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6.學生民主法製教育的指導
學生學習法律的意義和方法
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不僅對立法工作十分重視,而且在群眾中反複進行法製宣傳教育,號召有接受能力的公民,都要學習社會主義法律常識,並於1986年開始實施了“五普法”和“二五普法”工程,取得了顯著成效。為什麼黨和國家向公民提出學法、普及法律常識呢?如何學好法律常識?
學習法律的意義
公民學習法律常識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的。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來說明:
1.學法才能知法、懂法、用法
我國社會主義法雖然從本質上來說是工人階級領導的全體人民意誌的體現,是人民自己手中的工具和武器,而且,在製定過程中,立法者也盡量注意到使法律通俗易懂。但是任何公民要真正能做到知法懂法,也還是要經過較長時間的努力學習。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法製建設工作的不斷深入,國家頒布的法律的數量越來越多,人們不是輕而易舉就能掌握的,而且法律條文裏邊包含的自然科學等方麵的知識也比較豐富,因此給學法者理解方麵也帶來了一定困難。
因此,人們要更好地做到知法、懂法,就非得盡可能地掌握法律裏所包涵的豐富的科學知識,弄明白有關的術語、詞彙的基本意思不可,而要做到這一點,沒有別的途徑,隻有花費一定的時間和精力去認真學習。
另外,隨著我國社會主義法製的不斷健全和完善,法律影響社會的廣度和深度都在發展,“用法”成了人們的迫切需要。然而,現實生活中,許多人需要用法律來保護自己的時候,卻不知道用法,不會用法,法律意識相當淡薄。主要原因是他們還不知法、不懂法,或知法不多,懂法不深。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隻有一條,那就是積極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認真學習法律常識,逐步做到知法、懂法,並且學會用法。
2.學法才能培養社會主義法律意識
法律意識也稱法律觀,它是人們關於法律的情感、信念、觀點和思想等的總稱。社會主義法律意識,是一種嶄新的無產階級的法律意識。
作為社會主義國家的公民,除了應該具有忠於祖國和人民,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積極投身改革,努力為四化做貢獻的政治意識外,還應該逐漸培養自己的社會主義法律意識,這也是非常重要的。公民的社會主義法律意識提高了,他們熱愛和擁護我國現行法律的情感,信念才能加深,並且由自發上升到自覺。
這不僅對保護國家、集體和公民個人的合法利益,鞏固安定的社會秩序,而且對維護社會主義法律的尊嚴和權威,都具有巨大意義。
3.學法是做到守法的必要前提
大家知道,社會上經常發生一般違法行為和犯罪行為。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多方麵的,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許多人從來不學習國家各項法律,因而也就根本不知法、不懂法,違了法甚至犯了罪,自己還不知道究竟。例如,殺害自己的孩子,砍伐國家森林,濫捕亂殺飛禽走獸,私拆別人信件,偷聽別人電話,虐待迫害部屬等等類似的違法犯罪現象,卻不認為是違法犯罪的人不在少數。
可見,不學習國家法律,沒有法律常識的人,就不會有自覺守法的觀念,就難免做出違法以至犯罪的事情來。所以我們要想做一個知法、懂法、自覺守法的好公民,必須要學習法律常識,把學法、增強守法觀念列入自己的議事日程,作為自己生活中一項不可缺少的內容。
學習法律的方法
學習法律同做其他任何事情一樣,光有熱情是不夠的。如果沒有明確的目標,適當的內容和正確的方法,那麼,人們學法的熱情就不會持久,要取得顯著的成績也是困難的。
1.明確學法的目的
學習法律常識不隻是關係到公民個人的事情,而且是我國民主和法製建設的迫切需要,是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客觀要求,它對於促進我國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維護社會穩定和國家的長治久安,都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曆史影響,因此,每個公民都應把學法的目的同建設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偉大目標聯係起來。學法的目的明確了,人們才能有長久的學習熱情,也才能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這是學習法律常識的思想基礎。
2.選定適當的學習內容
由於公民之間的文化程度,職業等方麵的條件不同,因而,大家學習法律常識的內容也應有所區別。但是,我國的憲法、刑法、刑事訴訟法、民法通則、民事訴訟法、婚姻法、繼承法、經濟合同法、教育法、兵役法、未成年人保護法、婦女兒童保護法、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等與廣大人民有密切的關係,大家都應當學習這些法律。
3.要先學好憲法
憲法是我國的根本大法和國家的總章程;憲法是我們國家整個法律體係的基礎和核心,它包含了各個部門法律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原則。特別應該強調的是,憲法明確規定了堅持共產黨的領導,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馬列主義,是我們在當前和今後長時期內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和國際敵對勢力的“和平演變”,維護社會穩定的強有力的法律武器和思想武器。
學習憲法必須明確憲法的地位和作用,我國的國家性質、政治製度和根本任務,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國家機構的組織、職能及活動原則,國旗、國徽、首都等。並且懂得維護憲法尊嚴,保障憲法實施是每個公民的神聖職責。第四,采取正確的學習方法。
總之,在全國普及法律常識的今天,學法的途徑是多種多樣的。每個公民應根據自己的文化程度、工作性質、時間安排等具體條件,盡可能地把各種學習形式結合起來,爭取學好,努力做一個學法、知法、守法的好公民。
中小學民主法製教育的內容
小學生法製教育的內容
在小學階段,進行初步的法律意識、權利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的啟蒙教育,使學生具備初步的法律觀念和權利觀念是非常有教育意義的。小學生法製教育內容可選用《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普及教育讀本等書作為教材。在教育中要有針對性,與當前學生中存在的比較普遍的法製問題緊密結合起來。
例如,要讓學生懂得“未成年人不允許進入營業性歌舞廳、電子遊戲室等場所”。因為,如今學生減負後有了較多的空餘時間,如果學校沒有對學生加強教育和正確引導,他們就容易誤入營業性電子遊戲室之類場所活動,危害身心健康。
又如,讓學生懂得“自覺抵製有害讀物的傳播”很重要。因為小學生平時喜歡看雜誌、畫報之類的讀物。由於他們年齡小,明辨是非能力差,容易被不健康的刊物所引誘,毒害非淺。學生學了我國頒布的《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後,懂得未成人嚴禁觀看、收聽色情、淫穢的音像製品和讀物等有關法律知識後,就有了辨別是非的能力。
再如,近幾年父母離婚的學生逐漸增多,這些孩子有的被父母拋棄,無人關心,失去了家庭的溫曖,容易走入邪道。學生學習了“未成年人保護法”後懂得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對未成年人不得放任不管,放棄監護職責等法律知識,使自己能得到法律的保護。
目前學校法製教育還是一個薄弱環節,缺乏經驗。對小學生進行法製教育,要根據他們的年齡特點,結合實際運用多種方法有效地教育。要使的學生想學,學得好,真正掌握好《預防未成年犯罪法》的知識,學校就要嚴格依照教育的法製規定,對師生及社會進行法製知識宣傳。
另一方麵學校要本著正麵教育、預防為主的原則,精心選擇法製教育內容,保證法製教育“四落實”“三到位”,以此增強少年兒童的學法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要真正做到這些必須深入了解法治社會。
1.了解社會生活中有規則
法律是社會生活中人人都要遵守的具有強製性的規則。法律規定人們在日常生活和各種特定條件下能夠做什麼、必須做什麼或禁止做什麼。
2.初步了解法律的作用
青少年學生要了解法律的作用,體會法律代表公平正義,維護秩序,保障自由,保護人身、財產等權力不受侵犯。
3.了解自己依法享有的權利
在我國,公民一出生就享有生命權、受撫育權、受監護權、繼承權、接受義務教育權、選舉權、被選舉權、勞動權等。任何人的權利都不可隨意剝奪和侵犯。法律麵前,人人平等。
4.了解國家的根本大法
憲法是我國的根本大法,它規定了國家的根本製度和根本任務,是我國社會主義法製的基礎和核心。我國現行憲法序言規定,“本憲法以法律的形式確認了中國各族人民奮鬥的成果,規定了國家的根本製度和根本任務,是國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憲法序言上述規定突出強調了以下幾個方麵的內容:
(1)我國的憲法是法律的一種形式。憲法不是政治綱領,它是由憲法規範、憲法原則以及一些非規範性的對社會製度基本事實的法律規定構成的一個有機統一的法律體係。作為法律的一種形式,憲法也具有其他法律形式的一般法律技術特征,當憲法中的條文規定的含義不清或者界限模糊時,也需要通過采取法律解釋的手段來使憲法的規定含義明確,因此,憲法解釋是我國法律解釋製度的有機組成部分之一,而不是可以對其隨意加以解釋的政治綱領。
(2)憲法是根本法。它規定了我國的根本製度和根本任務,因此,憲法規定的內容一般較抽象、較概括,而憲法作為法律形式之一要正確地加以實施或者是適用,比起其他法律而言就更需要進行釋義。
(3)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這就決定了作為最高法律效力的憲法其條文釋義的最終的正式的法律效力就必須同憲法條文本身一樣具有權威性,而不能同我國憲法所確立的根本製度互相矛盾和發生衝突,否則,憲法解釋的結果就不利於憲法的正確實施。是製定其他法律的依據,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初步建立憲法意識。
5.了解未成年人的基本權利
青少年學生要了解未成年人權利的基本內容:
(1)生命健康權。生命健康權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權利,是公民享受其他權利的基礎。生命健康權包括生命權和健康權兩部分,未成年人享有生命安全、身體健康,受法律保護的權利,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得非法侵害。對侵害未成年人生命健康的行為,未成年人及其監護人有權向有關機關控告,直至訴諸法律。