍攝中有一種表現手法叫“蒙太奇手法”,即用許多鏡頭適當打破時空界線,將故事剪輯組合到一起,以使上下貫通,首尾完整。在作文寫作中,我們也不妨借用點蒙太奇手法,把多組不連貫的畫麵按一定的順序組織排列在一起,以此來促進人物性格的形成和故事情節的發展,共同表達一個主題。

話題講究“出新”

考場作文是在緊張氛圍下的急就之作,考後由語文教學高手們隻評不該改,劃等打分。因此它有別與平日裏的課堂作文,要想出格出新,就必須抓住或掌握一些考場寫作“出新”的技巧。或以激情勝出,或以熱點勝出;或以文采的流動而打動人;或以理性的深刻而引人注目……現筆者結合考場優秀作文,淺談六種“出新”技巧,以期為廣大考生提供一點幫助。

1、以“激情”出新

如果說一篇文章平淡無味,如上海的癟三,那麼勢必人人都不喜歡;反之則會人見人愛。因而,考生在寫作時要注意展現青年人朝氣蓬勃的精神,要把作文與自己的遠大誌向巧妙結合,用自己的情感去傾瀉,去澆灌;用自己的誌向去感召,去激勵;在文章中盡力展現為自己的理想而執著追求;為美好燦爛的明天而努力拚搏;為幸福與和平而奮不顧身……這些行為,這些舉動,會激勵人產生一種積極向上的勇氣,更會激發閱卷老師的情感,左右著閱卷老師給分的情緒。所以考生必須把自己的全部激情灌注其中,盡可能地用激情來增加自己作文的吸引力、粘合力。

2、以“廣博”出新

考場作文除了有飽滿的激情外,還可以廣泛地涉獵文史典籍,從而顯示出厚實的曆史和文化積澱,讓文章散發出曆史文化的雲煙氣息,因此,從文章內容上應超越一般考生的認知領域,展現出知識積累的廣度和深度。要“見人所未見,發人所未發。”要充分調動自己知識的儲備,恰巧地運用典型事件,編織成主旨貫一而文化底蘊深厚的文章。從而以淵博的知識獲得閱卷教師的好評。

3、以“熱點”出新

紛繁多變的當代生活是寫作的源頭活水。作為一名高考生,應時刻關注與日常生活有關的熱點問題,隻有保持投入生活的一份熱情,把握社會跳動的脈搏,緊跟時代的步伐,才能寫出具有時代性的文章,才能寫出呈現新鮮生活的文章。因此,考生在選材上盡可能著眼當代熱點,著眼當代新風,著眼當代改革。隻有用熱點的潮流去打動閱卷者的靈魂,才能博得他的青睞。

4、以“玄機”出新

話題作文最大的特點就是開放性,內容的開放,形式的自由。這樣自然有利發揮你的創新意識。古人雲:“文似看山不喜平”,今人也強調“做人要真,寫文要曲”,這些都從不同角度告訴我們,寫文章要引人入勝,要苦心設計,在內容上或巧設懸念,套中扣套,或逆向結尾,欲揚先抑。在形式上可寫成議論文,抒情文,甚至寫短劇、書信、公告、事務文書等。隻有內容上張馳得法,形式上新穎恰巧,自然就會讓閱卷者歎服你的設計師的才華。

5、以“理性”出新

凡名篇佳作,往往內容深刻,理性突出,因而考生的考場作文也應放眼未來,要善於把事物放在大背景下去看,去想,用世界的、長遠的、人生的目光審視生命、人生、社會;要善於思辯,看到事物的多麵性,用個性的眼光去審視世界;要善於冷靜反思,打破常規格式,用個性的思考,別具的慧眼,去感悟世界。隻有這樣,寫出的文章才能於形象中見哲理,於質樸中見深刻,於含蓄中蘊真義。才能讓閱卷教師愛不釋卷。

6、以“文采”出新

古人雲:“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其中的“文”即“文采”。古人也雲:“義雖深,理雖當,詞不工者不成文。”這些都告訴我們,好的文章自然離不開好的文采,因而考生在寫作時除了追求思想深刻,內涵豐富,意境深遠外,還應注重文辭。好的文辭,讀起來如飲香茗,餘甘未盡;如食橄欖,餘香無窮。考生在考場中倘能準確,簡潔地用詞,能根據表達的需要選擇靈活句式和鮮活而獨特的修辭,那麼就會使自己的文章文采斑斕,引人入勝。

教師指導話題寫作的策略

轉變寫作觀念

話題作文比命題作文和命意作文帶有更多的創造性,關鍵是對話題要有深刻的洞察力、敏銳的反映力、流暢的表達力。這就需要“深挖洞”、“廣積糧”。

“深挖洞”即提高自己的思想認識水平,砥礪自己的思維品質。思想的獲得需要用生命去體驗,需要用閱讀去滋養。“廣積糧”即廣泛地儲備寫作素材,培養深厚的文化底蘊。考察近年的高考滿分作文,除了有獨到的見解、獨特的表達,就是有豐富的材料,閱卷的感覺真像品海味大餐、滿漢全席。為此,在書山題海中蹣跚的學生要多搞活動。如時事短評,引導學生關注現實,關注社會,把握時代的脈搏;搞“無理辯三分鍾”的活動,以鍛煉學生的辯證分析能力;開辦讀書長廊,讓學生飽讀詩書。要多給學生提供些思考的話題,如交友、奉獻、寬容、機遇、磨難、風度、青春、自由、財富、競爭等,或師生共同搜尋話題,引導學生去捕捉觸摸掃瞄探究,以提高認識,積累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