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7.話題作文與議論文寫作指導(2 / 3)

加強針對性訓練和指導

1、引導學生觀察社會,關注時代

現在仍有一些學生進入高三之後,“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教輔書”。其實,國事家事窗外事已經事事入題,物質文明、精神文明、人口、環保、資源、網絡……都應納入自己的視野,應該真實、真切、真摯地關注和體驗生活,有了生活的源頭活水,才能縱橫捭闔,才能左右逢源,才能遊刃有餘,才能寫出文質兼美的文章,才能在眾多的考生中一花獨秀,出類拔萃。況且,近年的高考鼓勵創新,創新從何而來?從對生活的細心觀察來,從對生活的認真思考來。

對此,章熊先生早就指出“作文的創新來源於觀察分析能力和求新意識”。在書山題海中蹣跚的高三學生,仍需多一分激情,關注時代,多一分理智,感悟生活。

2、加強擬題方法的指導

標題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內容和讀者情感心理之間的第一個接觸點,是讓人一見鍾情的因子,提供給讀者窺視文章內容的獨特視角。文不對題,眼睛無神,總是缺憾。讓學生從直觀的展示中吸納營養;作文訓練中集中羅列作文選尤其是高考佳作的好標題,讓學生自己領悟模仿;師生共同總結各種文體的擬題方法,如:公式式、聯想式、論點式、論題式、論辯式、關係式、比喻式、借代式、引用式、擬人式、仿用式、回環式、呼告式、故事式、應用文式、對聯式等。

3、強化多角度立意

立意即確立寫作意向,是表述自己的思想認識,是展示自己的情感意向。“意”是文章的靈魂,意勝則文勝。作文立意的四字訣為:準,切題不跑題;深,深刻不膚淺;穩,穩妥不走險;新,新穎不俗套。為此,要啟動開放思維:多向思維、多角度思維、輻射思維、發散思維。引導學生多想,沿著話題的順向逆向側向作發散思考;圍繞話題作類、因、果、法的揣摩;對於話題進行情理的聯想。盡可能把應想到的角度都想到,以期尋求更多更新的角度,多中選穩,穩中選優,優中選深,深中選新。

4、加強對聯想、想象能力的開掘

“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科學家的這句名言,對於作文更為適用。想象力豐富的考生麵對話題“一而能多”,寫起文章放得開,內容充實富於文采;想象力貧乏的考生,麵對話題“一”就是一,寫起文章文思枯竭、平淡無奇。引導學生圍繞話題事物作相同、相近、相關、類比、對比、因果等聯想;圍繞話題作思前想後的追想,作虛擬性的設想,作前因後果的推想,如由鮮花推想到種子推想到果實,作一廂情願的幻想等。

練平常也要練非常

1、努力做到思想內容深刻透徹

凡事往高處站一站,往深裏想一想,帶些哲理性和思辯性,行文力避第一思路。引導學生多思多想多疑,讓學生的思維“發岔”,將事物聯係起來加以考察,由表及裏,由淺及深,由近及遠,由點及麵,由實到虛,由大到小,由此及彼。

將話題向縱深開掘,探索說理的內核。素材的選擇要有一定的深度、廣度和力度。用延宕思維多中選優,優中擇深。古人戴師初曾說:“凡作文發意,第一番來者,陳言也,掃去不用;第二番來者,正語也,停止不用;第三番來者,精語也,方可用之。”這種避開第一思路的做法可資借鑒。

2、要追求生動形象有文采

生動形象有文采來自文化底蘊,來自知識,來自視野,來自善於聯想,來自巧於借鑒,來自精選的材料,來自深刻的思考,來自句式的選擇,來自修辭的運用。為此要引導學生多品味精短詩文,把學生置於新奇活潑美妙創新的語言環境之中,在精彩文、精彩段、精彩句的熏染及對其模仿借鑒學習中提高自己的語言功夫。

如從《散文詩》、《雜文報》、《散文選刊》、《青年博覽》等中選精美篇章。對精彩詩文含其英咀其華,久而久之,口有餘香,可治“假大空”,亦可增加文情辭采。引導學生將仿例造句練著用、用著練,引入文章寫作。

3、要有“新”的意識

構思往“獨”裏想一想,力圖吃“獨食”,想象奇特又合情理,誇張、渲染、虛擬、聯想到位而不過頭,反彈琵琶要自圓其說;材料要保持一定的“鮮”度,見解也才能別具慧眼,才能給閱卷人以新知,才能讓在文山題海中遨遊的閱卷人興奮起來;體式要注意嫁接、衍生、翻轉、脫胎,顯示“新”意。

創新離不開借鑒,古人強調“善偷”,那是立意的學習,體式的借鑒,語句的移用和模仿,是化而用之,“偷”後要“移贓”,有犯有避,推陳出新,顯現自己的個性與真情;而不是生吞活剝,更不是照抄照搬,“全盤西化”則全盤皆輸。

話題寫作的擬題與行文技巧

話題寫作的擬題技巧

1、擬題要到位

話題作文大多要求同學們自擬題目,有的同學們貪圖省事,直接將話題作為題目。其實,這是很不明智的做法,是萬不得已才采取的下策。因為作為“話題”的詞語,覆蓋麵極為廣泛,輕易以這個詞語作為作文題,無疑是給自己增加了下一步立意,選材,布局方麵的難度。正確的做法是:

首先,擬題前認真審讀提示語,調動自己的個人閱曆,生活積累和對生活的感悟,緊扣話題這個詞語,深入思考。

其次,擬寫的作文題目要正確的符合話題內容,要盡量具體,角度要小,可以在凝練、含蓄、新奇、優美上下工夫,力求使命題過程成為一個對自己將要寫的文章進行立意和選材方麵的思索、辨析、篩選和凝聚的過程。

最後,要考慮所擬的題目要比較鮮明的透視出文體,立意,選材等盡可能多的信息,著不僅可以從多方麵製約,幫助自己的寫作,更可以讓閱卷者盡快理解你的意圖,同時給他帶來愉悅和感染,使之“一見鍾情”。

2、擬題有方法

擬題的方法可以多種多樣,但有一個共同原則,那就是一定要緊扣材料與中心,主要有兩種方法:

一種方法是給話題前麵或後麵加上若幹個詞語,對他進行修飾,限製或補充,把大題變小,恰倒好處擬訂出適合自己寫作的文章題目,比如“掌聲”這樣一個話題,有同學擬訂的是《珍貴的掌聲》、《難忘的掌聲》、《掌聲催我上進》等;比如“呼喚”這個話題,有同學擬的題目是《愛的呼喚》、《最後的呼喚》、《呼喚自由》等;

另一種方法是標題中不出現話題,而是在作文內容或中心的體現。如心願這個話題,有的同學取的標題是《我想有個家》、《中國夢》、《團圓》、《媽媽,請放開我》等題目,直接體現了主題,更加有吸引人的力量。

3、擬題講文采

好的標題往往是既通俗易懂,有簡潔流暢,讀起來上口,聽起來悅耳。講究標題的文學色彩自然是達到這個效果的重要方法。可以運用修辭,如《心的溝通愛的詩篇》(話題“溝通”)、《生活中的那扇門》(話題“發現”)、《擁抱大力神》(話題“把握”)、生動雋永;可以巧用標點,如《誠信!誠信?》(話題“誠信”)、《風箏的家》(話題“最需要”),饒有情趣;可以化用名句,如《人在異鄉不為客》(話題關愛)、《有錢難買幼時貧》(話題財富),耐人尋味。

話題寫作的行文技巧

1、立意定位

“意”是文章的統帥和靈魂。雖然一篇好文章常常是由多方麵的因素決定的,但在實踐中,一篇文章的立意,常常是關鍵之關鍵。所以,我們通過對話題的內容和要求分析,把握話題以後,就需要從跟話題有關但角度比較小的範圍內,擬定自己要寫文章的立意。立意定了,文章就容易寫得集中,重點突出,主線明了;就不會旁枝斜出,就不會無所不及,就不會東拉西扯,就不會不知所雲。雖然有了一個立意是第一步,更好的是立意要新和深。但隻有走出了第一步,才能向更好的發展。

2、文體定位

話題作文一般都會有一個“文體不限”的要求,同學們寫作的自由度是增大了。但不管自由度有多大,文體不限並不是不要文體,而是說在同學們學過的幾種文體中選擇一種。我們選擇了一種文體,就必須遵守這種文體的寫作規範。否則好似一個人穿著中山裝,卻係著領帶,不倫不類,就會讓人笑掉大牙,作文自然得不到高分了。

3、題目定位

許多同學都會把話題當成題目,這樣會有一些不妥。話題一般都是很大的,它隻是給了我們一個作文的範圍或切入口,如果用話題作為題目,往往會使文章帽子大個子小,頭與身子不相稱;常常還會抽象籠統,寫不深刻,不能深入。所以我們寫的每一篇作文都應該是話題的具體化。

在同學們已經定位了寫作的主題和大致的文體後,接下來要同學們根據主題與作文要求擬一個合適的題目。所謂合適的,是指題目要切合話題,適應文體,扣住作文的中心。因為話題是寫作範圍,同學們寫作不能超出這個範圍,而作文題目是寫作時首先要考慮的。議論文的題目與記敘文的題目區別明顯。題目要扣住中心,這是剛學寫作文就提出的要求。當然作文題目盡量能力求創新,注意文采,能夠借用古詩、成語改寫等等多種方法是題目精彩獨特。因為文章的題目,就如人的眼睛,往往給人一種深刻的印象。

4、開頭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