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3.學生注意力鍛煉指導(3 / 3)

答案:孩子甲帶的是100元、50元和10元的,共3張;孩子乙帶的和甲同樣多,也是3張;而孩子丙身上沒帶一分錢。

稱重量

一家生產白糖的廠商,準備給一家食品加工廠送去10箱白糖,每箱裏共裝10袋,每袋重量是1000克。就在即將裝車之前,質檢部的主任得到消息,說由於工人的失誤,這10箱白糖中有一箱的重量是不標準的,每袋隻有990克。因為時間緊急,一箱一箱地稱顯然已經來不及了,那麼如何才能用天平或台秤,隻稱一次就找出不合格的那箱白糖呢?

答案:從10個箱子中依次拿出1袋、2袋、3袋……10袋白糖,一共是55袋,將這55袋白糖一起放在天平上稱。按標準重量算的話,應該有27500克,如果稱出來的實際重量少了10克,那麼不合格的產品就是第一個箱子,若是少了50克,那麼就是第五個箱子,依次類推。

各有幾隻羊

小明今年8歲了,爸爸為了考一考他的智力,便給他出了一道智力遊戲題:山上麵有一群羊,山下麵也有一群羊,如果一隻山下的羊跑到山上的羊群中,那麼兩邊的羊群隻數便一樣多,如果山上的一隻羊跑到山下的羊群中,那麼山下的羊便是山上的羊的兩倍。請問:請問山上和山下各有多少隻羊?

小明從來沒有接觸過這樣的智力題,苦思冥想也想不出正確的答案。聰明的你,能夠想出山上和山下各有幾隻羊嗎?

答案:山上有5隻羊,山下有7隻羊。

計算容積

曾經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名畢業於名牌大學數學係的學生,因為他是學校的佼佼者,所以十分傲慢;一位老者很看不慣就給他出了一道求容積的題,老者隻是拿了一個燈泡,讓他計算出燈泡的容積是多少。傲慢的學生拿著尺子算了好長時間,記了好多數據,也沒有算出來,隻是列出了一個複雜的算式來。而老者隻是把燈泡中注滿了水,然後用量筒量出了水的體積,很簡單就算出了燈泡的容積。

現在如果你手中隻有一把直尺和一隻啤酒瓶子,而且這隻啤酒瓶子的下麵2/3是規則的圓柱體,隻有上麵1/3不是規則的圓錐體。以上麵的事例做參考,你怎樣才能求出它的容積呢?

答案:先把啤酒瓶底的直徑測量出來,這樣就可以計算出瓶底的麵積。再在瓶中注入約一半的水,測出水的高度,做好記錄;蓋好瓶口後,把瓶子倒過來測量出瓶底到水麵的高度,做記錄。將兩個做好的記錄相加再乘以瓶底的麵積便可知啤酒瓶的容積了。

牛奶有多重

麗麗在超市看到一瓶牛奶,看了說明,覺得挺適合自己3歲的女兒喝,就買了下來。回到家中,她突然想到,按一定的比例給女兒喝,女兒多長時間可以喝完。她剛要去看看牛奶有多重時,卻發現被手快的女兒把說明給撕的看不清了。於是她連瓶子秤了秤是3.5千克。

過了一段時間,等女兒喝完一半後,他又連瓶子秤了下是2千克。如果你是麗麗,能準確算出牛奶與瓶子的重量嗎?

答案:牛奶剩一半時重為1.5千克,牛奶總的重量為3千克,瓶子重量為0.5千克。

電話號碼

由於電話現在越來越普遍,但是號碼卻成了一個問題。於是管理人員想了一個辦法,把隻有4位數的區號變一變,這樣既解決了問題,又容易記得住。

張阿姨這天來管理處領取自己家的新號碼,當她拿到新號碼後,覺得非常不錯,因為舊號碼倒過來寫正好是新號碼,而且新號碼正好是原來號碼的4倍;張阿姨剛回到家,女兒就問他新號碼是什麼,張阿姨就按剛才的規律給女兒又說了一遍。女兒聽完,隻說了句明白了就走開了。

你能不能按張阿姨所說的規律,得出她女兒所知道的新的號碼是什麼呢?

答案:新的號碼是:8712

誰是經理

假設“如果小綠是經理或小紅不是經理,那麼,小黑是經理”為真,由以下哪個前提可推出“小紅是經理”的結論?

A 小黑不是經理。

B 小綠和小黑都是經理。

C 小黑是經理。

D 小綠不是經理。

E 小綠或小黑有一個不是經理。

答案:A。解析:要想推出“小紅是經理”,我們首先要看一下“如果小綠是經理或小紅不是經理,那麼,小黑是經理”這個真命題的逆否命題:如果小黑不是經理,那麼小綠不是經理而且小紅是經理。因此,選項A就能充分保證“小紅是經理”的結論成立。

百變魔鏡

日常生活中,我們會常常用到鏡子,而鏡子呈現出的景象卻不是實相。如果一人站在兩塊相對排放著的立鏡中間,就會照出一連串很多的影像。現在假設有一間小屋,屋內上下、左右、前後都裝上了無縫隙的鏡子,請問:當你好奇的走進這間神秘小屋時,你想你能看到什麼樣的景象呢?

答案:鏡子可以顯現人的影像,這是利用光的傳播原理,然而當你走進這樣一個沒有任何光線雖布滿鏡子的小屋,當然什麼都看不到。

幸運渡河

在一個荒島上有條河流,島上有一座已多年失修而破爛不堪的古橋與河岸相連,很少有人到此地更不要說有人走這座橋了。某日一個旅行者不知道怎麼漂泊到這個荒島上,碰巧的是她剛好看到有座橋,於是想通過這座橋走到河的對岸,當他剛走了兩三步,橋就發出嘎嘎的響聲,好像就要斷似的,他隻好又返回荒島。這個人不會遊泳,四處呼叫也無人理會。無奈之下他隻好呆在這個島上,攪盡腦汁地想辦法。

不知不覺他在這個荒島上已被困了十天,兩眼昏花,渾身無力。到了第十一天,他想無論如何也得過去,反正在這裏呆下去也是死,還不如就此一搏,沒有想到他竟然順利通過此橋到了河對岸。請問他是怎麼渡河的?

答案:想像一個人在這樣寸草不生的荒島上不吃不喝地生活10天,體重肯定會有明顯下降,正好此時吊橋可以承受他的體重了,所以他就很幸運的過橋到達河對岸了。

是何用意

在賣場上,有A、B兩個品牌的同一型號電池,A牌號的電池價格比B牌號低10%,前者比後者暢銷。但經檢測,B牌號的電池使用壽命比A牌號長15%,A牌號反而暢銷,原因就是消費者不知道這兩種電池在壽命上的差異。這樣,在消費者支持下,本來應當少生產的低效產品反而多生產了。這說明,信息的不完全可以導致市場失效。那麼,以下四個觀點中:

①購買者擁有的產品信息不充分時,市場在配置資源方麵不可能發揮有效作用時,需要政府的介入。

②生產廠家在商品標簽上應該標明有關產品的成分、功能和生產日期。

③購買者要想正確的作出購物決定,就隻能充分地獲得產品的有關信息,了解產品的真正價值。

④對於國家來說,應當完善反不正當競爭法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請問:哪一個觀點可以說明上述論斷的真正用意?

答案:看上述說法,我們可以想一想題幹材料的作者想說而未說的意思是什麼。通過這段文字我們來看一下文章背後所隱含的思想。

第一步:看前兩句,因為“消費者不知道這兩種電池在壽命上的差異”,也就是說信息的不完全可以導致市場失效。

第二步:由以上可以明確的得知,作者對“不完全信息”的現象持反對態度。顯然,作者認為生產廠家必須在商品上標明完整的有關信息,隻有這樣,才能使購買者對商品有了知情權,進而改變不完全信息導致市場失效狀況。

第三步:通過以上可知①③④與作者的用意不符,可以排除。

所以,隻有②項“廠家在商品標簽上應標明有關產品的成分、功能和生產日期”要求生產廠家公布商品信息,最符合作者的真正用意。

櫻桃小丸子采蘑菇

櫻桃小丸子吃膩了家裏的雞鴨魚肉,她很想吃一些新鮮的東西,換換口味。櫻桃小丸子的媽媽告訴她森林裏的蘑菇最好吃最有營養了。櫻桃小丸子聽著聽著就流出了口水,她要她媽媽去森林采摘一些蘑菇回來燉湯喝。她媽媽告訴她:“不行,我很忙,這麼多家務事還等著我去做呢!你自己去好了。”櫻桃小丸子沒辦法,隻好自己去森林采摘蘑菇了。

在晴天每天她能夠采20個,雨天每天隻能采12個,這些天來她一共采了112個蘑菇,平均每天采14個。

請問,這些天裏有幾天是雨天?

答案:6天。

孫悟空操練猴兵

孫悟空保護唐僧西天取經回來後,沒有什麼事幹了,回到花果山閑得慌。有一天,孫悟空心血來潮又要他的猴兵們擺出當年大鬧天宮迎戰天兵天將的陣勢來。猴兵十分高興,都爭先恐後地跑到練武場上聽候孫悟空的調遣。孫悟空數了三遍發現他手下猴兵不多不少仍然是1001名。孫悟空不知道應該怎樣排列才不會把最後一名猴兵疏忽。

親愛的讀者,幫幫齊天大聖孫悟空吧!

答案:應該排成7個方隊。每個主隊由13行11列(或11行13列)組成,因為:13×11×7=1001。

寶樹上的人參果

唐僧師徒四人往西天取經來到了鎮元子大仙的道觀裏。鎮元子大仙有事出去了,他事先留下兩個道童接待唐僧師徒四人。道觀裏種了一棵寶樹,長著人參果,吃一個人參果就能夠活1萬年。豬八戒知道後,特別想吃寶樹上的人參果。那兩個道童要考考豬八戒,要是豬八戒回答正確,才會摘一個人參果給他吃。

豬八戒在兩個道童的帶領下來到寶樹前。一個道童指著寶樹上的人參果說:“這一樹的人參果3個人分要剩2個,5個人分要剩3個,7個人分也是剩2個,豬八戒你知不知道這樹上有多少個人參果?”

豬八戒口水都流完了,依然沒有算出來。

想嚐嚐人參果是什麼味道的讀者朋友?請你不妨也算算。

答案:23個。

阿裏巴巴裝大金塊

大商人阿裏巴巴來到了芝麻洞裏尋找寶藏。他在芝麻洞裏找啊找啊,找了很久都沒有找到寶藏。阿裏巴巴不甘心空著手回去,於是他走到了芝麻洞裏的最後一個通道。這下他可高興極了,因為道路上有很多大金塊呢!在大金塊的旁邊還有一個木箱子。阿裏巴巴發現大金塊形狀大小都一樣,都是長20厘米、寬20厘米、高10厘米,他又發現木箱子的長、寬、高都是30厘米,他想多裝一些金子,於是他就裝起大金塊來。這個木箱子到底能裝多少金子?

答案:6塊金子。

小貓樂米樂稱蛋糕

小貓樂米樂本來是喜歡吃小魚的。後來樂米樂不喜歡吃小魚了,它喜歡吃蛋糕。小貓樂米樂從森林大街裏買回了一些可口香甜的蛋糕,分別是1克、2克、3克、4克重量不一樣的蛋糕,總共有4塊。它在吃蛋糕之前做了一個有趣的遊戲,那就是任意拿出重量不一樣的蛋糕進行組合,看最多能組合多少種。聰明的樂米樂把它們全部都一一組合到了,那麼它組合了多少種呢?

答案:6種。

薑太公釣大魚

薑太公釣魚不用魚鉤魚餌也能釣上大魚來。一天,薑太公閑得慌,他又來河邊釣起魚來,他為自己釣魚打起分來,釣一隻金魚得9分,釣一隻鯉魚得5分,釣一隻鱈魚得2分。這一天薑太公釣了2隻金魚、4隻鯉魚、6隻鱈魚。薑太公算數可厲害了,他一眨眼就算出了自己得了多少分。

親愛的讀者朋友,你知道可愛的薑太公釣魚得了多少分?

答案:50分。

如來佛祖的五指山

齊天大聖孫悟空大鬧天宮把天上的玉皇大帝嚇破了膽。最後沒辦法,玉皇大帝隻好請來了西天的如來佛祖幫忙對付孫悟空。如來佛祖一掌就把孫悟空壓住了,他的五根手指變成了一座五指山。如來佛祖的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分別重6公斤、4公斤、4公斤、3公斤、2公斤。後來他又在五指山上加了一根手指,這根手指的重量比最輕的手指重0.5公斤。於是如來佛祖就問孫悟空他這6根手指總共有多重?

孫悟空卻說:“好小子!你別神氣,小心我到你的雷音寺去?”

小朋友,孫大聖不愛數學,你們可別學他喔!算算吧。

答案:21.5公斤。

諸葛亮和周瑜比摸箭

周瑜很不服氣諸葛亮比他聰明。他老是刁難諸葛亮。有一次,周瑜又刁難起諸葛亮來。周瑜事先把一些標有數字1的白箭,標有數字2的黃箭,標有數字3的黑箭裝進了一個箱子裏。周瑜當著諸葛亮的麵從箱子裏取了10枝箭,它們的數字和是21。諸葛亮沒有看清周瑜取出了幾枝白箭,但他馬上就閉著眼睛算出來了。周瑜趕忙一清點白箭,答案果然正確,他氣得吐了一口血。

請問,諸葛亮算出了幾枝白箭?

答案:4枝。

一休巧妙算路程

聰明的一休被小東東、小樂樂、小西西請到了操場裏當裁判。小東東每分鍾走120米,小樂樂每分鍾走70米,小西西每分鍾走100米。小東東問一休:“我們三個人同時同向,從同地出發,沿著300米的環形跑道行走,我走多少米後可以和小樂樂相遇?”這當然難不倒聰明的一休了,小東東剛一說完,一休就算出來了。

答案:720米。300÷(120-70)×120=720米。

唐僧掃高塔

唐僧來到一座佛塔拜佛,他看到塔梯很髒,於是他便掃起塔梯來。這座佛塔共有9層塔梯。

塔層越往上,梯級數越上,並且是按一定的數目依次遞減。到了第9層塔梯,梯級數為第1層的1/2。唐僧已經知道9層塔梯共有108級。唐僧忘了數各層的梯級數,他隻好自己算了起來。

親愛的讀者,你算出來了嗎?

答案:從一層到九層依次為:16.15.14.13.12.11.1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